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不是虞公吗!”



    “什么!虞老亲自为其执笔?!”



    “此子到底什么来头?”



    虞世南刚有动作,便引得台下众人的惊呼!



    那可是掌管天下文籍,文哉儒道,德高望重的虞公!



    更是当今朝堂内的秘书监,哪怕当今不少儒臣,都跟虞世南的文故有着莫大的渊源。



    如今,虞公却为一商贾少年执笔,怎能让人不惊?



    这等殊荣,纵观天下士族小辈,何人能有?更何况此人还是一个商贾?



    那陈夫子以及几个夫子也是一惊,这虞公居然真的甘愿为这商贾小子执笔?



    就不怕辱了声名吗?



    惊叹之余,眼下哪儿顾得上这些,连忙沉着老眸,看向唐苏凡。



    十题……



    莫说今日如此多的才子,定然有可解一两题之人。



    再者说道,他们几人哪一个不是文兴执道的大儒鸿士,就算解不出所有,想要解出你一个小子的题目岂是难事?。



    今日,定教这小子为他的轻狂付出代价!



    甚至几个老头儿连后面那嘲讽之辞一个个如同谱写心头文章一般的都在心底谱了一大段。



    虞世南这边动笔,唐苏凡沉吟婉转的一笑,便一指那天上明月,直接开始声音抑扬顿挫的念道。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上月圆奉月半——”



    虞世南提笔,直接笔走龙蛇,如同勾骨描叙,一个个斗大却锋芒如露的大字便直接浮现宣纸之上。



    果真不愧初唐少有的文学大家,这字,看得唐苏凡都想捧回家当传家宝传下去。



    这可是虞世南的字,而且还是新鲜出炉——啧啧啧。



    当唐苏凡一念完,几个老头同时一阵懵然!



    联辞最为注重对仗,格式,韵脚,再其便是意境。



    在这年代,如此玄妙的联辞不说恒古未见,但其玄妙之机,也绝对是偶得一时啊!



    难不成此子从某本古书而寻的绝辞否?!



    这……



    但当下,几个老头儿立马试着在内心尝试做出下联………



    当一句写完,虞世南也是满眼新奇亮眼的说道:“好生新玄玄妙之辞!”



    虞世南这边写完,仍是那几个夫子眉头否拧成结了,仍是没有半点头绪。



    罢了,这小子多半不过偶有一两题绝辞罢矣,哼,不信他其他之辞也能有如此难度!



    这边写完,那边几个仆卫便将挂着题目的青竹杆在桥台两边竖起。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上月圆奉月半……这!”



    顿时,台下一众才子瞪着眼睛看得就直直懵了圈,这是联辞?



    “嘶!这……”



    “待我想想……”



    “这……”



    一时间,台下皱眉抽气沉思无数,直接教人无半点头绪——



    而台上。



    唐苏凡待不及那几个夫子慢慢思考,反手就是挥手高声一喝,抑扬顿挫,气势如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



    几个老夫子又是猛的一瞪眼,怎比前一句更加难上一分!



    这联辞一道,自秦而起,虽说趣味玄奇之辞颇有杂多。



    但这种级别的,几个老夫子自认饱读诗书,也没从书上见过几句如此玄奇之辞的啊,何谈解法……



    莫说起韵脚与意境,光是这对仗与格式,已是大难!



    几个老夫子尚且直接眉皱如深,更何况那台下一众学子,莫说解题,此时在那青竹杆挂起刚读一遍就直接懵圈了——



    当然,甚有一些女子自然无那些士族商贾立场的。



    当然是美目



    一亮,大乎称绝!



    不愧是诗绝七首的小诗仙,这出的联辞之题,也是这般玄奇奇妙,暗藏玑珠。



    而那一众佳人对那唐姓商贾的崇拜,看的周围那一个个才子更是恨的牙痒痒。



    而这时,一开始无数的同仇敌忾和自信诚诚顿时便被这两题消散了七八成。



    而台上的唐苏凡自然等着虞世南写完一句,直接下一句就来了。



    只见唐苏凡悠然腾挪牡江台上,气度逍遥,如同文思泉涌,笑然随口而出。



    “水中腾雾,雾成云,云开日见——”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吴下门风户户吹尽单孔萧~”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



    台上,唐苏凡腾挪婉转,气度潇然,那口中所出之辞,引得那几个老头眉头越拧越深。



    甚至随着唐苏凡的一句句,在这大东天里,几个夫子的额头都快流出汉了。



    如今,此子所出之题,已经连续十题都是那格式对仗难上加难之题!



    而且已经一连处了八九题,所是这十题无一人可解……



    今日可是他们亲自主动承下此子出题,若是输了,不仅让此子赢下这学子会冠首。



    他们更是输了面子,丢了里子啊!



    眼看,唐苏凡十题将尽。



    突然,这个货心中一动。



    这时,只剩下最后一题。



    只见,唐苏凡嘴角顿时露出个迷之微笑。



    在最后一题间换了口风,煞有兴趣的转身过来。



    正好面对了那几个皱眉苦思的老夫子,学着某个经典场面,脱口而出。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说罢,唐苏凡气定神闲的双手一负,静静等他们解题。



    不过唐苏凡这最后一句的回忆经典……



    而在几个沉眉夫子的心里变了味儿!



    一听此言,顿时面目涨红!



    这厮!



    莫不是在嘲讽我等!



    一时间,几个夫子吞了这唐苏凡的心都有了!



    居然讥讽他等为乡野夫子,竖子敢尔!



    而顿笔的虞世南也是一阵诧异,有些点指着这小子一边无奈失笑。



    但也没有明口说什么。



    这小子,果真如圣上所说,当真洒脱不拘~



    唐苏凡对于这几个老头突然的愤懑只是笑了笑罢了,伸手延请。



    “好了,各位夫子,十题,一炷香~”



    哪怕几个夫子甚是动怒,但他们知道,只有解题,才是当下要事。



    于是,十面竖符高高挂在牡江桥台两面桥提岸栏边。



    所有人都能清楚的看到这十题。



    而一炷香从台上燃起,若是细心者,这一次用的香,明显比之前用的香要长上许多……



    “这!!!”



    “宋兄,可有解?!”



    “这……小生再且想想……”



    “崔兄,你呢?”



    “咳咳,吾还是再看看。”



    “韩兄,听闻你对这联辞一道颇有另辟蹊径之学,速速解出来啊!”



    “我我我,哪里的话,郑兄怕不是听他人胡说,我好束想来对四书五经六义一心钻研,这联辞……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台下,纵使那数百学子,看着那高挂牡江桥上的十题联句,却只能嗡嗡推让,懵然满面。



    显然,无一人能解——



    ………………………………



    (本章完)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凌渊楚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四十八章 联辞?,大唐之第一逍遥王,笔趣阁并收藏大唐之第一逍遥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