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太傅的描述,这些良家子中,不单有精兵,还能出良将。”



    听到此处,吕雉忍不住面露笑容,对众人评论道。



    她自然知道,这些良家子中,有的是未来靖边的股肱之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刘季略一点头,示意黄门继续念下去。



    奏章中所写的第二个好消息,是头一个好消息的顺延与发展。



    经过张良巨细靡遗地走访,以及与几郡的郡守、郡尉等主管官员的沟通,他对当地的防守,似乎充满了信心。



    陇西六郡所直面的草原,为匈奴右部的领地,统治这片草原的,听说是冒顿单于年轻的第七子,右贤王哀嫩。



    当地官员回忆说,近大半年以来,匈奴右部几无南下侵扰,而往来的商队们也说,已有数月没有在六郡外部的大漠中,看见过匈奴人的毡帐了。



    因此,可以推测出,目前匈奴右部的主要战略,依旧是向西拓展扩张,与月氏等国鏖战,力争将他们继续往外部驱逐。



    既然西面战场牵扯了他们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也就无暇南下生事。



    “所以,纵使匈奴人与不轨之臣里应外合,其主要发兵的方向,也会集中在本部与左部所控制的草原。



    以右部的立场及所处方位,应该不会贸然出兵,使自己两侧受敌,即使配合主力南侵,大抵也是小范围的滋扰。



    良家子骁勇,地方主官富有御敌经验,加之还有老臣在此,谅可以抵御一阵,不足为患。”



    张良素来行事谨慎,他敢如此说,想必是有十足的把握了。



    众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感叹声,刘季扭过脸来,不无赞许地对吕雉低声说,



    “看来,你当初坚持让子房去陇西转转,真是对了。”



    “陛下原本不是还有些不放心么?”



    吕雉看他一眼,也小声回说。



    “咳……我怎会知道,他竟会如此为国分忧,主动把这些重担揽在身上。”



    刘季有点尴尬,笑得不情不愿的。



    是,因为汉高祖刘季是史上著名的雄猜之主,向来信不过身边任何人。



    而这种性格,在他成为天下一人后,与皇权特有的属性叠加起来,又被汉初郡国并行的复杂政治形式催化,愈发变本加厉。



    只是,武则天也当过皇帝,她知道,猜忌向来都是柄双刃剑。



    说实话,汉初那些所谓谋反的功臣与异姓王们,有些是真的想反,还有一部分,是被高祖与吕后翦除功臣的力度、被风声鹤唳的情势,半推半就、不情不愿地逼反的。



    纵然,历史上的刘季,最终逐一铲除了这群老兄弟们,但其间数次的大军亲征,所耗费的国力、民力、财力,在汉初本就千疮百孔的国力基础上,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这些人,重生的她倒认为,或许可以尝试分而治之。



    铁了心要反的,就予以坚决翦灭,快、狠、准,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摆明不想反的,就果断安抚与重用,无需频繁试探,毕竟人心莫测,若是常年不间断地反复考验,反倒耗尽了一颗诚心。



    剩下的,就是那些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的。



    对这些人,要让他们既不愿反、也不敢反,以利益诱导,以武力震慑,自中央到地方进行监察,并断其外援与退路,不给他们滋生犹豫动摇的机会与土壤。



    四海一心,是美好的大同世界,而在真实博弈中,求同存异,才能走得更远。



    ***



    夜已很深,室内灯火通明,窗扇映出朦胧的橘色光线,虚虚实实看不清楚。



    “照此看来,咱们以前把匈奴人看成一块铁板,是过于粗糙了。”



    刘季乜斜着眼,若有所思地盯着窗户上雕花的白琉璃,



    “刘敬若顺利到了王庭,大致也能看明白了。



    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和个亲,就能理顺的。”



    吕雉沉稳却温和的声音从旁说,



    “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日后抽丝剥茧,有的是时间慢慢理。”



    刘季眼皮一跳,自己明明没与皇后说过目前的形势,为什么她永远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我虽住在宫城里,但好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



    没人给我通报什么,我只对你察言观色,也能看出个大概。”



    察觉到刘季的疑心,吕雉无奈地笑着解释。



    上一世,她早习惯了数十年如一日,光明正大地出入帝国的权力核心。



    然而这一世,王朝建立后,她变成了一名真正的皇后,美名曰后宫之主,实则却被困在北宫的一隅,只好抓住些支离破碎的机会,见缝插针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好在,只是多绕了几个弯子、多费了几许口舌而已。



    我想办的事情,都还算办到了。”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这个蓬勃新生的帝国,也适用于她。



    ***



    狼居胥山脚下的刘敬,也在静静等待天时。



    他所待的天时,便是冒顿单于的召见。



    自从见过大阏氏之后,他每日都在小毡房里望眼欲穿地等待,有时候实在烦闷,便走出毡房,眺望碧绿如洗的低矮群山,又一遍遍地数那些多如繁星的毡房。



    他明知燕国蠢蠢欲动,却无能为力,只焦虑得五内俱焚,就连大阏氏遣人送来的葡萄美酒与香喷喷的烤羊腿,都无心享用。



    聂叁看出了他的隐忧,一面用小匕首割着羊腿上烤得滋滋冒油的肉筋,裹上盐和胡椒香料,强递给刘敬,一面神神秘秘地说,



    “单于这一阵出奇地忙,好像从南边来了不少人,各个都说自己有急事,要挨个接见。”



    “什么人?汉人吗?谁的人?”



    刘敬的心又揪了起来。



    “不知道,看着都是汉地打扮装束。



    不止一拨人,呼啦呼啦的,好几拨不同的人。”



    “嗯,再等等吧,今夜单于若再不见我,我就硬闯王帐了。”



    刘敬横下一条心,谁的事,能有他的事急。



    ***



    谁知,不等他强行闯单于大帐,当天傍晚,单于便派了个年轻的阿克为甚来找他。



    老聂也恭恭敬敬跟在那人身后,作为翻译。



    阿克为甚,按照老聂的话说,就是单于的随身单兵侍从,也是从小玩到大的“伴伴儿”,但不是宦官阉人。



    “理解,大概类似于我汉的中郎将吧,反正都是皇帝器重的私臣。”



    刘敬匆匆忙忙地戴好冠,快步跟着他俩出了小毡房。



    “单于终于要见我了吗?”



    他喜不自胜地问老聂。



    “我怎么感觉,他这是急着问你点什么事呢?你可做好准备。”



    老聂皱着眉头说。

章节目录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酒酿番茄番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十二章 见到冒顿了,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笔趣阁并收藏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