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这两个人的想法谢继宁是不知道, 但是对于宁州的乱账,谢继宁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来这里这么长时间门, 该了解的也了解,该知道的也都知道。
在送走另外两个县的知县,约好之后到两个县查看,交接问题之后,谢继宁就叫上宁州上下的官员正式开始从马同知赵通判两人手里进行工作交接。
第一项交接的就是宁州的户口, 户籍资料。
谢继宁坐在上面, 不停的翻动户籍记录,下面户吏站着, 静静的等着知州的吩咐。
“这就是宁州的户籍,本官查过了,这几年,宁州不说风调雨顺,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大灾, 为什么这几年的人口都没有什么变化, 你们把本官当傻子吗?”
“大人饶命, 大人饶命。”
“马同知, 你作何解释。”
“大人, 属下不知, 这户籍田粮数额都是夏知州管理, 夏知州卒于任上, 下官接手,按规矩,三年不改其道,下官不敢妄动。”
“你们其他部呢, 有什么要和本官说的吗?知州,福鼎县,有这么多的吏员,人在那里,册子上记了这么多人,但是本官为什么没有看到人。”
“仓库里面的粮食都是霉烂的,账目用之前的稍稍改一下,糊弄本官,银子的成色不对,不是官银的标准,而且数目也不对,这些年你们巧立名目,征收了多少的税赋。”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除了马同知和赵通判,其他的人都跪了一地。
“都下去吧!本官给你们三个月,本官希望你们能将账目补上,给本官一个合理的解释。”
“至于马同知,赵通判,你们自己上书请罪吧!”
谢继宁拂袖而去,陈主簿和王捕头等几人从地上爬起来,对视苦笑。
马同知哼了一声,也往衙门外走去,赵通判道:“马兄,等等我。”赶紧跟上。
其他人也都慢慢的散开,陈主簿和沈典史对视苦笑,谢继宁的发怒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宁州的问题太严重,这种情况,从夏知州还在任的时候就已经是如此。
“我没有想到,宁州的情况竟然是从多年之前就开始,简直不敢想,一旦宁州出现什么灾难,出现什么问题,仓库的那些东西,只怕要让多少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主子,让他们补上,他们能补上吗?”
谢继宁看向自己天真的小厮,轻哼了一声,说道:“补上,怎么补上,他们上上下下都烂透了,宁州简直比当年见到的平安州还不如。”
“我知道他们想什么,想的无非是法不责众,这件事牵扯的太多人,我拿他们没有办法。”
孙明道:“主子请勿轻举妄动,这些官吏把持宁州多年,根深蒂固,主子拿掉一个张家,杀鸡儆猴就是,其他的不易操之过急。”
“我知道,所以说给他们三个月,我要修书一封给闽省布政使司,告诉他们这里的交接的时候,账目不请,这个从驿站走。”
“这信不一定能送上去,就是送上去,有没有作用还不知道,所以还是要孙大哥你们帮忙我送信到京城,新任同知和通判可以出发,不用等了,本官保证,新任的同知和通判一到,我就能将这两人换下。”
“大人,辰五他们查了一段时间门了,还是没有查出什么来。”
孙川愧疚的说道,毕竟马永生在宁州经营了不少的时间门,所以几人的调查进展不快。
“不用了,我之前想的是,要慢慢的调查他们的所谓的大事情,但是我能等,我能慢慢的和他们耗,百姓等不了。”
“宁州人多,地少,都是山林,而且灾难还很多,台风,暴潮,旱灾,这些随随便便的一个,都能让宁州崩溃,是毁灭的,官府无能为力。”
“就是凭借现在这些粮仓,银库,这些问题,能让我将宁州大部分都换掉,只是顾忌到换人之后,宁州就没有能用的人,所以我只能暂时忍下。”
谢继宁将宁州的情况详细的写清楚,打算送到永安帝的手里,毕竟,之后他做的事情,可能会不符合所谓的官场规矩,所以早早的报备,省得之后被捉住小辫子。
这时候,京城的永安帝已经接到谢继宁通过孙川锦衣卫第一次寄出去的信件。
“谢继宁这速度倒是快,这么快就已经摸出基本情况,传吏侍郎赵文轩来见朕。”
当赵文轩到达皇极殿的时候,就见永安帝帝拿着奏折在教导太子殿下。
“微臣参加万岁爷,参见太子殿下。”
“赵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
“朕叫你来,是有东西给你看看。”
赵文轩接过永安帝手里的奏折,只见上面简单的写着宁州的情况,是宁州知州谢继宁写来的。
赵文轩在心里算了一下,从谢继宁出发到自己看到这封奏折,才五个多月,从京城到宁州要三月左右,送信的快马加鞭,也要一个半月。
如今这么短的时间门,谢继宁竟然能送奏折回来,奏折都是言之有物,当真是了不起。
“陛下,宁州的情况混乱,谢状元一个人势单力薄,确实为难。”
“朕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谢状元说的是朝廷等他调查一二,再做准备,但是朕相信谢状元不会无的放矢,吏部现在就可以准备,只等谢继宁的公文一到,官员就出发。”
“臣遵旨,”
“对于人选,你有什么推举吗?”
“陛下,臣的心里还真的有一个推举,谢状元的同年,第四名传胪文景逸,他如今在礼部,是七品主事,之前到吏部来想谋求外任,一直没有合适的,在等结果。”
“谢状元开了一个好头,这一科进士们,都愿意外放,也是好事,大盛地方上的问题的确很多。”
赵文轩低头,大盛立朝以来,地方上到处都有小问题,前朝留下的后患太大,加上先帝时期,党争不断,更是造成混乱。
人才远远不够,为了选出更多的人才管理地方,制定了严格的,完善的一套体系偶来进行科举,这些年,京官很多,想外放出去的人很少,状元就更是只有谢继宁一个,何况他还是六元。
永安帝道:“这同知的人选有了,这通判的赵爱卿有人选吗?”
“万岁爷,这通判有监督的权利,选择的人选,要慎重,臣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合适的人。”
永安帝仔细思量,说道:“这通判也偏向武职,要抓匪捕盗,维护治安,我这一时半会的想不出合适的人选。”
太子宋锦炎说道:“父皇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你说说看。”
“姑姑家的大表哥啊!”
永安帝仔细思考才能肯定,太子说的是韩文爵。
韩文爵是永安帝姐姐的大儿子,今年二十六岁,平日里招猫逗狗,性格冲动,力气又大,永安帝想过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他。
太子自然知道自家父皇不解,就是吏部的侍郎也不赞同,只能仔细的解释自己推举表哥的原因。
“父皇,表哥虽然性格冲动,但他自小习武,武艺高强。”
“而且姑父的弟弟在在闽地,率领水师,表哥去也方便。”
太子知道谢继宁曾经给父皇建议过,想要在闽地设立港口,虽然当时没有答应,但是让谢继宁去宁州,就已经是一种尝试,不如推动一把。
“太子言之有理,赵侍郎下去准备一下,等谢状元的奏折吧!”
“是,万岁爷。”
看着赵侍郎走远,永安帝看向自己的儿子:“现在你可以和朕说一下,你的怎么想起你表哥了。”
太子笑了笑说道:“父皇英明,姑姑之前一直来找母后诉苦,说表哥的不听话,不如让表哥去给谢师父管一下,你给谢师父下一道圣旨,让他多加管束表哥就是。”
永安帝笑着说道:“的确,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你这表哥,御史总是参他,谢状元博学多才,倒是合适当他的老师。”
“父皇,你到时候下旨,直接让谢师父管表哥,省得表哥仗着自己的身份不听话。”
“谢继宁,教你表哥,绰绰有余。”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