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杜凤句便释然了:结果不用多想,全力以赴就可。



    郑吉也是这样想的。



    若赵述傲没有改变武场的选拔规则,那她要成为甲场的优胜者几乎不可能,因为武阁中的强者太多了。



    但是,规则改了!



    五个人为一个队伍,取长补短,互相配合,这其实增加了每个人的难度,但是对她来说,刚好合适。



    曹宁、沈沉、褚飞鸢、陶静宜,还有她,五个人都各有所长,以她前世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有许多隐藏的本事,有无限的潜力。



    再加上,还有凤句。



    凤句自己虽然不会武功,但是他从小跟在吕师身边,在武功招式、对战演化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有着无人能及的天赋。



    他连吕师的武功心法都能加以调整修改,这世上还有哪一种招式能在他眼下隐藏?



    这一次武场选拔,她必须要走到最后,为了更加顺利进入军中,为了凤句所说的吕师藏在武阁的秘密。



    与此同时,赵叔敖在和郑琼讨论着此次武场选拔的情况。



    「老夫听闻,长定殿下的队伍已经齐人了?」赵叔敖捻须问道,脸上看不出什么来。



    郑琼回道:「是,阁主,这最后一个人,是北疆陶家的姑娘陶静宜。」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完全看不出来先前震惊得倒抽冷气。



    北疆陶家,那是镇北都护府,还涉及宫中贤妃和十殿下。



    本来长定殿下就足够引人注目了,如今又加上北疆陶家,这不是一般的军中势力。



    长定殿下的队伍中竟然有北疆陶家的人,这意味着长定殿下和北疆陶家联合在一起吗?这会不会对武阁造成冲击呢?



    郑琼一想到这些,就头都大。



    相比之下,赵叔敖就气定神闲多了。



    北疆陶家是非一般的军中势力,但他赵叔敖也非一般的武阁阁主。



    他和陶敬渊年纪相仿,当初他在关内卫当大将军的时候,与其打过不少交道。



    对陶敬渊其人,他了解得并郑琼深得多。



    北疆陶家派人来加入长定殿下的队伍,这的确让他深感意外,毕竟陶家十分在意皇上的态度,绝不愿意引起皇上的忌惮。



    但是,往深处想,陶敬渊会这样做也不奇怪。



    陶敬渊在兵法上,喜欢用险招奇招,也善用最小的代价来重创敌人,这同样体现在其为人处世上。



    陶敬渊用一个曾孙女,来换取长定殿下将来的支持,这就是其会做的事情了。



    姜贵妃已终身不能再有孕,而陶贤妃诞有十皇子,虽然现在十皇子年纪还小,然而皇上春秋鼎盛,将来的事情还不好说。



    陶敬渊目光长远,若是曾孙女与长定殿下结下深厚情谊,那么看在这个曾孙女的份上,长定殿下乃至姜家一系都会倾向十殿下。..



    当然,除此之外,或许姜家和陶家还达成了什么协议,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以后的事情,或许他都看不到呢。



    对于当下的武阁来说,赵叔敖认为这刚刚好。



    见到郑琼忧心忡忡的样子,他这样道:「你何须忧虑呢?北疆陶家参与到武阁选拔中,此乃好事。」



    「好事?」郑琼一时反应不过来。



    赵叔敖笑着道:「正是,长定殿下本就令人瞩目,现在加上了北疆陶家,如今朝中、军中,哪个官员不关注着武阁的选拔呢?」



    这些人关注着武阁的选拔,自然就会清楚这选拔规则的好处,才会将这些选拔规则用在军中。



    如此一来,军中士兵才会大受裨益。



    这原本便是他改变武场选拔规则的初衷。



    只是,武场的规则要用在军中,并不容易,需要潜移默化,用时也很久。



    没想到,长定殿下把所有目光都吸引过来了,那么原本他准备用三五年时间的达到的效果,可以缩短在武场选拔的考核时间之内了。



    听到赵叔敖这么说,郑琼豁然开朗,点点头道:「阁主说的是。」



    是了,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武阁这些年太过沉寂了,阁主最想要的,便是武阁真的发挥为军中培养武将的作用。



    只是,皇上登基之后,对武场既不打压也不支持,甚至隐隐有提防的倾向,这让武阁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



    阁主曾对他们推心置腹地说过,武阁是军中将领们受训、进步的地方,倘若武阁一直这么下去,就不能再为军中培养人才,那么武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尤其是,已经好些年没有皇族进入过武阁了。



    他们曾十分担心,皇上会不会有一日下令撤掉武阁。



    现在看来,有了长定殿下,再加上陶家的作用,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了、



    「至于武阁之外的其他纷争,你都不用担心,也无需插手,皇上自会有安排。」赵叔敖提醒道。



    陶家和姜家的联合,背后所牵涉种种利益,谁都知道不会风平浪静,但是这些和武阁有什么关系呢?



    武阁要做的,便是做好这一场场选拔,真正为军中挑出将领之才,这才是阁主要做的事情。



    虽然他就任总阁阁主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在有意培养下一任阁主了。



    在两位副阁主中,他更看重的郑琼。



    郑琼知机变通,对于武阁来说是好事。



    一成不变的武阁,过去已经存这样太久了,以后,便不用。



    变了,才能通。



    「那,阁主,先生们那里,可需要属下去敲打一番?」郑琼这样请示道。



    他知道武阁十先生之中,有人不喜欢长定殿下,也有人看不惯刚刚擢升为十先生的杜断,必定会有人联合起来,暗暗在选拔中做手脚。



    赵叔敖摇摇头道:「不用,让他们折腾去。」



    他之所以擢升杜断为十先生,除了补偿这个原因之外,还想借此刺激另外的先生们。



    他也想看看,这些先生们会怎样做。



    不用说,这些人必定长定殿下的队伍制造更多的障碍。



    在军中和战场上,形势也是千变万化的,现在遇到多一些障碍,那么到了真正的战场上,才能有经验对敌。



    他更想看看,长定殿下,还有他看重的杜断,面对这些先生们的阻挠,能走到哪一步。

章节目录

凤图春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平且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卷二 阁之将星 第262章 阁主期许,凤图春史,笔趣阁并收藏凤图春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