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已到,刘从义夫妇陪着昭姐儿来到大门口处,那里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赵慎之正带着下人指挥收拾,装载行李。

    昭姐儿抱着全哥儿,权哥才一岁多,正是虎头虎脑,无忧无虑的时候。也不知他爹是被朝廷贬官,相当于被发配到边疆,去镇守边关了。在他看来,他是有着一场有趣的长途旅行。小东西雀跃极了,在昭姐儿怀里一撑一撑的跳。

    “赵景行,你好好的,我不希望你今天挨了揍再出门。”昭姐儿看着怀里这大胖小子,也不知道随谁这么皮,三天两头挨顿打才老实。

    今天是他们离开京城,告别父母的时候。本来气氛很伤感,昭姐儿跟父母分别特别不舍,却被这小子整的一大早就气呼呼的,气氛全给破坏了。

    这小子一大早就出幺蛾子,早上起床先是不好好穿衣服,吃早饭时又边玩儿边吃,耽搁了不少时间。现在好容易要出门了,这小子又在昭姐儿怀里,以为出去玩儿,高兴一蹦一蹦的。昭姐儿险些抱不住他,差点把这熊孩子给摔了。

    要不是担心刘从义夫妇,她的亲娘老子,全哥儿的姥姥姥爷担心,觉得出门了还揍孩子一顿不好,担心两个老人心疼孙子。昭姐儿今天高低得揍他一顿,给赵景行一个完整的童年。

    “要不孩子,你们就不要带孩子去边关了吧。那边冬天冷的很,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听说冰都能结两三尺厚,别把孩子在那边给冻坏了。”何氏不舍道,她可不愿意乖孙跟着父母大老远去受罪。

    昭姐儿拍拍全哥儿的屁股,瞪着他,警告他不许调皮。

    “娘,我也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想着把孩子留在京城,由你们帮我们带,我们也能轻松些。”昭姐儿柔声对她娘说道,她自然能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一片好心。

    “但是孩子还是得在父母身边长大才行。小小年纪父母不在身边,容易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容易自卑。”昭姐儿是打定了主意,孩子一定得自己带在身边的。

    她也考虑过,就让赵慎之一个人到任上去,她和爹娘在京城一起带孩子。但正所谓的女生外向吧,她实在不忍心赵慎之一个人,在异乡漂泊,回家没口热和饭,身边没个说话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孩子同赵慎之一起去外放的任上。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苦了自己父母,回京城没几年,没照顾父母几年他们又要出去了。好在父母可以相互陪伴,京城也还有两个出嫁的姐姐,能经常回来看看爹娘。

    全哥儿年纪虽小,却知道不能和娘亲分开,一听他姥姥说,不让他跟父母一起。小东西一下就老实了,静悄悄的趴他娘怀里,别提装的有多乖了。

    何氏也知女儿的为难,带着孩子去任上,是早就说好了的。只是到了女儿和孙子要走了,又舍不得了,才提了这么一句。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求不得、五阴炽。”何氏感叹道,她算是体悟到这别离之苦了。

    何氏说着想从昭姐儿怀里抱过大孙子,再稀罕稀罕。这一别,再见孙子,再见女儿女婿,也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全哥儿见姥姥要抱他,只当他真要被留在京城,和他娘得分开了,立刻死死地抱着他娘脖子,埋在昭姐儿怀里不出来。

    “小没良心的,现在要走了,连抱都不让姥姥抱了?”何氏装作生气的埋怨全哥儿。

    何氏看全哥儿这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不把你留下,姥姥就稀罕稀罕你,抱抱你,来让姥姥抱抱。”昭姐儿把全哥儿,放在她娘怀里。

    “快给姥姥一个亲亲。不留下你,不留下你。”昭姐儿嘱咐儿子道。

    全哥儿见他娘,真没把他留下的样子,才放了心,撅着嘴给何氏脸上一个亲亲,又甜言蜜语道:“我可舍不得姥姥、姥爷了,但我得跟着我爹娘在一块儿,晚上没我陪着睡他们要害怕的,天太黑了!等我回来了,给姥姥、老爷买糖吃。”

    全哥儿被搂在何氏怀里,又拽着自己心脏处的衣服,像刘从义夫妇保证,“我会想你们的,每天都想,可能会想的心都痛了。”

    昭姐儿见全哥儿一脸严肃,小小年纪,一副小大人模样,不由一脸便秘。心里暗想这熊孩子到底,随了她和赵慎之谁,鬼精鬼精的,嘴跟摸了蜜一样,树上的麻雀都能让他哄下来。好吧,她承认,这就是她小时候的翻版。但说实话,看这小模样,也太欠揍了。

    何氏却很受用,摸摸全哥儿的小胸膛,“那全哥儿一般般想姥姥、姥爷就好了,不要太辛苦了。”

    刘从义也站在旁边满眼不舍的看着孙子,又从何氏怀里接过全哥儿,“快!让姥爷也抱抱你。全哥儿出去了,要听你娘的话,少惹她。要不在外面,她揍你,也没有姥爷、姥姥护着你了。”

    昭姐儿在一旁听得满头黑线,感情这都是亲姥姥、亲姥爷,就她这当娘的不是亲娘了。

    离别的气氛到底是感染力孩子,全哥儿这才意识到,他好像很久很久不能见姥姥、姥爷了。不由抱了姥爷的脖子,也眼泪汪汪的哭了起来。

    “姥姥、姥爷和我一起走呗,全哥儿不要丢下姥姥姥爷。”

    全哥儿那哭的一个肝肠寸断,更是把刘从义夫妇哭的心都碎了。但小孩儿没长性儿,哭着哭着,全哥儿把自己给哭怏怏的,哭累了,开始犯瞌睡了。

    昭姐儿在一旁看着全哥儿,埋在刘从义怀里,半天没动静,用手抬起他的小脸,“这孩子也太没心没肺了,这和姥姥、姥爷分别呢,都能把自己哭迷糊了。”

    听昭姐儿说她大孙子,何氏第一个不乐意,“你懂什么?!小孩子本来就瞌睡多,你也不看看今天多早,天还没亮,你就把孩子从被窝里薅起来了。按我说,你们睡得晚晚的,起来吃个午饭,下午再走也行的。”

    刘从义也在旁边帮腔,试探的问女儿道:“要不你们吃个午饭,等全哥儿睡醒了才走?你们也睡个午觉?”

    昭姐儿现在总算知道,赵慎之为什么跑去收拾行李,一个人躲一边去了。

    “爹娘,你们也太惯着全哥儿了。”

    昭姐儿把全哥儿抱给喜鹊,让她将全哥儿放到马车里去睡,转头又对刘从义夫妇道:“这行程已经一拖再拖,拖了好几天了。真不能再耽搁了,一来路途远,不能耽误了松哥儿到任时间。再者更重要的是,现在在不出门,我们就赶不到下一个城镇住宿了,总不能带着孩子露宿野地呀。”

    这才绝了刘从义夫妇,想让他们再多待半天的心思。

    刘从义也悻悻的,不甘不愿的说:“那便这样吧,也是算好的出门时间,别误了吉时。”

    这是赵慎之远远地见着,昭姐儿同她爹娘道别的差不多了,他带着元宝也收拾好,最后几箱箱笼。幸好准备了五驾马车,要不这些箱子都装不下。

    刘从义夫妇总担心昭姐儿他们到了边关,吃的用的穿的都不好,光是全哥儿的玩具就装了一箱子;全哥儿今后几年成长穿的衣服也准备了两箱子;还有京城的一些吃食也备了一马车;给当地官员准备的见面礼、打赏下人的东西一马车;剩下就是赵慎之的书了,足足装了两辆马车。

    “你们娘俩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吗?没有落下的吧?”。赵慎之又提了一嘴。

    昭姐儿有时干事有些马虎,赵慎之是个操心的命,他自己已经点过一遍,昭姐儿收拾的行李了,但总是不放心,怕她落下什么。

    昭姐儿摇摇头,“都收拾妥当了,要真落下一两样东西,也在所难免,到时在延州再添置吧。”

    这时赵慎之拉着昭姐儿,一同跪下郑重说道:“爹、娘。”

    赵慎之的这一举动,把刘从义夫妇二人吓了一大跳,刘从义要扶起赵慎之,可是被赵慎之拒绝了。

    刘从义说道:“有什么事起来再说,别跪着了。”

    何氏也在旁边劝道:“孩子快起来,地上凉。”

    “不!爹娘,你们先听我说。”赵慎之执意不起来。

    刘从义见他态度毅然,只得由得他去了:“松哥儿既然有话要说,便让他说吧。”

    赵慎之惭愧道:“孩儿不孝,不但有愧您二老的养育之恩,现在还要带着昭姐儿、全哥儿,让您二老骨肉分离。”

    赵慎之诚心诚意的向刘从义两夫妇磕了三个头,严肃又认真的说道:“爹娘,我会照顾好昭姐儿和全哥儿的,请爹娘放心。”

    父母在不远游,昭姐儿也很难受,但游必有方,他们是为着正事,也是没办法。

    “唉,我们也知道你们的难处,皇命不可违,再说大丈夫自当建功立业。你们去吧,我和你娘,我们也还年轻,能照顾好自己,你们不用担心。”刘从义安慰他们道。

    “不过你们出门要保重身体,多吃水果和蔬菜,昭姐儿天冷了记得加衣服,别为着爱美,穿那么单薄。”何氏拉着昭姐儿的手,一桩桩一件件交代。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氏真想也跟了小女儿去边关。但一来边关艰苦,常年打仗,二来京城还有大女儿、二女儿,她夫妻两同样割舍不下。只能盼着女婿下次早点调回来,带着女儿外孙一起回来。

    昭姐儿流着泪说,“爹、娘,女儿知道了。您二老在家,也要爱惜身体。女儿不在身边,也不能就近照顾你们,请爹娘多保重。女儿女婿一定争取早日回来,陪伴您二老。”

    “好!好!好!”何氏也擦着眼泪,连连点头称好。

    悠悠的马车,带着无尽的思念,驶上了去延州的路。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3章 第七十二章-执子之手永不相弃什么意思,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