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结盟,不但能暂时安抚弘光朝廷,让他们不敢对大清动手。

    如果两国联合起来,去和李自成、张献忠开战,那么对于八旗来说,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还可以让弘光王朝和海贼王分庭抗礼,让他们成为敌人,这对于大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洪先生说得不错,这个提议,我很是赞同。”

    多尔衮难得地夸赞了一句。接着道:“多铎,你可愿意接替豪格,镇守山东,威慑宵小。”

    “十四哥,本来我应义不容辞,但是刚才洪尚书言明,此次派往山东的主帅应当有足够的威慑。”

    “而我刚刚兵败洛阳,怕对海贼王的震慑不足,还是请十二哥为帅为最佳。”

    多尔衮忽然觉得多铎会动脑子了,便是对阿济格命令道:“阿济格,命你领旗下人马进驻山东,替换豪格,震慑海贼王,不得有误!”

    “遮,臣遵旨。”

    接着又吩咐吴三桂:“吴三桂,命你率领本部人马,随阿济格前往山东,由阿济格统领,不得有半点差错!”

    “臣遵命。”

    吴三桂心中一喜,多尔衮既答应自己出征,自己便能领着关宁铁骑兵离开京城,天下之大,无拘无束。

    一个海贼王就能做到这一步,我吴三桂又怎么可能比得上关宁铁骑?

    …………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朱庆请来的大人物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扬州。

    只有傅青主没有来,因为傅青主现在在太原,那地方朱由崧管不着。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同为三大思想家,而方以智还没有当和尚,就被人掳走了,而朱之锡却在家乡为他的祖父守墓。

    这几个人拿到太子的请柬,没有一个是痛快答应的。

    信使只好又跪了下来,又是一拜,强调了恶魔王子的可怕,可是这些人却有一万个理由拒绝。

    没办法,先礼后兵是不行了,软硬兼施也不好使。只好拿出最后的杀手锏——圣旨,别看只有一道,只是一个幌子,但比朱庆的请帖管用多了。

    甭管你什么理由,统统得上车。

    最可笑的还是当朝兵部尚书张煌言,因为皇帝一道圣旨,罢免了他的官职,转交给了朱庆,让张煌言哭笑不得。

    再加上李渔、宋应星等人。真可谓是济济一堂。

    关键是朱庆不知道张煌言是兵部尚书,先有史可法,又有阮大铖,现在加上一个张煌言,南明的兵部到底有多少尚书。

    朱庆依旧梳着可以让苍蝇劈叉的分头,正装出席。

    他恭敬地向在场的大人物们行礼。表现得极为恭敬,态度十分诚恳。

    并将其所整理的国学注音、断句、修辞、文法四册作为礼物送给大家。谦虚道:

    “诸位都是当代名士、大儒,我这点微不足道的东西,还请诸位见谅。”

    不管这些人是怎么来扬州的,看到这位太子殿下请他们来,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

    这些人还真的没把朱庆放在眼里。

    不过,这位太子殿下,居然还有一本专著?只是不知道,这孩子会写些什么。

    不过人家既然恭恭敬敬地递了过来,大家还是要给点面子的,随便翻看了一下。

    唯一例外的,就是兵部尚书张煌言。

    恶魔太子的称谓,那可绝对不是虚传的。

    如果翰林院能查出来,状告太子的奏折,比魏忠贤的奏折还要多。

    更何况,他能够以一己之力,收服江北,诛杀重臣,统领大军,打败清军,绝非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

    没有特殊情况,千万不能招惹。

    这一页一页地浏览下来,许多人都是连连点头,不过也有人在暗自摇头,王夫之便是如此。

    朱庆赶紧恭恭敬敬地说道:“至于而农先生,您看我这拙作,可有什么意见?”

    此时王夫之年不过三十,头戴方巾,脸上有一道伤疤,双颊凹陷,眉毛浓密,眼睛圆圆的,鼻梁高挺,留着三绺短须。

    只见他随手翻了翻朱庆的那本书,轻声道:

    “殿下这几个法子,倒是让我读书容易了不少。然而读书的乐趣,在于从先贤的话语中,挖掘自己的思想,领悟其中的真意。所以,后人才会对先贤的思想产生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争论。若是按照殿下的方法写书,岂不是太无趣了?”

    朱庆实在是没搞明白古人的思维,难道容易读的书反而不好?

    读不懂的书才是好书,才会让人有兴趣?

    朱庆问道:“依先生的意思,这本书该怎么写?”

    “立意高远,道理深远,言简意赅,用词晦涩难懂,才能让人琢磨,余韵悠长,此乃佳作。”

    朱庆明白了,为什么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原来古人写的文章,越是让人看不懂,越是挠头,越觉得高深。

    这是古代文人的毛病,总觉得自己的文章晦涩难懂才是好文章。

    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看来我比你有学问的样子。

    古汉语最难的地方,就是看得懂每一个字,却需要翻译。

    基本上算是一门外语。

    因此,有许多含糊不清的地方,不仅耗费了文人墨客不少的精力,而且还极大地妨碍了学术的交流。

    不行,这个毛病得改。

    朱庆道:“至于农先生,晚辈不才,看了《论语·泰伯》中的一句话,不知可否赐教?”

    “但讲无妨。”

    王夫之心想:“我已经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了,还担心你出题?”

    朱庆道:“有一句话,我听不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

    王夫之还以为他说的是什么,没想到这么简单。

    “民可以使,而不能使人知。意思是让百姓按照读书人所说的路走,不用告诉他们原因。”

    朱庆连躬身道:“多谢先生指点。”

    转头对黄宗羲道:“太冲先生怎么看?”

    黄宗羲没料到朱庆会问这个问题,愣了愣,急忙回答:

    “我读过《论语》中的另一种意思,上下贯通,意思就是百姓掌握了诗、礼、乐,任由其自行发展;如果百姓学不会,读书人就会教化他们。”

    “宁人先生以为如何?”朱庆又转向了顾炎武。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明末风流小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海里的黑石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97章 争论,明末风流小公爷,笔趣阁并收藏明末风流小公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