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音这一天也不知跑了多少路,等到她好不容易跑到皇姑屯车站时,天已黑。
皇姑屯车站人满为患,她勉强来回挤了两遍,人群里哪里有方境清的影子?
此时也早就是夜晚,距离卢南琛说的下午两点钟的那班车早就过去了良久。
宋慈音摸了摸怀里的东西,当下立刻决定先回北平。
而此刻月台那边倒是有一辆车,说是往天津方向去的。
然而车上早已满载,但车下的人还在不要命地往上爬,于是车上的人手脚并用往下推,一推,便倒一大片。
宋慈音挤在外围,根本没办法上车。
忽闻另一头有一辆运煤的车,是来拉难民的,宋慈音跟着大部队爬了上去,中途还帮着另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爬上了这辆车。
但就这样,艰难地等到半夜,也没见这辆车开动。
夜里天冷,最要命的是下起了小雨,一堆人又冷又饿,疲惫狼狈至极。
“嘿,妹子,给。”
肚子正“咕咕”叫着,旁边有人悄悄给她递了小半块饼,硬邦邦的,但是此刻能给她递来小半块,已是了不得的恩情。
宋慈音忙不迭接了,回头一看,依稀辨得正是刚刚她帮忙的那位女人。
“吃啊,有点硬,慢点嚼。”
“谢谢啊,谢谢!”
她挪过去,跟那个女人紧紧贴在一起。
黑暗里,谁也看不清是谁,宋慈音也没什么好纠结,将那小半块饼全数狼吞虎咽吞进肚子里,至此,饥饿的感觉才稍稍有些好转。
过了不一会,突然有一人喊:“你们看,对面那辆车是不是开始往上坐人了?”
闻言,宋慈音连同身边的女人都从煤车里爬起来,往月台那边相邻的用列车看去,借着那车上昏暗的灯光,确实见有人开始上车了。
“走,我们上那辆车去!”
宋慈音当机立断,便要换车。
身旁的女人还有些犹豫,宋慈音却道:“那是去北平的用列车,应该会开。这辆煤车说是拉逃难的,但是后头难说,去那辆车!好歹还有个遮风挡雨的!”
女人没再犹豫,只等宋慈音先爬下去,然后将孩子递给她,女人才攀住车厢往下爬,刚落地,便听黑暗的夜空里有飞机的声音。
“是日本人的飞机吗?”有人战战兢兢问了一句,大家都怕飞机“下弹”。
但偏偏是怕什么,来什么,不等所有人往前走两步,便听车站外“轰”一声被炸了。
人群瞬间乱了,四处逃窜,宋慈音赶紧拉住女人,往火车旁一靠,紧贴火车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纷乱的人群在她们二人面前抱头奔逃,时不时有人被绊倒在地。
“你跟着我,等会”宋慈音一回头,却见那女人不见了,她四处张望,也没找到人。
焦急中也只能期盼她是提前一步,上了那头的列车了。
这样想着,她绕过车头,往月台那边跑去。
未近月台,一枚炮弹落在前头,立马给月台炸塌了半边,人流顷刻中断,多人丧命负伤。
一时间,哭喊声,哀嚎声,轰鸣声遍地,隐约又听人在喊:“快点上车,快点上车,车要走了!”
宋慈音再也顾不上被炮弹震得还在嗡鸣的双耳,爬上月台,还未起身,砖石瓦砾中有人扯住她的裤脚。
“妹子,妹子,救救俺,救救俺!”
是那个女人,孩子在她胸前哇哇大哭。
她赶紧搀扶那女人起身,半天才发现那女人下半身已经被炸的血肉模糊。
“你”
“轰”又是一声,宋慈音本能地抱头,低下身来。
眼角的余光瞥见进站口已涌进大批日本人。
“妹子,妹子,你把俺娃儿带走,求求你,求求你!”那女人将孩子往她怀里一塞,又把手上的镯子取下来一并塞到她怀里,“俺走不了了,俺活不成了,求求你,救救俺的娃儿!”
女人“噗”地一口鲜血,不停地朝宋慈音磕头。
“你走啊,你走啊!”
“让娃儿跟你姓,给她口饭吃”
眼瞧着火车就要走了,宋慈音一把抱紧怀里的孩子,跳下月台,往火车上挤。
好不容易上了火车,在后排寻到一个座位,挤着坐下来,四五个日本人便持着带刺刀的枪上了车。
火车启动后,开了大约几里地,那群日本人便从前排开始,把每个人的包袱都挑开,甚至连外套都会要人脱下检查。
宋慈音一瞬间有些紧张,手里也渐渐出了冷汗,眼看着那群人越来越近,她的心脏也跟着在剧烈地跳动。
她悄悄同窗边的一位年轻人换了位置,将怀里最为重要的胶卷和枪取出,塞到孩子的大襁褓下,可是相机和笔记本怎么办?扔掉吗?
她拿不准!
日本人离得越来越近,她深呼几口气,最终是打算将相机和笔记本扔掉。
“把东西给我们,我们给你藏!”
忽地跟她换位置的年轻人凑过来,对她眨了眨眼,指了指自己和对面几个年轻人:“我们是东北大学的学生!相信我们!”
盯着对方真诚的眼神,宋慈音又瞟了一眼近在眼前的日本人,心一横,将相机和笔记本悄悄递给了身边的年轻人。
“你们什么的干活,包袱通通地打开!”
日本人来了。
身旁的年轻人大着胆子回了一句:“我们都是逃难的老百姓,我们什么都没拿!”
日本人看了他一眼,将目光挪向宋慈音,刺刀上前,一把挑开了裹在孩子外围的大襁褓,孩子被吓得更加止不住哭声。
“把外面的袄子脱了!”日本人又道。
“你们别欺人太甚,我们就是老百姓,能有什么东西!”几个年轻人都站了起来,将宋慈音都挡住了。
“混账!”
身旁的这个年轻人被一巴掌扇得倒在了座位上,但依然死死护住了宋慈音。
宋慈音突然冷静了下来,将孩子小心翼翼交给了身边的年轻人,站起身,狠狠沿着胸前背后拍了一着,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听见了吗?什么都没有!”
对面的几个年轻人也跟着她一起,大声重复了一遍:“听见了吗?什么都没有!”
几个日本人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都盯着他们,带着怨恨,低下头叽叽咕咕说了几句话,摔摔打打去了隔壁的车厢。
宋慈音松了口气,下一秒便软软坐了下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光了,半天都没恍过神来。
还是旁边的年轻人将哭闹的孩子递到她跟前,问她孩子是不是饿了,她才猛然惊醒过来。
她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哄着,可是孩子还是在哭,她急得身上都开始冒汗。
“是饿了吧?你给她喂点!我们给你挡着!”年轻人说罢,脱下身上的长袍,甩了一只袖子到对面,让同学拉着,形成一个小小的隔离空间。
宋慈音后知后觉,年轻人是让她喂孩子什么。
当下她一脸尴尬,小声道:“我,我没有啊!”
她一个未婚的姑娘,哪有那能力给孩子喂奶呢?
几人都没了办法,大家身上既没钱,又没吃的,只能听着孩子在那扯着嗓子哭闹。
最后没办法,宋慈音起身,挨个座位求过去,求带着干粮的老乡给点吃的,喝的救救孩子。
但大家都是逃难出来的,别说吃的,有些人连衣服都没得穿。
一连要了两个车厢,才在第二个车厢的尾排,有个大娘看孩子可怜,把藏在袖子里的两个鸡蛋全都给了宋慈音。
“别饿着娃儿。”
宋慈音红着眼眶,就地将鸡蛋掰成小块给孩子喂下去,旁边又有人递来了一些水。
幸好这孩子有个一周岁多了,长牙能吃东西了,否则这满车厢她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人能给孩子一口奶喝。
到了天津,她几乎是立马决定先下车,给孩子弄点吃的喝的,要不然大人能受得了,孩子也抗不过去。
就这样耽误了一天,等到她回到北平时,连日的折腾让孩子开始起烧,她又马不停蹄赶到宏恩医院找钟菁。
钟菁见她一身狼狈,怀里抱着个发烧的孩子,也顾不得问她些什么,只交待让宋慈音先回去收拾收拾自己,孩子由她看护。
出了医院大门,宋慈音决定先去狐狸塔跟卢南琛碰面。
原本想着先回去一趟杏花胡同看看卢南琛在不在,但转念一想,如果他不在杏花胡同,自己肯定还要再跑一趟狐狸塔,索性先去狐狸塔,反正那里肯定有人在,也更好知道卢南琛人在哪里。
到了狐狸塔,卢南琛不在,只一个跟她不对付的齐啸在,要不是有小何,恐怕他都不会让宋慈音进门。
还未等宋慈音到屋里坐下,卢南琛后脚便进了院子。
宋慈音几乎是夺门而出,朝他奔去。
迎接她的是清脆的“啪”一声巴掌。
皇姑屯车站人满为患,她勉强来回挤了两遍,人群里哪里有方境清的影子?
此时也早就是夜晚,距离卢南琛说的下午两点钟的那班车早就过去了良久。
宋慈音摸了摸怀里的东西,当下立刻决定先回北平。
而此刻月台那边倒是有一辆车,说是往天津方向去的。
然而车上早已满载,但车下的人还在不要命地往上爬,于是车上的人手脚并用往下推,一推,便倒一大片。
宋慈音挤在外围,根本没办法上车。
忽闻另一头有一辆运煤的车,是来拉难民的,宋慈音跟着大部队爬了上去,中途还帮着另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爬上了这辆车。
但就这样,艰难地等到半夜,也没见这辆车开动。
夜里天冷,最要命的是下起了小雨,一堆人又冷又饿,疲惫狼狈至极。
“嘿,妹子,给。”
肚子正“咕咕”叫着,旁边有人悄悄给她递了小半块饼,硬邦邦的,但是此刻能给她递来小半块,已是了不得的恩情。
宋慈音忙不迭接了,回头一看,依稀辨得正是刚刚她帮忙的那位女人。
“吃啊,有点硬,慢点嚼。”
“谢谢啊,谢谢!”
她挪过去,跟那个女人紧紧贴在一起。
黑暗里,谁也看不清是谁,宋慈音也没什么好纠结,将那小半块饼全数狼吞虎咽吞进肚子里,至此,饥饿的感觉才稍稍有些好转。
过了不一会,突然有一人喊:“你们看,对面那辆车是不是开始往上坐人了?”
闻言,宋慈音连同身边的女人都从煤车里爬起来,往月台那边相邻的用列车看去,借着那车上昏暗的灯光,确实见有人开始上车了。
“走,我们上那辆车去!”
宋慈音当机立断,便要换车。
身旁的女人还有些犹豫,宋慈音却道:“那是去北平的用列车,应该会开。这辆煤车说是拉逃难的,但是后头难说,去那辆车!好歹还有个遮风挡雨的!”
女人没再犹豫,只等宋慈音先爬下去,然后将孩子递给她,女人才攀住车厢往下爬,刚落地,便听黑暗的夜空里有飞机的声音。
“是日本人的飞机吗?”有人战战兢兢问了一句,大家都怕飞机“下弹”。
但偏偏是怕什么,来什么,不等所有人往前走两步,便听车站外“轰”一声被炸了。
人群瞬间乱了,四处逃窜,宋慈音赶紧拉住女人,往火车旁一靠,紧贴火车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纷乱的人群在她们二人面前抱头奔逃,时不时有人被绊倒在地。
“你跟着我,等会”宋慈音一回头,却见那女人不见了,她四处张望,也没找到人。
焦急中也只能期盼她是提前一步,上了那头的列车了。
这样想着,她绕过车头,往月台那边跑去。
未近月台,一枚炮弹落在前头,立马给月台炸塌了半边,人流顷刻中断,多人丧命负伤。
一时间,哭喊声,哀嚎声,轰鸣声遍地,隐约又听人在喊:“快点上车,快点上车,车要走了!”
宋慈音再也顾不上被炮弹震得还在嗡鸣的双耳,爬上月台,还未起身,砖石瓦砾中有人扯住她的裤脚。
“妹子,妹子,救救俺,救救俺!”
是那个女人,孩子在她胸前哇哇大哭。
她赶紧搀扶那女人起身,半天才发现那女人下半身已经被炸的血肉模糊。
“你”
“轰”又是一声,宋慈音本能地抱头,低下身来。
眼角的余光瞥见进站口已涌进大批日本人。
“妹子,妹子,你把俺娃儿带走,求求你,求求你!”那女人将孩子往她怀里一塞,又把手上的镯子取下来一并塞到她怀里,“俺走不了了,俺活不成了,求求你,救救俺的娃儿!”
女人“噗”地一口鲜血,不停地朝宋慈音磕头。
“你走啊,你走啊!”
“让娃儿跟你姓,给她口饭吃”
眼瞧着火车就要走了,宋慈音一把抱紧怀里的孩子,跳下月台,往火车上挤。
好不容易上了火车,在后排寻到一个座位,挤着坐下来,四五个日本人便持着带刺刀的枪上了车。
火车启动后,开了大约几里地,那群日本人便从前排开始,把每个人的包袱都挑开,甚至连外套都会要人脱下检查。
宋慈音一瞬间有些紧张,手里也渐渐出了冷汗,眼看着那群人越来越近,她的心脏也跟着在剧烈地跳动。
她悄悄同窗边的一位年轻人换了位置,将怀里最为重要的胶卷和枪取出,塞到孩子的大襁褓下,可是相机和笔记本怎么办?扔掉吗?
她拿不准!
日本人离得越来越近,她深呼几口气,最终是打算将相机和笔记本扔掉。
“把东西给我们,我们给你藏!”
忽地跟她换位置的年轻人凑过来,对她眨了眨眼,指了指自己和对面几个年轻人:“我们是东北大学的学生!相信我们!”
盯着对方真诚的眼神,宋慈音又瞟了一眼近在眼前的日本人,心一横,将相机和笔记本悄悄递给了身边的年轻人。
“你们什么的干活,包袱通通地打开!”
日本人来了。
身旁的年轻人大着胆子回了一句:“我们都是逃难的老百姓,我们什么都没拿!”
日本人看了他一眼,将目光挪向宋慈音,刺刀上前,一把挑开了裹在孩子外围的大襁褓,孩子被吓得更加止不住哭声。
“把外面的袄子脱了!”日本人又道。
“你们别欺人太甚,我们就是老百姓,能有什么东西!”几个年轻人都站了起来,将宋慈音都挡住了。
“混账!”
身旁的这个年轻人被一巴掌扇得倒在了座位上,但依然死死护住了宋慈音。
宋慈音突然冷静了下来,将孩子小心翼翼交给了身边的年轻人,站起身,狠狠沿着胸前背后拍了一着,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听见了吗?什么都没有!”
对面的几个年轻人也跟着她一起,大声重复了一遍:“听见了吗?什么都没有!”
几个日本人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都盯着他们,带着怨恨,低下头叽叽咕咕说了几句话,摔摔打打去了隔壁的车厢。
宋慈音松了口气,下一秒便软软坐了下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光了,半天都没恍过神来。
还是旁边的年轻人将哭闹的孩子递到她跟前,问她孩子是不是饿了,她才猛然惊醒过来。
她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哄着,可是孩子还是在哭,她急得身上都开始冒汗。
“是饿了吧?你给她喂点!我们给你挡着!”年轻人说罢,脱下身上的长袍,甩了一只袖子到对面,让同学拉着,形成一个小小的隔离空间。
宋慈音后知后觉,年轻人是让她喂孩子什么。
当下她一脸尴尬,小声道:“我,我没有啊!”
她一个未婚的姑娘,哪有那能力给孩子喂奶呢?
几人都没了办法,大家身上既没钱,又没吃的,只能听着孩子在那扯着嗓子哭闹。
最后没办法,宋慈音起身,挨个座位求过去,求带着干粮的老乡给点吃的,喝的救救孩子。
但大家都是逃难出来的,别说吃的,有些人连衣服都没得穿。
一连要了两个车厢,才在第二个车厢的尾排,有个大娘看孩子可怜,把藏在袖子里的两个鸡蛋全都给了宋慈音。
“别饿着娃儿。”
宋慈音红着眼眶,就地将鸡蛋掰成小块给孩子喂下去,旁边又有人递来了一些水。
幸好这孩子有个一周岁多了,长牙能吃东西了,否则这满车厢她甚至都找不到一个人能给孩子一口奶喝。
到了天津,她几乎是立马决定先下车,给孩子弄点吃的喝的,要不然大人能受得了,孩子也抗不过去。
就这样耽误了一天,等到她回到北平时,连日的折腾让孩子开始起烧,她又马不停蹄赶到宏恩医院找钟菁。
钟菁见她一身狼狈,怀里抱着个发烧的孩子,也顾不得问她些什么,只交待让宋慈音先回去收拾收拾自己,孩子由她看护。
出了医院大门,宋慈音决定先去狐狸塔跟卢南琛碰面。
原本想着先回去一趟杏花胡同看看卢南琛在不在,但转念一想,如果他不在杏花胡同,自己肯定还要再跑一趟狐狸塔,索性先去狐狸塔,反正那里肯定有人在,也更好知道卢南琛人在哪里。
到了狐狸塔,卢南琛不在,只一个跟她不对付的齐啸在,要不是有小何,恐怕他都不会让宋慈音进门。
还未等宋慈音到屋里坐下,卢南琛后脚便进了院子。
宋慈音几乎是夺门而出,朝他奔去。
迎接她的是清脆的“啪”一声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