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回京城,并不远。
甚至相对于幅员辽阔、纵横许多纬度的广袤中华而言,甚至都看不出物种的变化。
道路边,依旧还是柳树、杨树、榆树,偶尔会有一些为了备荒而种下的槐树。
道路也是黄乎乎的颜色,沿途的风景,竟是一样的。
和经纬度导致的物种变化类似,大顺这些年的改革,也是一种平滑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幅度,就像是和马车时代的旅行一样,放眼望去,似乎都感觉不到自己在前进。
而不是如同后世的乘坐飞机那般,小睡片刻,醒来时候,或许出发时还是没膝的大雪、抵达时却是鸟语花香。
除非,是外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这样迅疾的变化。
而对大部分的京城的百姓来说,这些年的变化是有的,但却没有那种“惊呼”、“惊诧”的变化。
京西煤矿的蒸汽机运用和铁路运输,自然是变化。
但对京城百姓而言,烧煤本身,并不会如马可波罗一样惊呼:中国人居然烧一种黑色的石头。
因为,宋末元初的时候,尹廷高就作诗感叹烧煤的温暖:地炉玲珑石炭红,土床芦蕈觉春融……
不要说烧煤这件事。
就说挖煤引发的罢业、罢工等事情,京城的百姓,也早已见惯不惊。
早在前朝万历三十一年,京城的“煤黑子”们,就已经齐行叫歇,张贴榜文,以至于京城恐慌、大冬天的整个京城断煤无暖,闹出了好大的风波,直接导致了万历皇帝撤换了京城煤矿监管。
总而言之,即便大顺这些年做了很多改革,也在方方面面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可能从五百年前挖个人过来,忽然来到这里,他会不适应,到处惊呼。
但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面对这种慢慢烧温水一般的变化,并没有感觉到过于惊异、以至于惊呼赞叹之类的情绪。
而是以一种不知道在前进的前进,每个人都把这一切作为生活的正常状态,一点点习惯着每一天略微变化的生活。
当然,这是宏观的视角,或者说是那些暂时还没有被卷入变革中、或者大多数与变革没有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的百姓的视角。
而若那些被卷入变革中的人,他们这几十年的感触,定然是不同的。
比如一个简单的从门头沟到京城的铁路,就直接改变了几万人的命运。
京西的驼铃,渐渐消失。
那些养骆驼的、贩骆驼的、拉着骆驼驮煤的、那些在京西开骆驼店或者夜里开大车店供拉煤的驼人休息的小商铺老板……
南苑的砍柴人,靠着朝廷的补贴,种上了苹果。因为南苑的柴草卖不出去了,这么大的皇家园林,里面生存的成千上万人的生计,也被彻底改变。
这,只是变革的冰山一角。
每一次改变,都会带来诸多的利益博弈和受损。
但,时代的脚步就是这样的:一点点,消灭中产、消灭手工业者、把手工业过的下去有点小产业的市民一步步逼成只能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只是,手工业者,就像是一颗颗地里的土豆,是分散的、独立的、又不可能如工厂里做工的人一样天然具备纪律性和组织力。
于是,刘钰的变革,就一点点地蚕食着他们,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消灭,尽可能不引发大规模的反抗。即便有反抗,也依靠着手工业者天然的分散特性,将他们分批镇压。
而对时代中的多数人而言,这种缓慢的消灭,又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多数人,依旧还是睡土床、烧石炭、吃馒头、菜里放盐、秋天吃梨冬天啃萝卜。
无非也就是今儿市场上有卖苹果的,第一年吃个新鲜,日后便是家常物;明儿来了一批大洋彼岸的胭脂洋红的染布,小媳妇们嘀嘀咕咕地琢磨着买一点,才不会管这胭脂虫的大洋彼岸到底在哪;后日不再用火折子吹火筒而用火柴了,时间一久,甚至连吞火柴头自杀这种事都已经习以为常,重点都不再是火柴头而是自杀本身了。
生活在一点点的变化,却又绝对不像后世中国那般,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可能一生经历了世界正常发展的三百年的变化——小时候连电灯都没听过、要拿着高粱秸秆的芯到处借引火;老的时候却可以用手机、略微拨弄一下网络电视了。
而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一个小时候连电灯这种东西都没听过的人,中年时候便连白求恩是加拿大人、电线不能用水浇灭火这样的事情都习惯为生活的一部分。
更何况,此时大顺这种看似剧烈、实则于生活的变化很缓慢的变革。
对百姓而言,是这样的。
因为,百姓所能接触的东西,一定是能量产的。而不能量产的,平民百姓之家是很难接触到的。
但对大顺朝廷内的统治者而言,他们所感触到的生活上的变化,则相对平民百姓而言,剧烈得多。
毕竟,有些东西,这个时代,靠手工不计成本地去搓,是完全可以搓的出来的。
不管所谓的“奇技淫巧”的想法,是不是一种主流。刘钰都在尝试让技术,摆脱“奇技淫巧”的印象。
于是许多不计成本的、纯靠手工搓出来的、此时根本无法量产的新事物,源源不断地作为“贡品”流入宫廷。
这一次,皇帝召见回京的刘钰,选在了西苑的一处建筑。
这处建筑,本身没什么奇特的。
但这座建筑周围的数百步之内,却有些许多此时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一些足以彻底击碎“奇技淫巧”这种刻板印象的东西。
皇帝老了。
随行的近侍要小心地搀扶着,防止老皇帝在西苑这一处建筑附近的小路上跌倒。
除了皇帝、刘钰、以及近侍之外,身边再无其余的人。
皇帝走的小路两侧,是一片麦田。这片麦田,是皇帝在祭祀先农坛劝耕之后,自己种下的……当然,这种自己种,主要是走个形式,象征性地扶一扶犁铧,几十亩的地,皇帝可能也就象征性地扶了一二亩。
西苑水多,若是皇帝亲耕,自又不缺人,挖个水渠引水还是很简单的。
但这片麦田的远处,却如脱裤子放屁一般,摆着一个烧煤的、用蒸汽的抽水机。.0m
此时并未发动,但显然,应该用过,用来往这片实际上只需要挖个渠口根本不用抽水机的麦田送水。
更远处的建筑旁,隐约可以看到几根高高的、涂满了沥青防虫防腐的木杆子,上面挂着一些瓷烧的葫芦,缠绕着一些长长的线。
那是刘钰“进贡”的贡品,一整套纯靠手工业者不计成本、此时无法工业化量产的小玩意儿,是用来取代油灯、蜡烛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类似的玩意儿。
老皇帝往前走着,刘钰亦步亦趋。
老皇帝也没有和刘钰谈黄河的事,也没有谈刘钰这一次回来后派去修黄河的人选是否有所举荐等。
而是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后,皇帝慢悠悠地说道:“这片农田,亦算是朕亲耕。麦田长势极好,撒了许多的硝石、鸟粪石、骨磷粉……去岁,此田亩产竟有八百余斤。”
“卿那时尚在济南,朕引群臣来观,当场称重,群臣皆惊,或言祥瑞、或作诗而贺、或言朕之功德以应上苍……”
说着,皇帝又指了指远处的蒸汽抽水机。
“此物,比之水车,不需多少人力,昼夜不停,实非人力所能及。这西苑倒并不缺水,亦不乏人工,朕却命他们非要用此物提水。”
说罢,老皇帝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四周,缓缓道:“朕这几年,常来此处。”
“卿可知朕来此处,总想着一首古诗,不知爱卿能否猜得到?”
刘钰也不说猜不到,也没有去猜,而是用了一首人尽皆知的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皇帝听刘钰背完这首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许久,笑声方歇,却诵了另一首似乎并不搭的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念罢,又看了看远处的蒸汽抽水机、撒了硝石等天然化肥长势喜人的麦田、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线杆,又重复了最后一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若能如此,天下大定。以往不知何处往,今日方知路何方。”
刘钰自是听得懂皇帝是什么意思。
他也看了看四周,对于皇帝念的这句诗,心里想的却是“今日方知路何方?你知道个锤子你知道。你懂什么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吗?你以为工业化让这些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只是个技术问题?还是说,你以为朦胧感知的工业化就是修条铁路、建个工厂、挖个煤矿?”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道:“陛下心忧社稷万民……”
一通很正常的套话之后,刘钰又道:“若这些东西,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古以来,理想之世,首推大同。”
“大同不成,则求小康。”
“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又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
“大同之世,需得大道之行。”
“臣不懂大道,亦不敢略窥大道一二。”
“是以,臣之作为,皆以大道既隐为前提。故而大同不敢求,而若真能如陛下所言,这些事物飞入寻常百姓家,谓之小康,亦不为过。”
皇帝点了点头,又道:“卿之前所上奏疏,朕也看了。如卿所言,山东如今人均亩地不过三亩,纵风调雨顺、无雨无灾、乃至无有劳役赋税,以此时亩产百余斤来算,亦不过每人四百斤。”
“既不提均田限田之事是否可行,便只算这般,这粮食也将将够吃而已。其余之贫富不均、灾祸水旱、贪官污吏、兼并土地等等,家无存粮,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大乱。”
“这几年,印度的硝石、南扶桑的硝石,也多流入,一些人家亦开始用以肥田。加之又有关东、南洋诸多产粮地,只要交通便利,便是救济,暂时倒也安稳。”
“只是,如今无论这肥田的硝石、抽水蒸腾的煤块……其价皆昂,寻常百姓家,却又未必用得起。加之如今粮贱,也少有粮农用此肥田。”
“卿以为,这些东西,终于能入寻常百姓家吗?”
“况且,朕以为,此物日多,富者有钱有力多用此物;贫者无钱少力难用此物。时日一久,岂不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如今朝中,均田、限田;乃至重立四籍、惟农有田工商在籍者皆不得买田之说,日多。”
“商人获利极快,若行兼并买田,实难控制。此事,爱卿可有什么策略?”
皇帝看了一眼刘钰,叹了口气道:“即便一时做不成,亦可慢慢来做。”
“如今朕心中略有疑惑,不知这世上可有两全之法?”
“朕这几年每每看这片田,心想若是这等手段真能行于天下、飞入寻常百姓家,天下何愁粮不足而民变起?即便有旱情,亦可少用民力,抽水灌溉。如此,天下大足,多行救济,亦可谓之小康。”
“可同样的,若行限田、均田;乃至惟农有田、重立四籍、民户身份不得跨越……似也安稳,只是又不能叫产业发展,似难叫这些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等两难之选,世上可有两全之法?既可稳小农、限田而抑兼并;又不妨碍产业发展,乃至民田亦可用上硝肥、抽水机?”
刘钰心想,自然是有的。但这可不是你大顺王朝能做成的事。不过,大顺是有这个底子的,最起码,人口足够,不至于出现欧洲那些国家的情况,只能倾向于某一种产业,干这个那个人就不够;干那个这个人就不够的情况。
然而,皇帝现在这么问,刘钰只能回道:“陛下,治标?治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新顺1730更新,第二四九章王谢燕、百姓家免费阅读。
甚至相对于幅员辽阔、纵横许多纬度的广袤中华而言,甚至都看不出物种的变化。
道路边,依旧还是柳树、杨树、榆树,偶尔会有一些为了备荒而种下的槐树。
道路也是黄乎乎的颜色,沿途的风景,竟是一样的。
和经纬度导致的物种变化类似,大顺这些年的改革,也是一种平滑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幅度,就像是和马车时代的旅行一样,放眼望去,似乎都感觉不到自己在前进。
而不是如同后世的乘坐飞机那般,小睡片刻,醒来时候,或许出发时还是没膝的大雪、抵达时却是鸟语花香。
除非,是外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这样迅疾的变化。
而对大部分的京城的百姓来说,这些年的变化是有的,但却没有那种“惊呼”、“惊诧”的变化。
京西煤矿的蒸汽机运用和铁路运输,自然是变化。
但对京城百姓而言,烧煤本身,并不会如马可波罗一样惊呼:中国人居然烧一种黑色的石头。
因为,宋末元初的时候,尹廷高就作诗感叹烧煤的温暖:地炉玲珑石炭红,土床芦蕈觉春融……
不要说烧煤这件事。
就说挖煤引发的罢业、罢工等事情,京城的百姓,也早已见惯不惊。
早在前朝万历三十一年,京城的“煤黑子”们,就已经齐行叫歇,张贴榜文,以至于京城恐慌、大冬天的整个京城断煤无暖,闹出了好大的风波,直接导致了万历皇帝撤换了京城煤矿监管。
总而言之,即便大顺这些年做了很多改革,也在方方面面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可能从五百年前挖个人过来,忽然来到这里,他会不适应,到处惊呼。
但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面对这种慢慢烧温水一般的变化,并没有感觉到过于惊异、以至于惊呼赞叹之类的情绪。
而是以一种不知道在前进的前进,每个人都把这一切作为生活的正常状态,一点点习惯着每一天略微变化的生活。
当然,这是宏观的视角,或者说是那些暂时还没有被卷入变革中、或者大多数与变革没有非常直接的利害关系的百姓的视角。
而若那些被卷入变革中的人,他们这几十年的感触,定然是不同的。
比如一个简单的从门头沟到京城的铁路,就直接改变了几万人的命运。
京西的驼铃,渐渐消失。
那些养骆驼的、贩骆驼的、拉着骆驼驮煤的、那些在京西开骆驼店或者夜里开大车店供拉煤的驼人休息的小商铺老板……
南苑的砍柴人,靠着朝廷的补贴,种上了苹果。因为南苑的柴草卖不出去了,这么大的皇家园林,里面生存的成千上万人的生计,也被彻底改变。
这,只是变革的冰山一角。
每一次改变,都会带来诸多的利益博弈和受损。
但,时代的脚步就是这样的:一点点,消灭中产、消灭手工业者、把手工业过的下去有点小产业的市民一步步逼成只能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只是,手工业者,就像是一颗颗地里的土豆,是分散的、独立的、又不可能如工厂里做工的人一样天然具备纪律性和组织力。
于是,刘钰的变革,就一点点地蚕食着他们,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消灭,尽可能不引发大规模的反抗。即便有反抗,也依靠着手工业者天然的分散特性,将他们分批镇压。
而对时代中的多数人而言,这种缓慢的消灭,又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多数人,依旧还是睡土床、烧石炭、吃馒头、菜里放盐、秋天吃梨冬天啃萝卜。
无非也就是今儿市场上有卖苹果的,第一年吃个新鲜,日后便是家常物;明儿来了一批大洋彼岸的胭脂洋红的染布,小媳妇们嘀嘀咕咕地琢磨着买一点,才不会管这胭脂虫的大洋彼岸到底在哪;后日不再用火折子吹火筒而用火柴了,时间一久,甚至连吞火柴头自杀这种事都已经习以为常,重点都不再是火柴头而是自杀本身了。
生活在一点点的变化,却又绝对不像后世中国那般,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可能一生经历了世界正常发展的三百年的变化——小时候连电灯都没听过、要拿着高粱秸秆的芯到处借引火;老的时候却可以用手机、略微拨弄一下网络电视了。
而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一个小时候连电灯这种东西都没听过的人,中年时候便连白求恩是加拿大人、电线不能用水浇灭火这样的事情都习惯为生活的一部分。
更何况,此时大顺这种看似剧烈、实则于生活的变化很缓慢的变革。
对百姓而言,是这样的。
因为,百姓所能接触的东西,一定是能量产的。而不能量产的,平民百姓之家是很难接触到的。
但对大顺朝廷内的统治者而言,他们所感触到的生活上的变化,则相对平民百姓而言,剧烈得多。
毕竟,有些东西,这个时代,靠手工不计成本地去搓,是完全可以搓的出来的。
不管所谓的“奇技淫巧”的想法,是不是一种主流。刘钰都在尝试让技术,摆脱“奇技淫巧”的印象。
于是许多不计成本的、纯靠手工搓出来的、此时根本无法量产的新事物,源源不断地作为“贡品”流入宫廷。
这一次,皇帝召见回京的刘钰,选在了西苑的一处建筑。
这处建筑,本身没什么奇特的。
但这座建筑周围的数百步之内,却有些许多此时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一些足以彻底击碎“奇技淫巧”这种刻板印象的东西。
皇帝老了。
随行的近侍要小心地搀扶着,防止老皇帝在西苑这一处建筑附近的小路上跌倒。
除了皇帝、刘钰、以及近侍之外,身边再无其余的人。
皇帝走的小路两侧,是一片麦田。这片麦田,是皇帝在祭祀先农坛劝耕之后,自己种下的……当然,这种自己种,主要是走个形式,象征性地扶一扶犁铧,几十亩的地,皇帝可能也就象征性地扶了一二亩。
西苑水多,若是皇帝亲耕,自又不缺人,挖个水渠引水还是很简单的。
但这片麦田的远处,却如脱裤子放屁一般,摆着一个烧煤的、用蒸汽的抽水机。.0m
此时并未发动,但显然,应该用过,用来往这片实际上只需要挖个渠口根本不用抽水机的麦田送水。
更远处的建筑旁,隐约可以看到几根高高的、涂满了沥青防虫防腐的木杆子,上面挂着一些瓷烧的葫芦,缠绕着一些长长的线。
那是刘钰“进贡”的贡品,一整套纯靠手工业者不计成本、此时无法工业化量产的小玩意儿,是用来取代油灯、蜡烛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类似的玩意儿。
老皇帝往前走着,刘钰亦步亦趋。
老皇帝也没有和刘钰谈黄河的事,也没有谈刘钰这一次回来后派去修黄河的人选是否有所举荐等。
而是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后,皇帝慢悠悠地说道:“这片农田,亦算是朕亲耕。麦田长势极好,撒了许多的硝石、鸟粪石、骨磷粉……去岁,此田亩产竟有八百余斤。”
“卿那时尚在济南,朕引群臣来观,当场称重,群臣皆惊,或言祥瑞、或作诗而贺、或言朕之功德以应上苍……”
说着,皇帝又指了指远处的蒸汽抽水机。
“此物,比之水车,不需多少人力,昼夜不停,实非人力所能及。这西苑倒并不缺水,亦不乏人工,朕却命他们非要用此物提水。”
说罢,老皇帝停下脚步,看了一眼四周,缓缓道:“朕这几年,常来此处。”
“卿可知朕来此处,总想着一首古诗,不知爱卿能否猜得到?”
刘钰也不说猜不到,也没有去猜,而是用了一首人尽皆知的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皇帝听刘钰背完这首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许久,笑声方歇,却诵了另一首似乎并不搭的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念罢,又看了看远处的蒸汽抽水机、撒了硝石等天然化肥长势喜人的麦田、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线杆,又重复了最后一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若能如此,天下大定。以往不知何处往,今日方知路何方。”
刘钰自是听得懂皇帝是什么意思。
他也看了看四周,对于皇帝念的这句诗,心里想的却是“今日方知路何方?你知道个锤子你知道。你懂什么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吗?你以为工业化让这些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只是个技术问题?还是说,你以为朦胧感知的工业化就是修条铁路、建个工厂、挖个煤矿?”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道:“陛下心忧社稷万民……”
一通很正常的套话之后,刘钰又道:“若这些东西,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古以来,理想之世,首推大同。”
“大同不成,则求小康。”
“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又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
“大同之世,需得大道之行。”
“臣不懂大道,亦不敢略窥大道一二。”
“是以,臣之作为,皆以大道既隐为前提。故而大同不敢求,而若真能如陛下所言,这些事物飞入寻常百姓家,谓之小康,亦不为过。”
皇帝点了点头,又道:“卿之前所上奏疏,朕也看了。如卿所言,山东如今人均亩地不过三亩,纵风调雨顺、无雨无灾、乃至无有劳役赋税,以此时亩产百余斤来算,亦不过每人四百斤。”
“既不提均田限田之事是否可行,便只算这般,这粮食也将将够吃而已。其余之贫富不均、灾祸水旱、贪官污吏、兼并土地等等,家无存粮,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大乱。”
“这几年,印度的硝石、南扶桑的硝石,也多流入,一些人家亦开始用以肥田。加之又有关东、南洋诸多产粮地,只要交通便利,便是救济,暂时倒也安稳。”
“只是,如今无论这肥田的硝石、抽水蒸腾的煤块……其价皆昂,寻常百姓家,却又未必用得起。加之如今粮贱,也少有粮农用此肥田。”
“卿以为,这些东西,终于能入寻常百姓家吗?”
“况且,朕以为,此物日多,富者有钱有力多用此物;贫者无钱少力难用此物。时日一久,岂不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如今朝中,均田、限田;乃至重立四籍、惟农有田工商在籍者皆不得买田之说,日多。”
“商人获利极快,若行兼并买田,实难控制。此事,爱卿可有什么策略?”
皇帝看了一眼刘钰,叹了口气道:“即便一时做不成,亦可慢慢来做。”
“如今朕心中略有疑惑,不知这世上可有两全之法?”
“朕这几年每每看这片田,心想若是这等手段真能行于天下、飞入寻常百姓家,天下何愁粮不足而民变起?即便有旱情,亦可少用民力,抽水灌溉。如此,天下大足,多行救济,亦可谓之小康。”
“可同样的,若行限田、均田;乃至惟农有田、重立四籍、民户身份不得跨越……似也安稳,只是又不能叫产业发展,似难叫这些东西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等两难之选,世上可有两全之法?既可稳小农、限田而抑兼并;又不妨碍产业发展,乃至民田亦可用上硝肥、抽水机?”
刘钰心想,自然是有的。但这可不是你大顺王朝能做成的事。不过,大顺是有这个底子的,最起码,人口足够,不至于出现欧洲那些国家的情况,只能倾向于某一种产业,干这个那个人就不够;干那个这个人就不够的情况。
然而,皇帝现在这么问,刘钰只能回道:“陛下,治标?治本?”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新顺1730更新,第二四九章王谢燕、百姓家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