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汜将手中剑向众人头顶上的六柄符剑遥遥一指,六柄符剑灵动无比,在姜有汜气机牵引下,寒光闪过,飞入众剑之前,蓄势待发。
姜有汜回转身来,与六位师弟按北斗七星方位分列于师父所隐入的翘曲点方位处的透明水晶球的上下四周。
上佳七祖双手各自起势,空中这数千柄神兵中的第一拨中飞出一千余柄飞剑,轻微凝滞后,尾随摽有梅的符剑,向东激射而出,然后悬停于百步处,剑尖向外,呈一个扇面遥指前方;第二拨一千柄剑,随了三师弟谷有蓷的符剑,向西横冲直撞而去,如第一拨那般悬停于百步处,结成一个剑阵镜面;第三拨将近九百把飞剑,随了四师弟邡有巢的符剑飞掠而上,密密麻麻汇聚一堆,如同飞羽攒射,飞剑轨迹看似凌乱不堪,悬停之际,有前有后有斜有直,剑指苍穹,却可让来犯之敌防不胜防。第四拨、第五拨、第六拨亦是按各方各位剑指六合,抱素朴而怀浑圆,气吞天地如虎,绝非任何人或神可以抵挡全部的存在。
数千飞剑寒光闪闪,由动转静,以上佳七祖为中心,气机牵连成面,织成大网,气势恢弘,杀机凛然。
剑阵中间的那个无形的水晶球里,山中老人在形如莲座的气雾上,盘腿而坐。
他突然微睁了双眼,爱怜地看着透明鸡蛋壳里横陈而眠的陈彻,左手轻轻抚摸着右掌上的小宇宙云团,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他说罢,左手一指向小宇宙轻轻弹出,一道幽蓝色的光束透指而出,“嗤”一声轻响,那个小宇宙在这道光束的激荡之下,向陈彻所在的透明鸡蛋壳轻轻撞去,然后,二者相接。
小宇宙在接触到透明鸡蛋壳的一霎,便如一块千年寒冰遇到了一块炽热的火炭,渐渐融化,气雾氤氲中,那个小宇宙化作一丝一缕,将鸡蛋壳缠绕起来,逐渐与包裹着陈彻的那个透明鸡蛋壳融为一体,看上去,便似由透明变成了乳白,就像结成了一个硕大的蚕茧。
陈彻身处于这个乳白色的蚕茧中,半睡半醒之间,盘腿坐于这个巨大蚕茧内部的虚空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周气机纵横,灼热,乃至火烫。
他的身躯、四肢无一处可动弹,只觉难以忍受,但是又不知该如何逃避。
他脸色渐转苍白,额上天庭处一抹血红印记逐渐显露出来,如一道燃烧的火,太阳穴青筋毕露,散垂于两肩的长发由青黑渐转灰白,发端向上竖立起来,如青灰的飞烟般,冉冉飞舞,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莫名笑意,半睁的眼眸里充满血红,隐隐有了天煞之意。
过了许久,他木然地盘坐了许久,看上去平静淡然,但脑中一片空白和虚无,心情激荡,几欲疯狂。他神智里没了一切,没了自己,没了天地,也没了他如何来如何去的记忆。
他恍恍惚惚地,半睁了双眼,漠然地看着身前的一切虚无。
他深深吸了一口长气,身子微微发颤,下意识用尽全身力气,硬生生将身子坐直了,胸中翻涌,口中一口浓如黑墨的老血喷了出来,体内似有一道魔鬼般的三昧邪火在灼烧他的五脏六腑。
这时,一颗青碧色的莲子,突然悬停在他的面前,他下意识地轻轻拈起,放入口中,慢慢吞下,然后,只觉丹田里火热一团,随之,一阵清凉的感知在他胸腹中游走。
这枚莲子似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道三昧邪火斗志渐衰,似有被丹田那股清凉的气息压制的态势。胸腹中正邪之气打斗场景虽极是激烈,正如烈火烹油,但心境却万籁俱寂,一片清明。
在这枚莲子神奇的力量加持后,那道三昧邪火与己身元力似已有一些中和之意,丹田真气竟而渐渐流转得较为顺畅的了。
他能感觉到他的躯体突然趔趔趄趄地向一个虚空的云气里跳去,似是一个箭步跨上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无意识里,他像一个半人半神的精灵一样,仰天一声长吟,头发根根竖立,冉冉如烟,色作灰白,眉间一道血色火焰状的印记,很是分明的直透发际。
此时,在他思想的影像中,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站在这个虚无的云天之间,衣襟轻舞,取雾作甲,化云为袍,在漆黑的九天云端上,将手中的绣锦刀轻轻晃了一晃,一道淡淡幽蓝色的焰光从刀锋中喷薄而出,便似刀锋中隐含着无穷的气机。
在这一瞬的时间里,陈彻感觉到自己眼里有像水一样的东西流出来,流过他的嘴边,咸咸的,这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眼泪?他心里觉得疼痛,但却有莫名的欢喜。
正在此时,一个声音如一线丝缕一般,很是轻柔地涌入他的耳中,然后在他脑海的空明处清晰的显现出来。
那个柔和的声音让他的心静如止水,他随即盘膝坐于虚空中,眼眸半闭,不再关顾身外一切,心中随了那声音默念脑海中显示的天心神功十四字真言,——“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工夫节次”。”
他轻轻颂着这几句真言,然后,脑海里又出现了一段不同的心法,“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随着真言入心,他的心思渐趋空灵,丹田气海渐成汪洋,体内无穷无尽的真气,自然顺着奇经八脉游走不停,全无阻滞,气息潜运,自然而然调运于四肢百骸,畅行于奇经八脉,如此自行调试一个小周天。
他半睁半闭了双目,视万状若无物,内心空明,眼观鼻,鼻观心,心神感应良知,磨炼知行合一,“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