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的时候,还没到家门口呢就先听到了玉康的哭嚎声,这一出有点熟啊。

    “这是咋的啦?”玉华看着黑着脸的李母。

    李母把手里的扫炕笤帚重重的放下:“还能咋啦,你都不知道,玉康这孩子手有多欠,那个啥的收音机被他给拆了,装回去也不响了,你大哥二哥都摆弄半天了,还是不成,我不打他还留着他。”

    玉康趴在炕上,屁股露在外面,屁股上一条一条的都是扫帚抽的印,哭声从嚎哭变成抽抽搭搭的。

    “我想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小人,我姐说让我自己去找,我不拆了我咋找里面的小人,问你们你们也不知道,就知道打我,呜呜。”这委屈的。

    玉华有点尴尬,这咋整。

    “我后面不是还有一句话么,你找不到不会再去问别人啊,谁让你拆收音机了,这咋能怨我。”

    李母的眼神扫了过来。

    “那啥,我找人给装上还不成么,保证能响。”

    顶着李母要吃人的目光,去了玉林哥俩的房间。

    俩人对着一堆零件,抓耳挠腮的,不知道从哪下手好。

    “玉华,这些东西我们刚才装到一起了,但它怎么的也不响,要不我再去找找张海云,说不定他有办法。”玉林是真没招了,这东西还是第一次碰,用都学了好久,更别说修了。

    玉华上前把所有的零件包了起来:“不用,明天我找人试试,不行再说,张海云那人还是少接触比较好。”

    第二天这些零件就到了和安面前。

    玉华认识的人中,也就只有和安能干这事了。

    和安扒拉了一下:“我试试吧,我之前只见过国产大的收音机,这种外国货我也没见过,只能试试,不行咱再到市里去找人修吧。”

    玉华自然是千肯万肯的,能下手就不错了。

    和安研究了两天,又和玉华去了趟市里的废品收购站,找了好些个零件,才把这小小的收音机修好。

    玉华见和安有这本事,又提了个更过分的要求:“和安,你能不能用这些废旧的零件拼个大的收音机,我想放到咱村委去,咱这地方实在是消息太慢了,有了这东西咋也能多个耳朵。”

    和安是不会拒绝玉华的要求的,更合况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研究,组装普通的收音机也不是什么难事。

    没用两天,外形丑陋的收音机就在村委办公室老支书的办公桌上安了家,成为办公室里的新宠,没有老支书在场,谁也不许碰。

    把收音机拿回家后的没几天也到了玉林办喜事的日子。

    这时候条件虽然强了很多,但大操大办的是不可能的,只是尽可能的往热闹里办。

    李媒婆还真没吹牛,这婚事真个给操持的热热闹闹的,还没花多少钱,家里外边都满意。

    翠花穿着小红棉袄,被玉林欢欢喜喜的接进了门。

    屋外几桌不缺肉的筵席,村里人也吃的欢喜。

    李家不是那种新娘坐上炕,媒人扔过墙的人家。

    再三感谢了帮忙的几个妇人,把厨房里特意留下的谢礼拿出来分了后,客客气气的把李媒婆一众人送出了家门。

    李母乐呵呵的让玉华给新进门的儿媳妇送了碗肉饭,还让闺女告诉翠花好好在屋里待着,外面的活不用管。

    这时候好些人家是,只要媳妇过了门,那就是自己家的人,有活不干还能成。

    翠花早就在屋里换下了新棉袄,穿上了平时干活的衣服,这么新的衣服可不能弄埋汰了。

    做好准备出门一起收拾院子的翠花,被端着饭的玉华按在了炕上。

    “嫂子,坐下,外面的活有大哥二哥呢,你先吃点,垫吧垫吧,这一天折腾坏了吧。”玉华把碗塞到了翠花的手里。

    翠花之前是做好准备的,自己这样的新媳妇好多婆婆是不喜欢的,觉得是自己勾引了自家儿子。

    没出嫁前,娘家妈就把这些掰开了揉碎了讲了个明白。

    甚至都做好了做个受气小媳妇的准备。

    没想到婆婆和小姑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刁难的意思。

    手里的碗沉沉的,一看就是装满了饭,还是白米饭,上面铺了半碗肉,另一半是些豆腐白菜,这一碗饭下去,就是个大男人也能吃个八分饱了。

    翠花有点拘谨的抓了抓棉袄衣角,有点不安的说:“我先出去帮娘把活干了,一会儿回来再吃。”

    玉华听大嫂叫娘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新媳妇就是脸皮薄,叫个娘给自己闹了个红脸。

    玉华把手里的筷子又往翠花的手里递了递,示意先吃饭。

    “大嫂,你不用这样小心翼翼的,咱们家没那么多讲究,今天就做个幸福的新媳妇,外面也没啥活了,就是些借的桌椅,笨重的很,我哥他们就送了。

    你午饭都没吃,赶紧先把肚子填饱是正事,这饭是咱娘让我送来的,你就安稳的吃饭就是。”

    翠花听了玉华的话也不好执意出去,虽然饿但也不好意思大口扒饭。

    看着翠花小口小口的吃饭,知道自己在这里她放不开,赶紧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玉林婚事办完,李家的存货消耗大半,但李家全家都开心的很。

    翠花本就不是个难相处的人,而且还带着刚入门新媳妇的小心,一家人磨合的很是不错。

    李母也不是个刻薄的婆婆,玉华是个怕麻烦的小姑,所以李家现如今还没什么婆媳,姑嫂问题,又临近年关,忙活完婚事,立马开始备年货。

    有活在手,忙个不停,也缓解了相处之初的那点子尴尬。

    过了小年,迎大年。

    小年第二天,村里冒着雪把需要交工的猪送到了市里,除了种猪和老母猪,剩下四头,成为村里杀年猪活动的主角。

    玉华觉得现在村里杀年猪的象征意义更大些,代表着北河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了另一个台阶。

    场院里那个热闹啊,小孩子跑来跑去,欢呼着要吃肉了。

    虽然上次村里组织上山打猎,因为有人受了伤,大家的情绪并不高,小孩子被大人的情绪所感染,这次则不同,大人小孩都欢喜的很。

    村里的是有屠户的,王屠户拿着手里今年用的特别多的刀,指挥村里的壮小伙,把猪都捆好。

    有人伸手拍了拍肥猪的大屁股,称赞着猪养的好。

    村里有几户人家也养了猪,但哪里舍得杀猪吃肉,都赶到市里换钱去了,那几户的猪明显比养殖场里的小的多。

    玉林这个时候恨不能把胸脯挺上天,那个骄傲劲啊,巴不得人人都来夸自己一遍。

    别说,村里人算是对养殖场改了印象,养个家畜啥的最怕得病,那么多的家畜养在一起,万一有个啥,那是一个也留不下,所以好些人并不看好。

    没想到那啥科学养殖的还真行,李家大小子也是个能成事的。

    连王家人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李母更是被夸的红光满面,晕晕乎乎。

    翠花个新媳妇更是被打趣的羞臊不行。

    总之,李玉林同志给李家争光了。

    李母为了奖励玉林特意做了顿简易版的红烧肉,虽然味道比不了国营饭店,但大家都吃的挺乐呵。

    第二天李母带着新进门的儿媳妇和玉华就开始了蒸煮之旅。

    粘火勺、粘豆包、煎饼、馒头、包子啥的,样样数数的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虽然数量都不多,但该有的都得有。

    李母势要把这个年过的有声有色,仿佛代表着李家从此以后就不同了。

    过年这天李母拿出了早就给每个人准备好的新衣服,连刚进门的翠花都有。

    果然是新年新气象。

    悄悄的在家里摆了祭台,敬告祖宗家里娶了长媳,全家很是满意。

    这一年的年夜饭是玉康有记忆以来吃过最丰盛的一顿饭,直到玉康老了都记得这顿年夜饭。

    正月初二玉林陪翠花回娘家后,李家也就和村里几家相熟的走动走动,没啥亲戚这时候就显得不是那么热闹。

    别扭了多天的玉山也找上了玉华。

    “妹儿,二哥这段时间想明白了,你说的都对。”玉山耷拉着个脑袋,像是犯了什么天大的错似的。

    玉华知道像是玉山这样的所谓老实人,主意才正呢,认准的事很难改,这难不成是开了窍了。

    看着玉华用看稀奇的眼神看着自己,玉山觉得自己浑身都不自在。

    “你别这么看着我,我知道你说的都对,但我下不去手也是真的,这些日子我就是在想我应该咋办,我要是过不了这一关,开春我也不去当兵了。

    我一直这样,去当兵就是在害人,那就不是保家卫国,是害人性命,我不能干这事。

    前一阵咱村里杀猪,我去找过杀猪匠,我还找过叶医生,他们告诉我很多。”

    玉华有点吃惊,这个二哥真是不一样了啊。

    “你咋想到去找他们的?”

    玉山有点不好意思:“杀猪匠以前那是天天见血的,我就想知道,这杀猪和杀人有啥区别,杀猪时间长了会不会不把命当回事。

    你猜那王屠户咋说的,他说他以前见血就怕,就晕,后来还是他爹逼着他拿起了杀猪刀,杀第一头猪的时候,还做了好几宿噩梦呢,后来杀猪杀多了,有段时间也觉得手里的刀不止能杀猪,甚至能杀人,甚至有段时间觉得自己杀的猪就是人,那段时间都魔怔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水杯里的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4章 第34章,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笔趣阁并收藏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