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朱丽笑道,“你刚才说是念念要过生日是吗?”
冯月看了眼朱丽,“嗯,我明天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去,你自己在家保重。”
冯月说完,就想回自己家,刚走了两步,听到身后朱丽的话,“三嫂,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西市。”
“啊?”冯月转身,眨了眨眼,“海嵘和你也去吗?”
“他不去,他最近工作忙不好请假,我带着孩子们去就行,念念是咱们程家唯一的女孩,生日得好好过,当婶子的我得去送个礼。”朱丽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在狂笑,她终于找到机会了。
腿长在朱丽的身上,她要是去,冯月也不能阻止,点点头,“那行,明天我们一起去。”
朱丽高兴的笑了起来,激动的手都有些发抖。
冯月走后,朱丽绞尽脑汁的想着要送念念一个什么礼物才好,贵重的礼物她舍不得,太便宜的怕舒意安看不上。
想来想去,朱丽忍痛割爱,将程言帆手上的一对银镯子给取了下来。
程言帆眼里含泪,“妈,你取我的镯子做什么?”
“听话,你是男孩子,戴镯子不好看,这镯子给念念带好不好?”冯月哄道,这镯子是程言帆满月的时候,她娘家妈送给他的,从一岁的时候就开始戴,一直戴到现在。
也只有这对银镯子,既不小气,她又拿得出手,送这个给念念再合适不过了。
虽说是戴过的,但小孩子嘛,旧的新的都一样。
这小银镯子戴在念念白嫩的手腕上,肯定漂亮。
程言帆一听是给念念的,立马不哭了,忙不迭的点头,“好,给妹妹。”
朱丽伸手摸了下程言帆的脑袋,握紧手里的银镯子。
晚上,等程海嵘下班回来吃了饭,朱丽说起了此事。
程海嵘一愣,“你要带三个孩子一起去?”
“对啊,其他三房的孩子如今都在西市生活,只有我们的孩子,还没去过西市呢,我想趁此机会带着他们去西市转转,好让他们见见世面,不然他们以为桃园村就很大了。”
程海嵘本来是想反对的,觉得朱丽带一个孩子去西市给念念过生日就可以了,这么多人一起去,不是给大哥大嫂添麻烦嘛。
听了朱丽的话,就有些犹豫。
是啊,他的三个孩子都没去过西市,大哥,二哥,三哥的孩子们现在都在西市生活,对此,他心里也很愧对孩子。
如果他能拿捏住朱丽,当年不做出那样的蠢事,说不定现在他们一家人也在西市生活。
想到这,程海嵘就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翌日一早,朱丽早早就起床了,擀了面条,等冯月起来的时候,朱丽的面条已经擀好了,对她说道,“三嫂,你早上就不用做饭了,咱们一起吃,吃完了一起去西市。”
冯月迟疑了会,道,“不了,我昨晚已经发了面,几个孩子想吃豆包,我早上给他们包豆包,你不用管我们的早饭了。”
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家三个孩子现在一个比一个能吃。
朱丽又那么抠,她还是不要让几个孩子讨人嫌了。
朱丽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说道,“那行,呆会你走的时候叫我们。”
冯月应了声,就去厨房做饭。
朱丽看着冯月的背影,咬了咬唇。
冯月明显是在说谎,她这是有意疏远她吗?
朱丽看了眼擀好的面条,冷哼道,“不吃就不吃,还省了粮食呢。”
饭后,冯月站在朱丽家门口,扬声道,“朱丽,我们该出发了。”
“哎,三嫂,来了。”
说完,朱丽就带着三个孩子出来了,朱丽提着一个大包,鼓鼓囊囊的,看着装满了东西。
冯月眸子低垂,只是给念念过生日,几日便回来了,朱丽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朱丽笑着说道,“三嫂,时间不早了,我们早吧。”
见冯月站在原地发愣,朱丽说道。
这会走,到西市刚赶上吃午饭,她不信吕淑珍会不给她饭吃,起码看在三个孩子的面上,她也不会将她赶出门外去。
只要她住进大哥家,就有了跟大嫂接触的机会,离开学还有十天,她一定要在这十天拿下大嫂,争取让程海嵘再次回她的饭馆上班。
冯月抬眸,看了眼朱丽手里的大包,淡淡的说道,“走吧。”
相对于朱丽的大包,冯月带的东西就很少了,她回来只给每个孩子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包括她自己也是,夏天衣服洗了干得快,她就没有多带。
程言凯手里提着一个小的行李袋,装着全家人的衣服。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镇上的汽车站走去。
早上比较凉快,村口的大树下坐满了妇女,个个手里不是拿着毛衣,就是拿着鞋底,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看到冯月跟朱丽带着几个孩子过来,都热情的打招呼。
“冯月,你这是要走了吗?”说话的是村里张家的媳妇,看着冯月身上的衣服很是羡慕,整个桃园村,大家都知道程家现在都在西市安了家,只有老四家还住在桃园村。
大家都很羡慕冯月,真是太有福气了,不在桃园村住,也就不用种地劳作了,而且西市那可是大城市,住在那里过的就是跟阔太太一样的生活。
只是这朱丽……
大家看着她的眼神,就有些嘲讽。
程海崎做的事,大家慢慢就看明白了,估计是想自己出来单干,结果没干成,只好回家了。
还是人家冯月目光长远,让她家男人死心塌地的跟着海峰媳妇干,吃香的喝辣的不说,如今把三个孩子也接到西市念书,这样的福气,村里的人哪个不羡慕。
冯月跟着她男人住在西市,不用干农活不说,也不用出去工作,只在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就行,不像他们,照顾一大家人不说,还要去地里干活。
瞧她身上穿的衣服,比她们过年时穿的布料还要好。
大家除了羡慕,也只能是羡慕。
这样的生活,就是她们下辈子,也不一定能赶得上。
冯月看了眼朱丽,“嗯,我明天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去,你自己在家保重。”
冯月说完,就想回自己家,刚走了两步,听到身后朱丽的话,“三嫂,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西市。”
“啊?”冯月转身,眨了眨眼,“海嵘和你也去吗?”
“他不去,他最近工作忙不好请假,我带着孩子们去就行,念念是咱们程家唯一的女孩,生日得好好过,当婶子的我得去送个礼。”朱丽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在狂笑,她终于找到机会了。
腿长在朱丽的身上,她要是去,冯月也不能阻止,点点头,“那行,明天我们一起去。”
朱丽高兴的笑了起来,激动的手都有些发抖。
冯月走后,朱丽绞尽脑汁的想着要送念念一个什么礼物才好,贵重的礼物她舍不得,太便宜的怕舒意安看不上。
想来想去,朱丽忍痛割爱,将程言帆手上的一对银镯子给取了下来。
程言帆眼里含泪,“妈,你取我的镯子做什么?”
“听话,你是男孩子,戴镯子不好看,这镯子给念念带好不好?”冯月哄道,这镯子是程言帆满月的时候,她娘家妈送给他的,从一岁的时候就开始戴,一直戴到现在。
也只有这对银镯子,既不小气,她又拿得出手,送这个给念念再合适不过了。
虽说是戴过的,但小孩子嘛,旧的新的都一样。
这小银镯子戴在念念白嫩的手腕上,肯定漂亮。
程言帆一听是给念念的,立马不哭了,忙不迭的点头,“好,给妹妹。”
朱丽伸手摸了下程言帆的脑袋,握紧手里的银镯子。
晚上,等程海嵘下班回来吃了饭,朱丽说起了此事。
程海嵘一愣,“你要带三个孩子一起去?”
“对啊,其他三房的孩子如今都在西市生活,只有我们的孩子,还没去过西市呢,我想趁此机会带着他们去西市转转,好让他们见见世面,不然他们以为桃园村就很大了。”
程海嵘本来是想反对的,觉得朱丽带一个孩子去西市给念念过生日就可以了,这么多人一起去,不是给大哥大嫂添麻烦嘛。
听了朱丽的话,就有些犹豫。
是啊,他的三个孩子都没去过西市,大哥,二哥,三哥的孩子们现在都在西市生活,对此,他心里也很愧对孩子。
如果他能拿捏住朱丽,当年不做出那样的蠢事,说不定现在他们一家人也在西市生活。
想到这,程海嵘就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翌日一早,朱丽早早就起床了,擀了面条,等冯月起来的时候,朱丽的面条已经擀好了,对她说道,“三嫂,你早上就不用做饭了,咱们一起吃,吃完了一起去西市。”
冯月迟疑了会,道,“不了,我昨晚已经发了面,几个孩子想吃豆包,我早上给他们包豆包,你不用管我们的早饭了。”
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家三个孩子现在一个比一个能吃。
朱丽又那么抠,她还是不要让几个孩子讨人嫌了。
朱丽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说道,“那行,呆会你走的时候叫我们。”
冯月应了声,就去厨房做饭。
朱丽看着冯月的背影,咬了咬唇。
冯月明显是在说谎,她这是有意疏远她吗?
朱丽看了眼擀好的面条,冷哼道,“不吃就不吃,还省了粮食呢。”
饭后,冯月站在朱丽家门口,扬声道,“朱丽,我们该出发了。”
“哎,三嫂,来了。”
说完,朱丽就带着三个孩子出来了,朱丽提着一个大包,鼓鼓囊囊的,看着装满了东西。
冯月眸子低垂,只是给念念过生日,几日便回来了,朱丽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朱丽笑着说道,“三嫂,时间不早了,我们早吧。”
见冯月站在原地发愣,朱丽说道。
这会走,到西市刚赶上吃午饭,她不信吕淑珍会不给她饭吃,起码看在三个孩子的面上,她也不会将她赶出门外去。
只要她住进大哥家,就有了跟大嫂接触的机会,离开学还有十天,她一定要在这十天拿下大嫂,争取让程海嵘再次回她的饭馆上班。
冯月抬眸,看了眼朱丽手里的大包,淡淡的说道,“走吧。”
相对于朱丽的大包,冯月带的东西就很少了,她回来只给每个孩子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包括她自己也是,夏天衣服洗了干得快,她就没有多带。
程言凯手里提着一个小的行李袋,装着全家人的衣服。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镇上的汽车站走去。
早上比较凉快,村口的大树下坐满了妇女,个个手里不是拿着毛衣,就是拿着鞋底,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看到冯月跟朱丽带着几个孩子过来,都热情的打招呼。
“冯月,你这是要走了吗?”说话的是村里张家的媳妇,看着冯月身上的衣服很是羡慕,整个桃园村,大家都知道程家现在都在西市安了家,只有老四家还住在桃园村。
大家都很羡慕冯月,真是太有福气了,不在桃园村住,也就不用种地劳作了,而且西市那可是大城市,住在那里过的就是跟阔太太一样的生活。
只是这朱丽……
大家看着她的眼神,就有些嘲讽。
程海崎做的事,大家慢慢就看明白了,估计是想自己出来单干,结果没干成,只好回家了。
还是人家冯月目光长远,让她家男人死心塌地的跟着海峰媳妇干,吃香的喝辣的不说,如今把三个孩子也接到西市念书,这样的福气,村里的人哪个不羡慕。
冯月跟着她男人住在西市,不用干农活不说,也不用出去工作,只在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就行,不像他们,照顾一大家人不说,还要去地里干活。
瞧她身上穿的衣服,比她们过年时穿的布料还要好。
大家除了羡慕,也只能是羡慕。
这样的生活,就是她们下辈子,也不一定能赶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