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
众文武齐聚一堂。
周宽作为长史、南阳国令,是李裕最为倚重的心腹,自然也是众臣的领班。
他首先举杯。
“主公,此次征战,战果辉煌,我南阳荆襄荆南拓土千里,意义重大,臣等为主公凯旋接风。”
李裕哈哈大笑。
“谢长史接风。”
众人都举杯喝了。
有侍者满酒。
而后,张浚举杯说道:“主公前方拓土,臣在后方为邓王随王启蒙,心虽惶恐,必尽心尽力,勿使我主失望。”
“张公费心,本王感激不尽。”
“臣不敢。”
又是一大杯干了。
随后,张格、高适、陈班、李怀仙、王厚协、魏艾、周武、方兴都一一举杯。
这车轮战一下来,李裕可顶不住了。
接风宴喝着喝着就变成了天下形势分析会了。
张浚放下酒杯,吃了口菜,这才开口说道:“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分明。”
他一开讲,其他人都放下筷子听着,谁让人家曾是大唐的丞相呢?如今还是做学问的学者,说的话很有分量。
“朱温逆贼与李克用在河北战的激烈,至今未分胜负。”
“只是李克用已占优势,朱温勉强支应。”
“东边的王师范,可做牵敌,实力不大,如今也缓过劲儿来了,朱温想要弄死他,非一日之功。”
“淮南,刚刚吴王薨。杨渥立足未稳,已经无力进攻朱温。”
“只有我南阳,如今又得房州、归州,已有三国三州之地,应好好经营几年,待根基稳固才可再有他图。”
众人听了都暗暗点头。
李裕也知道,自己刚得三州之地,不宜再动刀兵。
“张公所言有理,明日好好议议。”
当夜,李裕与王妃温存半宿,算是暂时解了相思之苦。
十二月初一。
一大早,众文武就来上班了。
国府大堂里挤满了人。
以前,李裕手下的干臣不多,这个大堂还显得空空荡荡。如今很多人都成长起来,也走进了李裕的核心圈子。
这个厅堂就显得拥挤起来。
众人看着这个破旧的国府,心里都涌起了建盖新国府和王府的念头。
“诸君辛苦,今天,咱们就好好议议南阳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就开诚布公的讲出来。”
李裕开场定调,今天就是个头脑风暴会,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昨天接风宴上,张浚就提出了暂停攻伐,一心发展的策略。这个想法众人都没什么异议。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展南阳的问题。
于是众人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裕让王厚协把发言随案记录,会后进行总结。
陈班说道:“主公,房州、归州虽大,可与我境不相连,是为飞地也。能否与昭信节度使冯行袭相商,将他的均州让予我们,这样,房州、归州就与我南阳相连了。”
李裕当然知道,只有连成一片的土地才能真正的实施有效管辖,否则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块飞地就成别人的了。
他当然也想要均州,可是冯行袭肯定不会同意,提出这样的领土要求,无异于要他的性命。何况,冯行袭的发家地就是均州,他绝不可能同意。
与其让他心升异志,与自己翻脸,不如不提这事,以后再说。自己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死,树敌太多,是为不智。
“不可。”李裕还没出言否决,张浚先说话了。
“冯行袭是我争取的藩镇,不可在小事上伤了和气,徒增强敌。”
陈班被张浚搞了个大红脸,退了回去。
李裕笑呵呵的说道:“此次畅所欲言,不分对错,皆可言说。大家继续发言。”
有了李裕的解围,陈班心里好受了许多。
他是从长安来的外来户,和这些本地户本就不好融入,如今被张浚驳了面子,他很是尴尬。
还好有主公赏识,不然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长史所言有些道理,房州决不能成为飞地。”
周宽出班说道。
“讨要均州也是不妥,我建议,可找国丈商议,把襄州的谷城给予南阳管辖,走谷城还是方便的。”
“哦?谷城是何所在啊?”
“咳咳,主公。”
周宽这才详细的说起了谷城的地理风貌。
“谷城位于襄州的西北角,正是邓州与房州之间的连接部。
汉水从均州的武当延岑城南下,经过谷城流向襄阳。
有筑水从房州府治房陵流向东北方的谷城,与汉水汇流。”
“由此可见,从邓州的穰县走陆路可直达谷城,从谷城坐船可达房州的房陵城”
“至于归州嘛,就只能走江陵了。”
“哦。”
周宽一解释,李裕明白了。
“主公,我建议,既然峡州已经归属了荆襄,如若我们把归州也给荆襄,和他们换谷城,这样他们也连成片,我们也可把房州纳入管辖。”
高适主动出主意。
“嗯,有理。”
李裕点点头。
周宽嘴角动了动没有再说话。
其实他就是这个意思,相互调换一下,互惠互利。可高适却抢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
这段时间,高适在随州,暂代随王府长史。
虽然邓王府和随王府都未建衙,可是陈班和高适都是长史之职,与自己平起平坐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德王心中分量很重,可陈班和高适的崛起,依然让他看到了威胁。
“好,高长史的意见很好。”
李裕笑呵呵的肯定了高适的意见。
转头对周宽说道:“长史,此事还要你亲自去办。”
看到李裕殷切的目光,周宽觉得,自己在德王的心目中依然不可替代。
“遵命。”
行政区划议的差不多了,话题转到了农业生产上。
今年的南阳,虽然在年初的时候,经历了与朱温的短暂血拼,可对流民招募计划影响不大。
以前招募安置地区,仅是南阳、向城和方城三县,周边的州县百姓羡慕的不得了。
可限于种种原因,他们只有羡慕的份,也无法离开原籍。
今年好了。
南阳德王府管辖的范围扩大了。
整个邓州和随州因为成了邓王和随王的封地而获益。
陈班在今年四月份就任邓王府长史,管理邓州的农业生产,重点就是安置新流民,开垦荒地。
内乡、菊潭、新城、穰县、新野五县,原有两万户,八万人口。邓州五县经过流民招募,现有户五万,人口二十四万。
周宽给了粮食种子农具的支持,否则这些人来了也得饿死。
今年的粮食又是大丰收。仅这五县就收了八十万石,留下种子口粮,尚有三十万石可供销售。
新、老邓州人各个喜笑颜开,就等着官府的收购,那样就有钱了,可以给家里的二妮扯二尺布做身衣,可以给自己娘子买个银簪子,那是成亲时承诺过的,终于要兑现了,想想心里都美啊。
由于这两年南阳的崛起,这些县城也跟着沾光,生产的粮食、布匹、铁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都通过湍水、淅水走襄阳和新野汇聚到南阳,换得大量的铜钱,再采购其他的物品返回各县。
内乡县要去南阳要走淅水南下,过谷城到襄阳,再转入淯水去南阳,整整饶了一个大圈子。
虽然有陆路相通,可要大规模的物资运输,走水路是损失最少、运量最大、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只是耗费时间。
陈班出班奏道:“主公,今年邓州丰收,可收购余粮三十万石,如若在内乡与菊潭之间挖一水道,内乡物产可直接通过菊水进入湍水,可联通菊潭、新城、穰县、新野,则五县可互通,去南阳则节省大半的路程。”
说着话,陈班献出了一张图纸,竟然是地图。
见图上标注,内乡与菊潭之间的距离为六十里。
通过地图,李裕发现,果然如陈班所说,只要打通内乡与菊潭之间的水道,那么这五县就可被湍水连通,来南阳,到新野转进即可,无需再走襄阳了,确实节省了大半路程。
“诸君以为如何?”
周宽看看地图,闭目仔细的琢磨了一阵,睁眼开口说道:“主公,陈长史所言是为良策,不仅可解决交通问题,还有极大的军事价值。一水可掌半个邓州。”
“今冬征发青壮,挖掘内菊运河,争取明春通航。”
“是,主公。”
陈班眉开眼笑,得到主公的首肯,这样的满足感只有自己知道。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内菊运河”项目搞成,造福邓州百姓。
众文武齐聚一堂。
周宽作为长史、南阳国令,是李裕最为倚重的心腹,自然也是众臣的领班。
他首先举杯。
“主公,此次征战,战果辉煌,我南阳荆襄荆南拓土千里,意义重大,臣等为主公凯旋接风。”
李裕哈哈大笑。
“谢长史接风。”
众人都举杯喝了。
有侍者满酒。
而后,张浚举杯说道:“主公前方拓土,臣在后方为邓王随王启蒙,心虽惶恐,必尽心尽力,勿使我主失望。”
“张公费心,本王感激不尽。”
“臣不敢。”
又是一大杯干了。
随后,张格、高适、陈班、李怀仙、王厚协、魏艾、周武、方兴都一一举杯。
这车轮战一下来,李裕可顶不住了。
接风宴喝着喝着就变成了天下形势分析会了。
张浚放下酒杯,吃了口菜,这才开口说道:“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分明。”
他一开讲,其他人都放下筷子听着,谁让人家曾是大唐的丞相呢?如今还是做学问的学者,说的话很有分量。
“朱温逆贼与李克用在河北战的激烈,至今未分胜负。”
“只是李克用已占优势,朱温勉强支应。”
“东边的王师范,可做牵敌,实力不大,如今也缓过劲儿来了,朱温想要弄死他,非一日之功。”
“淮南,刚刚吴王薨。杨渥立足未稳,已经无力进攻朱温。”
“只有我南阳,如今又得房州、归州,已有三国三州之地,应好好经营几年,待根基稳固才可再有他图。”
众人听了都暗暗点头。
李裕也知道,自己刚得三州之地,不宜再动刀兵。
“张公所言有理,明日好好议议。”
当夜,李裕与王妃温存半宿,算是暂时解了相思之苦。
十二月初一。
一大早,众文武就来上班了。
国府大堂里挤满了人。
以前,李裕手下的干臣不多,这个大堂还显得空空荡荡。如今很多人都成长起来,也走进了李裕的核心圈子。
这个厅堂就显得拥挤起来。
众人看着这个破旧的国府,心里都涌起了建盖新国府和王府的念头。
“诸君辛苦,今天,咱们就好好议议南阳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就开诚布公的讲出来。”
李裕开场定调,今天就是个头脑风暴会,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昨天接风宴上,张浚就提出了暂停攻伐,一心发展的策略。这个想法众人都没什么异议。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展南阳的问题。
于是众人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裕让王厚协把发言随案记录,会后进行总结。
陈班说道:“主公,房州、归州虽大,可与我境不相连,是为飞地也。能否与昭信节度使冯行袭相商,将他的均州让予我们,这样,房州、归州就与我南阳相连了。”
李裕当然知道,只有连成一片的土地才能真正的实施有效管辖,否则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块飞地就成别人的了。
他当然也想要均州,可是冯行袭肯定不会同意,提出这样的领土要求,无异于要他的性命。何况,冯行袭的发家地就是均州,他绝不可能同意。
与其让他心升异志,与自己翻脸,不如不提这事,以后再说。自己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死,树敌太多,是为不智。
“不可。”李裕还没出言否决,张浚先说话了。
“冯行袭是我争取的藩镇,不可在小事上伤了和气,徒增强敌。”
陈班被张浚搞了个大红脸,退了回去。
李裕笑呵呵的说道:“此次畅所欲言,不分对错,皆可言说。大家继续发言。”
有了李裕的解围,陈班心里好受了许多。
他是从长安来的外来户,和这些本地户本就不好融入,如今被张浚驳了面子,他很是尴尬。
还好有主公赏识,不然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长史所言有些道理,房州决不能成为飞地。”
周宽出班说道。
“讨要均州也是不妥,我建议,可找国丈商议,把襄州的谷城给予南阳管辖,走谷城还是方便的。”
“哦?谷城是何所在啊?”
“咳咳,主公。”
周宽这才详细的说起了谷城的地理风貌。
“谷城位于襄州的西北角,正是邓州与房州之间的连接部。
汉水从均州的武当延岑城南下,经过谷城流向襄阳。
有筑水从房州府治房陵流向东北方的谷城,与汉水汇流。”
“由此可见,从邓州的穰县走陆路可直达谷城,从谷城坐船可达房州的房陵城”
“至于归州嘛,就只能走江陵了。”
“哦。”
周宽一解释,李裕明白了。
“主公,我建议,既然峡州已经归属了荆襄,如若我们把归州也给荆襄,和他们换谷城,这样他们也连成片,我们也可把房州纳入管辖。”
高适主动出主意。
“嗯,有理。”
李裕点点头。
周宽嘴角动了动没有再说话。
其实他就是这个意思,相互调换一下,互惠互利。可高适却抢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
这段时间,高适在随州,暂代随王府长史。
虽然邓王府和随王府都未建衙,可是陈班和高适都是长史之职,与自己平起平坐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德王心中分量很重,可陈班和高适的崛起,依然让他看到了威胁。
“好,高长史的意见很好。”
李裕笑呵呵的肯定了高适的意见。
转头对周宽说道:“长史,此事还要你亲自去办。”
看到李裕殷切的目光,周宽觉得,自己在德王的心目中依然不可替代。
“遵命。”
行政区划议的差不多了,话题转到了农业生产上。
今年的南阳,虽然在年初的时候,经历了与朱温的短暂血拼,可对流民招募计划影响不大。
以前招募安置地区,仅是南阳、向城和方城三县,周边的州县百姓羡慕的不得了。
可限于种种原因,他们只有羡慕的份,也无法离开原籍。
今年好了。
南阳德王府管辖的范围扩大了。
整个邓州和随州因为成了邓王和随王的封地而获益。
陈班在今年四月份就任邓王府长史,管理邓州的农业生产,重点就是安置新流民,开垦荒地。
内乡、菊潭、新城、穰县、新野五县,原有两万户,八万人口。邓州五县经过流民招募,现有户五万,人口二十四万。
周宽给了粮食种子农具的支持,否则这些人来了也得饿死。
今年的粮食又是大丰收。仅这五县就收了八十万石,留下种子口粮,尚有三十万石可供销售。
新、老邓州人各个喜笑颜开,就等着官府的收购,那样就有钱了,可以给家里的二妮扯二尺布做身衣,可以给自己娘子买个银簪子,那是成亲时承诺过的,终于要兑现了,想想心里都美啊。
由于这两年南阳的崛起,这些县城也跟着沾光,生产的粮食、布匹、铁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都通过湍水、淅水走襄阳和新野汇聚到南阳,换得大量的铜钱,再采购其他的物品返回各县。
内乡县要去南阳要走淅水南下,过谷城到襄阳,再转入淯水去南阳,整整饶了一个大圈子。
虽然有陆路相通,可要大规模的物资运输,走水路是损失最少、运量最大、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只是耗费时间。
陈班出班奏道:“主公,今年邓州丰收,可收购余粮三十万石,如若在内乡与菊潭之间挖一水道,内乡物产可直接通过菊水进入湍水,可联通菊潭、新城、穰县、新野,则五县可互通,去南阳则节省大半的路程。”
说着话,陈班献出了一张图纸,竟然是地图。
见图上标注,内乡与菊潭之间的距离为六十里。
通过地图,李裕发现,果然如陈班所说,只要打通内乡与菊潭之间的水道,那么这五县就可被湍水连通,来南阳,到新野转进即可,无需再走襄阳了,确实节省了大半路程。
“诸君以为如何?”
周宽看看地图,闭目仔细的琢磨了一阵,睁眼开口说道:“主公,陈长史所言是为良策,不仅可解决交通问题,还有极大的军事价值。一水可掌半个邓州。”
“今冬征发青壮,挖掘内菊运河,争取明春通航。”
“是,主公。”
陈班眉开眼笑,得到主公的首肯,这样的满足感只有自己知道。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内菊运河”项目搞成,造福邓州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