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重要的事情,钟进卫是早有过考虑的,因此他马上回答道:“陛下,臣以为越快越好,明年大海解冻之时就发起辽东战事为好。”
“哦。”崇祯皇帝应了一声,然后又有点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和建虏的大决战,显然是明年最为重要的事情。温体仁基于中兴侯以往的战绩,对此报有极大的信心。他听钟进卫要讲解辽东战事,也很有兴趣地听着。
说起战场上的事情,钟进卫就显得有点严肃,并没有像讨论其他问题一样微笑着说话:“根据年前科尔沁族提供的情报来看,建虏因为接连失利导致其内部出现了大矛盾,科尔沁族主动来投靠大明就是一个例子。”
“之前的时候,死营曾狠狠地收拾过他们一次,科尔沁族可谓死伤惨重。一般来说,这么大的仇恨,不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是不可能投降仇敌的,更何况还是无条件投降。”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大明其实是现在科尔沁族掌权人的杀父仇人,还有很多族人也死在死营的报复中。除非极其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否则肯定不会这么干。不过正因为这样,崇祯皇帝有点担心地提醒道:“钟师傅,万一科尔沁族真是奉奴酋之命诈降怎么办?毕竟双方的血仇很深。”
温体仁听到崇祯皇帝的问题,就插嘴道:“陛下,草原民族都是以强者为尊,什么仇不仇的,在绝对力量面前都可以抛弃的。”
钟进卫看了温体仁一眼,心道年龄大的优势就是阅历丰富,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他紧跟温体仁话后面,赞同道:“草原很多习俗都是匪夷所思,但就是这么存在的。”
然后钟进卫从另外一方面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道:“科尔沁族反应得建虏内部矛盾,符合臣家乡所知道的几个奴酋性格。”
温体仁听到这里,对这个理由有点不感冒,他皱着眉头又来提醒钟进卫道:“中兴侯,最能骗人的谎话是九成真,一成假,得提防啊!”
钟进卫听了,冲温体仁感激地笑了下,然后说道:“温大人放心,刚才说得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从辽东传来的军情也能印证,我还派了特种部队前去核实了。就算是诈降,我也有防备的。”
温体仁一听,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钟进卫见到他这动作,就转回去面对崇祯皇帝,继续之前的话题道:“奴酋皇太极是个有本事的人,如果我大明迟迟不进攻的话,恐怕会给他足够的时间来解决建虏内部的矛盾。因此,趁他病,要他命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崇祯皇帝听得笑了起来,这话他喜欢听。不过要是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就是这么对付大明的话,估计就不会笑了。
钟进卫继续讲解道:“另外我大明的主力部队,是新军和关宁以及登莱三部分,其中以火器部队为作战主力。而最影响火器部队作战的则是后勤,有关这后勤的准备情况,臣已找兵仗局核实过了,足以支撑此次大战。”
听中兴侯说得很全面,温体仁就知道他没少花心思。对于中兴侯来说,和建虏的大决战怕是早已开始了。他想到这里,心中很是欣慰。
“关宁、登莱两地的新建燧发枪兵在新军老兵的带领下,通过小规模的斥候战,基本已经得到了锻炼。京师新训练的新军,臣一直有在督促,现在也能达到臣对他们的要求了。等出征前,陛下不妨去视察一次,亲眼看看新编军队的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颇有点欣喜,连声说道:“好,好,好,朕一定要去看看。”
借此机会,丢下日复一日处理的政事,换个地方透透气,是崇祯皇帝非常希望的。
“最后的原因自然是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和国内的灾情,需要辽东战事越早进行越好了。”钟进卫说完这话之后,便不再说话,看着崇祯皇帝,等他发言。
“好,钟师傅考虑周全,朕没有意见。”崇祯皇帝非常满意,欣慰地赞同道。
温体仁也是在一边不自觉地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笑看中兴侯。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没有接着说话,就抬头看看天色,心中记挂着家里,想着早点回去。自己是侯爵府中的支柱,非得自己回去,全家才会真正开心。
忽然,钟进卫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道:“差点忘记一事了。”
崇祯皇帝原本也是想着放左膀右臂回去,没想钟进卫突然来这么一下。他不由好奇地问道:“钟师傅,差点忘记什么了?”
“陛下,如果这次战事顺利,则至少攻下沈阳。那么辽东一大片土地都将回归大明,这就需要朝廷早做安排,派人去重建辽东才行。”
按理说,这种民事,更应该是温体仁这边来操心。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没想过辽东会那么快回到大明手中,因此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现在经钟进卫这么一提醒,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互相看看,都有点惭愧,竟然让一心扑在军事上的中兴侯来提醒。
崇祯皇帝马上让内侍拿来辽东地图,挂到屏风上,然后走下来和两个臣子一起看着地图。
钟进卫用手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示意他们道:“如果预定战略目标实现的话,这部分以下就没有建虏了。”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两人拿眼看去,发现面积不小,心中都是欢喜。
不过这么一来,这么大一块地盘,势必要派官员去治理了。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问两位臣子道:“辽东刚光复,百废待兴。你们看,派谁去为好?”
治理刚光复的辽东,这个任务是相当重的。一般人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钟进卫却刚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因此他马上回答道:“陛下,臣知道一个人,或许可以。”
温体仁此时也已经想到一个人了,差不多同时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也有一人推荐。”
崇祯皇帝一听,看看钟进卫,又看看温体仁,忽然饶有兴趣地道:“你们先别说,写到纸上,再给朕看。”
钟进卫听了无语,难道崇祯皇帝最近看《三国演义》了?
他和温体仁相视一笑,就陪崇祯皇帝玩一回好了。
“哦。”崇祯皇帝应了一声,然后又有点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和建虏的大决战,显然是明年最为重要的事情。温体仁基于中兴侯以往的战绩,对此报有极大的信心。他听钟进卫要讲解辽东战事,也很有兴趣地听着。
说起战场上的事情,钟进卫就显得有点严肃,并没有像讨论其他问题一样微笑着说话:“根据年前科尔沁族提供的情报来看,建虏因为接连失利导致其内部出现了大矛盾,科尔沁族主动来投靠大明就是一个例子。”
“之前的时候,死营曾狠狠地收拾过他们一次,科尔沁族可谓死伤惨重。一般来说,这么大的仇恨,不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是不可能投降仇敌的,更何况还是无条件投降。”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大明其实是现在科尔沁族掌权人的杀父仇人,还有很多族人也死在死营的报复中。除非极其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否则肯定不会这么干。不过正因为这样,崇祯皇帝有点担心地提醒道:“钟师傅,万一科尔沁族真是奉奴酋之命诈降怎么办?毕竟双方的血仇很深。”
温体仁听到崇祯皇帝的问题,就插嘴道:“陛下,草原民族都是以强者为尊,什么仇不仇的,在绝对力量面前都可以抛弃的。”
钟进卫看了温体仁一眼,心道年龄大的优势就是阅历丰富,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他紧跟温体仁话后面,赞同道:“草原很多习俗都是匪夷所思,但就是这么存在的。”
然后钟进卫从另外一方面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道:“科尔沁族反应得建虏内部矛盾,符合臣家乡所知道的几个奴酋性格。”
温体仁听到这里,对这个理由有点不感冒,他皱着眉头又来提醒钟进卫道:“中兴侯,最能骗人的谎话是九成真,一成假,得提防啊!”
钟进卫听了,冲温体仁感激地笑了下,然后说道:“温大人放心,刚才说得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从辽东传来的军情也能印证,我还派了特种部队前去核实了。就算是诈降,我也有防备的。”
温体仁一听,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钟进卫见到他这动作,就转回去面对崇祯皇帝,继续之前的话题道:“奴酋皇太极是个有本事的人,如果我大明迟迟不进攻的话,恐怕会给他足够的时间来解决建虏内部的矛盾。因此,趁他病,要他命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崇祯皇帝听得笑了起来,这话他喜欢听。不过要是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就是这么对付大明的话,估计就不会笑了。
钟进卫继续讲解道:“另外我大明的主力部队,是新军和关宁以及登莱三部分,其中以火器部队为作战主力。而最影响火器部队作战的则是后勤,有关这后勤的准备情况,臣已找兵仗局核实过了,足以支撑此次大战。”
听中兴侯说得很全面,温体仁就知道他没少花心思。对于中兴侯来说,和建虏的大决战怕是早已开始了。他想到这里,心中很是欣慰。
“关宁、登莱两地的新建燧发枪兵在新军老兵的带领下,通过小规模的斥候战,基本已经得到了锻炼。京师新训练的新军,臣一直有在督促,现在也能达到臣对他们的要求了。等出征前,陛下不妨去视察一次,亲眼看看新编军队的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颇有点欣喜,连声说道:“好,好,好,朕一定要去看看。”
借此机会,丢下日复一日处理的政事,换个地方透透气,是崇祯皇帝非常希望的。
“最后的原因自然是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和国内的灾情,需要辽东战事越早进行越好了。”钟进卫说完这话之后,便不再说话,看着崇祯皇帝,等他发言。
“好,钟师傅考虑周全,朕没有意见。”崇祯皇帝非常满意,欣慰地赞同道。
温体仁也是在一边不自觉地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笑看中兴侯。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没有接着说话,就抬头看看天色,心中记挂着家里,想着早点回去。自己是侯爵府中的支柱,非得自己回去,全家才会真正开心。
忽然,钟进卫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道:“差点忘记一事了。”
崇祯皇帝原本也是想着放左膀右臂回去,没想钟进卫突然来这么一下。他不由好奇地问道:“钟师傅,差点忘记什么了?”
“陛下,如果这次战事顺利,则至少攻下沈阳。那么辽东一大片土地都将回归大明,这就需要朝廷早做安排,派人去重建辽东才行。”
按理说,这种民事,更应该是温体仁这边来操心。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没想过辽东会那么快回到大明手中,因此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现在经钟进卫这么一提醒,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互相看看,都有点惭愧,竟然让一心扑在军事上的中兴侯来提醒。
崇祯皇帝马上让内侍拿来辽东地图,挂到屏风上,然后走下来和两个臣子一起看着地图。
钟进卫用手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示意他们道:“如果预定战略目标实现的话,这部分以下就没有建虏了。”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两人拿眼看去,发现面积不小,心中都是欢喜。
不过这么一来,这么大一块地盘,势必要派官员去治理了。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问两位臣子道:“辽东刚光复,百废待兴。你们看,派谁去为好?”
治理刚光复的辽东,这个任务是相当重的。一般人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钟进卫却刚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因此他马上回答道:“陛下,臣知道一个人,或许可以。”
温体仁此时也已经想到一个人了,差不多同时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也有一人推荐。”
崇祯皇帝一听,看看钟进卫,又看看温体仁,忽然饶有兴趣地道:“你们先别说,写到纸上,再给朕看。”
钟进卫听了无语,难道崇祯皇帝最近看《三国演义》了?
他和温体仁相视一笑,就陪崇祯皇帝玩一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