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放下手头的工作,看着玉华:“换粮?换啥粮?你和卢教授不是去弄粮种去了么,咋哪个村有好粮种了,你说,只要东西好,咱们二斤换一斤也行。”

    玉华觉得自己这个建议是有点过分,但跑多了村子,那些村子情况实在是不乐观。

    “那啥,别的村子留的粮种还不如咱们村子呢,这回没弄到啥好种子,我说的换粮是用咱们村的粮种换别村的粮种。”

    老支书笑了:“玉华你和卢教授折腾半个多月,跑了近十个村子,一斤粮种没换回来,反倒是要把咱们的粮种换出去,来,你给支书爷好好说道说道。”

    “支书爷,咱们村子已经算是附近所有村子发展最好的了,收成好,养殖做的好,还要有厂子了,不说是顿顿有鱼有肉,但说是家家能吃饱,不算夸大吧。”

    “这倒是,咱们村这一年是发展挺好,市里还特别的夸奖了咱村,所以,玉华,你是想……”老支书看着眼前这个眉目清亮的姑娘。

    这一年北河村变化是大,但变化最大应该是这个孩子才是。

    “支书爷,我就知道您的胸怀就是广大,啥事都能包容。”

    马主任身手打了玉华脑袋一下:“咋,你马叔我就是个小肚鸡肠的,就能看着周围的村子忍饥挨饿,你这丫头,想做好事,明说就是了。”

    玉华捂着脑袋做疼痛状:“马叔,我这不是怕你们不同意么,再说这可不是小事,粮食粮种关乎人命的事,万一出点岔子,我不想连累村里。”

    “你这丫头,我们这些老东西连这点事都担不了,这事咱们自己也不好办,得和市里领导打个招呼,还得快点,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春耕了,行了,你和卢教授带几个人,把库房里的粮种弄好,其他的我和你马叔就办了。”

    都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这地里哪怕多打办成粮食也是好的,老支书对这肯定是支持的。

    玉华和卢教授俩人带着几个人把北河村的几个粮仓翻了个遍,尽可能多的准备起粮种来。

    关于春耕的事,就没有拖拉的,第三天就有附近村子拉着粮食来换粮种了。

    北河村的丰收那是在春市都出名的,苞米棒子是又大有饱满,去年秋收的时候还有好些好信的人特意来瞧过,那时候就羡慕的不得了,现在能换粮种了,还不麻利的来啊,更何况是一比一的换,这是占了大便宜了。

    春耕前,北河村的那条小道上牛车就没断过,可以说这是北河村这几十年来人气最高的时候,连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上门说亲的都多了起来,天天都有外村的媒婆到村里来打听消息来。

    种子准备差不多的时候,建筑小队那边药厂也差多了。

    李家也接到张海云送来的口信,可以接货了。

    张海云看着墙角的瓷砖坐便啥的,就想哭,万一一会儿那女魔头不给自己钱可咋整,自己这十几年的身价也就值这么点东西了。

    又看了看身边的兄弟,说不定过了今晚就得散伙了,就更想哭了,队伍要散了啊!

    当初那几个小子咋那么贱非得去打劫那俩兄弟,招惹到那个女煞星,等会咋的也得再收拾一顿那几个小子。

    玉山敲开了院门。

    “呦,都在呢,不忙啊。”玉华也不理会里面人如丧考妣的脸色,对俩哥哥说:“验验货,我和他们聊聊。”

    我们不想和你聊。

    “来这边坐,有事您吱一声就是,还聊啥聊。”张海云赶紧把自己坐着的椅子让给玉华。

    玉华大马金刀的坐下,从兜里掏出一沓钱出来:“自然得好好聊聊了,弟兄们这半个月这么辛苦,我这不也得意思意思,我可是个讲究人,不能占你们便宜不是,你上次说的最低价是个什么价?”

    张海云,我想口吐芬芳了,脸呢。

    周围小弟,我想问候你家仙人好,臭不要脸的。

    “您看这是我们整理的进货单,我们没啥文化,您凑合着看。”张海云掏出张纸,给玉华递了过去。

    上面的价钱和玉华估计的也差不多,没啥大水分,看起来这群人还挺听话,以后还能用用。

    “哎呀,大家都是兄弟,我还能不信你们咋的,这还有零头呢,行我给凑个整数好算账。”

    张海云心里留下了泪,这后面的数一抹自己得赔半年的收入。

    玉华照着单子上的数给凑了个整数出来,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以后还得继续往来呢,万一给这些人玩散伙了,上哪找这么听话的人来。

    张海云接过钱,数着数着,表情慢慢产生了变化。

    “小大姐,这钱您是不是数错了,这多了呀?”

    玉华摆摆手说:“没错,我现在手里也不宽裕,拿不出多的钱出来,但也不能让兄弟们白跑,多出来的就当我请弟兄们吃顿饭,等我手头宽裕了,下次找你们办事的时候,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还有下次,那现在把多出来的钱还给你成不成,你换个人祸害行不行,张海云内心咆哮。

    面上当然得,笑嘻嘻的接过,还得再三感谢,做流氓做到这份上也是可怜。

    李家兄弟俩把检查好的建材装上牛车,示意玉华可以走了。

    这边和心里苦的张海云打过招呼,三人护着牛车慢悠悠的回了北河村。

    卢教授和玉华虽然没弄来更好的种子,但北河村自己留的种也不错,自家用当然是把最好的事先留下来了。

    春耕开始了,玉华的老黄牛生活也开始了。

    这边药厂建好,没有订单也不能进入大规模生产,只能先用去年剩下的草药做了些样品让袁圆几人带着出去找销路,先试试水。

    现在袁圆和文柔静几人不仅仅是柳编小组的销售员,而是整个北河村的销售员,在外期间可以销售一切北河村外销的东西。

    去年年底很多知青就和村委打过招呼,开年可能直接回城,上面会发调令。

    没想到今年开春回来的知青就有十个人,加上姚娇娇带来的妹妹,也才十一个,比去年少了一半还多,可给村里人乐坏了。

    回来的大多数知青在村里都是有工作的,剩下的那几个可能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没能力把子女安排回城,短时间内应该是回不了城了,只得老老实实的跟着村民干活。

    老支书在上面派下来的调令上,把这些离开的知青夸了又夸,恨不能写出一朵花来,这群眼高手低的家伙走了,老支书都要笑出声来。

    为难知青,压下调令,那是不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最好是把知青点的那些家伙都带走,放鞭炮欢送都行。

    老支书路过知青点,看着空下来的房子,笑的眉眼弯弯,这春天的太阳就是好,晒的人心情都好了。

    建筑小队已经开始给李家和叶医生两家的房子打地基了,经过药厂的磨合后,建筑小队现在那叫一个默契,施起工来,那是个井井有条,速度快的很。

    等到给李家照着图纸修卫生间和洗澡间的时候,建筑小队的人觉得自己真是开了眼了,就是个茅房还弄的那么敞亮,那么干净,比好些人家厨房都干净。

    从张海云那弄来的装修材料一登场就给建筑队的人惊到了了。

    这些个东西在接下来的工程中吸引了建筑小队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这东西以前都没见过,至于安装啥的那更是不会了。

    还好有王承福,基本上是手把手的教着把这些东西装上的。

    卢教授作为玉山的另一个老师,玉华当然不能厚此薄彼了,把从张海云那弄来的建筑材料也给卢家匀了些,梁家也不能不给,几家把东西分了个干净。

    卢教授和梁教授倒是没觉得这有啥,但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可高兴坏了,之前住在省城的时候都用不上这些好东西,没想到在这小山村里还能用上抽水马桶之类的,简直不要太开心啊。

    两家和李家来往的更频繁了,两家的孩子大的和玉华差不多,小的也没比玉康小多少,玩的都很好,两家也算是融入北河村了。

    除了建筑小队的人,村里开始了全力以赴的进行春耕,经过一年的锻炼,玉华对农活不说是手到擒来,但也做的有模有样了。

    拉起犁来,只有经过训练的玉山能跟上玉华的脚步,其他人在玉华眼中都是渣渣,自信心爆棚。

    小跟屁虫和安在叶医生那里学了一个多月,期间不能经常见到玉华,情绪有些低落,春耕开始,是一定要跟着玉华的。

    叶医生也发现和安在玉华身边情绪会更好一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也不去管俩人了。

    玉华和和安在一起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自己智商上的不足。

    咋都是脑子差距就那么大呢。

    玉华真想大吼一声,说好的穿越之后走上人生巅峰呢。

    哎,现在只能说一句穿越不长智商!

    手里拿着刚做好的播种器,看着被人围在中间夸奖的和安,玉华有种想哭的冲动。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水杯里的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9章 第39章,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笔趣阁并收藏穿越之异世女的年代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