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姐,您从乡下回来了?今天来找我们爷的?”元宝正在招呼伙计卸货,一抬头就看见昭姐儿进了点。昭姐儿在家排行老三,元宝便一直管她叫三小姐,听着倒像一家的。

    昭姐儿也笑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刚刚还想真是巧了,谁家果子铺不进,大伙儿就进了赵家的铺子。哪知还有更巧的,居然遇上了元宝,元宝在,赵慎之定然也就在了。

    “还没回来,就是进城买点果子,好过年。”昭姐儿抬头看看货柜,赵慎之又进了不少好东西。

    “元宝,你们又进了不少好东西嘛,今天可有什么好点心?”昭姐儿随口问道。

    元宝得意道:“那是,这都是我们爷千挑万选,采买的点心。有千层饼、炙焦金花饼、乳饼、牡丹饼、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糖饼、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栗糕、麦糕、豆糕、小甑糕蒸、芝麻糖、桃酥、柿饼,还有您爱吃的滴酥鲍螺和胡人运来的葡萄干。全汴梁城,就没有比咱家全乎的果子铺了。”

    昭姐儿被元宝这报菜名式的介绍,被逗得哈哈大笑道:“你这嘴呀,不当说书先生,不去酒楼跑堂,可惜了。”

    听元宝说的稀奇,种类繁多,英子、荷花早耐不住性子,走到柜台跟前挑选起来。就是不爱吃甜食的肖宝栓、大壮也都好奇的上前打量。

    “你跟这家的掌柜认识?”肖宝栓看这伙计模样的小伙子,跟昭姐儿似乎十分熟络,走到昭姐儿身边问道。

    “认识的,刘姐姐肯定能让老板给咱们打个折吧。”英子从一旁跳过来,挤到宝栓、昭姐儿中间,将二人隔开。

    “认识,那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三小姐的朋友,自然也是我们爷的朋友。今天几位在我们嘉禾果子铺买的一律打八折。”元宝是个惯会来事儿的,立时唤了伙计过来,给他们介绍,挑选果子。

    听元宝这么说,英子跟着伙计,挑了些自己爱吃的桃酥、柿饼,因着打折还买了些胡人运来的葡萄干。荷花家条件差些,多买了些蜂糖糕、梅花饼,给家里侄子买了芝麻糖。肖宝栓、大壮也买了些好克化的米糕,准备给家里人带回去。

    看买的差不多了,大家付了银钱。元宝见是昭姐儿的朋友不但打了折,还招呼伙计另各送了半斤糖饼。

    昭姐儿赶紧制住元宝,“打折就行了,糖饼就别送了,你们是开门做生意的,哪能让你们一分不赚。”

    元宝爽朗的笑着说:“三小姐,您的朋友就是我们爷的朋友,以后大家常来帮衬就是了。”

    元宝接过伙计手里的糖饼,分别强行塞到大伙儿的包袱里,又道:“再说无尖不商人嘛,去粮铺买米,人家还给垒得高高的冒尖呢。咱们果子铺,也得给的实惠,大家才能常来嘛。”

    昭姐儿见盛情难却,也就不推辞了,暗暗想赵慎之这小子,把手下人教得都不错嘛,个个人精,很会做生意。

    昭姐儿半天不见赵慎之,顺嘴问元宝:“你家爷呢?”她有心去跟赵慎之打个招呼,又不好撇下一行人不管。

    “爷带着大掌柜,在账房查账呢。三小姐也逛了半天了,去后院歇歇脚吧。”元宝边说,边给昭姐儿打起后门的帘子,招呼他们进去后院坐一坐。

    看他们忙,昭姐儿摆摆手,“不了、不了,改天吧。”这正是忙的时候,她不想添乱。

    “那可不行,您来了不去见见爷。爷知道了非训我不可!”元宝一跺脚,硬拉了昭姐儿一行人,去后院吃茶。他家爷念叨三小姐一家好几天了,今天可赶巧了,怎么也得把人留下见见。

    一行人跟着进院只见那账房门口,站着一个身材清瘦的年轻男子正和一中年男人商量事情。年轻男子猿背蜂腰,长得十分伟岸,看起来格外的斯文俊逸,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隐隐透着股贵公子的清雅气质。

    赵慎之交代完事情,抬头看见昭姐儿,三步并作两步,过来道:“你怎么来了,不是回乡下过年吗?我还想着这两天,给你们送些年货过去呢。”

    “不用,你就别送年货来了,采买的已经差不多了。”昭姐儿赶紧制止他,怕他又拖一大堆到乡下。她一家本来就在乡下,呆不了几天,东西吃不完,过完年还得拉回来,麻烦死了。

    “你们买,是你们的。送年礼是我这徒弟应该的。”赵慎之摇摇头,不赞同,又问道:“你今日怎么舍得来城里了?还有这几位是?”

    昭姐儿笑笑:“这不过年嘛,要采买点祭拜用的果子,今天同乡里的伙伴们,正好一起来城里逛逛。”

    赵慎之自然是不信,昭姐儿这一套采买果子的说法,她家就有果子铺,买个鬼呀买。他早看见站在昭姐儿旁边,献殷勤的毛脚小伙子了。今日怕是师父、师娘特意让他二人出来培养感情的。

    赵慎之不由语气便有些吃味儿:“村里的小伙伴呀,那我倒是不太识得。”

    昭姐儿笑道:“你可是贵人多忘事,这都是咱们村里一同长大的,不认得了?这是宝栓、大壮、英子、荷花,小时候咱们还一起玩儿过呢。”昭姐儿一一介绍,又指着赵慎之道:“这是赵慎之,便是小时候住我家的那松哥儿。”

    肖宝栓先前一时也没认出来,这是刘从义的小徒弟。刚开始还以为是昭姐儿家的生意伙伴,心想女人做生意果然不行,还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好,哪儿有大白天的就与男人拉拉扯扯。现在见二人毫不拘束,十分坦荡,也大致猜到他估计是传说中,刘从义当亲儿子般看待的那个小徒弟。但心里仍旧存了一分疑虑。

    待昭姐儿正式介绍完,肖宝栓、大壮便上来同赵慎之见礼,赵慎之赶紧回礼。

    赵慎之已经去国子监读书好几年了,也不常回乡下,就逢年过节师父师母回老宅时,偶尔他会去看看。于荷花、英子,也只是陌生男子。赵慎之与她们也就远远地行了礼,荷花英子笑着点头回应了一下。

    赵慎之又转头问昭姐儿:“快中午了,你们可吃午饭了?”

    “还未吃,准备一会儿出门找个小摊子,随便对付一下,下午再去买些别的。”昭姐儿老实回答。

    “那我便做东,请你们吃个饭吧。前面新开了家范家酒楼,你没吃过,走去看看。”赵慎之大方的要请众人吃个饭才走。

    肖宝栓一听还要请他们吃饭,连连推辞,“不用了,不用了,刚刚买果子,元宝兄弟已经给我们便宜了不少。不能再麻烦你了。”

    大壮木讷嘴笨也直说:“不用、不用。”

    “不妨事!不妨事!大家乡里乡亲的,难得来趟城里,我合该尽一下地主之谊。”

    赵慎之笑笑,心想请的又不是你们,你们推辞个什么劲儿。赵慎之本就是说一不二的性格,也不管二人推辞,拉了昭姐儿,带着一众便往范家酒楼走去。

    这范家酒楼虽说不是京城最豪华的酒楼,但是也绝对不是贫民酒楼,一般人也不是每天都来的起的。赵慎之常在范家酒楼吃饭,喜欢它的干净卫生,且这儿的菜式也很合昭姐儿的口味,便想着请昭姐儿一行人道这儿吃饭。

    来到范家酒楼门口,还只在酒楼外便人声嘈杂,喧闹非凡,小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酒楼里更是热闹非凡,来往客人甚多,楼上楼下熙熙攘攘。楼下是普通座位,楼上是高档雅间。小二们忙中有序,轻巧的穿梭在客人之间。

    只见酒楼内雕梁画栋,碧阑干低轩窗,翠帘高悬,半俗半雅壁镶花。一楼还有一处看台,上有艳丽女子翩翩起舞,琴声和鸣时而婉转,时而悠长。不时又换了说书先生,妙语连珠,逗得台下人或聚精会神好奇下面故事,或哈哈大笑,中意他的趣闻趣事儿。

    走进酒楼,赵慎之原想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但很快便发现自己一行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每个人看向他们的眼中都存着几分好奇、打量。那是自然,众人都是十七□□,二十啷当,正是颜色正好,青春年少的时候,一行俊男美女,难免招人打量,多看几眼。

    赵慎之想到自己一群人声势浩大,坐大厅实在不方便,便唤来小二:“今日楼上可还有雅间?”

    现在新年将近,酒楼的包间早就早早的订出去了。

    昭姐儿担心没有,不想给赵慎之添麻烦,便说道:“今日怕是没有包间了,我们在大厅一样的。”

    店小二听罢,嘻嘻一笑,回答道:“若是别人自然是没有,不过赵公子就另说了,我们少东家专门给自己留了个包间用。赵公子来了,一般也是用这包间的。”

    然后店小二很礼貌的将赵慎之等人带到二楼的一个雅间中,这个雅间正好面向街市,可以边吃饭边看外面的风景。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