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风云家国以及其他

    对新军的小觑,让罗汝才‘抽’来的人马,吃了大亏,尽管在他看来,他已经很重视对方了,但是十来万流民军,其中主要的骨干,不过四五千之众,如何在装备‘精’良又蓄势待发的发的新军面前,讨得了多少便宜。▃ ( v?v )▃

    大战在距离集庆府不到两百里的地方,骤然爆发了。从一开始,罗汝才就打算依靠用数量上的优势,用人数来堆垮面前的这一只官兵。他是打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法子,若是不彻底将朝廷的兵马打疼打散,这只兵马过后,谁知道还有没援军过来。

    而且,他也是存了和李自成一较高下的意思,东边的官兵的援兵出现,毫无疑问,是为了开封府而来,而他的兵力,大都在这开封的东北两面,西边和南边,那是李自成的人马,这世界上的东西,就怕是货比货,若是他在击溃官兵这一仗上,打得比李自成的兵马出‘色’,那他毫无疑问,会成为此刻开封之战最闪亮的一点。

    开封城指日可取,这个他没有半点的怀疑,凭着他手下‘精’锐尽出,就算没有李自成的兵马在里面搀和,他也有着足够的信心,城里的陈永福手下那几千兵丁,又不是天兵天将,就算他用人名去换,也能将他手下的兵丁磨干净,这个时候,全歼援军的意义,比起直接攻打开封,就显得更大了。

    如果城里知道援军尽没的消息,他们又还能支持多久呢?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两厢兵马一碰撞,他就发现,自己的判断,可能出现了偏差。不,不是出现了偏差,而是根本错误了,他不用该如此挥霍手中的兵力。

    余风的战阵,从一开始,始终就保持着优势的,不间断的火力输出,而他新近建立的炮队,更是在这种人员密集的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没一枚炮弹下去,就能在密集的人群中,犁地一样的犁开一条血沟,带走几十条人命,而余风以前甚为依赖的一窝蜂,在发‘射’了两轮后,根本就跟不上战争的节奏,这种羽箭,伤人倒是伤的不少,但是要像像大炮一样,直接一击毙命,却是力有未逮了。对那些流民军来说,身上挂着几只箭去厮杀,根本就不算个事情。

    战争不是一边倒,至少,刚刚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凸显在最前的余风的一个千人方阵,在流民军不要命的冲锋中,在战局一开始的时候,就被淹没在流民军的大‘潮’中,尽管有左右两翼拼命的策应,这个千人队又死命的抵抗,但是,在余风的第二梯队推上来的时候,这个方阵的火铳兵,撤下来的,不过三成,而钩枪手和刀盾手,几乎是阵亡殆尽。

    罗汝才的大军,在付出了五六千人的代价之后,终于打残了余风的一个千人队,这还是他有眼光,下令放弃两翼,全力突击正面才有的战果。这样的战果,不仅没有让他放心,反而,令他更是感到胆寒了。因为,这样一个方阵,对于官兵的兵马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就是这样,他也啃得这样吃力,而且,这一次冲锋,他所有的决死的人马,都几乎消耗殆尽,要指望其他的流民像刚才这样玩命的冲杀,那他是不要指望了,若是他强行下令,只怕官兵还没有‘乱’,自己这边就要出大问题。

    他还在考虑下一步的战略,但是,余风却是没有给他多少时间,第一梯队两个几乎完整的千人方阵,和第二梯队的三个方阵,成品字形,开始朝着他们的本阵突击了,而侧翼,大量游骑也出现了,这分明是摆出一股决战的架势。

    而且,官兵明显的学乖了,他们不再托大,而是保持着严密的阵形,和他的人马保持距离,有条不紊的用火炮和火铳收割着他的手下。他只能一点一点的用自己的人马,去阻拦官兵的脚步,当然,骑队是他的老底子,他是绝对不会用的,就算这些步卒炮灰全部打光,他凭着自己的骑队,一两个月,又能拉出这么多的人马来。

    他的选择非常的正确,实际上,他想到的最坏的结果,就在他的面前,切切实实的发生了。在全军崩溃的时候,他果断的带着自己的这只骑队迅速的脱离战场,有了战场上成千上万的败卒的阻拦,官兵的骑兵,也一时半会追不上他。

    崇祯十三年二月,罗汝才十余万兵马和官兵大战于集庆,官兵大胜,罗汝才率三千轻骑遁走。

    二月底,流民军内讧,闯王李自成设宴款待罗汝才,席间杀之,罗汝才部悉数并入李闯部。

    三月,余风新军抵达开封附近,于黄河渡口,于李自成一部大战,李自成军溃败。此时朝廷援救开封各路援兵已经逐渐‘逼’近,李自成审时度势,决定放弃开封,回师洛阳,开封之危顿解。

    五月,奉朝廷旨意,余风留五千兵马,驻防天津,其余所有人马,均经海路返回朝鲜。五月底,朝鲜李琮发布诏令,册封余风为大将军,总督朝鲜军务。与此同时,大明朝廷亦加封余风为镇远将军,朝鲜总兵官,加兵部‘侍’郎衔,给予他独断专机之权。余风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实质上,成了名符其实的朝鲜王。

    十四年秋,大清再度南下牧马,朝鲜镇远将军,奉大明皇帝圣旨,挥师攻伐大清,大清朝廷,迅速调集大军,意图一举击败朝鲜镇远将军所属军马。然而此时镇远将军手下兵马,已过十万,战将如云,此刻‘精’锐净出,顿时让大清国国本动摇。

    接连十三战,战战报捷,大清不得不紧急将进关的兵马急速召回。然而,此刻大明上下,已经达成共识,竟‘欲’与镇远将军遥想呼应,一绝这数十年之北患。国内各处平定李自成的兵马,远远不断的调往宣府,大同,蓟,辽,更是在山海关陈设重兵,堵住了鞑子北归之路。

    这样的结果,就是镇远将军一直兵临盛京城下,都没有在遇到大清的主力的有效阻击。大清朝廷在皇太极的不甘之下,远遁漠北,一时之间,貌似强大的大清国,从此分崩析离。

    国内阻击鞑子回归的大明官兵,也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为了全歼这一股实力强劲走路无路的鞑子,大明的军力,几乎伤亡了五成以上,但是尽管如此,当最后一个鞑子授首的时候,仍然是举国欢庆,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的威望,一时达到了顶峰。

    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到大明仍然处于高兴从此以后,再无北患的欢乐气氛的时候,李自成麾下聚集了百万之众,开国称帝,国号大顺。并自洛阳起兵,开始东征。

    此刻大明朝‘精’锐损失得七七八八,各府各县一片空虚。大顺军所到之处,望者披靡。不过数月,几乎就取了半壁河山。大明一时竟有社稷将倾的气象。

    无可奈何之下,大明又打起了镇远将军的主意。镇远将军和大明的关系,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一个不清楚的,这镇远将军,虽然看起来听从朝廷调遣,但是,那也是一个听调不听宣的货‘色’,而此刻他麾下‘精’兵强将无数,早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若是想凭着一纸圣旨,便让他率军入关,那恐怕不太现实。

    出兵打鞑子,那是有着看得见的好处的,说是奉大明皇帝圣旨讨伐大清,这不过是一个顺手人情罢了。但是,这厮已经是朝鲜总兵官了,还要给他什么好处,才能说得动他出兵呢,难道封王?

    对,就是封王,虽然崇祯朝,一个异姓王都没有出,但是,这个例子,今天就要从余风身上开了,若是那李闯进了京师,这大明朝都不在了,这王不王的还有什么用,若是这样一个爵位,能换得来十万‘精’锐,傻子才不换呢。

    崇祯和他的朝臣不是傻子。

    十五年‘春’,余风封王爵,爵名开平王。封爵旨意上清楚的表示,如今余风所占领的地盘,如今全是他的封地,所谓开平王,意为开拓平定之意,开自然是开疆拓土,平自然是平定宵小。余风欣然受之。半月后,十万大军,奉旨自山海关入关平贼。

    朝廷一边加紧‘操’练新军,一边密切注视着开平王军和李闯军的博弈。毕竟是千军万马刀山血海厮杀出来的强军,余风的军队,从一登场,就没有让他们失望过。李自成的军力,比起鞑子来,那是远远不如,不过,他身在麾下人数众多,从十五年打到十六年,期间余风余风还去湖南四川转了一圈,将跟在李自成身后摇旗呐喊的张献忠随手收拾了。

    十七年‘春’,李自成最后的一股人马,在湖南石‘门’,被余风的兵马紧紧包围,李自成绝望之际,挥剑自刎,一代枭雄,终成了一钵黄土。

    余风班师回朝,天下大定。

    十七年秋,崇祯禅位于余风,余风登基,定国号“华”!

    ~

章节目录

明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包软白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一章 风云 家国 以及其他,明枭,笔趣阁并收藏明枭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