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圣祖爷起,宫中钦定典制。”
储秀宫中,又到了每日晨起上课的时辰。嬷嬷们肃立在上,新人们按列次坐在下头,单人单桌。
十六个新人,按照第一排三人、第二排五人、第三排八人的等腰三角形排座,其座次充分体现了后宫的不民主与不平等,凡事都论资排辈的不良风气。
第一排中央的位置自然是姜恒这唯一一个贵人,她左手边是满军旗马佳常在,右边是汉军旗郭常在。
她们俩就像是两片面包,自己就像一只荷包蛋——姜恒脑中出现这般比喻的时候,说明她又饿了。
没办法,动脑子背书这件事情,很容易让人饥饿。
就像高中时候,每次到了第四节课,她都感到自己嗅觉骤然进化了一般,把远处食堂的饭香闻的一清二楚。
下面秀女走神的不在少数。因嬷嬷们今日的授课内容,是少有的她们早就熟悉的内容:后宫妃嫔的位份。
“皇后居中宫;余者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1]
进宫前别的都能不知道,事关妃嫔次序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姜恒在记笔记:对这大清的后宫,她原本的了解可就只有小说里涉及的内容,嬷嬷们讲的,明显要详细多了。
记下自己这贵人的俸禄后,姜恒又下意识心算了一下自己跟年贵妃的工资差距。
上头嬷嬷已经开始讲下一项知识点了:“这回进宫的小主有满军旗、蒙军旗和汉军旗之分,万岁爷是讲究满汉一家的,小主们彼此也要和睦。”
姜恒余光就看到马佳氏撇了嘴。
马佳氏心道:怎么会是一家?若真一样,怎么皇上一登基,给贵妃的母家年家提成了镶红旗,他们举家欢喜谢恩呢,还不是不一样!
如今万岁爷后宫妃嫔不多,汉军旗又占了一大半,马佳氏是很为自己的满军旗出身骄傲的。
“马佳常在,你撇嘴做什么?你觉得嬷嬷说的不对,可以直说。”姜恒还在做笔记,旁边汉军旗的郭常在就开口质问了。
马佳氏一怔,然后不认账,指着中间的姜恒道:“隔着这么宽一个人,你怎么看到我撇嘴的,你惯会在嬷嬷们跟前平白赖人。”
姜恒一听就火了:说谁呢?这是说谁宽呢!做人有没有礼貌啊!
马佳氏一下惹毛两个。
郭氏闻言道:“信贵人骨肉停匀,倒是你,我隔着信贵人还能把你的脸盘子瞧的一清二楚,可见体宽的另有其人。”
见两人居然当众拌起了嘴,上头嬷嬷立刻板起了脸:“小主们浑忘了第一日就讲的宫规了吗!宫妃以贞顺为要,切不可口角相争,更不得生事令皇上与皇后娘娘两位主子烦忧。”
马佳氏闻言这才恨恨低头,口中却还是不服气地迅速嘀咕了一句:“有的人自个儿就是满军旗出身,仗着出身得了个贵人,倒在这里装憨,不敢为咱们满军旗争一争名儿,叫人怎么服气!”
郭氏不甘示弱,也用同样的声量嘀咕道:“是啊,信贵人出身满洲大姓瓜尔佳氏,都不如某些人兴的什么似的,不知道的以为你们马佳氏才是满军旗的顶梁柱。”
马佳氏忍不住再次抬头,对郭氏怒目而视。
两人隔着姜恒眼神对上,电闪雷鸣风起云涌。
姜恒见状,也边蘸墨边嘀咕道:“只看你们隔着我毫无障碍的瞪对方,就知道宽的不是我。”
三个人‘自言自语’完毕,上头的嬷嬷们脸都险些气绿了。
后头两排的新人也不走神了,聚精会神看着前面秀女中的三巨头上演一轮精彩的三国杀。
储秀宫内共四位嬷嬷,其中专管秀女仪态行走,方才只坐在一旁监视众人坐姿的嬷嬷这时忽然开口道:“郭常在的话有理,信贵人出身的瓜尔佳氏,可是满洲氏族通谱上头一名呢。”
姜恒扶额:来了,又来了,这位年贵妃派来的叶嬷嬷,几乎是每日一次,对姜恒进行一次捧杀。
以至于姜恒怀疑自己继承了女主的‘包子光环’,才让这位叶嬷嬷追着啃。
果然这嬷嬷话音落下,秀女们看着姜恒的目光,好的是带了些羡慕,不好的则是露出了火辣辣的妒忌。
是啊,出身瓜尔佳氏,父亲还是从一品镶白旗都统,怎么好事儿都让信贵人赶上了呢!
姜恒承受着众人的目光,并没有原著中女主的孤单与惶恐。
原著中的女主,只是个娇生惯养天性温柔软善的十五岁小姑娘,骤然到了这后宫中,面对旁人的妒忌,言语上的尖刺儿都只是忍让。
甚至还傻乎乎地当真遵照宫规,有委屈也不敢说,免得给皇上皇后添麻烦。
不但如此,她还听了这些嬷嬷们的‘教导’(恐吓),说信贵人既然出身高,就要比旁人更谦和容让,不能生出一点儿事来。否则就要让人嚼说她仗着阿玛的官位横行霸道,连累瓜尔佳一族的名声。
这样的话语,让一个十五岁的姑娘,怕的更是凡事只敢忍气吞声,恨不得像鸵鸟似的把头塞进地里去。
而姜恒已经是在职场里打滚过一圈的人了,可不信这些鬼话。
在这样不公平的职场竞争中,有过硬的出身和后台,就要赶紧用起来好不好。我的从一品都统阿玛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就是《乾坤大挪移》之类的绝顶功法。
她不好生用,难道还要自废武功吗?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旁人害怕你有威胁,你最好真的有威胁到他们的实力。”[2]
旁边的叶嬷嬷还在继续拨火:“自太/祖爷打关外龙兴起,瓜尔佳氏就常与皇族联姻。远了不说,这京城诸王府里,福晋侧福晋的瓜尔佳氏姑娘就不在少数。”
这个确实。
姜恒伸手数了数,如今宫里的瓜尔佳氏,有先帝爷的和妃,现尊为温惠贵太妃的前辈,还有不少平辈,比如五爷恒亲王的侧福晋,十三爷怡亲王的侧福晋,十五爷的嫡福晋等,当然最出名的一位瓜尔佳氏,还是先太子胤礽的正妻,这大清第一位太子妃瓜尔佳氏。
虽说都姓瓜尔佳氏,就像大家都姓王似的,只是同姓未必是一家,但到底同源,显得就比旁人亲近些。
也难怪外头一听瓜尔佳氏,就先多几分敬意。人数多,别的不论,摆出来就能撑场子。
“言归正传,接下来继续给各位小主讲讲,宫里不同位份的晨昏定省规矩。”此时正在授课的司嬷嬷,用一句‘言归正传’轻描淡写打了一巴掌叶嬷嬷的脸,暗示她刚才跑题了。
这位看起来通身气派最足的嬷嬷是皇后的左膀右臂,被派到这储秀宫里来亲自教导新人,也是皇后对年贵妃的不满——新人入宫,她这位皇后还没动作呢,年贵妃倒是越过她求了皇上,直接就做了主,把人集体关进了储秀宫。
落在新人们眼里,岂不是皇后的威严还不如贵妃?
皇后不想法子扳回一城,这后宫的队伍就不好带了。
以上来源于姜恒想着的原书情节。
剧透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
不比姜恒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回忆原书剧情,一心还要二用。其余的秀女,在听到司嬷嬷那种非常固定频率与声调的照本宣科,就再次开始了昏昏欲睡地走神。
毕竟上课哪有看方才的三国杀有意思。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饭啊!
储秀宫中,又到了每日晨起上课的时辰。嬷嬷们肃立在上,新人们按列次坐在下头,单人单桌。
十六个新人,按照第一排三人、第二排五人、第三排八人的等腰三角形排座,其座次充分体现了后宫的不民主与不平等,凡事都论资排辈的不良风气。
第一排中央的位置自然是姜恒这唯一一个贵人,她左手边是满军旗马佳常在,右边是汉军旗郭常在。
她们俩就像是两片面包,自己就像一只荷包蛋——姜恒脑中出现这般比喻的时候,说明她又饿了。
没办法,动脑子背书这件事情,很容易让人饥饿。
就像高中时候,每次到了第四节课,她都感到自己嗅觉骤然进化了一般,把远处食堂的饭香闻的一清二楚。
下面秀女走神的不在少数。因嬷嬷们今日的授课内容,是少有的她们早就熟悉的内容:后宫妃嫔的位份。
“皇后居中宫;余者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1]
进宫前别的都能不知道,事关妃嫔次序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姜恒在记笔记:对这大清的后宫,她原本的了解可就只有小说里涉及的内容,嬷嬷们讲的,明显要详细多了。
记下自己这贵人的俸禄后,姜恒又下意识心算了一下自己跟年贵妃的工资差距。
上头嬷嬷已经开始讲下一项知识点了:“这回进宫的小主有满军旗、蒙军旗和汉军旗之分,万岁爷是讲究满汉一家的,小主们彼此也要和睦。”
姜恒余光就看到马佳氏撇了嘴。
马佳氏心道:怎么会是一家?若真一样,怎么皇上一登基,给贵妃的母家年家提成了镶红旗,他们举家欢喜谢恩呢,还不是不一样!
如今万岁爷后宫妃嫔不多,汉军旗又占了一大半,马佳氏是很为自己的满军旗出身骄傲的。
“马佳常在,你撇嘴做什么?你觉得嬷嬷说的不对,可以直说。”姜恒还在做笔记,旁边汉军旗的郭常在就开口质问了。
马佳氏一怔,然后不认账,指着中间的姜恒道:“隔着这么宽一个人,你怎么看到我撇嘴的,你惯会在嬷嬷们跟前平白赖人。”
姜恒一听就火了:说谁呢?这是说谁宽呢!做人有没有礼貌啊!
马佳氏一下惹毛两个。
郭氏闻言道:“信贵人骨肉停匀,倒是你,我隔着信贵人还能把你的脸盘子瞧的一清二楚,可见体宽的另有其人。”
见两人居然当众拌起了嘴,上头嬷嬷立刻板起了脸:“小主们浑忘了第一日就讲的宫规了吗!宫妃以贞顺为要,切不可口角相争,更不得生事令皇上与皇后娘娘两位主子烦忧。”
马佳氏闻言这才恨恨低头,口中却还是不服气地迅速嘀咕了一句:“有的人自个儿就是满军旗出身,仗着出身得了个贵人,倒在这里装憨,不敢为咱们满军旗争一争名儿,叫人怎么服气!”
郭氏不甘示弱,也用同样的声量嘀咕道:“是啊,信贵人出身满洲大姓瓜尔佳氏,都不如某些人兴的什么似的,不知道的以为你们马佳氏才是满军旗的顶梁柱。”
马佳氏忍不住再次抬头,对郭氏怒目而视。
两人隔着姜恒眼神对上,电闪雷鸣风起云涌。
姜恒见状,也边蘸墨边嘀咕道:“只看你们隔着我毫无障碍的瞪对方,就知道宽的不是我。”
三个人‘自言自语’完毕,上头的嬷嬷们脸都险些气绿了。
后头两排的新人也不走神了,聚精会神看着前面秀女中的三巨头上演一轮精彩的三国杀。
储秀宫内共四位嬷嬷,其中专管秀女仪态行走,方才只坐在一旁监视众人坐姿的嬷嬷这时忽然开口道:“郭常在的话有理,信贵人出身的瓜尔佳氏,可是满洲氏族通谱上头一名呢。”
姜恒扶额:来了,又来了,这位年贵妃派来的叶嬷嬷,几乎是每日一次,对姜恒进行一次捧杀。
以至于姜恒怀疑自己继承了女主的‘包子光环’,才让这位叶嬷嬷追着啃。
果然这嬷嬷话音落下,秀女们看着姜恒的目光,好的是带了些羡慕,不好的则是露出了火辣辣的妒忌。
是啊,出身瓜尔佳氏,父亲还是从一品镶白旗都统,怎么好事儿都让信贵人赶上了呢!
姜恒承受着众人的目光,并没有原著中女主的孤单与惶恐。
原著中的女主,只是个娇生惯养天性温柔软善的十五岁小姑娘,骤然到了这后宫中,面对旁人的妒忌,言语上的尖刺儿都只是忍让。
甚至还傻乎乎地当真遵照宫规,有委屈也不敢说,免得给皇上皇后添麻烦。
不但如此,她还听了这些嬷嬷们的‘教导’(恐吓),说信贵人既然出身高,就要比旁人更谦和容让,不能生出一点儿事来。否则就要让人嚼说她仗着阿玛的官位横行霸道,连累瓜尔佳一族的名声。
这样的话语,让一个十五岁的姑娘,怕的更是凡事只敢忍气吞声,恨不得像鸵鸟似的把头塞进地里去。
而姜恒已经是在职场里打滚过一圈的人了,可不信这些鬼话。
在这样不公平的职场竞争中,有过硬的出身和后台,就要赶紧用起来好不好。我的从一品都统阿玛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就是《乾坤大挪移》之类的绝顶功法。
她不好生用,难道还要自废武功吗?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旁人害怕你有威胁,你最好真的有威胁到他们的实力。”[2]
旁边的叶嬷嬷还在继续拨火:“自太/祖爷打关外龙兴起,瓜尔佳氏就常与皇族联姻。远了不说,这京城诸王府里,福晋侧福晋的瓜尔佳氏姑娘就不在少数。”
这个确实。
姜恒伸手数了数,如今宫里的瓜尔佳氏,有先帝爷的和妃,现尊为温惠贵太妃的前辈,还有不少平辈,比如五爷恒亲王的侧福晋,十三爷怡亲王的侧福晋,十五爷的嫡福晋等,当然最出名的一位瓜尔佳氏,还是先太子胤礽的正妻,这大清第一位太子妃瓜尔佳氏。
虽说都姓瓜尔佳氏,就像大家都姓王似的,只是同姓未必是一家,但到底同源,显得就比旁人亲近些。
也难怪外头一听瓜尔佳氏,就先多几分敬意。人数多,别的不论,摆出来就能撑场子。
“言归正传,接下来继续给各位小主讲讲,宫里不同位份的晨昏定省规矩。”此时正在授课的司嬷嬷,用一句‘言归正传’轻描淡写打了一巴掌叶嬷嬷的脸,暗示她刚才跑题了。
这位看起来通身气派最足的嬷嬷是皇后的左膀右臂,被派到这储秀宫里来亲自教导新人,也是皇后对年贵妃的不满——新人入宫,她这位皇后还没动作呢,年贵妃倒是越过她求了皇上,直接就做了主,把人集体关进了储秀宫。
落在新人们眼里,岂不是皇后的威严还不如贵妃?
皇后不想法子扳回一城,这后宫的队伍就不好带了。
以上来源于姜恒想着的原书情节。
剧透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
不比姜恒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回忆原书剧情,一心还要二用。其余的秀女,在听到司嬷嬷那种非常固定频率与声调的照本宣科,就再次开始了昏昏欲睡地走神。
毕竟上课哪有看方才的三国杀有意思。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