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熟悉的声音,正在帮忙盛饭的妇人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忙道:

    “温儿回来了?正好,把你和你祖父的饭一起带回去吧。”

    这妇人便是纪温这辈子的娘——王氏。

    尽管一身粗布衣裳,脸色也因长期操劳和恶劣的环境变得有些病态,却依然不难看出姣好的五官和白皙的皮肤。

    外人不会得知,私底下王氏与现在这番普通妇人模样大相径庭。

    纪温乖乖走上前去,看着王氏准备好两份粗粮饭和咸菜,用他爹自制的木盒装好,递给他,轻声问着:

    “可拎的住?若不行便让你父亲送去。”

    纪温两只手拎起木盒试了试,说实话,以他现在的小身板,确实有些吃力,不过并非不能承受。

    “娘,我拎得住,咱家近!”

    一路走到最北边的小木屋,纪温挑起门口的破布,就见一位身形略显瘦弱,满脸沧桑的老人正蹲在泥土地上用树枝写些什么。

    “祖父!”纪温轻声唤道。

    纪老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许是觉着幼童无知不识字,并未将地上的字迹擦掉。

    纪温也就大大方方的看了过去。

    不得不说,他爷爷这一手字写的真可谓力重千钧,气势十足。

    只见泥土地上写着:揣摩心胸持养性,刚柔捭阖通深明。

    鬼谷子?

    纪温心下疑惑,前世作为优等生的他对于各类文学作品都有所涉略,是以一眼便看出了此言出处。

    可是,《鬼谷子》不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列为禁书吗?为何他爷爷会知道?

    然而这不是一个区区三岁,还未开蒙的幼童应该思考的问题。

    纪温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一脸崇敬朝纪老爷子道:

    “祖父写的字真好看!”

    纪老爷子笑容又深了些,略显沧桑的脸上挤出了几条明显的皱纹。

    突然兴起几分逗弄的心思,他笑道:“那你说说,这字好在哪里?”

    纪温想了想便道:“比爹的字端正,比娘的字有力!”

    “臭小子,竟敢趁着我们不在编排我们!”

    纪温赶紧回头一看,果然,纪武行与王氏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爹,娘!你们回来了!”

    纪武行故意板起脸:“再不回来,还不知被你编排成什么样子!”

    纪温乖乖缩起脑袋听训,还不忘替自己描补:“爹和娘的字自然也是极好,只比祖父差一点点而已……”

    纪武行哼了一声,却听纪老爷子毫不留情道:

    “温儿说的不错,你的字实在不堪入目,比起你媳妇都远不如矣!”

    纪武行顿时憋屈了:“爹!您好歹给我留些面子吧!”

    儿子还在一旁看着呢!我不要面子的吗!

    纪温压根儿没看他爹,一双大眼好奇的盯着他娘上下瞧着。

    他爹的字他是见过的,绝对没有祖父说的那般不堪入目,以纪温的眼光看来,只是略显豪放不羁,如要跟祖父的字比起来,那自然是云泥之别。

    可是他还没见他娘写过字呢。

    纪老爷子注意到大孙子的目光,微微笑了笑:“你娘那一手簪花小楷早已自成风骨,极尽婉约之态,可惜这些年……”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低沉下去,纪武行也仿佛想到了什么,抿着嘴一言不发。

    还是王氏打破了这突如其来的沉闷:“爹抬举了,与爹相比,儿媳多有不及。”

    纪老爷子叹了口气,只道了句:“这些年,连累你跟着我们受苦了……”

    “有爹这句话,再多的苦儿媳也值得!”王氏目光坚定,眼中仿佛闪着光:“儿媳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

    听了这话,纪老爷子有一瞬间的诧异,自己的儿媳似乎比自己想象中更为敏锐!

    而后,他便笑的意味深长:“不错!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一天不会很远了!”

    纪温看着打哑谜似的两个人,心中不禁琢磨,这是将要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全场唯一的糊涂人纪武行全然不知其中深意,还以为他爹和他媳妇正在互相打气互相鼓励,顿时气血上涌,强行加入其中,瓮声道:

    “天佑我纪氏!”

    ……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仿佛一个征兆,拉开了一个新朝代的序幕。

    然而在此之前,纪家已然开始准备一件大事——纪温要开蒙了。

    老师是现成的。

    纪老爷子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他娘王氏据说也是满腹诗书,精通笔墨,他爹——虽然纪老爷子万分嫌弃纪武行,可在纪温看来,他爹多少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不似寻常的不肖子弟。

    再说时间。采石场任务繁重,然由于纪老爷子为于管事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大大提高了场区效率,因而得以被其看中,平日里只需做些记账、写文书等相对轻省的活计,连带着儿媳王氏也换了个煮饭的活计。

    而纪武行虽拥有一身蛮力,做起苦力远胜于其他人,却始终不得于管事待见,究其原因,不提也罢。

    “既如此,温儿日后便跟着我读书吧。”纪老爷子拍板道。

    对此,纪温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虽不知纪家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以纪温暗自猜测,多半是为官之时犯了事遭天子罢黜,全家流放至此。

    也不知究竟犯了什么事?他还有没有科举的希望?

    纪温一向有着自己的野心。

    士农工商,如有可能,他自然是要成为“士”这一阶级。

    不过,若是纪家犯的事太大,无法参加科举,能当个小吏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在这偏远的小县城,吏官的身份也足以安然生活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读书。

    正当纪温撸起袖子,准备头悬梁锥刺股,誓要学出一番成就来时,他发现他想错了。

    如果他没记错,古代给孩童启蒙的书籍应当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类蒙学书籍吧?可他祖父教给他的是什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纪温万分不解,他祖父念的,应当是《孙子兵法》吧?

    想想自己现在所处的朝代是从未曾听说过的大周朝,纪温强自按捺住内心的疑惑。

    或许这个朝代的确与众不同?

    纪温小心翼翼控制着自己的学习进度,努力扮演着一个“十分聪慧的三岁孩童”角色。

    很快,他演不出来了。

    因为第二天卯时,他爹纪武行竟然强行将他从睡梦中拽醒,勒令他从此开始跟着自己学习武艺。

    纪温被自己的老父亲带到半山腰蹲马步时,脑子里还是懵的。

    他爹重武轻文也就罢了,祖父和娘为何还不制止?

    明明他已经展现出足够的读书天赋了,这样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读书料子,竟然让他荒废大量读书时间,跑去习武?

    想到纪老爷子给自己启蒙的书籍用的都是《孙子兵法》,纪温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什么。

    纪家在没落之前,十有八九是武将之家了。

    想到这里,纪温顿感头疼。

    有上辈子的文学基础,这辈子纪温读书简直如有神助,是以纪温给自己规划的首要目标便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学武?

    若是只为强身健体,那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对于武将之家来说,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才蹲了小半晌,纪温已觉两股战战,脑门上开始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旁边,他爹拿着一根树枝挥舞的虎虎生威,一招一式均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寂静的林中时不时传来破空声。

    纪温看得双眼发亮,奈何这具身体实在不给力,不一会儿便再也坚持不住,仰面躺在了地上。

    纪武行轻喝一声:“起来!”

    纪温无奈,抖着腿艰难的扶着一旁的树干站了起来。

    “你记住,任何时候,男人都不能倒下!”

    纪温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变得无比认真的男子,第一次,他发现自己的父亲身形竟然如此高大。

    他仿佛忘记了双腿的酸痛,郑重点头:“我记住了,爹。”

    父子俩回到居住区时,其他人陆陆续续刚起。

    涂老爹准备去林子里找些野果子,现在他干起了煮饭食的活计,比从前轻松许多。

    可忙惯了的人一闲下来就觉得浑身不自在,这才想着上山找找果子,若是能找到,也算是给大家添点甜头。

    正巧碰到练完武下山的父子俩。

    此时纪温已经完全无法走路了,正被他爹抱在怀里。

    涂老爹见是自己的恩人,又见纪温脸色通红一片,不免一惊,关心道:

    “温儿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这样红?”

    纪武行十分随意的笑道:“无事,跟着我上山跑了一圈,累着了。”

    为避免不必要的窥测,纪温读书练武一事全程避着人,并未对外透露。

    涂老爹不赞同的摇头:“温儿还这样小,你可不能拿他跟你似的,小孩子磕了碰了都是大问题!”

    纪武行也没反驳,只笑了笑:“我知道的,涂老爹您就放心吧。”

    这时纪温也从纪武行怀里探出头来,乖巧的回了一句:“涂爷爷放心,我会护好自己的!”

    说完,纪武行便带着纪温离去了。

    留下涂老爹还在原地感慨:“多么好的孩子!如果我们狗蛋能有温儿一半知礼懂事……”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家族复兴之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未见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章 第2章开蒙,家族复兴之路(科举),笔趣阁并收藏家族复兴之路(科举)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