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泰安二十七年六月初三、同时也是平国至隆元年六月初三、郑国太康二十五年六月初三。
江陵城,这座雄踞大江之北的自由贸易城,在这一天打开了所有的六座城门迎接来自三个国家的文人。
这座大城始建于大齐建国之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东西长南北宽,在北城和南城各有两座城门,东城和西城则只有一座。
朝南的两座城门是水门,从这两座水门可以直接将货物从大江之上运进城中。
江陵城主于干沟立于东门的城楼之上,这座城门是六座城门中最为雄伟的一座,因此他断定至少宁国和郑国的学子们会从这个门进入城中。
此次来参加天下大会的人除了要比试的学子,还有从各国请来作考官的大儒,当然也少不了各国的前来观看的贵族。
比如大宁这次除了两支代表队外,还有六名大儒前来,其中就有楚州太守王慎。至于前来观看的贵族是由鲁王带队的一众皇族和勋贵成员。
而平国由于以往的战绩更好,比大宁多获得了一个考官的名额,郑国则是最惨的,只有四个考官的名额。
于干沟远远的就看见一队身着白衣的人马缓缓行来。队伍中有六驾马车,马车上插着一杆大旗,旗上是一只雄鹰。
“城主,是郑国人来了。郑国这次来的是他们的赵王,和咱们平时没什么来往。”于干沟的首席幕僚于唐道。
“你看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没什么来往可以建立来往嘛,朋友多了生意才好做。”于干沟捻着他的小胡子道。
“我怎么能和城主比。”于唐微微一笑道。
“咱们大宁的人什么时候来呢?”
“说是再有半天就到了。不过那位还没回来呢。”于唐指的是大宁江陵城守备梁王,梁王前些天突然离去,至今未回。
“不用管他,这尊神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于干沟冷笑一声道。
“城主,那我就先去了,今晚的晚宴摆在江边的江阳楼。”
于干沟道:“知道了。”
在郑国太学生中有一个学生显得特别的不合群,他坐在马车的角落里闭目养神并不与另外三名学生闲谈。
“喂,你到底什么来头?怎么会被选来参加天下文会?”一个名叫哈勒慕的太学生轻蔑的看着他道。
那人微微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道:“我不参加天下文会,我只是跟着诸位来见识一下而已。”
另一个叫周桐的太学生道:“还以为你跟我们一样呢,我记得是就我们三个人参加的。你是不是走关系进来的?”
那人这才对他们拱拱手道:“鄙人韩宪,是托了太学仆射周大人的关系才能来目睹此次盛会的。”
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学生叫唐怀,他指着周桐道:“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仆射大人的侄子。”
周桐忙神气的一仰头,一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样子。
那韩宪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话。
“哎,你……”周桐感觉被冒犯到了,他刚要发作,却被哈勒慕止住。
哈勒慕对他道:“他只是个小角色,不要因他影响了心情,咱们几个里数你的诗最好,你可不能被影响了。”
周桐这才深呼吸了三下笑了笑道:“你说得对,我不和他一般见识。”
这时听到马车外一声炮响,三人纷纷趴到窗户上往外看,原来是江陵城的迎宾礼炮。
“贵客临门一炮响!”一个迎宾礼官模样的人高呼道。
接着第二声炮响,那礼官又喊道:“文采斐然二炮响!”
……
直到第八声炮响结束,那礼官才上前对着队伍道:“请大郑的各位贵客们进城歇息。”
太学生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心中自是兴奋难耐。
“你们可代表的是大郑,别被这点花招就迷惑了,稳重些。”那韩宪眼睛也不睁的甩了一句风凉话。
周桐指着他道:“你别在这装样子,要么滚下马车,要么就闭上你的臭嘴。”
唐怀拉住周桐道:“算了算了,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咱们应该拿出大郑的体面来。”
哈勒慕则完全不理会他,继续看着外面的风景。
队伍沿着江陵城的大街一路行去,街边满是围观的百姓,百姓们历来是喜欢热闹的。
与此同时,西门也迎来了平国的队伍,平国人尚紫色,穿的都是紫色衣服。
平国人由于自认为是承继了大齐的正统,加之平国确实在文坛上要比另外两个国家要略胜一筹,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的状态。
江陵城本次将三方各自安排到了各国的会馆居住,其中郑国会馆紧挨着郑国的秦王府。
郑国的秦王府怎么会建在江陵城?
实际上不仅郑国、平国和宁国在江陵城也各有一座王府,这是三国的约定。
三个国家各自安排一个亲王或公主住在江陵城,防止任何一方撕毁约定将江陵城占为己有。
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三个国家交给江陵城的质子。
现在住在江陵城的有平国的长宁公主、郑国的秦王还有宁国的周王。
就在郑国的代表团到达了郑国会馆时,秦王已经率领若干仆从等在了会馆之外。
此次郑国代表团中地位最高的是泰山侯,也是代表郑国前来观看文会的勋贵。
当代表团的人全部从马车上下来后,泰山侯带领所有前来的郑国人向秦王施礼。
秦王赶忙扶住泰山侯道:“泰山侯,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泰山侯受宠若惊道:“殿下居然还记得老夫?真是太让老夫意外了。”
“哪能不记得,泰山侯率军一举攻下青州的壮举,本王记得清楚着呢。”秦王捋须哈哈大笑道。
“秦王殿下代表大郑居住此地,真是让殿下受苦了。”泰山侯看着秦王苍老了许多的脸庞道。
秦王摆摆手问:“我皇兄还好吗?”
“皇上龙体康健,好得很,临行前他还托我给殿下带了些东西呢,皇上他很是想念殿下呢。”
秦王眼睛里泪光闪动道:“皇兄与我手足情深,真想回到邺城去朝夕给他问安。”
泰山侯也叹息道:“是啊,皇上和秦王的感情在大郑都是一段佳话呢。”
秦王看了看他身后的学生们道:“泰山侯还不快给本王介绍一下这些青年才俊?”
“哦,对,来来来,你们都过来。”泰山侯把四个学生喊了过来。
他把韩宪推到秦王面前挤了挤眼睛道:“这个叫韩宪,他这次主要是来看一看的。”
秦王本来没怎么在意,但他不经意间发现这个学生很是面熟,待他定睛看时,突然对那韩宪道了一句“是你”。
韩宪微微点头道:“殿下,是我。”
江陵城,这座雄踞大江之北的自由贸易城,在这一天打开了所有的六座城门迎接来自三个国家的文人。
这座大城始建于大齐建国之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东西长南北宽,在北城和南城各有两座城门,东城和西城则只有一座。
朝南的两座城门是水门,从这两座水门可以直接将货物从大江之上运进城中。
江陵城主于干沟立于东门的城楼之上,这座城门是六座城门中最为雄伟的一座,因此他断定至少宁国和郑国的学子们会从这个门进入城中。
此次来参加天下大会的人除了要比试的学子,还有从各国请来作考官的大儒,当然也少不了各国的前来观看的贵族。
比如大宁这次除了两支代表队外,还有六名大儒前来,其中就有楚州太守王慎。至于前来观看的贵族是由鲁王带队的一众皇族和勋贵成员。
而平国由于以往的战绩更好,比大宁多获得了一个考官的名额,郑国则是最惨的,只有四个考官的名额。
于干沟远远的就看见一队身着白衣的人马缓缓行来。队伍中有六驾马车,马车上插着一杆大旗,旗上是一只雄鹰。
“城主,是郑国人来了。郑国这次来的是他们的赵王,和咱们平时没什么来往。”于干沟的首席幕僚于唐道。
“你看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没什么来往可以建立来往嘛,朋友多了生意才好做。”于干沟捻着他的小胡子道。
“我怎么能和城主比。”于唐微微一笑道。
“咱们大宁的人什么时候来呢?”
“说是再有半天就到了。不过那位还没回来呢。”于唐指的是大宁江陵城守备梁王,梁王前些天突然离去,至今未回。
“不用管他,这尊神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于干沟冷笑一声道。
“城主,那我就先去了,今晚的晚宴摆在江边的江阳楼。”
于干沟道:“知道了。”
在郑国太学生中有一个学生显得特别的不合群,他坐在马车的角落里闭目养神并不与另外三名学生闲谈。
“喂,你到底什么来头?怎么会被选来参加天下文会?”一个名叫哈勒慕的太学生轻蔑的看着他道。
那人微微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道:“我不参加天下文会,我只是跟着诸位来见识一下而已。”
另一个叫周桐的太学生道:“还以为你跟我们一样呢,我记得是就我们三个人参加的。你是不是走关系进来的?”
那人这才对他们拱拱手道:“鄙人韩宪,是托了太学仆射周大人的关系才能来目睹此次盛会的。”
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学生叫唐怀,他指着周桐道:“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仆射大人的侄子。”
周桐忙神气的一仰头,一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样子。
那韩宪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话。
“哎,你……”周桐感觉被冒犯到了,他刚要发作,却被哈勒慕止住。
哈勒慕对他道:“他只是个小角色,不要因他影响了心情,咱们几个里数你的诗最好,你可不能被影响了。”
周桐这才深呼吸了三下笑了笑道:“你说得对,我不和他一般见识。”
这时听到马车外一声炮响,三人纷纷趴到窗户上往外看,原来是江陵城的迎宾礼炮。
“贵客临门一炮响!”一个迎宾礼官模样的人高呼道。
接着第二声炮响,那礼官又喊道:“文采斐然二炮响!”
……
直到第八声炮响结束,那礼官才上前对着队伍道:“请大郑的各位贵客们进城歇息。”
太学生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心中自是兴奋难耐。
“你们可代表的是大郑,别被这点花招就迷惑了,稳重些。”那韩宪眼睛也不睁的甩了一句风凉话。
周桐指着他道:“你别在这装样子,要么滚下马车,要么就闭上你的臭嘴。”
唐怀拉住周桐道:“算了算了,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咱们应该拿出大郑的体面来。”
哈勒慕则完全不理会他,继续看着外面的风景。
队伍沿着江陵城的大街一路行去,街边满是围观的百姓,百姓们历来是喜欢热闹的。
与此同时,西门也迎来了平国的队伍,平国人尚紫色,穿的都是紫色衣服。
平国人由于自认为是承继了大齐的正统,加之平国确实在文坛上要比另外两个国家要略胜一筹,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的状态。
江陵城本次将三方各自安排到了各国的会馆居住,其中郑国会馆紧挨着郑国的秦王府。
郑国的秦王府怎么会建在江陵城?
实际上不仅郑国、平国和宁国在江陵城也各有一座王府,这是三国的约定。
三个国家各自安排一个亲王或公主住在江陵城,防止任何一方撕毁约定将江陵城占为己有。
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三个国家交给江陵城的质子。
现在住在江陵城的有平国的长宁公主、郑国的秦王还有宁国的周王。
就在郑国的代表团到达了郑国会馆时,秦王已经率领若干仆从等在了会馆之外。
此次郑国代表团中地位最高的是泰山侯,也是代表郑国前来观看文会的勋贵。
当代表团的人全部从马车上下来后,泰山侯带领所有前来的郑国人向秦王施礼。
秦王赶忙扶住泰山侯道:“泰山侯,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泰山侯受宠若惊道:“殿下居然还记得老夫?真是太让老夫意外了。”
“哪能不记得,泰山侯率军一举攻下青州的壮举,本王记得清楚着呢。”秦王捋须哈哈大笑道。
“秦王殿下代表大郑居住此地,真是让殿下受苦了。”泰山侯看着秦王苍老了许多的脸庞道。
秦王摆摆手问:“我皇兄还好吗?”
“皇上龙体康健,好得很,临行前他还托我给殿下带了些东西呢,皇上他很是想念殿下呢。”
秦王眼睛里泪光闪动道:“皇兄与我手足情深,真想回到邺城去朝夕给他问安。”
泰山侯也叹息道:“是啊,皇上和秦王的感情在大郑都是一段佳话呢。”
秦王看了看他身后的学生们道:“泰山侯还不快给本王介绍一下这些青年才俊?”
“哦,对,来来来,你们都过来。”泰山侯把四个学生喊了过来。
他把韩宪推到秦王面前挤了挤眼睛道:“这个叫韩宪,他这次主要是来看一看的。”
秦王本来没怎么在意,但他不经意间发现这个学生很是面熟,待他定睛看时,突然对那韩宪道了一句“是你”。
韩宪微微点头道:“殿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