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金水对徐璠的言辞,嘉靖并没有什么厌恶。事实上能明着对抗厂卫,这种人给点警告也是应该的。坬

    但现在毕竟徐阶才刚上任首辅,各种事情还在梳理,却也不利于严办啥的。而且留这么个好儿子,将来要拿掉徐阶时也好名正言顺不是。

    毕竟徐阶本人还是相当谨言慎行的,直接从徐阶身上下手,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的。何况人家也是门生故吏便天下,没必要让裕王将来直挺挺地当这个恶人。

    嘉靖敲了下铜罄,把杨金水屏退出去。

    这个月才搬到万寿宫,但嘉靖皇帝在气势上更加是仙气飘飘了。

    万寿宫门口的上清紫府仙雷,每到晚上就会闪现出来,宫门一侧就是道士念经的地方。嗯嗯啊啊的,听得到声音看不到人。显得整个万寿宫一副生人勿进的神圣模样。

    “主子,该歇息了”跟着嘉靖来到万寿宫,黄锦感觉一切都慢下来了。

    等着时间差不多,提示皇帝就寝,也不急问怎么处理杨金水的汇报。坬

    最近杭州汇报过来的文书是越来越多了,以前还能挨着看完,现在想看完已经很困难了。

    加上皇帝久不吃仙丹红丸,精神倦怠,好多事都打包给内阁与司礼监去处理了。嘉靖只是抽着看几份。大多数时间都在闭目养神。

    第二日,看完《天祚二十五年》最后的附录拾遗最后一章后,嘉靖合上书,一只手掐了掐手指,不晓得是在算命还是计数。

    “召宋应昌来吧”

    吩咐完宋应昌,嘉靖又开始闭幕养神。

    原本其是想派锦衣卫询问高翰文如何对辽国天祚帝时期的事情了解这么清楚的。虽然有各种错乱,但大体总是不差的。

    没想到在附录拾遗里倒是直接写了出来。坬

    原来是改稻为桑那会儿,在淮安府的驿站,胡宗宪见了见高翰文。

    也因为这个缘故,高翰文为了思索对策,在淮安多停留了两天。

    毫无思绪的高翰文,总去淮安的运河边散心。

    期间遇到淮安的运河船夫投书相见,所投之书内容极为凌乱,言语不通,错乱缺漏。

    后来单独相见,原来才知道对方是天祚帝第二十五世孙。

    其祖上传有一本一本记录天祚帝治政缺失的手抄书,原本祖宗是留言等后世明君现世再献上去的。结果从辽灭开始两百多年,愣是没有一个明君。

    然后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手稿遗失了一大半。另一个悲剧是,经此一乱,传承的家族彻底衰落了。一句话就是压根没有读书人了。坬

    这样很多原本写在手抄书里的故事就只能靠口耳相传了。

    到宣德年间开始,已经失去地方士绅身份的族人奋力核对增补手抄书遗失,想靠投书博个出身。结果刚修复完整,就遇到土木堡之变。

    明君英宗北授,乱兵直接把整个家族劫掠一空,从此连地主家都做不得了。好点的做自耕农,坏点的就只能去投靠其他家族了。

    而那个什么祖传的手抄书,约莫生了一成的内容,没人在意,就由这一只族人传承了。

    知道去年初,俺答汗劫掠宣府,这一只彻底没了活路。化作流民,抛妻弃子,带着这份破烂手抄书,沿运河沿岸当船夫讨生活了。

    其在天津港时听人说,南洋那边有大财富,打算顺着运河一路南下,最后去南洋算了。

    到淮安见到一个读书老爷在河边散步,颇为亲切。想着这本残卷跟自己下南洋也没用,于是乎投书过去。虽然帮不到自己,能帮到眼前人也不错。坬

    此后,高翰文直接邀请同路去杭州,一路上转述各种祖传故事。到杭州休息一日,高翰文也留不住,给开了通行的路引,此人跟着商队往泉州去了。现在大约如果没死,应该是下南洋了。

    这话说得,凡是帮助过高翰文的,要么隐匿不出,要么飘零南洋,就差只说不得好死是吧?对于这么个直白的假故事,反倒让嘉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雪泥鸿爪ad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七十二章:《天祚二十五年》的来历,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笔趣阁并收藏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