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尘赶紧接着话头道:“我呢是看道长年纪稍长便和道长开了几次玩笑。”

    镇玄道长似很想他开口,接话问道:“为何我年纪大你便和我开玩笑。”

    小尘笑道:“不是年纪越大,旁人越发都谨言慎语,自己便会慢慢忘了生活的模样吗。”

    “人年岁越长自是越通透,还是适当的开心一些好罢,太通透就…”

    后面的好像不想多说。

    镇玄道长道:“人之追求但求通透世间,为何不能太通透。”

    小尘只得道:“太通透便会失去乐趣,就会觉得人间了无生趣…”

    他不想当着爹娘婷婷的面多说这些话。

    寻常晚饭后两人都会陪着爹娘说说话。

    也偶尔会讲一讲江湖中大略情况。

    有时候娘还会带着婷婷到房中悄悄说话。

    但小尘的话头也多是逗爹娘开心的话,更不会去讲这些沉重的话来。

    镇玄道长一愣问道:“你今年多大。”

    小尘道:“快二十了,我这一脸嫩肉您看不出来吗。”

    婷婷听的暗笑不止,跑过来坐到小尘旁边紧挨着他,听他说话真有意思。

    还又来了个奇怪的道长偏是一句接一句不停的问他。

    道长只转头看着爹娘,似要眼神求证。

    爹娘在旁边本只陪笑根本插不上话,道长是长辈发言

    小尘又是个孩子,这一老一小一说起话来就旁若无人,也不用插话。

    便只笑着听着看着这好像都不正常的一老一小快问快答的说话。

    此时见道长看向他们,便只点头。

    暗想这有什么好问的,这孩子虽然一脸从容模样,但他不是说了吗脸上嫩肉摆在眼前不是十几岁的孩子是什么。

    爹娘听小尘说话也是好笑,只是不知自己已经习惯了小尘的一些不合年纪的奇言怪论。

    一时不想老道长可是并不适应。

    镇玄道长回头又看着小尘道:“好,老夫信你,小小年纪居然像是通透了天地一般,果是像妖…”

    “那老夫便问你,天地间什么最大”暗想看他怎么说自己的道来。

    不想小尘并不谈道,只毫不思索的道:“您要问什么是最大或什么是无限大吗?”

    “我寻常思考过的是两个,一个便是这天地本身是不是无限的,一个是人的愚蠢和邪恶是不是无限的。”

    “到此刻,天地是不是无限的我还不确定,但人的愚蠢和邪恶是不是无限的,我便很确定。”

    除了旁边的婷婷,众人都有思索之色,爹娘也不例外。

    小尘平时不想和爹娘过多谈自己的这些思考,因为过于沉重

    这些只存在于他内心的独立空间,他所散发出来的只有善意只有欢笑。

    他也会想将自己认为对的一些东西讲给亲人听,甚而讲给更多的人听

    至于对不对,由听的人自己去判断,但愿别人能从中听得一字半句对自己有用的,都觉得是自己很高兴的。

    自己思考不到的自有旁人会去思考,这不就是在向前吗,不管快慢哪怕一步一挪,但是在向前就行

    只有婷婷觉得小尘说的就是她说的,她觉得神奇的小尘也就是她自己。

    小尘见道长不语,便接着道:“所以说人通透一些好像认为自己远离了人群远离了大众,这便是一种愚。”

    “还是要劝自己再走进大众之间,大众便是天道留给有心人去锤炼自己的福根。”

    道长已经听楞了,他本是来问一问这江湖中称为人间之妖的孩子心中的道。

    虽面上不至过于显现,但实则此刻听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谈得这些只心绪起伏也不知从何问起。

    好像有很多话想问,好像不知道该先问哪一句。

    最后只静静的先问一句:“你如何看这人生。”

    小尘心中暗想,你这年纪还问我如何看人生。

    只是这老道长想听听我的想法想了解我吧,便道:“大众的人生只有不容易,人生太短,人的成长太慢,等到了年纪你会发现过去的稚嫩和遗憾。”

    “有了思考但身体已渐衰,身体力壮时又缺了思考,这也是一种不得完满的天道吧。”

    “天道总赋予人挑战,留给有心人去挑战,以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明白过来的人便知道,人只有在成长中经历过黑暗,才能感恩生活中的一切习以为常,一切平凡的幸福,你才会觉得那真的就是极大的幸福。”

    道长已不知表情,早已收回要喝茶的手,眼中只有小尘,问道:“那又当如何?”

    小尘道:“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且接受他的事与愿违。”

    “我们需要奋力前行,但是也许我们奋力了,最终依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活中时时都有这种可能,但并不代表着我们不应该奋力。”

    道长紧问道:“众生愚者众,有几人能得通透,笃信因果,遇事拜求菩萨,当如何得度。”

    小尘道:“因果仅是借口,也是人心的一种吧。”

    “比如有人花钱买一个馒头,付了钱但没得到馒头,他会觉得这是因果,因为对方的恶才得这个果。”

    “如果得了馒头也会认为这是因果,因为他先付的钱。”

    “同样的开头,两种不同的果又同是因果。”

    “遇事拜菩萨也是人心的一种,世上哪会有真正的菩萨。”

    “菩萨当然只是本心,人有了所求希望菩萨能保佑甚至赐予他。”

    “人做了坏事希望菩萨来宽恕原谅他,菩萨又不欠他们的。”

    “当然,因果也好菩萨也罢,人心需要抚慰哪怕是自己骗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世上虽没有真正的菩萨但定是有一种天地间的规则,或许称为菩萨未尝不可。”

    “世人不一定都懂自己的心才是自己的菩萨,但哪一种都不是坏事。”

    道长想问。

    小尘也想说,自己往常的这些思考可能沉重。

    他身边都是亲近之人,自己倾吐心中所思只希望说得一次便罢。

    便如倒掉杯中沉水忘掉这些沉重,再添新茶便又是新的开始只开心感受新的生活。

    见众人不语,小尘接着道:“我曾看到我自己这般的大众之人…”

    “他们往往良善至极,却往往总是很弱小…”

    “有的人十年前在摆摊,十年后还在摆摊…”

    “因为他的良善使他无法融入善变的众生当中,因为他无多求,慢慢的便不得不满足现状,觉得能有饭吃没有饿死便已是菩萨赐予。”

    “但他们再经不得一点风浪,哪怕他们心志坚定…”

    “往往拥有的越少的人心志越坚定,因为他们本身便拥有的少…”

    “而一旦人拥有的多,便可能变成另一个人…”

    “他会害怕,没有安全感,一件宝物放在铜墙铁壁中加一千把锁,他还是会觉得不安全。”

    “因为他会害怕失去,因为他的心不安全,放在哪都不安全。”

    “这也偏偏又是人之不变人之善变,处处皆显天道。”

    “人性就如江中之水无阻则畅流不变,遇阻便因阻而变…”

    “一个胆小之人在众人看不到的黑暗之中便敢杀人;

    一个胆大似天之人,在恐惧中会变得荒唐可笑;

    一个老实之人在众人制约不得的情况下便想为所欲为。”

    “所以说众生是有心人锤炼自己的福根,众生的善变凡此种种,不正是天道留给有心人度己度人的挑战吗。”

    道长眼神凝聚,问:“为何你说过想杀人也是一种天道,如果天道向善,为何偏偏世人人心难测,善恶难分。”

    小尘见众人都十分安静,婷婷也安静下来。

    笑道:“道长是要了解我还是要和我“论道”呢,您这年纪,我说的又不一定对。”

    道长一脸正色,道:“孩子快说,你快说。”

    小尘看到孩子都喊出来了,只得接着道:“天道并不是高高在上悬头三尺的天书神灵,不固有其形以供人瞻仰拜奉,而是幻化万物,存于万物…”

    “一颗草木的破土而出。”

    “一只鲜花的阳光下绽放,你红我绿,为世间添多彩姿色。”

    “随风飘散的尘土风雨,偏又是树木农田的滋养。”

    “处处皆是天道,天道又赋予灵长于众生,道便存于众生心中。”

    “杀人也罢,为善也罢,发乎本心便是道。”

    “人人不同,道道变化。”

    “天道让人以不同面对众生,以变化面对己生,众生从哭声中来再从哭声中离去,中间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不同和变化…”

    “众生的不同,街头有人笑,街尾有人哭,你自己一生的变化会有得意会有失落,这些就赋予了不同和变化的意义…”

    “如果只是不变,那众人可能只活得几个月便不耐烦了。”

    “所以天道给每个人以变,在变中去寻找去感受。”

    “所以天道给人以感知,让人能求索能进步。”

    “过程中,当然便是人心之难测人心之有善恶,而天道为何向善…”

    “因天道还有一种平衡…天道的去恶存善,便是天道留给人的挑战。”

    小尘看着众人一个个安静的样子,糯糯的道:“这个说下去是不是太长了,我们是不是该吃饭了”

    说完扭头看向众人,众人只安静不动,包括婷婷。

    道长手已轻抖,道:“你再说下去。”

    小尘看爹娘都不动,是不是都不准备吃饭了,只得接着道:“人心之所以难测,是因为在众人心中凡事都会自定价值。”

    “但价值也总是不对等的,总是变化的。”

    “比如当一个人在绝境中被人搭救,他当时会恨不得连心都掏出来感谢对方。”

    “一旦他脱离险境,时间总会让人生出错觉,人总喜欢自我感动,他或许觉得当时自己是命中注定该被人搭救。”

    “他认为是他自己够好的原因,而当对方遇难需要他去舍命搭救,他就可能惜命。”

    “此时此刻已非彼时彼刻。”

    “在他心中会给出此刻自己认为的价值,觉得我给你一千两银子可以,但要舍命却是不能,认为这是别人不够好的原因…”

    “这便是一种天道变化,皆因人心的变化。”

    “而天道附于人身的善恶本也与人心关联,人本就善恶兼备,万恶之人也偶有为善,极善之人也偶有为恶。”

    “再说大众之善,比如青城派正道子弟,不管本性善恶,师长们从来教导其善,他就算随着周围装着善,装着装着时长日久也就真的善了。”

    “或许这种善不是那么牢固,但若一世未遇绝境而使其显出立心不定,这一生也就会隐恶扬善,这便是大众的善。”

    “而恶,好像天生具有诱惑之力,皆因放纵自己随手就可是恶。”

    “恶给与人的刺激强烈又快速,就如狂风暴雨,力大而汹涌。”

    “善则需克己,抑恶才能显善,没有诱惑,只有说服自己的懒散畏惧之心。”

    “皆因善之美就如和煦阳光,虽广大无边但不聚为一点让人炙热难当,与人感觉温和并不强烈。”

    “这一扬一抑,便为恶易为善难,只是,世人不知,善的力量虽温和但广大无边,恶的力量虽汹涌但会让你失去天道之力。”

    “就是刚才说的因为天道不仅有挑战还有一种平衡。”

    “所以为何才会心存正义时力量如有光附身一般,为何作恶时外力会反噬会有做贼心虚…”

    道长已胡须微抖似将坐不住一般,道:“你说下去。”

    小尘看众人样子,便再道:“是以,当我们懂这因果,知其善变,只看着眼下所发生的事便是真道。”

    “以您武功修习极高之人来说,和敌人对敌,用了好几个诱招只为最后那一招,结果最后这一招没得手,心中多少会有一些不甘,而这一丝不甘便会影响下一招的出手,那么对您这种高手来说可能就会影响极大。”

    “所以每一刻的过往都不可寻,我们只需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事,因为眼前所发生的事便是神,人心中不可改变的神。”

    道长听得此言,呼的从椅上站起,激昂的道:“那我道中人当如何面对你这神。”

    小尘也站起对道长道:“当奋起孤勇,挑战自己坚固不移的本心挑战这变化的天道挑战这不变的神,这便是我道的真义,这便是我心中的道。”

    只见人影一晃,道长已身在院中,口里说道:“你们把他给我看好了,千万不要让他给跑了。”

    下一刻便已从院中消失,这话自然是以长辈身份跟爹娘说的。

    但这口气已经忘了他和外祖母只是渊源颇深,自己心中已把爹娘当作自家人不假,但还不是真的外祖父呢。

    是不是一激动脑子又糊涂了。

    还说不让他跑了,谁跑了,婷婷在这,小尘能跑哪里去。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妖怪小尘的四个仙女妹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好书不看结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0章 小尘的道,妖怪小尘的四个仙女妹妹,笔趣阁并收藏妖怪小尘的四个仙女妹妹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