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中国导弹(下)-类似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的小说
第七百四十章 中国导弹(下)-类似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的小说-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笔趣阁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作者:那年那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s: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如今中国研制反舰导弹主要是为了对付大型战舰,即使是战列舰也必须有能力击沉才行,但这却差点将那些研究人员都给难倒了。【小说文学网】因为对于这种装甲坚厚、尺寸又大的目标,无论是用(半)穿甲战斗部还是破甲战斗部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其中前者因为速度不够(这个时期的技术还造不出能够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来)而缺乏足够的动能,加之战列舰侧弦将所有要害部位都保护好了的主装甲带厚度极大,根本就没有击穿的可能,打上层建筑又无法令其沉没;而聚能战斗部虽然穿深足够,但因为其特殊的机理,用来对付体积庞大的战列舰就仿佛用绣花针去扎大象一样,虽然可以穿透防护,却不会有实质xing的效果。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设计人员却突然异想天开地想道,“为什么一定要掠海飞行呢?超低空飞行虽然更容易避开雷达侦察,但是高空飞行时空气阻力更小,因而速度更快,这同样可以增大敌人拦截的难度,而且发现目标后要从高空下冲,又可以获得几千米高度的势能带来的额外动能,末端速度达到2马赫甚至更快都有可能,这样即使采用半穿甲战斗部也将获得相当大的穿深。而且从上向下攻击时打的是薄得多的水平装甲,应该不难将其击穿。这样导弹就能钻进敌舰内部爆炸,什么军舰也顶不住”
大家一听都觉得很有道理,但由于掠海型反舰导弹的设计方案是胡卫东这位顶头上司亲自敲定的,所以项目组的负责人还是小心翼翼地特地向其作了汇报。胡卫东一听登时眼前一亮,心想,“这不是历史上毛子花岗岩导弹的设计思路吗?历史上德国人搞的滑翔炸弹也是这个思路,对付大型战舰这种设计确实是最好的,确实,武器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满足需求才是最关键的。这两年任务太重。我为了加快研发速度,只顾着照办后世的经验,居然将这个基本原则都给忘记了。这小子有前途,果然这种新事物的研究。还是要更多地依仗年轻人啊!穿越以后我一直太拘泥于后世的经验。有时也未必就一定正确啊。看来应该给他们更大的zi you才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舰队防空能力、尤其是对于超音速目标的拦截能力远远不能与后世相比,因此反舰导弹的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大以尽可能地提升威力。设计中的海鹰1重型反舰导弹全重接近10吨,这甚至超过了德国古斯塔夫巨炮专用的混凝土破坏弹和英国“高脚杯炸弹”,而且还采用了只有中国才用得起的钨合金侵彻战斗部,再加上从6000米以上高度开始俯冲带来的恐怖动能,其穿透能力之大可想而知
根据技术人员的估计,目前世界现役的主要航空母舰型号基本上都只需要一枚就能击沉,前提是打在主要部位而非外漂等边角位置;即使是战列舰,多用几枚也能搞定。唯一的遗憾是,块头太大令其无法被飞机挂载,也难以装备到中小型舰艇上,目前中国仅有长沙级驱逐舰才能装得下,其余的则只能作为岸舰导弹来使用。不过海鹰1重型反舰导弹硕大的体积也令其拥有了超过300公里的恐怖shè程,对于中国海军这样的防御型海军来说已经基本够用了。
不过胡卫东还是要求反舰导弹的原定研究路线也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以便飞机和中小型舰艇也有可用的轻型反舰导弹,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当战列舰退出历史舞台以后,那些小巧玲珑的掠海型反舰巡航导弹才是主流
除了反舰导弹,中国还有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其他项目正在研究之中,只是因为效费比相比较低(如今的飞机坦克都不太值钱、而导弹却贵得很。),中国的科技力量又很薄弱,没有太多的余力,因此重视程度相对小了很多。不过深知其价值的胡卫东还是决定,只要“911工程”完成后腾出了人手,就要立即提升那些项目的级别,尤其是ri后唯一能够对付老美超高空侦察机的防空导弹
除了导弹和制导鱼雷,制导武器大家族还包括制导炸弹和制导炮弹等无动力的制导武器,其中制导炸弹历史上德国就在二战后期研究了出来,并利用它击沉了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罗马号,虽然这个战果存在着很大的偶然xing,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其巨大的潜力。只是由于中国现在科研人员总数严重不足,因此这些项目也只能挂在导弹等核心项目上顺带进行研究,进度自然快不到哪儿去,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尽管如此,抢在所有国家之前开始研究(其他国家现在连激光都还没有呢)的激光制导技术还是令胡卫东忍不住浮想联翩
虽然火箭、制导技术与电子计算机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911”工程的核心始终还是核武器。胡卫东深知由于中国常规军力还不够强大,因此仅仅搞出原子弹并不足以威慑美苏德这三个巨头,氢弹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如果原子弹都没有搞出来,没这个“扳机”,氢弹也不过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所以“911工程”的第一个关键就是得先把原子弹造出来,而原子弹的“核炸药”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天然铀中反复提纯分离得到的铀同位素铀235,二是在反应堆中以铀238吸收中子转化而成的钚239。由此就引出了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所谓的铀路线和钚路线,而在胡卫东看来,这两条路线各有难易和利弊
在比较铀弹和钚弹优劣之前,先得提一下原子弹的构型,同样是有两种设计思路,即“内爆法”和“枪法”,前者对核燃料的利用率比后者高得多,并且用作氢弹“扳机”的原子弹只能采用“内爆法”设计,因此胡卫东的选择就没有什么疑问了,尽管他知道“枪法”的难度远比“内爆法”小得多
如今中国研制反舰导弹主要是为了对付大型战舰,即使是战列舰也必须有能力击沉才行,但这却差点将那些研究人员都给难倒了。【小说文学网】因为对于这种装甲坚厚、尺寸又大的目标,无论是用(半)穿甲战斗部还是破甲战斗部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其中前者因为速度不够(这个时期的技术还造不出能够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来)而缺乏足够的动能,加之战列舰侧弦将所有要害部位都保护好了的主装甲带厚度极大,根本就没有击穿的可能,打上层建筑又无法令其沉没;而聚能战斗部虽然穿深足够,但因为其特殊的机理,用来对付体积庞大的战列舰就仿佛用绣花针去扎大象一样,虽然可以穿透防护,却不会有实质xing的效果。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年轻的设计人员却突然异想天开地想道,“为什么一定要掠海飞行呢?超低空飞行虽然更容易避开雷达侦察,但是高空飞行时空气阻力更小,因而速度更快,这同样可以增大敌人拦截的难度,而且发现目标后要从高空下冲,又可以获得几千米高度的势能带来的额外动能,末端速度达到2马赫甚至更快都有可能,这样即使采用半穿甲战斗部也将获得相当大的穿深。而且从上向下攻击时打的是薄得多的水平装甲,应该不难将其击穿。这样导弹就能钻进敌舰内部爆炸,什么军舰也顶不住”
大家一听都觉得很有道理,但由于掠海型反舰导弹的设计方案是胡卫东这位顶头上司亲自敲定的,所以项目组的负责人还是小心翼翼地特地向其作了汇报。胡卫东一听登时眼前一亮,心想,“这不是历史上毛子花岗岩导弹的设计思路吗?历史上德国人搞的滑翔炸弹也是这个思路,对付大型战舰这种设计确实是最好的,确实,武器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满足需求才是最关键的。这两年任务太重。我为了加快研发速度,只顾着照办后世的经验,居然将这个基本原则都给忘记了。这小子有前途,果然这种新事物的研究。还是要更多地依仗年轻人啊!穿越以后我一直太拘泥于后世的经验。有时也未必就一定正确啊。看来应该给他们更大的zi you才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舰队防空能力、尤其是对于超音速目标的拦截能力远远不能与后世相比,因此反舰导弹的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大以尽可能地提升威力。设计中的海鹰1重型反舰导弹全重接近10吨,这甚至超过了德国古斯塔夫巨炮专用的混凝土破坏弹和英国“高脚杯炸弹”,而且还采用了只有中国才用得起的钨合金侵彻战斗部,再加上从6000米以上高度开始俯冲带来的恐怖动能,其穿透能力之大可想而知
根据技术人员的估计,目前世界现役的主要航空母舰型号基本上都只需要一枚就能击沉,前提是打在主要部位而非外漂等边角位置;即使是战列舰,多用几枚也能搞定。唯一的遗憾是,块头太大令其无法被飞机挂载,也难以装备到中小型舰艇上,目前中国仅有长沙级驱逐舰才能装得下,其余的则只能作为岸舰导弹来使用。不过海鹰1重型反舰导弹硕大的体积也令其拥有了超过300公里的恐怖shè程,对于中国海军这样的防御型海军来说已经基本够用了。
不过胡卫东还是要求反舰导弹的原定研究路线也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以便飞机和中小型舰艇也有可用的轻型反舰导弹,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当战列舰退出历史舞台以后,那些小巧玲珑的掠海型反舰巡航导弹才是主流
除了反舰导弹,中国还有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其他项目正在研究之中,只是因为效费比相比较低(如今的飞机坦克都不太值钱、而导弹却贵得很。),中国的科技力量又很薄弱,没有太多的余力,因此重视程度相对小了很多。不过深知其价值的胡卫东还是决定,只要“911工程”完成后腾出了人手,就要立即提升那些项目的级别,尤其是ri后唯一能够对付老美超高空侦察机的防空导弹
除了导弹和制导鱼雷,制导武器大家族还包括制导炸弹和制导炮弹等无动力的制导武器,其中制导炸弹历史上德国就在二战后期研究了出来,并利用它击沉了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罗马号,虽然这个战果存在着很大的偶然xing,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其巨大的潜力。只是由于中国现在科研人员总数严重不足,因此这些项目也只能挂在导弹等核心项目上顺带进行研究,进度自然快不到哪儿去,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尽管如此,抢在所有国家之前开始研究(其他国家现在连激光都还没有呢)的激光制导技术还是令胡卫东忍不住浮想联翩
虽然火箭、制导技术与电子计算机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911”工程的核心始终还是核武器。胡卫东深知由于中国常规军力还不够强大,因此仅仅搞出原子弹并不足以威慑美苏德这三个巨头,氢弹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如果原子弹都没有搞出来,没这个“扳机”,氢弹也不过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所以“911工程”的第一个关键就是得先把原子弹造出来,而原子弹的“核炸药”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天然铀中反复提纯分离得到的铀同位素铀235,二是在反应堆中以铀238吸收中子转化而成的钚239。由此就引出了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所谓的铀路线和钚路线,而在胡卫东看来,这两条路线各有难易和利弊
在比较铀弹和钚弹优劣之前,先得提一下原子弹的构型,同样是有两种设计思路,即“内爆法”和“枪法”,前者对核燃料的利用率比后者高得多,并且用作氢弹“扳机”的原子弹只能采用“内爆法”设计,因此胡卫东的选择就没有什么疑问了,尽管他知道“枪法”的难度远比“内爆法”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