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老有所学【二】

    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高兴、健康、有为。老年读书、旅游、书画组织必须为政治、为经济、为社会和谐服务,必须为改革开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作为,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党组织的重视和社会的好评。如何服务?一是围绕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二是当好宣传员,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三是积极参与助残、救灾等公益活动。我们要始终把提高老同志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利用每年的工作总结、任务部署和学习培训,向大家进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强调老同志工作退休,思想不能退休,要继续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为党和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了切实抓好学习,我们要在全体老同志中广泛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文学、学诗词的活动,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团的要求,号召每个成员都要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明确提出政治素质是书画创作的灵魂和方向盘,文学艺术修养是书画创作的底蕴和基础。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宗明义,微言大义。仔细想一想。我们会意外发现,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透过字面的含义“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在实践中去用上它、验证它并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乐的事吗?”它倡导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隐含的是追求真理、把握真理、检验和完善真理的思想理念,体现的是“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在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价值,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正是一种“传播真理并获得认同”的绝佳体现吗?虽然我们知道,古代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但如果仅仅因为这种人所共知的原因,还需要孔子拿来强调吗?这也不太靠谱。这“朋”显然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旧相识,新老朋友聚在一起,会谈论什么呢?当然是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共同的理想与抱负!对于一个想着当时常人所难于想象的思想者而言,这种朋友显得异常珍惜。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位来自远方朋友,风尘仆仆地赶来拜访孔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说明了两层含义:其一,孔子的思想与理念,已经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其次,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经被对方认同,至少是获得对方的重视,才使得远方的友人不辞千里之遥前来拜访他!这是一种被认同、受尊重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的体验,这才是让人振奋、让人快乐的真正原因啊!试想,在孔子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即使有,也一定不会多!那么,我们从心理分析角度来审视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位哲人所流露的情绪。对于一个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先哲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情形才是他当时的生活常态。那么,对于遇到这种情形,孔子或代表追求真理的人们应该怎么办呢?,不如说是孔子的自我排遣与自我安慰的自励警语!因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能有几个人能够达到或接近孔子的思想境界?更何况是同一时代的人呢?!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无奈与苍凉。同时也体会到一点孔子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当我们所领悟到的真理,不仅不为他人接受或认同,甚至还招来打击或讽刺,我们会愤怒别人不理解(你的思想)还能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气度吗?”他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我们领悟或掌握到的真理不被别人所理解或认同,那是因为这些真理过于艰深或太过超前,曲高而和寡,这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迁怒于人。!这个时候,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愤怒能改变现实吗?如果我们迁怒于人,倒行逆施,也许会让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孔子用最古朴的实例阐述了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同情感体验;也在不经意之间,粗略地阐述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里不仅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应该具有的愉悦情感体验,同时也告诫我们如何防止在不被别人理解或认同时,千万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时,孔子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德行,保持一种君子的风范,这正是孔子“仁”的道德价值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总是自己忙着讲,智慧的人却是忙着听别人讲。如果你能记着,除非你是律师或医生,使听你话的人,必须付费,否则人们并不会听你的规劝,那么你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谈话了。唯一越常用便越锐利的工具,便是利舌。如果说话的人,能懂得他说的是什么才敢说,那么地球便寂静得可怕。不落言诠者最善于驾驭语言。失足犹可追,失言难挽回。使人生厌的可分为两类人:一是自己没有一件事需要谈的人,一是不需有什么可谈的事而要胡扯的。两种可贵的聪明中,一是能适逢其会的想起一句漂亮话来说;一是能及时想到不该说,闲谈与谎言,形影不离。深谋者寡言。言语的真正用处,是在隐蔽而不是表露我们所缺的。言而无当,不如缄默为上。错误之见,不如不见;虚伪之言,不如不言。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沉默是蔑视的最完美措辞。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老人也要自尊自爱,不能倚老卖老,要懂得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昧之人即使滔滔不绝,也说不出所以然来。,里面装得愈少,在倒出来时就愈大声。言语就像树叶般,愈是茂密的树叶,愈是难找到丰美的智慧果子。不会叫的狗会咬死人,无浪的水面则能淹死人。当人家不发一言而只是点头时,就是你该停止说话的时候了。保持缄默,通常是最聪明的策略。高声的咒骂不如沉默的斥责,令人来得刻骨铭心。人们过于依赖语言的功能,却忘了沉默的力量。你的思想已经被你的舌谋杀了一半。说没有内容的话,等于发出没有思想的声音。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位乘客都想尽快逃离它。沉默是对诽谤的最好答复。沉默是谈话的最大艺术。未有人因沉默而后悔者。沉默永远不会出卖你,所以保持沉默便是保护自己的安全。沉默为真理之母。既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知道适时沉默,是很大的不幸。言语是银,沉默是金。缄默有时是最严厉的批评。未出口的言词决不会致害。我们可能被多言伤害,但不会被沉默伤害,故智者寡言。交谈中,沉默与谦虚最高贵。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羊每叫一声,就少吃一口草。智慧有听而生得,悔恨由说而生。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学习听人家说话。交浅言深,君子所戒。君子话简而实,小人话杂而虚。不必说而说,这是多说,多说要招怨;不当说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措词用得确当,是宝贵的工具;随意乱用,则甚为危险。女人的舌头,是在她整个身体中最后停止活动的“地方”。关于寡言,就是只说必要的。并不是说应该完全禁语,而是应该只说有用和必要的话。多思考,少发言。我们因说话所树立的敌人,远比因做事所结交的朋友要来得多跟你嚼舌根的人,也会说你的闲话。说话时我们只能重复自己所知,倾听时则是学习他人的知识。听得太少的另一面,就是说得太多。真诚者寡言;虚伪者多辩。宁因寡言被人谴责,毋因多言为人责怪。;多言不如多知。言语如箭,一发难收。“蜚短流长”乔装成目光锐利的老鹰,其实只是一只盲目的蝙蝠。

章节目录

我的幸福宝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松高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七章老有所学【二】-你就是我的幸福英文怎么写,我的幸福宝典,笔趣阁并收藏我的幸福宝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