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谈心对朱棣的心情影响很大,这让他轻松了不少,但对朱瞻垶的影响却没有多大。
他跟老爷子说的那些都是他早就计划好的,虽然更多的还是为了安慰老爷子才选择那样计划的,但这里面也有他真实的想法在里面的。
不过再怎么说也是早有准备,所以朱瞻垶是很平静的。
在柳升、郑亨、陈懋和李彬四人带兵出发前往建州之后,朱瞻垶也给老爷子提出了另外的一个建议,并且得到了老爷子的同意。
那就是对安南动手。
安南和草原一样一直都是大明的一块心病,虽然安南没有像草原那样屡次入侵中原,但再怎么说也是大明一直羁縻的一块地方,能够收复是最好的。
前面铺了那么久的路,再不动手就晚了,那就等于是在给别人准备的机会。
好在直到现在,大明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安南。
自从永乐四年,陈天平在大明的护送下回国却被杀之后,大明就开始征讨安南,到了第二年就将交趾再次收归大明的版图之中。
要知道,自唐朝之后交趾就独立了,而明朝是在唐朝灭亡的四百年后才再次收归中原的版图。
从永乐四年打到永乐五年,张辅于永乐六年回到京师接受封赏,但张辅刚走不久,交趾那边又叛乱,朱棣心疼张辅所以让沐成率兵征讨,但沐成却在生厥江战败。
永乐七年,张辅再次披挂出征交趾,直至今日未归。
事实上,历史上不是这样的。
历史上的张辅在永乐八年再次逼得陈季扩投降之后就返回了应天府,但现在因为朱瞻垶提出来对交趾的策略,张辅直至今日仍然驻扎在交趾。
所以,大明现在是真的想动就动,连朝发夕至都不用,直接就动手。
除了要两头作战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不好的地方。
如果是以前的话,肯定会有很多的文官反对这件事,一是因为两头作战并且战线拉得还这么长,更别说还是因为一个打了五年都没能打下来的交趾了。
二也是因为消耗的问题。
打仗这件事从来都是最大的窟窿,如果用后世的说法,那战争这两个字就相当于是碎钞机,只要一开打,那就会源源不断地粉碎着钞票。
但是现在,这些文官还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有人补贴了一部分。
不得不佩服鲁商刘家的决心,他们在征讨建州叛逆的大军出发之后就给朝廷捐献了二十万石的粮食,而在知道大明还要同步对交趾动手之后又捐献了十万石。
后来也不知道是因为鲁商刘家起的带头作用,还是刘家说动了其他的商人,亦或者是其他商人闻到了发展壮大的气息,反正也有不少的商人陆陆续续地给朝廷捐粮食。
而且明军的运输想来都有最少三分之一多则一半交给商人运输,因为商人就是靠着这个赚取盐引。
但这次,商人们却不要盐引了,白干!还甘之如饴!
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朱瞻垶的直觉告诉他,这应该就是刘明正做的决定,再不济也是他出的主意,只是他那个当家主的爹同意了而已。
哪怕是对刘明正了解不多,但朱瞻垶还是很看好这个人,认为他的前途无可限量。
“你是真的挺有手段的,竟然能让商人让出利益来供养朝廷的军队,啧啧……”
春和宫的书房里,朱高炽对着自家的大儿子发出了感叹声。
这是一种惊讶,也是一种无力。
惊讶是因为他没想到自家大儿子能够做到这种地步,毕竟商人重利而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商人的印象,而商人似乎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虽然也有不少的爱国商人,但和那些重利轻义的相比还是太少了。
无力则是因为这件事情是他的儿子做到的,而并非是他。
想想自己监国这么多年,除了得到了文官集团的友谊之外,好像再没有别的建树了。
但自家大儿子却做到了!
“您想多了,那不是我的手段。”虽然是夸赞,但朱瞻垶却丝毫没有想着要就这么恬不知耻地接下来。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决定是谁做的,但我很确定这不是我要求他们的,也不是我对他们用了什么手段,完全是他们自发的。”
“在我看来,出这个主意的人极有可能是那日进宫来的刘明正。”
“这个人,该放弃的时候会放弃,虽然也会不舍,但他却知道在明明概要放弃时却不撒手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伤害。”
“这个人,心思太多、太杂也太缜密,如果用得好了那就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快刀,甚至能够左右朝廷的决定。”
“但若是用得不好了,或者是他有别的想法了,那么……”
朱瞻垶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寒意,让朱高炽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事儿是儿子经手的,再加上他的上面还有老爷子,所以他倒是没有插手,也没有过多地了解这件事儿。
不过现在看来,儿子处理得挺好,而且考虑得也很周到,就连对方的性格都考虑进去了。
虽然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但这对于朱瞻垶这个年纪来说确实是非常的难得。
人的水平的确是有高有低,高的也的确是比低的好,但那也得看情况。
你不能拿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去跟三十岁的人相比,这没有可比性,孩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俗话不是说了么,莫欺少年穷。
虽然有些不大对味儿,但也是比较合适的了。
“建州那边呢?你是怎么跟你爷爷说的?”见大儿子早有准备,朱高炽也就不用提点了,转而把话题带到了另一个问题上。
“很简单,该杀的杀,该发去充苦役的就去充苦役,该带回来的就带回来。”
朱瞻垶波澜不惊地翻动着自己手中的史书,那是一本后唐书,里面有关于黑水靺鞨的一些记载。
“那些意图谋逆的上层人肯定是留不得的,这算不上是什么大功劳,最起码比不上爷爷御驾亲征的那一次,所以我就建议爷爷不要留了,直接在建州处理了就好了。”
“剩下的人中那些壮年若是有比较明确的反明心里也要处理掉,毕竟赵宋的例子放在眼前,我们不得不防。”
“至于那些对大明比较友好的壮年和孩子也得去奴儿干都司砍树挖地,若是他们能够顺利地活下来,并且这个过程中从没有表现出大明的不满,那么大明也会接纳他们。”
“滥杀无辜这个名头可不好,如果他们真的对大明没有恨意,那么就不妨打散到大明各地,这样一来既不怕他们再次联合起来反明,也不会落下一个残暴的名声。”
“至于女人就要带回来了。”
“上次北征的时候带回来了很多鞑靼的女人,但那些人实在是太浪费了,竟然卖给了秦淮河畔的花船,哪怕是多出来的也都被卖到各地去了。”
“想想我大明还有那么多的单身汉,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所以你想着分给那些未婚或者是丧偶的大明将士?”朱高炽直接用一句话说明白了大儿子的意思。
“没错。”朱瞻垶点了点头。
“当然了,这还得看她们自己的意愿,两厢情愿的事情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她们不愿意,那也会被打散到各地,要是还不愿意……”
“那就只能证明她们不想在大明的统治下生活了。”
话说得很隐晦,不过朱高炽却很明白。
说白了,就是推动两个民族的融合,时间长了血脉就澹了,再加上在教育之下,不用多了,两到三代人之后就不会有太多浓烈的情绪了。
在这个时代,三代人也不过是三十来年的时间,而已。
不过说是这么说的,朱瞻垶可不是这么做的,因为他早就给柳升下过命令了,到时候要杀的人会远远地超过他这次说的数量。
只不过,并不是只有他自己想到这里了。
乾清宫。
“八百里加急,送到陈懋的手中去。”
朱棣拿着一封上了火漆的信,交给了他的贴身太监小鼻涕。
“是。”小鼻涕双手托着信封,动作虽然不大,但却以极快的速度退出了乾清宫。
“大孙子终究还是年轻啊,有些狠辣的事情还做不来,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才十三岁……”
“再说了,他那个面团性子的爹可做不来这种事,那不就是留给我这个老头子的吗……”
站在乾清宫的门口,朱棣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嘴里喃喃着。
现如今的朱棣已经满心都是希望了,在他的心中,更加辽阔的疆土、更加多的人口以及更加和谐的君民关系都近在迟尺。
他,马上就要达到,甚至是超越他爹朱元章所留下来的成就了。
为此,也为了大孙子的未来,他什么都愿意做,哪怕是这种杀伐过重甚至是有些伤天害理的举动。
不过这没什么,朱棣想得很开。
大孙子说过了,黄沙掩千古,功过后人说!
有些事情就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后世肯定会有人说他残暴,但他相信也会有人说他是个英明的君主!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