李忠信和王波小年的时候到的兴林村,在兴林村愉快地玩了两天正好是腊月二十六,这天也是头林镇年前的最后一场大集,如果再想要有大集的话,至少就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后了。
李忠信在重生之前经常在竹板屯那边逛集市,一听说头林镇那边有大集,他立刻张罗要过去瞅瞅,他也想看一看,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大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天刚一亮,大舅王志和舅妈两个人便招呼李忠信和王波起床,准备领着大外甥和儿子到头林大集去赶集。
兴林村在江城东北富锦的北部,到所属的头林镇里面足有十二里地,而且只有一条土路。
冬天的时候,这条路上雪大人烟稀少不说,路也是相当难走,客车在这个时候都已经不通车,到头林镇里,如果不坐马车的话,那就得做爬犁了。
这天一早上,兴林村里面手里有些钱的人,便准备到头林镇哪里赶集买东西并交换物品了。
和三舅老姨两个人汇合以后,他们在村口位置开始了漫长的等候。过了足有十多分钟的时间,到头林镇赶集的人才算在村口集合完毕。
三十几个人坐了四辆马车,两个马拉的大雪爬犁,仿佛一下子就坐得满满的了。
李忠信后世的时候坐过马车,却是没有坐过爬犁,见到这种出行的方式,他立刻选择乘坐爬犁。
雪爬犁很大,前面放着的是要到镇里卖的货物,后面的部分是人坐的地方,上面铺了两层厚厚的棉垫子,人在坐上去之后,还要把腿用棉被盖一下,防止把腿冻伤。
人坐在雪爬犁上以后,戴着厚厚棉手套的双手还要把住雪爬犁上面的木制栏杆,要不然的话,遇到坑包的地方,人很容易被爬犁甩出去。
马车和马拉爬犁比起来,速度要差上很多,但是,马车要比马拉爬犁稳上很多,自从李忠信坐上了马拉爬犁,大舅王志便一直跟在李忠信的身边,生怕李忠信出什么事情。
李忠信郁闷地看到,这马拉爬犁跟他想象当中的根本就是两个概念,这种马拉爬犁跟坐马车几乎没有两样,既没有那种风驰电掣的速度,又没有那种在雪地里面刮起风雪的感觉,他觉得,这次的选择有些亏了。
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李忠信和大舅王志他们一群人便到了头林镇里。
到了头林镇里以后,大舅王志并没有和村里的人一起到集上去,而是领着李忠信先到了他二姨王雅琴家里。
把带过来给王雅琴家的好酒好烟,以及一些过年的年货放好,在王雅琴家里热乎乎地吃了一顿早饭之后,王志才领着李忠信他们几个人到集市赶集。
大集的位置离王雅琴家三百米左右,是头林镇的一条主路,两边都是那种低矮的平房,偶有一件较大的较高的房子,那都是镇里面的最高级的建筑,比如邮政所或者是银行一类的存在。道路的两端,都是卖东西的摊,吃的喝的,各种各样的年货应有尽有。
虽然人来人往,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在这个时候没有汽车和机器的声响,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嘈杂,反倒有一种极其热闹的感觉。
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都是黑、灰、绿三种颜色的棉衣,色彩十分单调不说,上面大多都是那种斑驳的布补丁,在加上都戴着棉帽子棉脖套,看起来都好像差不多,都是灰土狼藉的,让李忠信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他心中清楚,八十年代就这样,要想看到后世那种穿戴,至少要等上几年才可能达到。
李忠信这次和三舅王波回来的时候没少带钱,领着大舅家里面的弟弟,只要看到集市上有啥好吃的,便随手拿钱给弟弟买来吃。
稻草扎的木棍子上挑着的冰糖葫芦,鲜柿子晾晒成的那种两端全是白霜的柿子饼,纯白色的如同铅笔长短的大块塘,总之集市上有弟弟王长明想要吃的,李忠信都会直接掏钱给买下来,买的时候还一买一大堆,甚至连大人份的都买了下来。
李忠信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让他大舅王志和二姨王雅琴几个人感觉到咂舌,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孩子身上居然能够有这么多钱,而且还敢随便乱花钱,这刚到集市一会儿的功夫,李忠信貌似就已经花出去了十块钱。
要不是赶集之前王波说过,李忠信手中有一些钱,而且家里面现在也不缺钱可以随便花,他们在这个时候都能把李忠信手中的钱抢下来,给他攒起来。
年前镇里面的集市很是热闹,不过和后世的大集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在这样一个物资贫乏的年代,能够一些规模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头林镇和城市不一样,这边的猪肉不缺,因为农村家里面很多人家都会杀年猪,自家吃不了,亲戚什么的分完以后,还会剩下很多肉,相比平时排队卖肉的情况,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好得多了。
这个时候,鸡鸭牛羊,平日里常见不常见的东西就好像是开会一般地聚集在了一起。
李忠信看到,这个时候卖山货的最多,秋天采集下来的各种蘑菇晾干以后,串在线上盘在白面袋子里面,比后世李忠信做餐饮时候买到的顶级榛蘑都好。
油大的松子、榛子、核桃也是一个面袋子一个面袋子的摆成一排,等候问津。
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现场炒制瓜子和花生的地方,两口八印大铁锅的上方呼呼冒着热气,离老远就能够闻到炒瓜子和花生的那种香味。
八十年代初期,瓜子和花生基本上是便宜货,农村人过年的时候都互相拜年,家里面要是没有瓜子花生,不配上一些小孩子喜欢吃的水果糖,会被其他人看不起的,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炒制瓜子花生和卖散装水果糖的摊位上的人最多。
李忠信对于瓜子花生和散装的水果糖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炒制瓜子花生旁边的糖炒栗子。
相比炒制瓜子花生的地方,炒制糖炒栗子这边就显得冷冷清清的了,只有一些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炒制,却没有人上前购买。
在八三年年初的时候,糖炒栗子可以说是一种好东西,也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的象征。
南边栗子下来的时候并不贵,也就是一毛钱左右一斤,可是,运输到东北这边来以后,这个价格就会涨起来很多,再加上糖在这个年代白糖的价格超高,要七八角钱一斤才能够买下来。
糖炒栗子在这个时候炒制,一般都是用白砂糖和粗砂子两种东西炒制而成,一斤糖炒栗子的价格俨然达到了一元钱一斤的价格。
在很多农民的眼中,这种东西哪怕是到了过年,也很少有人能够买得起,做这个的家伙脑子应该坏掉了,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做这样的一种赔钱生意呢!
李忠信看到,大舅和二姨两个人到炒制瓜子的地方去排队买瓜子花生和对联福字去了,他用手一比划,示意王波和他到糖炒栗子的摊位那边。
“给我来五斤糖炒栗子。”李忠信一副小大人般财大气粗地掏出一张小黄牛,直接把钱放到了桌子前面。
“这尼玛是谁家的孩子啊?买糖炒栗子居然买了五斤,难道不过日子了?”
“这孩子是不是傻啊?咋能这样花钱呢?要不就是偷的家里大人的钱出来的。”
“那可是小黄牛啊!一张小黄牛能买两只鸡了,买那么一种没用的东西,白瞎那钱了。”
李忠信十分无语,他没有想到,他无非就是买了五斤糖炒栗子,居然会引起周边人的那么大反应。
不过想到能够让姥姥和姥爷尝尝鲜,能够让这边亲戚家里的孩子尝尝这种好东西,被人指指点点真就无所谓了。
这个时候小孩子出门到集市上,家里面的大人无非就给个一角钱两角钱的能够让孩子买几块糖吃,像李忠信这也随手拿出五块钱买糖炒栗子的可以说是稀有的大熊猫。
李忠信心中暗自庆幸,要不是他觉得,一次性买十斤或者二十斤的没有办法拿,他直接就买十斤了或者买二十斤了,要是那样的话,旁边的这些人不都得疯了啊!
装好糖炒栗子以后,李忠信和王波看到,王长明走到了旁边卖鞭炮的地方,便走不动不了。
八、九岁大的小孩子要说过年的时候最喜欢什么,那就是喜欢放鞭炮。
这个时候的花样鞭炮并不是很多,无非就是魔术弹,穿天猴和一些小木棍上面裹着一层火药的呲花。
李忠信看到王长明眼睛都快掉到鞭炮里了,捉黠地用手指捅了捅他说道:“咋,小长明,想要买鞭炮了?”
王志买东西回来,看到李忠信和王长明两个人站到了卖鞭炮的土产日杂商店门前,指指点点地正说着什么,他微微琢磨了一下,大外甥第一次到姥姥家这边来,还带来了那么多好东西,给他们小哥俩买一些鞭炮乐呵乐呵也可以。
王志心里面斗争了许久,咬牙切齿地挥手招呼那边卖鞭炮的老板说道:“给我拿六个一百响的小鞭,四个两百响的大地红,再拿三根魔术弹,十个穿天猴。”
过年的时候一共要放四次鞭炮,三十晚上放,初一放,破五的时候那天也要放,到十五的时候更要放。
四个两百响的大地红是家里面过年时候必须要放的,其他的那些则是王志咬牙买下来给两个孩子放着玩的。
如果李忠信不到这边来,王志能给儿子买上一包一百响的小鞭就已经是最大额度了。
王长明听到父亲的话以后,顿时乐得一蹦三尺高,他真就没有想到,父亲这次到镇上来购买年货,会给他买那么多鞭炮。
就在那个卖鞭炮的拿鞭炮算账的时候,过来了两个和王长明差不多大,穿得挺不错的小孩,一个人拿出一块钱买了十个小呲花以后乐颠颠地走了。
李忠信看到王长明的眼睛都快掉到呲花里面了,他莞尔一笑,对那边卖鞭炮的中年男人说道:“你数数看,这种小呲花还剩下多少,都给我装起来,还有,那边的那些花样,也都装上。”
看到大舅王志身体僵直的样子,李忠信伸手在王波的腰上捅了一下,并笑着说道:“三舅,你在那里杵着做什么呢?还不赶紧给钱,给你大外甥和大侄子买点鞭炮咋就那么费劲呢?”
77491/
李忠信在重生之前经常在竹板屯那边逛集市,一听说头林镇那边有大集,他立刻张罗要过去瞅瞅,他也想看一看,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大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天刚一亮,大舅王志和舅妈两个人便招呼李忠信和王波起床,准备领着大外甥和儿子到头林大集去赶集。
兴林村在江城东北富锦的北部,到所属的头林镇里面足有十二里地,而且只有一条土路。
冬天的时候,这条路上雪大人烟稀少不说,路也是相当难走,客车在这个时候都已经不通车,到头林镇里,如果不坐马车的话,那就得做爬犁了。
这天一早上,兴林村里面手里有些钱的人,便准备到头林镇哪里赶集买东西并交换物品了。
和三舅老姨两个人汇合以后,他们在村口位置开始了漫长的等候。过了足有十多分钟的时间,到头林镇赶集的人才算在村口集合完毕。
三十几个人坐了四辆马车,两个马拉的大雪爬犁,仿佛一下子就坐得满满的了。
李忠信后世的时候坐过马车,却是没有坐过爬犁,见到这种出行的方式,他立刻选择乘坐爬犁。
雪爬犁很大,前面放着的是要到镇里卖的货物,后面的部分是人坐的地方,上面铺了两层厚厚的棉垫子,人在坐上去之后,还要把腿用棉被盖一下,防止把腿冻伤。
人坐在雪爬犁上以后,戴着厚厚棉手套的双手还要把住雪爬犁上面的木制栏杆,要不然的话,遇到坑包的地方,人很容易被爬犁甩出去。
马车和马拉爬犁比起来,速度要差上很多,但是,马车要比马拉爬犁稳上很多,自从李忠信坐上了马拉爬犁,大舅王志便一直跟在李忠信的身边,生怕李忠信出什么事情。
李忠信郁闷地看到,这马拉爬犁跟他想象当中的根本就是两个概念,这种马拉爬犁跟坐马车几乎没有两样,既没有那种风驰电掣的速度,又没有那种在雪地里面刮起风雪的感觉,他觉得,这次的选择有些亏了。
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李忠信和大舅王志他们一群人便到了头林镇里。
到了头林镇里以后,大舅王志并没有和村里的人一起到集上去,而是领着李忠信先到了他二姨王雅琴家里。
把带过来给王雅琴家的好酒好烟,以及一些过年的年货放好,在王雅琴家里热乎乎地吃了一顿早饭之后,王志才领着李忠信他们几个人到集市赶集。
大集的位置离王雅琴家三百米左右,是头林镇的一条主路,两边都是那种低矮的平房,偶有一件较大的较高的房子,那都是镇里面的最高级的建筑,比如邮政所或者是银行一类的存在。道路的两端,都是卖东西的摊,吃的喝的,各种各样的年货应有尽有。
虽然人来人往,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在这个时候没有汽车和机器的声响,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嘈杂,反倒有一种极其热闹的感觉。
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都是黑、灰、绿三种颜色的棉衣,色彩十分单调不说,上面大多都是那种斑驳的布补丁,在加上都戴着棉帽子棉脖套,看起来都好像差不多,都是灰土狼藉的,让李忠信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他心中清楚,八十年代就这样,要想看到后世那种穿戴,至少要等上几年才可能达到。
李忠信这次和三舅王波回来的时候没少带钱,领着大舅家里面的弟弟,只要看到集市上有啥好吃的,便随手拿钱给弟弟买来吃。
稻草扎的木棍子上挑着的冰糖葫芦,鲜柿子晾晒成的那种两端全是白霜的柿子饼,纯白色的如同铅笔长短的大块塘,总之集市上有弟弟王长明想要吃的,李忠信都会直接掏钱给买下来,买的时候还一买一大堆,甚至连大人份的都买了下来。
李忠信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让他大舅王志和二姨王雅琴几个人感觉到咂舌,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孩子身上居然能够有这么多钱,而且还敢随便乱花钱,这刚到集市一会儿的功夫,李忠信貌似就已经花出去了十块钱。
要不是赶集之前王波说过,李忠信手中有一些钱,而且家里面现在也不缺钱可以随便花,他们在这个时候都能把李忠信手中的钱抢下来,给他攒起来。
年前镇里面的集市很是热闹,不过和后世的大集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在这样一个物资贫乏的年代,能够一些规模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头林镇和城市不一样,这边的猪肉不缺,因为农村家里面很多人家都会杀年猪,自家吃不了,亲戚什么的分完以后,还会剩下很多肉,相比平时排队卖肉的情况,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好得多了。
这个时候,鸡鸭牛羊,平日里常见不常见的东西就好像是开会一般地聚集在了一起。
李忠信看到,这个时候卖山货的最多,秋天采集下来的各种蘑菇晾干以后,串在线上盘在白面袋子里面,比后世李忠信做餐饮时候买到的顶级榛蘑都好。
油大的松子、榛子、核桃也是一个面袋子一个面袋子的摆成一排,等候问津。
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现场炒制瓜子和花生的地方,两口八印大铁锅的上方呼呼冒着热气,离老远就能够闻到炒瓜子和花生的那种香味。
八十年代初期,瓜子和花生基本上是便宜货,农村人过年的时候都互相拜年,家里面要是没有瓜子花生,不配上一些小孩子喜欢吃的水果糖,会被其他人看不起的,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炒制瓜子花生和卖散装水果糖的摊位上的人最多。
李忠信对于瓜子花生和散装的水果糖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炒制瓜子花生旁边的糖炒栗子。
相比炒制瓜子花生的地方,炒制糖炒栗子这边就显得冷冷清清的了,只有一些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炒制,却没有人上前购买。
在八三年年初的时候,糖炒栗子可以说是一种好东西,也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的象征。
南边栗子下来的时候并不贵,也就是一毛钱左右一斤,可是,运输到东北这边来以后,这个价格就会涨起来很多,再加上糖在这个年代白糖的价格超高,要七八角钱一斤才能够买下来。
糖炒栗子在这个时候炒制,一般都是用白砂糖和粗砂子两种东西炒制而成,一斤糖炒栗子的价格俨然达到了一元钱一斤的价格。
在很多农民的眼中,这种东西哪怕是到了过年,也很少有人能够买得起,做这个的家伙脑子应该坏掉了,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做这样的一种赔钱生意呢!
李忠信看到,大舅和二姨两个人到炒制瓜子的地方去排队买瓜子花生和对联福字去了,他用手一比划,示意王波和他到糖炒栗子的摊位那边。
“给我来五斤糖炒栗子。”李忠信一副小大人般财大气粗地掏出一张小黄牛,直接把钱放到了桌子前面。
“这尼玛是谁家的孩子啊?买糖炒栗子居然买了五斤,难道不过日子了?”
“这孩子是不是傻啊?咋能这样花钱呢?要不就是偷的家里大人的钱出来的。”
“那可是小黄牛啊!一张小黄牛能买两只鸡了,买那么一种没用的东西,白瞎那钱了。”
李忠信十分无语,他没有想到,他无非就是买了五斤糖炒栗子,居然会引起周边人的那么大反应。
不过想到能够让姥姥和姥爷尝尝鲜,能够让这边亲戚家里的孩子尝尝这种好东西,被人指指点点真就无所谓了。
这个时候小孩子出门到集市上,家里面的大人无非就给个一角钱两角钱的能够让孩子买几块糖吃,像李忠信这也随手拿出五块钱买糖炒栗子的可以说是稀有的大熊猫。
李忠信心中暗自庆幸,要不是他觉得,一次性买十斤或者二十斤的没有办法拿,他直接就买十斤了或者买二十斤了,要是那样的话,旁边的这些人不都得疯了啊!
装好糖炒栗子以后,李忠信和王波看到,王长明走到了旁边卖鞭炮的地方,便走不动不了。
八、九岁大的小孩子要说过年的时候最喜欢什么,那就是喜欢放鞭炮。
这个时候的花样鞭炮并不是很多,无非就是魔术弹,穿天猴和一些小木棍上面裹着一层火药的呲花。
李忠信看到王长明眼睛都快掉到鞭炮里了,捉黠地用手指捅了捅他说道:“咋,小长明,想要买鞭炮了?”
王志买东西回来,看到李忠信和王长明两个人站到了卖鞭炮的土产日杂商店门前,指指点点地正说着什么,他微微琢磨了一下,大外甥第一次到姥姥家这边来,还带来了那么多好东西,给他们小哥俩买一些鞭炮乐呵乐呵也可以。
王志心里面斗争了许久,咬牙切齿地挥手招呼那边卖鞭炮的老板说道:“给我拿六个一百响的小鞭,四个两百响的大地红,再拿三根魔术弹,十个穿天猴。”
过年的时候一共要放四次鞭炮,三十晚上放,初一放,破五的时候那天也要放,到十五的时候更要放。
四个两百响的大地红是家里面过年时候必须要放的,其他的那些则是王志咬牙买下来给两个孩子放着玩的。
如果李忠信不到这边来,王志能给儿子买上一包一百响的小鞭就已经是最大额度了。
王长明听到父亲的话以后,顿时乐得一蹦三尺高,他真就没有想到,父亲这次到镇上来购买年货,会给他买那么多鞭炮。
就在那个卖鞭炮的拿鞭炮算账的时候,过来了两个和王长明差不多大,穿得挺不错的小孩,一个人拿出一块钱买了十个小呲花以后乐颠颠地走了。
李忠信看到王长明的眼睛都快掉到呲花里面了,他莞尔一笑,对那边卖鞭炮的中年男人说道:“你数数看,这种小呲花还剩下多少,都给我装起来,还有,那边的那些花样,也都装上。”
看到大舅王志身体僵直的样子,李忠信伸手在王波的腰上捅了一下,并笑着说道:“三舅,你在那里杵着做什么呢?还不赶紧给钱,给你大外甥和大侄子买点鞭炮咋就那么费劲呢?”
7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