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沟距离县城有二十多公里,顺着八十年代初期铺成的柏油路到山外小镇上,然后再往西直接走就到县城。
吴香花住在县人民医院,也是听母亲从别人那里打听到的吴香花住院的地址。吴月秋在医院门口的商店里买了香蕉和几斤苹果还有别的一些东西,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吴香花住院的病房。在门诊大楼后边的住院区,六楼内科,吴香花住在七号病房。说来也巧,吴月秋刚坐电梯到六楼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正从护士站那里往病房走,吴月秋脱口喊了一声。“耀梅”。
果然是李耀梅,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李耀梅有些惊奇的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眼前出现的人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会是吴月秋。
“你咋来了”。李耀梅把惊喜写在脸上,迎上来看着吴月秋。
“我来看看你”。吴月秋把手中的东西放在地上,刚想伸手去触摸李耀梅才发现这里不是磨盘沟的玉米地,急忙又把手缩回来,看了看周围来来回回的人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然后看了看李耀梅身后的病房说。“我要不要去看看你娘啊”。
李耀梅摇摇头说。“还是不去了吧,她这两天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好像还严重了,我都不敢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医院的走廊上毕竟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李耀梅也没有留下吴月秋带来的礼物,这时候有护士在喊七号病房二零三病人的家属。
“俺娘开始输水了”。李耀梅应了一声,然后对吴月秋说“我不能陪你说话了,没有别的事你赶紧回去吧”。
一步三回头,看着李耀梅离去的背影吴月秋恋恋不舍的走出医院。
吴月秋从县城医院里见过李耀梅回到磨盘沟已经是下午了。这次去医院给吴月秋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耀梅显得有些憔悴,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心疼,他不知道自己该为李耀梅做些什么来分担她的忧愁,很显然她母亲吴香花的病情不容乐观,一个月了病情还再反反复复,再这样下去吴月秋真的为李耀梅的全家担心,她父亲李现成现在真的成了糊不上墙的一摊烂泥,还有正在上初中的弟弟需要人照顾,以后上学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指望李现成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屋漏偏遇连阴雨,那年秋天,玉米穗鼓包的关键时候连着半个月没有下雨,农村石厚土薄,地都不耐旱,一到烈日炎炎的中午玉米叶子被晒得打卷,看着让人既心疼又无奈,再这样下去整个磨盘沟的玉米将面临减产,吴月秋的母亲虽然给李现成家的玉米地清理了杂草,如果雨水充足兴许还能收个三二百斤,久旱无雨,李现成家今年玉米绝收已成定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时候想想,李现成的今天也是他爹李东和给他造成的,从小到大李东和仗着自己是生产队长,地里的农活没有让李现成沾过手,只想着让他混个铁饭碗,有个工资,结果现在铁饭碗也丢了,农活儿也不会,做为指天靠地生存的农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过再想想也怪李现成太不争气,不会不要紧,可以学,只要舍得出力就不会饿死,地里锄棵草,给玉米施施肥也不是很难,可就是不做,一个字,懒。
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磨盘沟的人暗地里都为李现成家将来的日子捏了把汗。都说“他爹李东和那人太能干了,却生了这么一个不懂世间烟火的败家子,李家完了”。
果不其然,吴香花出院了。不是病好了,是没有钱再治病了。医院也没有把话说死,只说病人的康复还是有希望的,要想彻底治好,还需要十几万,没有钱,只有回家静养了。
不要说十几万,就是一千块钱李现成也拿不出来了。能卖的都卖了。李现成哭丧着脸对吴香花说。“猪卖了,麦子也卖了,咱家这情况你也都看见了,要是有人要血我愿卖血给你治病”。
一个多月的治疗吴香花已经变了人形了,原本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因为化疗剃成了光头,曾经红润细腻的脸上苍白的就像是一张纸,深陷的眼窝空洞无神,就连前门牙也掉了两颗,一句话都说不完整,急促的喘气把嘴唇都憋成了紫色。
“太吓人了”。村子里去看过吴香花的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一个多讲究的女人,唉,太可怜了”。
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撑着苟延残喘的吴香花,她知道指望那个没用的男人已经不可能给她弄来十几万的救命钱了。
那段时间李耀梅家的亲戚们你来我往,她大姨吴桂花的到来给李耀梅的母亲吴香花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其实很早的时候吴香花就给大姐说过要她给女儿李耀梅找个婆家。
吴桂花看见妹妹吓人的样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你看看你现在都成啥样了,人不人鬼不鬼的瘦成了一把骨头,要不是当年咱爹你也不会这样子”。
吴香花已经连陪着大姐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干涸着沙哑的嗓子吃力的喘着气,断断续续的说。“大—大—大—姐,我不—想死”。
吴桂花的到来对于吴月秋和李耀梅无异于灭顶之灾,那个秋天最终滴雨未落,磨盘沟的玉米绝收了。
对于李耀梅来说玉米绝收已经不重要了。她成了母亲吴香花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大姨吴桂花给她找了一个婆家,是山外小镇上一个开印染厂厂长的儿子,和吴桂花一个村子,男方二十二岁转业一年,很快就能接替他父亲厂长的位置了。
“有钱”。吴桂花说。“就是有钱,不要说十几万就是一百万人家都不眨眼”。
吴香花拉着李耀梅的手声泪俱下。“闺女,娘的命就在你一句话了”。
李耀梅没有说话,却有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
农历十一月初七,立冬。
弥漫的的大雾笼罩着磨盘沟。李耀梅今天要出嫁了。迎亲的队伍一早就从山外吹吹打打来到磨盘沟,十几辆桑塔纳轿车的前保险杠上系着大红绸带,一辆吹响器放鞭炮的工具车走在最前头。在磨盘沟人的记忆里,婚丧嫁娶,古老超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排面,河东河西的村民们呜呜泱泱在村头站成两排,或谈笑风生或交头接耳。看热闹的人群里,没有看见吴月秋也没有看见吴月秋的娘。
村子后边的打麦场上,此时的吴月秋坐在打麦场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在那里就能清清楚楚的看见对面的路,看见送亲的队伍,以这样的方式,最后目送自己心爱的人。
上午十点,嘀嗒嘀嗒的乐器再此响起,意味着送亲的队伍要启程了。
这乐曲如同万箭穿心,吴月秋的心碎了。
村前的路上,鞭炮声响过之后,唢呐声渐渐远去。
坐了很久,吴月秋站起来,走到麦秸垛旁边,昨天晚上,他和李耀梅相约在这里做了一次告别,总有千般不忍万般不舍,也任由泪水倾诉衷肠了。
“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李耀梅说。“可是你没有能力,但我相信你会出人头地,可是俺娘等不及了”。
吴月秋紧紧拥抱着李耀梅,此时今夜李耀梅还属于自己,过了今夜,她就是别人的女人了。一想到那样的场景,吴月秋扼腕长叹,心如刀割。
最后一次,李耀梅把自己给了吴月秋。那一夜,两个人在打麦场的麦秸垛里相拥而眠,一直到五更时分,鸡叫三遍。
吴香花住在县人民医院,也是听母亲从别人那里打听到的吴香花住院的地址。吴月秋在医院门口的商店里买了香蕉和几斤苹果还有别的一些东西,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吴香花住院的病房。在门诊大楼后边的住院区,六楼内科,吴香花住在七号病房。说来也巧,吴月秋刚坐电梯到六楼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正从护士站那里往病房走,吴月秋脱口喊了一声。“耀梅”。
果然是李耀梅,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李耀梅有些惊奇的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眼前出现的人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会是吴月秋。
“你咋来了”。李耀梅把惊喜写在脸上,迎上来看着吴月秋。
“我来看看你”。吴月秋把手中的东西放在地上,刚想伸手去触摸李耀梅才发现这里不是磨盘沟的玉米地,急忙又把手缩回来,看了看周围来来回回的人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然后看了看李耀梅身后的病房说。“我要不要去看看你娘啊”。
李耀梅摇摇头说。“还是不去了吧,她这两天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好像还严重了,我都不敢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医院的走廊上毕竟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李耀梅也没有留下吴月秋带来的礼物,这时候有护士在喊七号病房二零三病人的家属。
“俺娘开始输水了”。李耀梅应了一声,然后对吴月秋说“我不能陪你说话了,没有别的事你赶紧回去吧”。
一步三回头,看着李耀梅离去的背影吴月秋恋恋不舍的走出医院。
吴月秋从县城医院里见过李耀梅回到磨盘沟已经是下午了。这次去医院给吴月秋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耀梅显得有些憔悴,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心疼,他不知道自己该为李耀梅做些什么来分担她的忧愁,很显然她母亲吴香花的病情不容乐观,一个月了病情还再反反复复,再这样下去吴月秋真的为李耀梅的全家担心,她父亲李现成现在真的成了糊不上墙的一摊烂泥,还有正在上初中的弟弟需要人照顾,以后上学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指望李现成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屋漏偏遇连阴雨,那年秋天,玉米穗鼓包的关键时候连着半个月没有下雨,农村石厚土薄,地都不耐旱,一到烈日炎炎的中午玉米叶子被晒得打卷,看着让人既心疼又无奈,再这样下去整个磨盘沟的玉米将面临减产,吴月秋的母亲虽然给李现成家的玉米地清理了杂草,如果雨水充足兴许还能收个三二百斤,久旱无雨,李现成家今年玉米绝收已成定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时候想想,李现成的今天也是他爹李东和给他造成的,从小到大李东和仗着自己是生产队长,地里的农活没有让李现成沾过手,只想着让他混个铁饭碗,有个工资,结果现在铁饭碗也丢了,农活儿也不会,做为指天靠地生存的农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过再想想也怪李现成太不争气,不会不要紧,可以学,只要舍得出力就不会饿死,地里锄棵草,给玉米施施肥也不是很难,可就是不做,一个字,懒。
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磨盘沟的人暗地里都为李现成家将来的日子捏了把汗。都说“他爹李东和那人太能干了,却生了这么一个不懂世间烟火的败家子,李家完了”。
果不其然,吴香花出院了。不是病好了,是没有钱再治病了。医院也没有把话说死,只说病人的康复还是有希望的,要想彻底治好,还需要十几万,没有钱,只有回家静养了。
不要说十几万,就是一千块钱李现成也拿不出来了。能卖的都卖了。李现成哭丧着脸对吴香花说。“猪卖了,麦子也卖了,咱家这情况你也都看见了,要是有人要血我愿卖血给你治病”。
一个多月的治疗吴香花已经变了人形了,原本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因为化疗剃成了光头,曾经红润细腻的脸上苍白的就像是一张纸,深陷的眼窝空洞无神,就连前门牙也掉了两颗,一句话都说不完整,急促的喘气把嘴唇都憋成了紫色。
“太吓人了”。村子里去看过吴香花的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一个多讲究的女人,唉,太可怜了”。
强烈的求生欲望在支撑着苟延残喘的吴香花,她知道指望那个没用的男人已经不可能给她弄来十几万的救命钱了。
那段时间李耀梅家的亲戚们你来我往,她大姨吴桂花的到来给李耀梅的母亲吴香花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其实很早的时候吴香花就给大姐说过要她给女儿李耀梅找个婆家。
吴桂花看见妹妹吓人的样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你看看你现在都成啥样了,人不人鬼不鬼的瘦成了一把骨头,要不是当年咱爹你也不会这样子”。
吴香花已经连陪着大姐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干涸着沙哑的嗓子吃力的喘着气,断断续续的说。“大—大—大—姐,我不—想死”。
吴桂花的到来对于吴月秋和李耀梅无异于灭顶之灾,那个秋天最终滴雨未落,磨盘沟的玉米绝收了。
对于李耀梅来说玉米绝收已经不重要了。她成了母亲吴香花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大姨吴桂花给她找了一个婆家,是山外小镇上一个开印染厂厂长的儿子,和吴桂花一个村子,男方二十二岁转业一年,很快就能接替他父亲厂长的位置了。
“有钱”。吴桂花说。“就是有钱,不要说十几万就是一百万人家都不眨眼”。
吴香花拉着李耀梅的手声泪俱下。“闺女,娘的命就在你一句话了”。
李耀梅没有说话,却有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
农历十一月初七,立冬。
弥漫的的大雾笼罩着磨盘沟。李耀梅今天要出嫁了。迎亲的队伍一早就从山外吹吹打打来到磨盘沟,十几辆桑塔纳轿车的前保险杠上系着大红绸带,一辆吹响器放鞭炮的工具车走在最前头。在磨盘沟人的记忆里,婚丧嫁娶,古老超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排面,河东河西的村民们呜呜泱泱在村头站成两排,或谈笑风生或交头接耳。看热闹的人群里,没有看见吴月秋也没有看见吴月秋的娘。
村子后边的打麦场上,此时的吴月秋坐在打麦场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在那里就能清清楚楚的看见对面的路,看见送亲的队伍,以这样的方式,最后目送自己心爱的人。
上午十点,嘀嗒嘀嗒的乐器再此响起,意味着送亲的队伍要启程了。
这乐曲如同万箭穿心,吴月秋的心碎了。
村前的路上,鞭炮声响过之后,唢呐声渐渐远去。
坐了很久,吴月秋站起来,走到麦秸垛旁边,昨天晚上,他和李耀梅相约在这里做了一次告别,总有千般不忍万般不舍,也任由泪水倾诉衷肠了。
“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李耀梅说。“可是你没有能力,但我相信你会出人头地,可是俺娘等不及了”。
吴月秋紧紧拥抱着李耀梅,此时今夜李耀梅还属于自己,过了今夜,她就是别人的女人了。一想到那样的场景,吴月秋扼腕长叹,心如刀割。
最后一次,李耀梅把自己给了吴月秋。那一夜,两个人在打麦场的麦秸垛里相拥而眠,一直到五更时分,鸡叫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