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蛇山访古寺鹰涧惠老僧

    鲍撼天率众拜寺,守门僧人吓了一跳,急忙禀报知僧。

    知僧慌忙迎出山门,鲍撼天报了名号,一摆手,亲兵托上纹银千两。鲍撼天道:“区区小数,不成敬意。算是鲍某为佛祖敬献的香油钱。”

    知僧见钱眼开,满脸堆笑,速入寺,一面吩咐守门僧人去通报方丈和监寺。

    一入寺门,院中植有两株古柏,郁郁苍苍。一只硕大的铁鼎矗立在院心,只怕重逾千斤;鼎上有遮雨亭,各角缀着惊雀铃;巨鼎中节园形,铸有鼎文;下节为鼎座,花纹精细。

    寺院正殿五间,金碧辉煌。正中供奉释伽牟尼大佛,两边是日、月二神。庙前匾额上书“大雄宝殿”,门柱楹联上书:“有缘可达三宝地”;“无缘难入大乘门”。

    鲍撼天向知僧开门见山地道:“明人不做暗事,鲍某此来,是要追寻黑山匪首孟中天。听说他逃来了这里,我想天龙寺是佛门净地,不会藏污纳垢吧?”

    知僧面色一变,神色紧张地道:“小僧只负责迎来送往,寺中大事都由方丈大师和监寺明亮法师做主。”

    说话间监寺明亮得到小沙弥报讯,匆忙赶来。向着鲍撼天合什施礼:“阿弥陀佛,鲍寨主大驾光临,敝寺有失迎迓,罪过罪过。小僧在此赔礼了!”

    鲍撼天道:“风吹进来,不是院子的错;留住了风,却是院子的错。鲍某此来,是向贵寺讨一个逃匿的悍匪,大师不会佯装糊涂吧?”

    监寺明亮面现难色,低声吩咐身边小沙弥去请方丈,一面向鲍撼天赔笑道:“请鲍寨主到雅阁奉茶。”

    鲍撼天拍了拍院中硕大的铁鼎,嘲笑道:“出家人也煮肉吃吗?铸这么大的鼎干嘛?”

    明亮陪笑说:“施主取笑了,这是焚香用的。”

    鲍撼天道:“入寺总要拜菩萨,我也给佛主上炷香!”一俯身,左手扶鼎沿,右手托鼎底,沉喝一声,竟将那只巨鼎扛了起来。“腾腾腾”向前走了十几步,“鼟”的一声,将巨鼎放在大雄宝殿门口阶墀之上,鼎足着地处石板碎裂,三只鼎足深陷地下,巨鼎刚好将殿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鲍撼天道:“取高香来,我要给佛祖上香。”

    在场众人骇然变色,挢舌不下。监寺明亮合什连念“阿弥陀佛”。

    这时方丈在僧人簇拥下步履从容地走来。明亮迎上去,唤了声“师兄”,低语了几句,方丈泰然自若,走到鲍撼天身前,合什见礼:“阿弥陀佛,鲍施主远来,不会只是为瞻仰古刹风光吧?”

    鲍撼天答道:“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鲍某此行是为追踪悍匪孟中天来到蛇盘山。听闻大师与孟中天渊源颇深,请问他可在寺中?”

    说:“寺中并无孟中天,世间也不再有孟中天这个人了,孟中天已经死了!”

    鲍撼天轻笑一声,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鲍某既来之,则安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孟中天已皈依我佛、遁入空门。他的衣冠和屠刀是老衲亲手埋葬。而今世间只有‘悔过和尚’,不再有胡匪孟中天。杀人不过头点地,鲍施主何苦赶尽杀绝?”

    鲍撼天冷哼一声,道:“除恶务尽,孟中天作恶多端,落了发就能一笔勾销吗?你想维护他,须显露一手让大家服气的本事。众目睽睽,只要你把这只铁鼎搬回原处,鲍某立刻率众离寺,绝不食言!”

    此言一出,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大师。众所周知,大师深谙禅理,精通医术。常年亲自在山间采药、为百姓义诊舍药、不收一文,德高望重,武功却并不著名,他搬得起这只巨鼎吗?

    淡淡一笑,说道:“我又不曾见你搬动此鼎,怎么知道这只鼎是不是你一个人搬上去的?除非你将它放回原处,再当着我的面,一个人把它搬上去,老衲才能信服。”

    鲍撼天傲然道:“好,刚才你没看到,鲍某就再搬一次给你看!”将长袍下摆掖在腰间,走上前运气蹲身,沉喝一声,奋力将巨鼎扛起,一步步走到院心。

    他每走一步,脚下踏的青砖承受不住重力,碎裂下陷。鲍撼天将铁鼎放在院心,伸袖拭了拭鬓角汗珠,向大师道:“现在我再搬上去,你就无话可说了吧?”

    说道:“不必搬了,你已输了。”

    鲍撼天一怔,问:“你说什么?”

    大师道:“你当众说过,我若能将铁鼎搬回原处,你就认输离寺。你却没说必须我亲手搬动,是不是?现在铁鼎已回归原处,你不会自食前言吧?”

    鲍撼天一呆,瞠目结舌。众人也不禁佩服大师的智慧,却也为他捏着一把汗,他不会武功,居然敢如此调笑绿林怪杰鲍撼天,惹恼了这位千军万马叱诧风云的豪,和整座天龙寺都将大祸临头。

    鲍撼天抓耳挠腮,在原地转了两圈,强忍怒气,说道:“算你聪明,我们走!”一挥手,众人便要撤出天龙寺。

    “等等!”忽然一声怒吼,由后院转出三名僧人,各提戒刀。众人回身望去,认出正是孟中天和三子孟伟良、五子孟伟杰。

    面色微变,说道:“悔过,你不在戒律堂面壁思过,出来做什么?”

    孟中天激愤地说:“树欲静,风不止。孟某一世枭雄,不曾被人这般欺辱。宁可死了,也不愿做缩头乌龟。鲍撼天,你逼得我遁入空门,依旧不肯罢休,想杀我而后快,这就动手吧!”

    鲍撼天道:“我刚才跟方丈打赌,移这铁鼎,输给了方丈。鲍某一言九鼎,以后不再难为你和天龙寺。就此告辞,希望你修身养性、好之为之。”叹了口气,继续走向寺门。

    孟中天怒道:“等等,别人可以走,金风这小子却不许走!”

    鲍撼天止步,回身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中天道:“孟某横行一世,到头来被金风这臭小子逼得树倒猢狲散,走投无路。不杀金风,孟某死不瞑目!”

    鲍撼天道:“金风是我干儿子,我今天可以放过你,但你想对风儿不利,须先过我这一关!”

    金风道:“义父,冤有头,债有主。既然他要找我算账,孩儿也不能做畏首畏尾的懦夫。孟中天,天龙寺是佛门净地,我们到外面决斗!”

    孟中天道:“好,你我就到山顶鹰石砬子上决斗,其他人谁也不要跟来!”

    鲍撼天知金风不是孟中天的对手,忙道:“风儿,别中他诡计,就在寺外跟他比!”

    金风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古稀老人堂皇叫阵,我若不敢应战,还有什么脸面立足江湖?”坦然随孟中天出了寺门,走向鹰石砬子。

    鹰石砬子是蛇盘山主峰,峭壁悬崖、怪石嶙峋、人迹罕至,本是兀鹰汇聚栖息之所。孟中天和金风登临崖顶,相对而立,孟中天目眦欲裂,恶吼一声,双手舞刀扑向金风。金风亦即掣剑在手,两人龙吟虎啸斗在一处。

    孟中天的锯齿断头刀已被方丈收起,埋于衣冠冢中。而今手中所使是对普通戒刀,但在他双手使来,一样的威风凛凛,气势夺人。

    金风手中灵蛇剑矫若游龙,时而如风雷骤起,时而似星月争辉。两人这番决斗当真是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峰下的鲍撼天、孟氏兄弟双方都各捏一把汗,方丈手捻佛珠,不住念佛。

    金风性情恬淡温和,每每面临对手强大的压力之下,才会激发起顽强的斗志。往往遇强愈强,每次遭遇强敌,反而激发潜质,武功修为突飞猛进。

    孟中天与金风单打独斗,自料胜券在握。却不想自己已是古稀之年,便如落日余晖,体力精神每况愈下;金风却似朝阳初升、蒸蒸日上。两人转眼激斗近百招,孟中天使出浑身解术,犹自不能克敌制胜,内心不禁焦躁起来,出刀只攻不守,全是玉石俱焚的拼命打法。

    原来金风在与孟惟雄交手之际,已对孟氏父子的“劈挂刀”了然于胸,虽然孟中天刀法中蕴含更多变化,毕竟万变不离其宗。加之他年迈力衰、又没有厚重的锯齿断头大砍刀助威,金风因而能随机应变,勉强支撑得住。

    孟中天感觉每次与这个年轻人交手,他的武功便有长足进步和蹿升,真是匪夷所思。仿佛这青年体内蕴藏无限潜能,自己施发的压力越大,对方产生的反弹越强。他毕竟已是迟暮之年,相持一久,气力渐衰。只怕缠斗下去,情势于己不利,忽然招法一变,使出了“魔鬼十八刀”。这是他当年为匪、劫杀了一个胡商,从其身上搜到的一套西域神秘刀法。

    金风本已对孟中天的“劈挂刀”了然于胸,“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孟中天微一举手投足,金风已然意识到他将要使用的招式。孟中天骤然使出西域魔鬼十八刀,一反常态,上窜下跳,出刀完全不按常理,时而如猩猿发威,时而如妖魅作怪,时而似疯魔附体,时而又夹杂一两声凄厉的鬼叫猿啼。

    金风以为孟中天老年遭受丧子之痛,精神失常、真的疯了,有些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被他诡异凌厉的攻势迫得连连后退,不觉退到了悬崖边。身后尖崖突出,崖端横生出一株细长的孤松,有如悬崖伸向云雾半空的一只手臂。

    金风被逼一步步退到崖端,孟中天暗暗窃喜,双刀舞得愈发疯狂。金风只觉阵阵阴风扑面,被逼得透不过起来,不由自主退上那株横伸孤悬的松树枝干。

    孟中天一阵大笑,挥刀斩向横生的树干,松树断折,金风脚下一空,树冠已向下坠落。他本能地提气纵身拔身而起,“出谷迁乔”身子由孟中天头顶翻过,“回光返照”回剑刺向孟中天后背。

    孟中天本以为这次金风必死无疑,不料金风的轻功比自己高出甚多,当真是翩若惊鸿、轻若白鹤。他惊愕之下应变迟钝,刀身触到剑锋,“叮当”两声响,一对戒刀被锋利的灵蛇剑从中斩断,双手中仅剩下一对半截戒刀,形同废铁。

    金风的灵蛇剑风生水起、光华暴涨,反守为攻,迫得孟中天一步步退向崖边。忽然脚下一空,身子向下坠去。危急间,手中一对半截戒刀掷向金风,双手扳住了突出的树干。

    金风挥剑弹开飞到的戒刀,向前两步,剑指凌空吊挂的孟中天。此刻要杀他当真是举手之劳,易如反掌。金风望着满面沧桑、落发为僧的孟中天,恻隐心动,收剑探手,要把他拉上悬崖。

    孟中天恼羞成怒、恶念横生,猛地抓紧金风手臂,用力一扯,两人一同堕下悬崖。

    峰下,观战双方齐声惊呼。鲍撼天痛心疾首,顿足捶胸。既怪义子金风妇人之仁、功败垂成;又恨孟中天老奸巨猾、顽固不化。满腔悲愤都发泄在孟伟良、孟伟杰兄弟身上,悲愤怒吼:“孟家狗贼丧心病狂,恩将仇报,死不足惜,给我杀,杀,杀!”

    一声令下,身边众人都怀着满腔怒火一拥而上,围攻孟伟良、孟伟杰兄弟。孟氏兄弟一慌,背靠背负隅顽抗,终究寡不敌众,不多久两兄弟相继命丧乱刃之下。

    正是:不为已甚心肠软;奈何骑虎下不得。

章节目录

刀塔恩仇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笑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3章 ?五十二章 崖顶决斗,刀塔恩仇录,笔趣阁并收藏刀塔恩仇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