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的官员里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家族荫官,也就是通过上代功勋获得的官职,这群人的考试技能可想而知。

    倒不是说荫任的官员里就没一个饱读诗书的,只不过,倘若一个人有过硬的真才实学,根本用不着家族荫官,他自己就能做官,譬如曾经的少年祭酒,又譬如眼下的庄编修。

    知道自己能荫官还刻苦勤勉去读书的毕竟是少数。

    荫官制弊端明显,只是由来已久,先帝在位期间曾尝试将其废除,结果遭到了文武百官的联名反对,但先帝也是倔的,一直到死都不松口,弄得君臣关系很僵,他的旧部一边效忠他,却也一边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庄太后垂帘听政后,恢复了荫官制,给了文武百官一个台阶下,但同时,她也提了一个条件——增设六部考核。

    每三年考核一次,考不过就补考,补考两次不过的就降职,降职两次收回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被记过的人不论抽签抽到他与否都必须参加下一轮的考核。

    这个制度的玄妙之处就在于它含了不少缓冲期,考不过还能补考,补考再不过也还能三年后再考,并不是一下子就没了官职。

    加上庄太后说:“虎父无犬子,众卿一个个智勇双全,实乃我昭国栋梁,莫非生出来的孩子全是脓包不成?”

    高帽子加激将法,将朝廷大臣们噎得不要不要的。

    六部考核制就这么被接纳了。

    这个制度虽未并未彻底解决荫官制,却将其所带来的弊端降到了最低。

    今日安排去贡院讲学的翰林官是萧清朗,由贡院那边安排马车接送。

    马车还没到,萧清朗拎着水壶去后院打水。

    宁致远恰巧去墨池洗笔,见到他,笑着与他打了招呼:“清朗!这么早!”

    “你也很早。”萧清朗说。

    宁致远叹道:“我那不是怕迟到,所以早早地就出了门吗?你家又住得不远。”

    二人说着话,韩学士过来了。

    宁致远惊讶:“哇,没想到韩大人也这么早。”

    二人给韩学士行了礼。

    韩学士颔了颔首,看向萧清朗道:“你今天是不是要去贡院讲学?”

    “是。”萧清朗说道。

    “不用去了。”韩学士说,“你一会儿随我去一趟文华阁。”

    萧清朗的指尖一动。

    文华阁,信阳公主建造的藏书阁。

    韩学士是器重萧清朗才给萧清朗这个机会的,他见萧清朗没说话,权当他答应了。

    哪知他刚走一步,萧清朗便开口道:“韩大人,我想去贡院讲学。”

    什么叫你想去贡院讲学?

    有这么和顶头上司讨价还价的吗?

    韩学士回头看向,正色道:“你可知文华阁是什么地方?这又是个什么机会?”

    “我想去贡院讲学。”萧清朗一字一顿地说。

    韩学士眉头一皱。

    萧清朗看了眼宁致远道:“让宁编修去文华阁吧,我还是想去贡院。”

    他说了三次去贡院,韩学士再想抬举他也不会再把机会给他了。

    “你跟我来。”韩学士对宁致远说。

    宁致远跟上韩学士,一边走一边夸张地冲萧清朗比划,并无声地说——真的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我啦?

    “你做什么?”韩学士步子一停,扭头看他。

    宁致远一秒收了动作:“没什么,伸个懒腰。”

    韩学士带着宁致远出了翰林院。

    萧清朗又等了半个时辰才等来贡院的人,可就在他即将坐上马车的一霎,翰林院的车夫着急上火地驾着马车奔来了:“不好了,萧修撰!宁编修出事了!你快去文华阁看看吧!”

    宁致远与萧清朗交好的事外人不太清楚,这个叫吴老二的车夫也是偶然撞见过几次,才知宁致远和萧清朗私底下走得很近。

    他嘴巴严,没往外瞎说。

    不过这会儿宁致远出了事,吴老二便顾不上那么多了。

    “宁编修出了什么事?”萧清朗问。

    吴老二着急担忧地说道:“他把文华阁的一块古董砚台打破了,听说那是先帝的东西……你说这可怎么办呐?真问起罪来,宁编修仕途不保啊!”

    损毁皇族之物确实是大忌,连韩学士都保不住宁致远。

    文华阁距离贡院不远,萧清朗让贡院的人先过去,自己处理一点事情稍后就到。

    随后,萧清朗与吴老二去了文华阁。

    文华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全都是原先的样子,扑鼻而来的四季桂香气太容易唤醒人的记忆。

    萧清朗的神色恍惚了一下。

    “萧修撰,萧修撰?”吴老二叫了叫他。

    萧清朗回神,看了看吴老二道:“我没事,人在哪里?”不待吴老二为他指路,他点了点头,道,“知道了,在听枫院。”

    说罢,他迈步往听枫院而去。

    吴老二一头雾水:“我好像没和你说人在听枫院啊……还有你是来过么?你就知道听枫院在哪儿了?”

    文华阁一共有一阁三院,主阁就叫文华阁,是用来藏书的地方,听阑院是信阳公主的私院,听涛院是用来待的别院,只有听枫院是收藏古董宝物以及一些需要修复的古典书籍的地方。

    韩学士今日之所以会来这边乃是因为信阳公主从酆都山带回来一大箱名师画作,其中有两本前朝大儒诸葛先生注解过的《孟子》与《中庸》。

    信阳公主打算将这两本书赠予翰林院。

    因为是才搬回来又马上要送出去的书籍,并未放入藏书阁,而是短暂地搁在了听枫院。

章节目录

顾瑶瑶萧清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偏方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92章-女主角顾瑶,一个耳朵有问题,顾瑶瑶萧清朗,笔趣阁并收藏顾瑶瑶萧清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