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林琳告诉病人和她的儿子,服药期间,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身上是否出现皮疹,如果有,马上停药,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林琳对于这种第一次治疗的病人,一般只开一周的药。他需要观察疗效,也需要密切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一周后的周二上午,林琳照常出门诊。这是林琳能够不断在专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
林琳刚坐好,这位老人家在她的儿子的搀扶下,走进诊室。
“林院长,太感谢您了!这一周,我终于能安稳睡觉了。自从当天服用您开的药,到现在,再也没有疼痛了。”老人家握着林琳的手,显得很高兴,也很激动。
“完全不痛了?”
“对,完全不痛了。”
“那就好,接下来,我开一个月的药给您,免得您老是来回跑。”
“谢谢林院长。”老人家更加高兴。
“林院长,您开的药,也太便宜了吧?我带我妈妈到过这么多医院,看过这么多医生,还没有一个医生开如此便宜的药。”病人的儿子说。
“治病用药,并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适合病人使用就好。”
“话是这么说,不过,有些医生还是开了不少中成药。这些中成药,价格不便宜哦。”
“中成药也不能说不好,关键是要用在对的病人身上。像你妈妈这种情况,没有必要吃这些要。哦,对了,一会带她去抽血检查一个血常规,我想看看她血液的细胞状况。”
“好的,请林院长开单,我马上带她去检查。”
“嗯,等检查结果出来,我再给她开药。”林琳开出了化验单,递给病人的儿子。病人的儿子带着他的母亲,离开了诊室。
林琳想看看,病人有没有因为服用卡马西平而影响白细胞。前世,林琳曾经遇到过一例病人,才吃一天的卡马西平,白细胞跌倒零,情况非常危险。
后来,经过全力抢救,才使病人的白细胞恢复正常。这期间,如果病人有感染,死亡率会非常高。
血常规的结果很快出来,当林琳拿着病人的血常规结果时,不由松了一口气:病人的血常规结果是正常的。
林琳为病人开了一个月的药,并叮嘱她下次来诊的时间。老人家千万般感谢后,才与林琳告别,离开诊室。
这样的一幕,前世的林琳经常遇到,在医术和医德方面,重生后的林琳,没有多大的改变,继续受到无数病人的欢迎。
此时的神经内科,力量还不够强大。不管是以前的凌晓云,还是现在的丁凤,想将神经内科带向新的高度,非常困难。
丁凤与凌晓云的不同之处,是丁凤非常有自知之明,关键的时刻,她会将林琳请来回,主持制定科室发展的大方向,主持特别疑难的病例的讨论。
一天,林琳接到丁凤的电话,要请林琳周五来主持一例疑难病例的讨论。
“科室讨论过了没?”
“我曾经组织科室讨论过一次,大家都认为,这个病人是一位格林巴利综合的病人。不过,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病人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还越来越差。”
“现在情况怎么样?”
“病变似乎继续往上发展,昨天,呼吸困难,已经进行气管切开,用上了我们新买的、进口的呼吸机了。”
“从理论上讲,病程已经超过一个月,病变的进展应该停止了。但病人的情况,非常反常,我们无法把握。所以,想请您回来看看。”
“林院长,没有您在,我心里不踏实啊。”丁凤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请简书记了没有?”
“一会我打电话给他。”
“好,周五我回病房。”林琳知道,一般情况下,丁凤不会麻烦他,现在请他回去,肯定遇到麻烦了。
周五上午,林琳准时出现在神经内科病房。
每次回来,林琳都能感受到,神经内科在逐步改变。从人的精神面貌,到科室的环境,都在变好。丁凤的努力,林琳能感受到,也能看得到。
病人是马水源主管的,丁凤示意马水源,开始汇报病史。
“等等,简书记不回来吗?”
“林院长,您也知道,疑难病例讨论,他什么时候回来过?”丁凤似乎很无奈。
是啊,丁凤不能命令简三叠必须回来。但是,简三叠这样做,等于自绝了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
“好吧,开始。”林琳不再理会简三叠。
“患者52岁,男性,农民。因四肢乏力一个月,加重伴不能呼吸三天。”马水源开始汇报病史。林琳则伸手,将病人的病历本拿在手中。
他一边听马水源汇报病史,一边聚精会神地翻看病历。
自从当院长后,林琳回来参加过几次疑难病例讨论。每一次,林琳都是这样。一开始,科室的人感到困惑:“这个林院长,究竟是看病历,还是听汇报?”
每一次,在主管医生汇报完病史后,林琳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出主管医生汇报中的漏洞,大家才恍然大悟,林琳原来是“一脑多用”。
林琳这一招,震慑了全科室的医生,他们再也不敢在汇报病史环节马马虎虎了。
“病人在发病前,有可疑的‘感冒’史,随后出现四肢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入院体查发现,病人四肢肌力四级弱,四肢的皮肤干燥脱屑,双上肢的腱反射对称性减弱,双下肢的腱反射呈对称性活跃,病理征没有引出。”
“入院后,我们为病人做了腰穿,检查了病人的脑脊液生化和常规,发现病人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而白细胞数正常,其它的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因为病人的病史比较特别,在丁主任的主持下,我们对这位病人进行全科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病人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如此明显,体征上也倾向为周围神经损害,所以,这个病人的诊断,以‘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能性大。”
林琳对于这种第一次治疗的病人,一般只开一周的药。他需要观察疗效,也需要密切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一周后的周二上午,林琳照常出门诊。这是林琳能够不断在专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
林琳刚坐好,这位老人家在她的儿子的搀扶下,走进诊室。
“林院长,太感谢您了!这一周,我终于能安稳睡觉了。自从当天服用您开的药,到现在,再也没有疼痛了。”老人家握着林琳的手,显得很高兴,也很激动。
“完全不痛了?”
“对,完全不痛了。”
“那就好,接下来,我开一个月的药给您,免得您老是来回跑。”
“谢谢林院长。”老人家更加高兴。
“林院长,您开的药,也太便宜了吧?我带我妈妈到过这么多医院,看过这么多医生,还没有一个医生开如此便宜的药。”病人的儿子说。
“治病用药,并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适合病人使用就好。”
“话是这么说,不过,有些医生还是开了不少中成药。这些中成药,价格不便宜哦。”
“中成药也不能说不好,关键是要用在对的病人身上。像你妈妈这种情况,没有必要吃这些要。哦,对了,一会带她去抽血检查一个血常规,我想看看她血液的细胞状况。”
“好的,请林院长开单,我马上带她去检查。”
“嗯,等检查结果出来,我再给她开药。”林琳开出了化验单,递给病人的儿子。病人的儿子带着他的母亲,离开了诊室。
林琳想看看,病人有没有因为服用卡马西平而影响白细胞。前世,林琳曾经遇到过一例病人,才吃一天的卡马西平,白细胞跌倒零,情况非常危险。
后来,经过全力抢救,才使病人的白细胞恢复正常。这期间,如果病人有感染,死亡率会非常高。
血常规的结果很快出来,当林琳拿着病人的血常规结果时,不由松了一口气:病人的血常规结果是正常的。
林琳为病人开了一个月的药,并叮嘱她下次来诊的时间。老人家千万般感谢后,才与林琳告别,离开诊室。
这样的一幕,前世的林琳经常遇到,在医术和医德方面,重生后的林琳,没有多大的改变,继续受到无数病人的欢迎。
此时的神经内科,力量还不够强大。不管是以前的凌晓云,还是现在的丁凤,想将神经内科带向新的高度,非常困难。
丁凤与凌晓云的不同之处,是丁凤非常有自知之明,关键的时刻,她会将林琳请来回,主持制定科室发展的大方向,主持特别疑难的病例的讨论。
一天,林琳接到丁凤的电话,要请林琳周五来主持一例疑难病例的讨论。
“科室讨论过了没?”
“我曾经组织科室讨论过一次,大家都认为,这个病人是一位格林巴利综合的病人。不过,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病人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还越来越差。”
“现在情况怎么样?”
“病变似乎继续往上发展,昨天,呼吸困难,已经进行气管切开,用上了我们新买的、进口的呼吸机了。”
“从理论上讲,病程已经超过一个月,病变的进展应该停止了。但病人的情况,非常反常,我们无法把握。所以,想请您回来看看。”
“林院长,没有您在,我心里不踏实啊。”丁凤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请简书记了没有?”
“一会我打电话给他。”
“好,周五我回病房。”林琳知道,一般情况下,丁凤不会麻烦他,现在请他回去,肯定遇到麻烦了。
周五上午,林琳准时出现在神经内科病房。
每次回来,林琳都能感受到,神经内科在逐步改变。从人的精神面貌,到科室的环境,都在变好。丁凤的努力,林琳能感受到,也能看得到。
病人是马水源主管的,丁凤示意马水源,开始汇报病史。
“等等,简书记不回来吗?”
“林院长,您也知道,疑难病例讨论,他什么时候回来过?”丁凤似乎很无奈。
是啊,丁凤不能命令简三叠必须回来。但是,简三叠这样做,等于自绝了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
“好吧,开始。”林琳不再理会简三叠。
“患者52岁,男性,农民。因四肢乏力一个月,加重伴不能呼吸三天。”马水源开始汇报病史。林琳则伸手,将病人的病历本拿在手中。
他一边听马水源汇报病史,一边聚精会神地翻看病历。
自从当院长后,林琳回来参加过几次疑难病例讨论。每一次,林琳都是这样。一开始,科室的人感到困惑:“这个林院长,究竟是看病历,还是听汇报?”
每一次,在主管医生汇报完病史后,林琳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出主管医生汇报中的漏洞,大家才恍然大悟,林琳原来是“一脑多用”。
林琳这一招,震慑了全科室的医生,他们再也不敢在汇报病史环节马马虎虎了。
“病人在发病前,有可疑的‘感冒’史,随后出现四肢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入院体查发现,病人四肢肌力四级弱,四肢的皮肤干燥脱屑,双上肢的腱反射对称性减弱,双下肢的腱反射呈对称性活跃,病理征没有引出。”
“入院后,我们为病人做了腰穿,检查了病人的脑脊液生化和常规,发现病人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而白细胞数正常,其它的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因为病人的病史比较特别,在丁主任的主持下,我们对这位病人进行全科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病人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如此明显,体征上也倾向为周围神经损害,所以,这个病人的诊断,以‘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