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林敬在翻阅东宫属官们的资料时,其实他最看重的并不是吴伟业,而是已经赋闲回乡的杨廷麟,因为从他的经历来看,这个人是一个真正干实事的人。
杨廷麟是江西人,他同吴伟业一样都是崇祯四年辛未科的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并且在崇祯十年成为了东宫侍读,但是此人心中有抱负,面对当时的天下局势心中焦虑万分,恨不得一遂其志。
崇祯十一年,清兵第五次入塞,皇太极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一路攻到了济南,俘获人畜数十万,朝廷内外危机四起,一片混乱。
由于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使得杨廷麟上书弹劾,声称:“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盛,以国为戏。嗣昌及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谋误国,与高起潜,方一藻倡和欺议,武备顿忘,以至于此。”
弹劾之后,杨嗣昌便声称杨廷麟懂得兵事,准备将他送到前线去送死,不过当时的崇祯皇帝认为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便改任杨廷麟为兵部职方主事,在卢象升军中赞画机务,而卢象升也十分欣赏此人,便安排杨廷麟前往真定转饷济师。
后来为了抵御清兵,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领兵至蒿水桥时,被清军主力包围,与清军展开了决战,然
而卢象升兵少,不敌清军围攻,士卒多死,虎大威欲携其溃围,卢象升则是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后来率亲兵跃马冲阵,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卢象升死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于获户家开趣件,随后便向朝廷报告了军中曲折,却被杨嗣昌指贡具欺石问上,贬秩调外,偏巧这个时候黄道周被污蔑下狱,使得杨
廷麟受到了牵连,因此便辞官回乡了。
林敬十分欣赏这个人的才能,决定后用此人,nA杨嗣昌去年已经死了,就算任用这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后心,不过杨廷麟终究是被官场排挤之故,心中未尝没有天坐,因此需要找一个相熟的人写信前去一述才行。
林敬思来想去,认为目前适合做这件事的只有林增志,他同杨廷麟、黄道周等人都交好,倒可以让他去信相邀,随即便派人将林增志寻来。
林增志这几日一直都在忙着太子亲军营的事务,听到太子有诏,便连忙前去拜见,他一心治学,对于这些事情实在有些吃力,便打算借这个机会辞去这些俗务。
“启禀殿下,臣才能愚钝,实在有些不堪重负,心中更是惶恐,担心误了太子殿下委托的重任.….....还请殿下见谅。”
林敬微微一笑,道:“任先,我知道你的性子,不耐做这些事情,自然也不想强迫你,眼下正好有一桩其他的事情适合你来做,等会你就可以将身上的事物都交给梅村,专心做好我交给你的这桩事。”
“还请殿下告知,臣自当竭尽全力.....”
林增志感觉自己嘴里有些发苦,他感觉太子吩咐下来的事情都比较麻烦,并不想参与进去,可是他是东宫里的人,自然不可能对太子的吩咐尽数拒绝。
林敬自然看出了林增志内心的忧虑,笑道:“任先。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可是对你来说却很简单,我只希望你能写信去请杨伯祥出乡做官......你不妨在书信里告诉杨伯祥,我的太子亲军营少不了他。”
林增志微微松了一口气,他跟杨廷麟一直都还有书信来往,对其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多有了解,用太子的名义去请他来当官,关键还是做的都是实事,想来杨廷麟是不会反对的,当下便朗声道:“是,臣这就去给伯祥写信。”
等待林增志下去之后,林敬微微放下了心,剩下的那个沈廷扬就比较简单,他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就在京城里面,当下便派李继周去延请此人。
根据林敬的初步了解。沈廷扬家境富庶,从小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更关键的是此人颇有才能,精通海运之道,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曾经上过一份《请倡先小试海运疏》,建议朝廷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还将《海运书》五卷和《海运图》进呈崇祯帝。
后来崇祯皇帝让沈廷扬造海舟试之,而沈廷扬到崇祯十三年六月便试制出了海舟,带人乘坐两艘海船,载米数百石,从淮安出海一路抵达天津,并且多次试验发现,从淮安到天津顺风只需要五天,逆风则只要十天。
正因为这件事,今年沈廷扬还被加为户部郎中,前往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而如今随着松锦大战的结束,沈廷扬也只能黯然回到京城。
过了片刻左右,沈廷扬便急匆匆地跟着李继周进了端本宫,整个人表面上表虽然十分沉静,可是袖子里的手指却在微微发抖,彰显出他内心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自从得知太子要召见他以后,沈廷扬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对于此时的他来说,眼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说到底,松锦大战的失利也从侧面影响了沈廷扬的前途,至少他所献上的海运策略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而他所坚持的海运方略也得罪了户部里面的漕运官员,在这些人眼里看来,沈廷扬简直就是官场的一个异类。
可是在走进宏仁殿时,沈廷扬微微抬头望向了坐在正中的那个少年时,他的内心反而舒缓了下来,不复先前的紧张。
“微臣户部郎中沈廷扬见过太子殿下。”
“请起。”
林敬的声音有些清冷,他笑道:“季明,听说你是崇明人?”
听到太子垂询,沈廷扬心里有些微微紧张,他低声道:“臣确实是崇明人,只不过并非岛人。”
“难怪你对海运之事如此热络,看来也是深知大海之利的人.....”
林敬站起了身子,走到沈廷扬面前将其扶起,道:“你可知道,我长于京师十五年,却从未见过大海,就算是天津也从未去过........我可是很羡慕你呢。”
这话说起来倒也不算假,毕竟林敬这辈子的确没有见过大海,至于在穿越之前的时候,许飞对大海简直不要太熟悉。
杨廷麟是江西人,他同吴伟业一样都是崇祯四年辛未科的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并且在崇祯十年成为了东宫侍读,但是此人心中有抱负,面对当时的天下局势心中焦虑万分,恨不得一遂其志。
崇祯十一年,清兵第五次入塞,皇太极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一路攻到了济南,俘获人畜数十万,朝廷内外危机四起,一片混乱。
由于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使得杨廷麟上书弹劾,声称:“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盛,以国为戏。嗣昌及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谋误国,与高起潜,方一藻倡和欺议,武备顿忘,以至于此。”
弹劾之后,杨嗣昌便声称杨廷麟懂得兵事,准备将他送到前线去送死,不过当时的崇祯皇帝认为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便改任杨廷麟为兵部职方主事,在卢象升军中赞画机务,而卢象升也十分欣赏此人,便安排杨廷麟前往真定转饷济师。
后来为了抵御清兵,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领兵至蒿水桥时,被清军主力包围,与清军展开了决战,然
而卢象升兵少,不敌清军围攻,士卒多死,虎大威欲携其溃围,卢象升则是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后来率亲兵跃马冲阵,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卢象升死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于获户家开趣件,随后便向朝廷报告了军中曲折,却被杨嗣昌指贡具欺石问上,贬秩调外,偏巧这个时候黄道周被污蔑下狱,使得杨
廷麟受到了牵连,因此便辞官回乡了。
林敬十分欣赏这个人的才能,决定后用此人,nA杨嗣昌去年已经死了,就算任用这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后心,不过杨廷麟终究是被官场排挤之故,心中未尝没有天坐,因此需要找一个相熟的人写信前去一述才行。
林敬思来想去,认为目前适合做这件事的只有林增志,他同杨廷麟、黄道周等人都交好,倒可以让他去信相邀,随即便派人将林增志寻来。
林增志这几日一直都在忙着太子亲军营的事务,听到太子有诏,便连忙前去拜见,他一心治学,对于这些事情实在有些吃力,便打算借这个机会辞去这些俗务。
“启禀殿下,臣才能愚钝,实在有些不堪重负,心中更是惶恐,担心误了太子殿下委托的重任.….....还请殿下见谅。”
林敬微微一笑,道:“任先,我知道你的性子,不耐做这些事情,自然也不想强迫你,眼下正好有一桩其他的事情适合你来做,等会你就可以将身上的事物都交给梅村,专心做好我交给你的这桩事。”
“还请殿下告知,臣自当竭尽全力.....”
林增志感觉自己嘴里有些发苦,他感觉太子吩咐下来的事情都比较麻烦,并不想参与进去,可是他是东宫里的人,自然不可能对太子的吩咐尽数拒绝。
林敬自然看出了林增志内心的忧虑,笑道:“任先。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可是对你来说却很简单,我只希望你能写信去请杨伯祥出乡做官......你不妨在书信里告诉杨伯祥,我的太子亲军营少不了他。”
林增志微微松了一口气,他跟杨廷麟一直都还有书信来往,对其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多有了解,用太子的名义去请他来当官,关键还是做的都是实事,想来杨廷麟是不会反对的,当下便朗声道:“是,臣这就去给伯祥写信。”
等待林增志下去之后,林敬微微放下了心,剩下的那个沈廷扬就比较简单,他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就在京城里面,当下便派李继周去延请此人。
根据林敬的初步了解。沈廷扬家境富庶,从小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更关键的是此人颇有才能,精通海运之道,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曾经上过一份《请倡先小试海运疏》,建议朝廷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还将《海运书》五卷和《海运图》进呈崇祯帝。
后来崇祯皇帝让沈廷扬造海舟试之,而沈廷扬到崇祯十三年六月便试制出了海舟,带人乘坐两艘海船,载米数百石,从淮安出海一路抵达天津,并且多次试验发现,从淮安到天津顺风只需要五天,逆风则只要十天。
正因为这件事,今年沈廷扬还被加为户部郎中,前往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而如今随着松锦大战的结束,沈廷扬也只能黯然回到京城。
过了片刻左右,沈廷扬便急匆匆地跟着李继周进了端本宫,整个人表面上表虽然十分沉静,可是袖子里的手指却在微微发抖,彰显出他内心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自从得知太子要召见他以后,沈廷扬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对于此时的他来说,眼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说到底,松锦大战的失利也从侧面影响了沈廷扬的前途,至少他所献上的海运策略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而他所坚持的海运方略也得罪了户部里面的漕运官员,在这些人眼里看来,沈廷扬简直就是官场的一个异类。
可是在走进宏仁殿时,沈廷扬微微抬头望向了坐在正中的那个少年时,他的内心反而舒缓了下来,不复先前的紧张。
“微臣户部郎中沈廷扬见过太子殿下。”
“请起。”
林敬的声音有些清冷,他笑道:“季明,听说你是崇明人?”
听到太子垂询,沈廷扬心里有些微微紧张,他低声道:“臣确实是崇明人,只不过并非岛人。”
“难怪你对海运之事如此热络,看来也是深知大海之利的人.....”
林敬站起了身子,走到沈廷扬面前将其扶起,道:“你可知道,我长于京师十五年,却从未见过大海,就算是天津也从未去过........我可是很羡慕你呢。”
这话说起来倒也不算假,毕竟林敬这辈子的确没有见过大海,至于在穿越之前的时候,许飞对大海简直不要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