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硝不难,只要不断加热、冷却,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硝。

    难就难在配比。

    对于21世纪实验室里的人来说,配比当然简单,毕竟化学体系成熟,还有各种设备,以及人类工业时代几百年的知识积累。

    但是,古人没有化学体系知识,更没有那些设备,从基层认知上就不具备用几种化学物质配比的概念。

    大宋朝的火药配比,可不叫硝、硫、碳的配比。

    硝石磨成粉提炼后,叫火硝,没有硝酸钾这个概念。

    硫更不可能喊出硫元素来,叫硫磺,硫磺是一种矿物质,它是有杂质的。

    碳就好说了。

    可火硝和硫磺的精纯度检测缺标准,你怎么知道它里面的杂质比或者说纯度含量?

    所以,挡在穿越者面前的,不是方法论,而是人类工业时代积累了几百年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更加精准的度量衡,以及工业体系。

    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实验,不断记录,最后获得成功。

    实验嘛,很正常,而且这个实践过程,在赵宁的把控下,还是塑造出记录、总结、分析的科学技巧。

    当然,这需要时间。

    就算威力强大的火药造出来了,也不可能立刻量产,毕竟整套供应链很单薄,支撑不起大规模生产。

    即便是之前的大宋朝,也没能大量制造火药。

    而且,就算能量产了,也不能立刻投入战争。

    因为要训练使用?

    不不,因为这东西如果现在大规模投入使用,很容易被金国获得技术。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再弄出这种东西,不是在杀敌,而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试想想,金国若是仿造出来了,还会用人爬云梯去攻城吗?

    把火药计量加大,直接放在东京城下,不断轰炸,是什么后果?

    难道大宋就不能把火药放在上京城下面轰炸吗?

    可以啊!

    但宋军目前能主动北伐吗?

    连野战都不是对手,还只能守。

    所以,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是你搞出威力大的火药来了就赢了,综合军备实力不行,只是为被人做嫁衣。

    赵宁给陈规的配方可不是按照贝特罗的配方给的,他只是让陈规加大火硝的配比,大概加到65%左右,看看威力。

    要提升火药的威力,在大宋整体军备实力提起来之前,也不能搞得太猛,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赵宁又说道:“火硝的计量还可以再加大一点。”

    陈规说道:“官家,臣倒是认为,关键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在火硝上。”

    “哦?”

    陈规说道:“可能硫磺中含有太多杂物。”

    赵宁略有惊讶地看着陈规。

    这家伙不愧是发明了突火枪的大牛,他说得的确有道理。

    陈规又补充道:“臣还在继续炼制硫磺,可能还需要多次的尝试。”

    “嗯,此事到不着急,朕主要想看看你跟朕提的火枪。”

    “官家这边请。”

    陈规说的火枪,可不是后世的那种火枪,更不是火绳枪和燧发枪。

    宋史最先出现的陈规火枪和后来的火绳枪区别还是很大的。

    陈规带着赵宁到了另一个地方。

    又有人取出大约六根长长的竹子。

    每一根长约二丈(六米左右)有余。

    有三人持着竹子,竹子上有洞孔,在里面填充了火药,加上引线。

    然后加了一根火绳引线。

    等点燃引线,那竹中顿时发出轻微的爆破声,一团火焰从竹口喷了出来。

    火焰一出来,三人便提着竹竿相互配合摆动,仿佛在守城一样。

    这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很原始,但是比震天雷的效率要高太多了。

    试想想震天雷扔下去,爆破一声,有时候说不定还炸不到人。

    而这种“火枪”可以在敌人还在云梯上的时候使用,虽然一次使用时间不长,但只要有火焰喷出来,瞬间能让一个攻城士兵倒栽下去。

    那种场景,就像用火药在烤蚂蚁爬墙的一样。

    人怕火,这是本能。

    不多时,那火焰燃烧完。

    赵宁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陈规又开始安排。

    这一次依然是竹筒,只不过明显比刚才的竹筒要粗,要短。

    长度无所谓,主要是够粗。

    够粗才能有充足的东西在里面,再将东西射出来。

    巨竹中间有一处孔洞,那几个人往孔洞里填充了一些子窠(ke),将子窠压到前面,然后开始加火药。

    最后放了一个引火绳。

    将引火绳点燃后,发出一声爆破,里面的子窠顿时倾泻而出,竟然全部射在对面的墙上,留下了大一片印记。

    这下把赵宁惊喜得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这就是突火枪啊!

    见赵官家满意,陈规也舒了一口气。

    别看它简陋,这东西绝对是划时代的!

    人类第一次开始用管状发射子弹,是后世火枪的雏形。

    赵宁很满意,他说道:“此物守城可还行?”

    陈规说道:“此物守城可行,可以远程对敌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干扰,只是竹子的使用次数可能不多。”

    “那就用铁,如何?”

    “用铁?”陈规有些惊讶。

    听说之前赵官家给了军器监一些图纸,说是什么火炮,也是用铁,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造出来。

    赵宁问道:“能否用铁?”

    陈规想了想,说道:“倒是能够造出空心的铁棍来,臣可以再试试。”

    “一定可以!”

    赵宁也不求立刻造出什么火绳枪、燧发枪之类的,那不现实,但至少可以造出铁质的管状武器用来守城。

    “哦,对了,官家,这些是我们在这段时间制作的时候的过程记录,请过目。”

    赵宁接过来仔仔细细看完,他虽然不是个工科生,但这种原始的制造原理他还是能看懂的。

    看来格物院在制造火枪和突火枪的时候,积累了不少心得。

    赵宁这种理科弱鸡一眼就看出来问题来了。

    并不是说陈规的逻辑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度量衡上。

    例如火药的配比,火药的填充,计量都不大。

    古代最小的记重单位是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

    可问题是,怎么称重一铢?

    或者十铢?

    例如要放入十五铢火药进去,怎么放?

    这些都没有标准化。

    没有标准化,就无法精准的记录实验结果。

    无法精准记录的实验结果,就等于白做了。

    人类科学是一代一代人积累出来的知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赵宁岳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52章 大宋的火器?,赵宁岳飞,笔趣阁并收藏赵宁岳飞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