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老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给老祭酒写了一封信,就是想拜托他帮忙找个合适的继承人。

    老祭酒思前想后,带上了萧清朗。

    风老瘫痪在床上,听到脚步声,沙哑着嗓子道:“老弟,你来了?”

    老祭酒对萧清朗道:“你先在外头等我一会儿。”

    萧清朗应下。

    老祭酒迈步进了屋:“诶,来了来了,今天感觉怎么样?”

    风老说话其实已不大利索了,他发音很艰难,气色却很红润:“好多了。”

    老祭酒在床前的椅子上坐下:“我看也是,再过两日,你都能下床了!”

    风老微微摇头:“我大限将至,我心里有数。”

    老祭酒暗暗叹气,明明连话都说不了几句的人突然精神头儿变得这么好,谁又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人……带来了吗?”风老问。

    “带来了,是我徒儿。”老祭酒看了他一眼,道,“我这回可是忍痛割爱,把自己徒儿都让出来了!”

    “那个姓黎的?”风老摆头,“不要,不要,太老。”

    老祭酒:不是,你还挑上了?你俩到底谁比较老?

    黎院长真不算老,四十都不到,正值壮年。

    虽然老祭酒带的是小徒弟,可大徒弟遭了风老的嫌弃,他忍不住要反讽几句:“怎么着,你还想找个嫩得能掐出水儿来的?”

    风老哼哼。

    老祭酒其实理解他的意思,人年轻一点,所剩的时间就多一点,他这辈子的学问不是十年、二十年能钻研完的。

    “进来吧。”老祭酒对门口道。

    萧清朗走了进来。

    风老的目光落在萧清朗的脸上,浑身就是一僵。

    萧清朗小时候上过风老的课,风老肯定是认识他的。

    然而风老接下来一句话差点没把老祭酒噎死:“我死了吗?怎么你也死了?完了完了,我的衣钵还没人继承呢!”

    萧清朗:“……”

    老祭酒:“……”

    老祭酒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让风老相信眼前的少年没死。

    至于为何没死的原因,老祭酒没说,风老也没追问。

    活到这个岁数,知天命,有些东西心知肚明,却不能深究下去。

    风老如此,老祭酒亦如是。

    老祭酒问道:“这个继承人你可满意?”

    “满意,满意。”风老笑得合不拢嘴儿。

    当年他也看上这孩子了啊,不是老祭酒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早把他抢过来做自己徒弟了。

    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约莫就是没能收个称心如意的弟子。

    这下圆满了。

    事出仓促,一切从简,在老祭酒的主持下,萧清朗行了简单的拜师礼。

    风老脖子以下全瘫痪,进食也困难,老祭酒象征性地让他碰了碰杯口,就算是喝过拜师茶了。

    自此,萧清朗便是他的继承人了。

    风老让妻子拿来自己的一辈子的文学珍藏,全给搬去了老祭酒的马车上。

    老祭酒眼看着把人家书房搬空了,怪不好意思:“呃……嫂子,你们要不要自己留点儿?”

    风老夫人却直摆手:“赶紧搬走吧,求你们了,被这些劳什子玩意儿连累了一辈子,可别再磋磨我了!”

    老祭酒拱手作揖:“行,那我有机会再来拜访嫂嫂。”

    萧清朗也冲风老夫人行了个晚辈的礼。

    当晚,风老就去了。

    约莫是了了心愿的缘故,他走得很安详。

    这件事给老祭酒的打击很大,他突然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也是半截身子埋进黄土的人了。

    其实如果不是小恩公,早在山上那一次他就死了。

    老天爷安排他活下来是为了什么?

    老祭酒在院子里举眸仰望星空,思索人生。

    老太太持刀过来打劫,还没开口,老祭酒淡淡地把钱袋交了出来。

    老太太古怪道:“你吃错药了?”

    老祭酒没看她,依旧是仰望着无尽的星空:“庄锦瑟,你说人这一生是为了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庄、锦、瑟?

    好熟悉的名字。

    老太太也抬头望向星空。

    星空的那一头,好像有一段遥远的记忆隔着岁月在召唤她。

    她的心情突然变得沉甸甸的,整个人都忧郁惆怅起来。

    她低头数了数钱袋,更惆怅了:“姓霍的!在这儿故弄玄虚就可以少给私房钱了!这么几个铜板,够打几顿牌的!还藏了多少,统统给老娘交出来!”

    老祭酒:这样都不能蒙混过关???

    打劫完小钱钱的老太太心满意足地回隔壁了。

    老祭酒想麻痹老太太的计策是真的,他感叹人生也不是假的。

    他是真发愁。

    怕自己哪天和风老一样去了。

    风老在世上的执念是他的衣钵。

    衣钵有足够优秀的人继承,风老便死而无憾。

    他不一样。

    他有放不下的人。

    从前是以为那人死了,他也就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

    可如今,他的阿珩还活着,他不敢病,不敢死。

    不放心留他一个人在世上,独自面对一切。

    “阿珩,为师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正月十五,上元节过后,国子监与京城的各大书院陆陆续续地开了学,官府衙门以及朝堂也全都开放了。

    过了个好年,第一天上朝往往都比较和气,文武百官挑选的折子也比较温和有寓意,总之就是讨个好彩头。

    不能一开过年就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的,不吉利。

    郑府,郑司业也打算出门了。

    他早从庄太傅那边得了消息,祭酒一事有着落了,陛下会在开过年的第一个朝会上册封大皇子为宁王,同时册封他为国子监祭酒。

章节目录

顾瑶瑶萧清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偏方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88章-顾清瑶重生,顾瑶瑶萧清朗,笔趣阁并收藏顾瑶瑶萧清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