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是奔腾的大河,右侧是广袤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起伏的丘陵线,更远处是绵延不绝的山峦……这就是河东的表里河山。
双辕厢车里,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晃动的赵偲慢慢收回目光,感概地长长一叹。身为皇亲国戚,越王赵偲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皇族生涯里,更多的是想着如何保住本宗的荣华富贵,以及个人的荣辱得失,对于江山社稷这种东西,从来不去考虑——有谁会在意握在手上的东西?没有失去过,就不会珍惜,帝王如此,江山亦如此。
赵偲的封邑在江淮一带的越地,他从来没来过河东。这一路上有幸饱览这壮美河山,给他的内心带来巨大冲击。这位故宋的越王,无比深切地感受到,如此河山,沦陷于异族之手,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夺回来!必须夺回来!不管夺回来的人是谁,只要还是汉家河山。
思虑至此,赵偲不禁伸手入怀,紧握住那两札懿旨,心中既有出使的紧张,又有能亲自参与、主导夺还河山的历史事件中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正感慨万千,浮想连翩之际,厢车陡然一停,令陷入沉思中的赵偲身体无意识向前一俯,正待喝问。车厢笃笃敲了几下,随后车窗探入一个戴着精钢铁兜鍪的毛茸茸大脑袋,对赵偲咧嘴一乐,道:“赵诡,前方已至湫水,我旅要与赵诡……这个,分道扬镳,对,就是这个词,夜校那些小娘子教的。赵诡,你是皇亲,学问人,我这词没用错吧?”
此人正是久违的第三混成旅第三骑兵团团长,骠骑郎将方洪方大头。
分道扬镳?为什么?赵偲很惊讶,他此番奉命秘密出使晋宁军与府州。一路随第三混成旅进发,沿途所过之处,盗匪远遁,乱军退避。即便是石州的金军,也只敢在城头观望。而不敢派兵出城尾随。接战更是想都不要想。那种大军过处,敌军望风披糜的痛快酣畅之感,几乎令赵偲有一种想从军挥斥方酋的冲动。
好在赵偲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动动嘴皮子可以,挽袖子这种事,还是交给年轻人吧……虽然对方洪的说法颇惊讶,但赵偲还是很沉得住气,笑道:“分道扬镳。此词无错,方郎将学问看涨啊。”
方洪就咧着嘴笑,对他而言,涨学问远不如涨力气那样开心。不过,事情得两说,如果夜校教习文化的卢小娘子也这么说,那就很令人开心了……
“不过……”
赵偲语锋一转,方洪就有些着急:“不过什么?”
“不过此词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与大军分道而行……”
方洪大笑:“那就没错了。赵诡的确要与我大军分道而行。”
赵偲惊讶道:“不是说……一起到杀胡堡,见到那位孙佐将,再决定是否派遣军兵护送随行么?怎么……”
方洪摇头道:“行军打仗,哪有一成不变的计划?昨日有消息传来,定胡城因守将折恩中及多名副将暴亡。城中军兵分为两派,一派欲投金人,一派欲归晋宁军。两派相互对峙,各找外援。一方找石州金军,一方找晋宁军。而无论是石州军还是晋宁军那边都自顾不暇。根本管不到这一摊。如此良机,不可错过,张中郎将已决定,顺道夺取定胡城。赵诡另有要务,自不必随行,接应你的,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谁?”赵偲惊讶不已。
方洪大脑袋一收,从车窗让开,赵偲探出头去,但见大河西岸,桥头的那一边,有一排隐隐绰绰的骑兵身影,为首者似乎是个年轻人,面目却看不真切。
赵偲打开车梢,踩着厢车踏板下来,但见左侧沿着河岸铿锵而行的,是排成长长三个纵队的步兵,人人一身轻便装束,只佩腰刀,轻快而行。这是战车营、火炮营与工兵营的轻装步兵。右侧,是首尾相接的长蛇形战车阵,两百辆战车,三百辆运输车,在辎重营车夫的驾驭下,包着铁皮的车轮,从坚硬地黄土地上滚滚碾过,留下一道道醒目的车辙。距离车阵百步之外,是近千骑兵营官兵,他们忽前忽后,瞻左在右,环绕着车阵与行军队伍,警戒线放出十里之外,成为这支三千五百余人大军的坚强护盾。
壮哉!我大宋之军!
赵偲发自内心地喜悦赞叹,不管那位天枢城主是如何想,在赵偲的心目中,这就是大宋的军队——将士是宋人、兵甲是宋军制式、耕着宋国的地、打着宋国的死敌……这不是宋军是什么?
赵偲正感慨之时,就见河对岸那名年轻军将催动马匹,轻快地驱骑奔过木桥,不断向自己挥手大呼:“皇叔、皇叔……”
是二十三郎!
赵偲大喜过望,在天枢城里的三位宗室皇子中,他最喜爱、也最寄与厚望的,就是这二十三郎,赵梃。
天枢城三皇子中,赵栩虽最年长,但全无英锐之气,更无贤能智略。若是在和平年月,立长不立贤,这位济王倒是很合适。但值此国破山河碎之乱世,像赵栩这样的,与中兴之主沾不上半点边。
信王赵榛呢?赵偲曾在天枢城的软禁居处见过这位十八郎,眼神阴沉沉的,浑身散发出一种困兽气息,阴鸷而危险,毫无人主之像……
只有这二十三郎,少年飞扬,英锐勃发,极具潜力。最难得的,他还是有军职士官。赵偲在迭遭大难之后,已无比深刻地明白了一点,什么皇权、政权,在军权面前,全是纸老虎,一戳就破,一钱不值。
是的,对于赵偲这前朝遗老而言,中兴大宋,是他最大的梦想。那位狄城主是指望不上了,好在皇室还有种子,还有希望,哪怕再渺茫,也总是希望……
刚满十六岁的少年相国公,完全没想到这位皇叔对他的期望,他就像一个平常而普通的少年见到亲叔叔一样,开心而欢畅。
奉军主之命,与皇叔前往晋宁军执行降服任务,若事情顺利,还要再到府州招降折家军——这样一个改变整个西北局面的重大任务,自己能做为副使参与其间,这是何等荣耀之事?赵梃焉能不开心欢畅。
“猎兵营第四都甲队第一什长赵梃,奉军主之命,接送赵特使过河,前往晋宁军。”身穿紧身藏青色军服、宽皮带上交叉插着带皮套的两支鹰嘴铳、脚蹬高筒马靴,英气勃勃,眼神明亮的赵梃从马鞍跳下来之后。刚跨出一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后退一步,挺身立正,向赵偲行了个标准军礼,大声报出自己的军阶,以示为公。
“好好,二十三郎……”赵偲乐呵呵上下打量这位赵家的龙儿,越看越欢喜,倏地想起什么,惊喜道:“你、升职了?”
赵梃有些不好意思:“在杀胡堡外击杀了两名夏兵,其中一人是擒生军……不过,按军中赏罚,还够不上升职标准,但为了此行出使方便,先行提升……军主这是给我压力啊,若事有不谐,未能完成任务,我这什长也当不安生,还得自个撸下来。”
赵偲笑道:“你我叔侄出马,又有这一什精兵,何事不可为。”
赵梃认真道:“到了晋宁军的地界上,一什精兵也无甚用,真正能让我们挺直腰杆的倚仗,是军主在银州的八百猎兵,还是这雄迈勇健的第三旅大军。”
赵偲一怔,随即点头感叹道:“有道理,为叔还不及你看得通透,果然长进了。你皇姊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赵梃咧嘴笑了:“嗯,从三月中离开平定,至今快两月了,皇后安好否?皇姊安好否?
赵偲点头:“安好……”
一阵蹄声从身后接近,赵偲转头,便见到这支大军的主将,车骑中郎将张立。这个骑在马上,鞍旁弓囊里永远插着一张醒目大弓的年轻将军,正冲着赵氏叔侄二人颔首为礼:“张立见过二位王爷,甲胄在身,恕不能下马行全礼。”
赵偲淡笑不语,赵梃却赧然道:“在军中,我只是一名普通什长,可不是什么王……什长赵梃见过车骑中郎将。”
张立点点头,道:“此去葭芦川尚有百里,越王是坐车还是骑马?”
赵偲想了想,道:“本使倒是想骑马,只是,为体现我天枢城威仪,最好还是……”
张立笑道:“明白了,张立在此祝正、副二使,此行一路顺风,凯旋而还。”
在张立的祷祝声中,赵偲、赵梃叔侄,一骑马,一乘车,跨过湫水河长桥,与河西十名猎兵会合,策马振辔,往西而去。
张立看着这叔侄二人的背影,心中自有感慨。如果说,上太行之初,他还对宋室抱有一丝期望的话,近一年来,在军主狄烈各方面建树的不断影响下,他对复兴宋室的心,已渐渐淡了。毕竟他原先不过是一名九品县尉,弓马子弟所的武职出身,对朝廷远不如曾经的知安陆县陈规忠诚。事实上他的这种忠诚,更重要是受他所敬重的陈规影响。而随着张立的军职越来越高,军权越来越重,他受陈规的影响,也越来越淡。张立心下明白,军主的这种给予,并非毫无代价。他只有向关忠勇看齐,彻底割裂过去,这个旅长的位置,才能真正坐安稳。否则,就像赵梃所说那样,早晚得撸下来……
“全旅渡河,方向,西南,定胡城!”张立用马鞭敲了敲马靴,狠狠戟指西南,心头的郁闷,仿佛随着这一指,流泄而去。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双辕厢车里,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晃动的赵偲慢慢收回目光,感概地长长一叹。身为皇亲国戚,越王赵偲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皇族生涯里,更多的是想着如何保住本宗的荣华富贵,以及个人的荣辱得失,对于江山社稷这种东西,从来不去考虑——有谁会在意握在手上的东西?没有失去过,就不会珍惜,帝王如此,江山亦如此。
赵偲的封邑在江淮一带的越地,他从来没来过河东。这一路上有幸饱览这壮美河山,给他的内心带来巨大冲击。这位故宋的越王,无比深切地感受到,如此河山,沦陷于异族之手,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夺回来!必须夺回来!不管夺回来的人是谁,只要还是汉家河山。
思虑至此,赵偲不禁伸手入怀,紧握住那两札懿旨,心中既有出使的紧张,又有能亲自参与、主导夺还河山的历史事件中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正感慨万千,浮想连翩之际,厢车陡然一停,令陷入沉思中的赵偲身体无意识向前一俯,正待喝问。车厢笃笃敲了几下,随后车窗探入一个戴着精钢铁兜鍪的毛茸茸大脑袋,对赵偲咧嘴一乐,道:“赵诡,前方已至湫水,我旅要与赵诡……这个,分道扬镳,对,就是这个词,夜校那些小娘子教的。赵诡,你是皇亲,学问人,我这词没用错吧?”
此人正是久违的第三混成旅第三骑兵团团长,骠骑郎将方洪方大头。
分道扬镳?为什么?赵偲很惊讶,他此番奉命秘密出使晋宁军与府州。一路随第三混成旅进发,沿途所过之处,盗匪远遁,乱军退避。即便是石州的金军,也只敢在城头观望。而不敢派兵出城尾随。接战更是想都不要想。那种大军过处,敌军望风披糜的痛快酣畅之感,几乎令赵偲有一种想从军挥斥方酋的冲动。
好在赵偲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动动嘴皮子可以,挽袖子这种事,还是交给年轻人吧……虽然对方洪的说法颇惊讶,但赵偲还是很沉得住气,笑道:“分道扬镳。此词无错,方郎将学问看涨啊。”
方洪就咧着嘴笑,对他而言,涨学问远不如涨力气那样开心。不过,事情得两说,如果夜校教习文化的卢小娘子也这么说,那就很令人开心了……
“不过……”
赵偲语锋一转,方洪就有些着急:“不过什么?”
“不过此词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与大军分道而行……”
方洪大笑:“那就没错了。赵诡的确要与我大军分道而行。”
赵偲惊讶道:“不是说……一起到杀胡堡,见到那位孙佐将,再决定是否派遣军兵护送随行么?怎么……”
方洪摇头道:“行军打仗,哪有一成不变的计划?昨日有消息传来,定胡城因守将折恩中及多名副将暴亡。城中军兵分为两派,一派欲投金人,一派欲归晋宁军。两派相互对峙,各找外援。一方找石州金军,一方找晋宁军。而无论是石州军还是晋宁军那边都自顾不暇。根本管不到这一摊。如此良机,不可错过,张中郎将已决定,顺道夺取定胡城。赵诡另有要务,自不必随行,接应你的,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谁?”赵偲惊讶不已。
方洪大脑袋一收,从车窗让开,赵偲探出头去,但见大河西岸,桥头的那一边,有一排隐隐绰绰的骑兵身影,为首者似乎是个年轻人,面目却看不真切。
赵偲打开车梢,踩着厢车踏板下来,但见左侧沿着河岸铿锵而行的,是排成长长三个纵队的步兵,人人一身轻便装束,只佩腰刀,轻快而行。这是战车营、火炮营与工兵营的轻装步兵。右侧,是首尾相接的长蛇形战车阵,两百辆战车,三百辆运输车,在辎重营车夫的驾驭下,包着铁皮的车轮,从坚硬地黄土地上滚滚碾过,留下一道道醒目的车辙。距离车阵百步之外,是近千骑兵营官兵,他们忽前忽后,瞻左在右,环绕着车阵与行军队伍,警戒线放出十里之外,成为这支三千五百余人大军的坚强护盾。
壮哉!我大宋之军!
赵偲发自内心地喜悦赞叹,不管那位天枢城主是如何想,在赵偲的心目中,这就是大宋的军队——将士是宋人、兵甲是宋军制式、耕着宋国的地、打着宋国的死敌……这不是宋军是什么?
赵偲正感慨之时,就见河对岸那名年轻军将催动马匹,轻快地驱骑奔过木桥,不断向自己挥手大呼:“皇叔、皇叔……”
是二十三郎!
赵偲大喜过望,在天枢城里的三位宗室皇子中,他最喜爱、也最寄与厚望的,就是这二十三郎,赵梃。
天枢城三皇子中,赵栩虽最年长,但全无英锐之气,更无贤能智略。若是在和平年月,立长不立贤,这位济王倒是很合适。但值此国破山河碎之乱世,像赵栩这样的,与中兴之主沾不上半点边。
信王赵榛呢?赵偲曾在天枢城的软禁居处见过这位十八郎,眼神阴沉沉的,浑身散发出一种困兽气息,阴鸷而危险,毫无人主之像……
只有这二十三郎,少年飞扬,英锐勃发,极具潜力。最难得的,他还是有军职士官。赵偲在迭遭大难之后,已无比深刻地明白了一点,什么皇权、政权,在军权面前,全是纸老虎,一戳就破,一钱不值。
是的,对于赵偲这前朝遗老而言,中兴大宋,是他最大的梦想。那位狄城主是指望不上了,好在皇室还有种子,还有希望,哪怕再渺茫,也总是希望……
刚满十六岁的少年相国公,完全没想到这位皇叔对他的期望,他就像一个平常而普通的少年见到亲叔叔一样,开心而欢畅。
奉军主之命,与皇叔前往晋宁军执行降服任务,若事情顺利,还要再到府州招降折家军——这样一个改变整个西北局面的重大任务,自己能做为副使参与其间,这是何等荣耀之事?赵梃焉能不开心欢畅。
“猎兵营第四都甲队第一什长赵梃,奉军主之命,接送赵特使过河,前往晋宁军。”身穿紧身藏青色军服、宽皮带上交叉插着带皮套的两支鹰嘴铳、脚蹬高筒马靴,英气勃勃,眼神明亮的赵梃从马鞍跳下来之后。刚跨出一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后退一步,挺身立正,向赵偲行了个标准军礼,大声报出自己的军阶,以示为公。
“好好,二十三郎……”赵偲乐呵呵上下打量这位赵家的龙儿,越看越欢喜,倏地想起什么,惊喜道:“你、升职了?”
赵梃有些不好意思:“在杀胡堡外击杀了两名夏兵,其中一人是擒生军……不过,按军中赏罚,还够不上升职标准,但为了此行出使方便,先行提升……军主这是给我压力啊,若事有不谐,未能完成任务,我这什长也当不安生,还得自个撸下来。”
赵偲笑道:“你我叔侄出马,又有这一什精兵,何事不可为。”
赵梃认真道:“到了晋宁军的地界上,一什精兵也无甚用,真正能让我们挺直腰杆的倚仗,是军主在银州的八百猎兵,还是这雄迈勇健的第三旅大军。”
赵偲一怔,随即点头感叹道:“有道理,为叔还不及你看得通透,果然长进了。你皇姊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赵梃咧嘴笑了:“嗯,从三月中离开平定,至今快两月了,皇后安好否?皇姊安好否?
赵偲点头:“安好……”
一阵蹄声从身后接近,赵偲转头,便见到这支大军的主将,车骑中郎将张立。这个骑在马上,鞍旁弓囊里永远插着一张醒目大弓的年轻将军,正冲着赵氏叔侄二人颔首为礼:“张立见过二位王爷,甲胄在身,恕不能下马行全礼。”
赵偲淡笑不语,赵梃却赧然道:“在军中,我只是一名普通什长,可不是什么王……什长赵梃见过车骑中郎将。”
张立点点头,道:“此去葭芦川尚有百里,越王是坐车还是骑马?”
赵偲想了想,道:“本使倒是想骑马,只是,为体现我天枢城威仪,最好还是……”
张立笑道:“明白了,张立在此祝正、副二使,此行一路顺风,凯旋而还。”
在张立的祷祝声中,赵偲、赵梃叔侄,一骑马,一乘车,跨过湫水河长桥,与河西十名猎兵会合,策马振辔,往西而去。
张立看着这叔侄二人的背影,心中自有感慨。如果说,上太行之初,他还对宋室抱有一丝期望的话,近一年来,在军主狄烈各方面建树的不断影响下,他对复兴宋室的心,已渐渐淡了。毕竟他原先不过是一名九品县尉,弓马子弟所的武职出身,对朝廷远不如曾经的知安陆县陈规忠诚。事实上他的这种忠诚,更重要是受他所敬重的陈规影响。而随着张立的军职越来越高,军权越来越重,他受陈规的影响,也越来越淡。张立心下明白,军主的这种给予,并非毫无代价。他只有向关忠勇看齐,彻底割裂过去,这个旅长的位置,才能真正坐安稳。否则,就像赵梃所说那样,早晚得撸下来……
“全旅渡河,方向,西南,定胡城!”张立用马鞭敲了敲马靴,狠狠戟指西南,心头的郁闷,仿佛随着这一指,流泄而去。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