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寺的住持空一大师佛法深厚,经常在寺中讲授佛法,祝姜身上的伤还未痊愈,不能来回奔波,几人在金光寺的客房住了已有一段时间。

    闲暇无聊时,德妃便拉着祝姜一同去听空一大师讲经。

    金光寺的宝殿内供奉着几尊大佛,一身袈裟的空一大师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口中讲述着大乘佛法。

    他的周围围着许多弟子,个个神情专注的听着。

    德妃学着那些弟子的模样,恭敬的诵着经,一旁的祝姜,虽外表是个凡人,芯子里其实还是个妖怪,这金光寺的佛光普照让她头有些晕。

    她整个人迷迷糊糊的,德妃诵经时心无旁骛,并未注意到祝姜的不自在。

    蓦的,殿内的诵经声突然停了下来。

    空一大师的目光朝着祝姜看过来,他站起身走到祝姜身旁。

    大殿上的弟子纷纷不解,疑惑地看着住持。

    “这位施主,可是不舒服?”

    祝姜注意到住持过来了,强撑着不适,起身恭敬道:“无碍的,住持”

    空一大师笑而不语,将手上一串佛珠送给祝姜。

    “施主,这是送你的”

    祝姜疑惑的看着住持,接过佛珠后,头脑的晕涨感瞬间消失了。

    空一大师见人无恙后,转身回去继续讲授佛法。

    德妃起身搀扶着祝姜,满脸担忧道:“住持为何要送你一串佛珠?”

    祝姜笑了笑:“可能住持觉得我有佛缘吧”

    皇上这几日便会到达金光寺,原本前几日就该到了,不知出了什么岔子,耽搁了一段时间。

    魏炀自从祝姜受伤后,每日都陪在祝姜身边,偶尔也会找来一些话本子讲给祝姜听,让祝姜解解乏。

    虽然魏炀的话仍是极少,可祝姜能感觉出,经此一事,魏炀心中对于祝姜的戒备少了很多,反而更加依赖她了。

    如此想着,祝姜越发有信心。

    在山中的岁月总是过得极快,又过了一月,祝姜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皇上也在某个午后悄无声息的来了。

    他是悄悄来的,随行的只有贴身护卫,来时并未惊动住持,最先去的是祝姜的院子。

    彼时祝姜刚睡醒,一睁眼便见到皇上站在眼前,刚想要起身行礼,便被皇上捉住了手腕。

    “爱妃免礼,朕此次前来就是为了爱妃,不知爱妃的伤好了没有?”

    祝姜表面笑嘻嘻,其实内心嫌弃的一批,若是他再晚来一步,她的伤都要结痂了。

    “回皇上,臣妾的伤好多了,并无大碍”

    皇上一听,立即喜笑颜开:“那就好,那就好”

    “既然爱妃无事,那便随朕回宫吧,太后的病情已有好转,爱妃早些随朕回宫,朕才能安心”

    皇上急匆匆的拉着祝姜往屋外走,祝姜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挣开皇上的手,问道:“德妃姐姐和玉成公主还不知道皇上来了,不告诉他们一声吗?”

    “爱妃放心,稍后自会有人来接她们回宫”

    祝姜听见皇上如此说,点头应好。

    “好,那臣妾叫上炀儿这就随陛下回宫”

    “等等”

    皇上一脸严肃的望着祝姜,脸色难看。他甩了甩袖子,正经说道:“此次回宫,爱妃一人随朕回去便可”

    祝姜有些不明白,什么叫她回去便可,那魏炀呢?

    “皇上,炀儿是臣妾的孩子,臣妾怎么能丢下他一个人独自回宫呢?”祝姜虽不知皇上为何如此说,但从皇上独自一人来接她,便料想到宫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你回宫之后,朕会让人废了五皇子,他便不再是你的孩子”

    皇上并没有觉得不妥,魏炀不受宠,是宫里人尽皆知的事,他的孩子有许多,少一个并没有什么。

    祝姜突然跪了下来,声泪俱下的哭诉道:“皇上,臣妾不知炀儿犯了什么错,您要这样对他?”

    美人落泪,犹如梨花带雨,这一串串的眼泪像是刀子一般落在了皇上的心间上,他的语气瞬间软了下来,将人从地上扶了起来。

    “爱妃啊,朕知你心善,不过你这样又是何苦呢?”

    皇上叹了一口气,将宫里发生的事都告诉了祝姜。

    原来皇上没能及时赶到金光寺,是因为皇后突发恶疾,太医怎么治也治不好,没有办法,皇上只能让钦天监占卜一番,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冲撞了皇后。

    而结果也正如祝姜想的那样,天狼星命煞极硬,影响了天上的紫微星,那天狼星的位置正巧在金光寺方向。

    加上祝姜又因魏炀受了伤,这种种事情让皇上不得不多想,思虑再三之下,皇上决定把五皇子放到金光寺,永生不准再入宫。

    对于祝姜,他倒是存了几分情意在,亲自跑到金光寺来接她。

    “皇上,您不能因为一人之言便断定是炀儿的过错,炀儿他还小”

    “够了,你不要再说了,朕这次来只是为了接你回去,若是你不愿同朕回去,便和他一起留在这”

    皇上负手背立在祝姜面前,语气冷漠而又决绝,祝姜只觉得心灰意冷,天家又怎么会真的有亲情存在。

    她是妖,心脏尚且有温度,但是眼前的人,比她还要冷血。

    若是一开始只是为了成仙,让魏炀走向正途,不会变成残忍暴虐的帝王,那么真正体会到魏炀众叛亲离的感受,祝姜却觉得他很可怜。

    “好”

    祝姜应了声。

    皇上勾了勾唇,“爱妃这就对”了

    “臣妾愿意在金光寺出家,为皇上和皇后娘娘祈福,保佑大魏国运昌盛,臣妾愿意永生不再踏入皇宫,只换取炀儿在京城一生无虞。求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答应臣妾”

    祝姜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把剪刀,削发为证。

    皇上看到她的断发,气的胡子都翘了,甩了甩衣袖,只留下了“随你”二字,便径直出了院子。

    祝姜瘫坐在地上,狼狈的笑了笑,幸好,他答应了。

    面前突然出现一双黑色玄靴,魏炀不知何时出现在她面前,说道:“母妃这又是何苦呢?”他不值得她对他如此好的。

    “炀儿,母妃想同你说几句真心话”她自知以后不能陪伴在魏炀身边,却希望他不要因此怨恨他人而心生戾气,若是这样,也枉费了祝姜的一番苦心。

    “母妃知道你从小受了许多苦楚,所以待人看事都不愿付出真心,可是母妃知道你其实一直希望有个人能关心你,爱护你。你天资聪颖,学业从来不需要母妃操心,可是做人首要做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母妃希望你今后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对百姓倾心相待的人,只有这样才是母妃的好孩子,你听懂了吗?”

    祝姜一番苦口婆心,为的就是在他心中种下一颗仁善的种子,待这颗种子破土发芽,那么他心中的戾气便会消散。

    魏炀点点头:“儿臣懂了”他日后定要风风光光迎她回宫。

    听他如此说,祝姜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皇上按照约定将魏炀带了回去,而祝姜便替魏炀留在金光寺,常伴青灯古佛。

    春去秋来,夏暖冬藏,又是一年花朝节。

    淑妃在金光寺出家一事,传遍了大街小巷,总有些好奇的百姓接着求神拜佛的名头,想要一睹淑妃的芳容,传言,淑妃可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妃子,却不知为何出了家。

    民间将皇上与淑妃之间的爱恨纠葛还编成了话本子,让许多人津津乐道。

    对于这个淑妃就更加好奇了,而身处舆论中心的祝姜此时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封从京城寄来的信,正津津有味的读着呢。

    “什么?炀儿竟然进了内阁?”

    “还是当今文科状元!”

    祝姜忍不住站起身来,激动地想要找人倾诉,她就知道凭借炀儿的智商,在朝中定能有所作为。

    她拿起笔,打算给小石头写个回信,让他继续关注着魏炀的一举一动,有什么事及时告诉她。

    小石头是祝姜安排在魏炀身边的仆人,她总是放心不下魏炀,便让小石头代替她照顾魏炀。

    写完信后,祝姜将信绑在信鸽的脚上,将它放飞,这信鸽便会替她传达消息。

    算一算,她离开京城已有八个年头了,想必炀儿都快要忘记她这个母妃了。

    这几年,空一大师将她安排在别院住着,不让任何人过来打扰,将她保护的极好。

    起初前几年,魏炀还回来看过她,后来来的次数便少了。

    祝姜从小石头的信中,了解到这几年,魏炀成长的很好,十六岁便以学堂榜首的身份进入大理寺,先后治理了洛阳水灾,聊城大旱,如今又进入了内阁,成了今科状元。

    她的心里总算踏实了,按照这样发展下去,距离祝姜完成任务,只是时间的问题。

    别院里种了一棵桃树,是那年魏炀走之前种下的,祝姜站在门前,望着花瓣簌簌落下,感叹道一转眼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

    新芽早已长成了老树,花瓣落了又开,早已是物是人非。

    京城。

    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木制窗上,眼睛四处转着,咕咕的叫唤,刚想要飞走,便被人捏在了手里,惊得鸽子止不住扑棱着翅膀。

    身长如玉的公子解下鸽子身上的信封,看到信上的内容,弯唇一笑。

    将信纸妥帖收好,坐在窗前的书桌上拿起笔墨,写了封回信重新绑在鸽子的腿上,将鸽子放飞,让它回到原来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穿着褐色衣衫的仆人突然出现,四处寻找些什么,见到桌子旁的人,下意识的跪了下去。

    小石头颇为惊恐的唤道:“殿殿下,你怎么会在这?”

    眼前这个看起来温润如玉,彬彬有礼的公子便是魏炀,他心情颇好的倒了杯茶,闻着茶叶的清香,抿了一口,并未回答小石头的话。

    “收拾收拾,随我出宫”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假死后我成了魔王的黑月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拉斐尔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章 种子,假死后我成了魔王的黑月光,笔趣阁并收藏假死后我成了魔王的黑月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