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那小子便祝两位长辈雅兴,小子有事,先走一步了~”



    既然招呼都打了那就没必要过多纠缠了,这两老头儿感觉怪怪的。



    算了,懒得打交道。



    还得抓紧进城去囤一手年货呢。



    见唐苏凡拱了拱手,做势要走,李渊笑着问住。



    “唉小哥,看小哥气宇不凡,不知出自长安城哪一家贵门啊?”



    唐苏凡重新转过头来。



    “哪里,小子不过东城外的村落小子而已,可不出自什么贵门。”



    城边村落的人?



    什么时候一个村落里还能出如此气度的年轻人?



    而裴寂撇了撇眉,当下不由得直接问了问。



    “不知小友姓名?”



    人家都好心好意的问了,唐苏凡自然谦谦有礼的笑着回了一句。



    “姓唐,苏凡二字为名~”



    唐苏凡话音刚落,李渊裴寂二人不由得同时挑眉。



    呵,还巧了,直接碰上正主了。



    这还好,省了一番事儿。



    裴寂知道,自己该留人了,毕竟陛……太上皇有心要见这年轻人。



    当下裴寂直接主动拱手笑道:“原来是唐小友!幸会幸会~”



    看这两个老头有些认识自己的迹象,唐苏凡不由得发问。



    “哦?两位听说过小子?”



    “自然,长安城里便已经传了,西城外出了个小东家,乃大善之人,赈灾难民,年岁不过二十,想必就是小友你了吧~”



    自从唐苏凡之名那日在朝堂上涌现,裴寂自然查了查这唐苏凡到底是何人。



    后面更没想到,太上皇今日出宫,事先便让他查好这唐苏凡身归何处,在城内转了一圈后,便直接出城,说完见上一见着年轻人!



    早知道,这可是太上皇三年来第一次出宫!



    这背后什么意味,有点脑子也知道啊。



    那怕裴寂第一次见到这小子,也不得起了慎重之心。



    倒是唐苏凡不由得有些高兴。



    啧啧啧~



    这弄得,没想到我也有一天能成为个小名人~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没想到这个车马稽信的年头当个善人还真的能传出名声。



    自然就是谦逊有礼的回道:“哪里哪里,不过做了一些自己身为大唐子民的本分罢了,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已!”



    这套话,可谓是官面气十足,绝对让人挑不出毛病。



    唐苏凡连当年贴自家村委会门口的标语都说了出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渊顿时老目一亮,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就凭此句,不愧是他大唐男儿!



    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李渊的心坎里,若是大唐男儿人人皆有此志,何愁大唐不兴?



    李渊当即豪迈笑道。



    “哈哈哈哈,好好好,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友倒是奇才高论~”



    既然见都见了,那李渊自然不可能白跑这么一趟。



    他倒想看看,让自家那混账逆子口中称为远超当世大贤的年轻人,到底如何。



    随之李渊装作看向城门的方向,问道:“小友可是去城里?”



    “没错,确实准备去城里转上一圈。”



    李渊老目沉沉,笑着说道。



    “如此甚好,我们两个老头子索来无事,也想归城,不如一起?”



    甚至,李渊主动提出了邀请。



    也好,一人无伴,多两个老头儿也不是不行。



    索性三人同行,一同向着城内的方向而去。



    三人刚走,后面就默默跟着一队人马。



    一个个目藏精光,显然都是个中好手。



    一路上。



    李渊跟唐苏凡一路浅谈,无论是人土风情,还是奇事怪巧。



    凭唐苏凡的一张嘴,也是说的李渊二人反而失了主动权,甚至说还让李渊裴寂开了一番眼界。



    李渊没想到,这小子不过二十之龄,竟然如此老成炼达,话话言辞间愣是纹丝不漏,半点没有十多岁少年的偏倚与轻狂。



    也一如那逆子所说,此子不凡,见多识广不说,文采也是斐然。



    唐苏凡自然也问了二人名姓。



    很显然,李渊比自家儿子做事周全一些,裴寂自然说了个姓裴,李渊倒是比自家儿子周全。



    以窦姓相称,取自当年自己皇后太穆窦氏。



    至于李姓,在这长安城确实稍微显眼了点。



    “小子见两位长者气度不凡,想必也是官场中人吧~”



    终究,是问到了正题。



    李渊自然是知道这小子会这么问,干脆说道。



    “小友倒是眼尖,不错,我与老裴二人当年确实也是兴官俸禄之人,只不过,早早便……退了而已。”



    当年?



    唐苏凡一下想了个大概,能在这个年纪便称当年,而且现在还能退下来活的如此逍遥自在的。



    第一,自然不是前朝的官。



    第二,身上现在还带着些官气儿的。



    多半就是老李玄武门政变之后,从他老爹手里撸下来的那批人啊。



    原来如此~



    破案了~



    唐苏凡很是机智的给了自己一个自我肯定。



    看破不说破,所谓心照不宣,唐苏凡笑言。



    “原来如此,看来当年两位老爷子也是个大人物啊!”



    “哈哈,过去的事了~”



    李渊笑着回了一句,眼里深处的寂寥或许只有自己一人知道。



    “对了,唐小友高才不俗,为何没去考取一个功名?”



    得,又来了~



    对于这种问题,唐苏凡真的不想回答了。



    “害,图个安生自在而已,再者说,当今朝廷文武自有能人辈出,我这点小本事,还是算了。”



    李渊暗自点了点头,如此奇才,却又不骄不躁,不慕世俗。



    果然心性出众,难怪那逆子对其如此评价。



    但殊不知,这已经是唐苏凡应付这类说辞得万能答辩了。



    唉,毕竟如今一个赶着一个让他出来当官,烦不胜烦。



    但谁又知道当今天子就是我未来老丈人?当今太子是我徒弟?当今皇后我又叫声姐姐呢?



    咳咳……



    虽然这关系外人一时之间肯定没办法理解滴。



    但这背景在,我骄傲了吗?我自豪了吗!



    当官,当什么官~



    就如当年李团长与丁炸桥孔过瘾三人说的,学习,学个屁~



    “唉,小友年少俊杰,却不能为功而国,当是一憾事,想必当今那李氏没有这个福分吧。”



    “哈哈,窦老严重了,莫说我什么年少俊杰不俊杰,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算是无那官场之心,大唐自有能人辈出,青年老暮又如何——”



    唐苏凡笑着对李渊打了个哈哈,一手太极打了回去,就是想懒的理所当然呗。



    毕竟摆烂也要摆得高大上啊。



    李渊微微颔首,叹然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可是魏武曹王之词,可,老骥老骥,岂能有如年轻人一般有进取之心。”



    唐苏凡笑了笑,没有答话。



    ……………………………………



    (本章完)



    兄弟们,第二章来咯~求月票票~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凌渊楚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零七章 气儿还挺大,大唐之第一逍遥王,笔趣阁并收藏大唐之第一逍遥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