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搞大棚的余家人都赚了不少钱,待余知远留给爷爷奶奶看的彩色电视机被拿出来使用后,各家看了都特别喜欢。
大量现金在手的大家也正有给家里添置大件的想法和能力,看过余知远买的彩电,置办电视机也就成了这次大家的首选。
随后各家自己解决,或者通过余知远的帮助,每家都买到了一台电视,而且没人选黑白机型,一步到位的跟余知远一样买彩色电视机。
此时面对周围十多个坚立向天的竹竿,顶端装着的电视信号天线,余知远指着家里屋门前的竹竿问“我看大家买回来的彩电都在用,信号好吗?”
“信号可以,平时看节目还清楚,就是下雪的时候图像比较糊”
“看彩电就是比看黑白要舒服得多,好看的多。”
“你是不知道来看电视的人是有几多啊,一到晚上方圆几里的人都会陆陆续续跑来看电视,整个余家人的家里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
“要快天黑了,等晚上你就知道了,今天下雨下雪人都少不到哪里去”
“现在都是全天发电了,为了看电视,大家到处找油买油都特别积极……”
对于余知远的询问,家里的一大伙人各种回答他。
信号好,能看清图像挺好,余知远知道电视机对这时候缺少娱乐的群众,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百姓来说那就是个超级大杀器。
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一些人甚至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干,能一天到晚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节目,呵呵。
“现在有什么电视节目看啊”余知远问。
他能经常看电视是在86年之后,因此对这几年的电视节目并不知道,记得的只有过几天除夕夜的八二届春晚。
“《大侠霍元甲》,还有rb人演的《血凝》都特别好看,知远哥哥你们没在沪市买电视机看吗?”香菊一脸不应该啊的表情对余知远询问到。
“没有呢,要是买了电视机的话那就没人干活了。”
“呵呵呵”众人听后理解的笑起来。
李永辉指着香菊对余知远说“你这话说的很对,就说她吧,现在正好放寒假,她这几天就没有回去过,天天都是在你们这里吃住,早上起来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节目,晚上看到电视出雪花了才会睡觉,书和作业是一下没看。”
香菊扭动着身子嘟嘴反驳“电视真的好看啊,你们大人不都是一样也看的很晚吗。”
看来自己这表妹要以另一种形式止步初中学历了,余知远正准备开口劝导她,碰巧余永发进院子快速到余知远身边说道“我刚刚打过电话了,饶书记他说明天就会到我们这里来跟你见个面,想多听听你的想法和建议,你看我们要做什么迎接准备不?”
想着这段时间以来饶林对大棚和销售情况已经掌握很清楚了,明天自己刚好又要去县里买年货和看老师,余知远说“我明天要去县里,干脆我直接到办公室跟他说好了,走,我们俩再去下村部,打个电话跟饶书记说好去。”
在村部里,和饶林接通电话的余知远将这段时间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下,也将明天自己到他办公室去回答他的咨询,不用他来的计划商量好。
另外也询问饶林他明天大概想了解哪一些方面的情况和建议,自己晚上也做一下准备。
饶林先是将余知远表扬一番,接着将自己想要询问的一些问题说给余知远听,最后表示很期待明天余知远的到来,说完两人才挂了电话。
次日一早,两部汽车早早出发载着大家到达县城
汽车停在曾经就读过的高中,下车后的余知远对车上的几人说“你们先去买东西,过三四个小时到县委大院那边等我就可以。”
说完拿着礼品向旁边县高中校门口走去。
和看校门的钟师傅打过招呼,余知远慢慢步入校园内。
漫步学校梧桐小道的余知远心绪非常复杂,有伤感,有感怀,还有往事一幕幕回忆的沧桑感,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围绕他心头。
行走上平台处,建校时就立下的“教书育人”“勤学成才”两个大石雕静静的矗立在那里,陪着学校走过了近50年的春秋。
这处平台是学校的最高点,站立在平台中央,余知远四处观望着原来就读过的这所高中。
学校还是和记忆里毕业时一样没有什么改变,真要说有改变大概是教室和其他房屋更老旧了一点了吧。
一栋栋砖瓦平房的教室、办公室和老师宿舍的屋顶上还残留着未融化的雪,屋檐的瓦上挂着未化的冰锥,屋顶下外墙那到处脱落了墙皮的样子就像长了好多疤痕的身体皮肤。
校园内种的树己长的很大,因为是冬季,树叶几乎已经落光,光秃秃的枝杈向天指着,等待着开春后重新花芽长叶,回复青绿。
周围很安静,除了偶尔吹过的寒风将树上凋零枯黄的树叶吹的沙沙响后随风脱落,安静的学校似乎有一种寂静和荒凉感。
看了许久的余知远慢慢步下平台,顺着鹅卵石小径上向不远处的教师宿舍走去。
走过教师办公室的墙角不远处,便碰到一个老者在株梧桐树下扫着枯叶。
余知远慢慢走近,对着一直低头扫地的老者轻声叫到“王老师”
听到声音的王老师马上抬起头来看着余知远,因为长期近视的原因,王老师看人有些头往前倾,看着余知远想了下后问“你是余知远吧?”
“我是余知远,老师”
“我今天来看你和张老师,现在扫地是吗?让我来吧。”
余知远将礼品放在地上,准备接过老师手里的扫把和畚斗。
“不用不用,我也是今天闲着说扫一下,现在不扫了,外面冷,到我房间里去”
“张老师刚好昨天回家过年去了,你来晚了一天。”
王老师说完收起扫把和畚斗,在前面带路让余知远跟着他去宿舍。
王老师所住的房间,接过王老师递过来的热茶,余知远问“秦师母呢?”
“到他外孙女那里去了,说要后天回来”王老师回答。
“这一段时间你们那里搞大棚蔬菜种植,集体致富和日子过得很红火的事传的很热闹烈”
“听说都是你们村支书和你带着大家搞起来的,是这么回事吗?”
王老师对坐在一边喝茶的自己这个学生问到。
“差不多算是吧,不过我只是提供了一些技术资料和前段时间带人搞销售,能赚到钱最主要的还是大家努力把东西种出来了。”
余知远将在学校整理资料和回来后的一些经历简单的讲了下给王老师听。
“一些老师说给我听我也不好确定,现在你本人讲,我知道大家说的是真的了”
“你上学的时候我就看你很有读书的天分,可惜受学工学农影响基础差了些”
“后来认真复读一年便考上了就是最大的证明,你现在学有所成便能带着相亲致富改善生活,也证明你很有理想和能力,我作为你的老师感到很自豪”
王老师对余知远表扬到,对所曾教过的这个学生很是满意。
“我能考上,回来帮助乡亲改善生活,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你们的知识传授和淳淳教导”
“也感谢老师您在我读书时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想到王老师和张老师虽然都拿着微薄的工资,但还时刻对余知远这些农村来的学生经常给予食物和学习材料上资助,以及生活上的帮助。
余知远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对坐在面前的王老师深深的鞠躬道“老师,谢谢你”
几十年的人生感悟,让余知远这句道谢饱含了深情。
王老师紧紧的抿着嘴,不让眼泪从眼眶流下来,点着头对余知远说“先坐好吧”
“学校那两块石雕的字就是我们师生人生价值的最好评价”
“老师教你们知识,教你们做人道理,你们学生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之材,这样相互辉映,便是对师生们最好的赞许”
“可惜张老师今天没在学校,不然也会跟我一样高兴和欣慰”
刚才因为感动,有点泪水模糊了镜片,王老师边说边将自己的眼镜摘下来擦了擦。
“您和张老师他们身体都还好吧?”
“身体都还好,老年人的小毛病没什么大碍。”
师生两人在房里亲切的交谈着,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伴随着两人时间的流逝。
王老师仰头看了下墙上挂钟的时间,站起来要给余知远做饭,让他提前吃了中饭再到县政府去。
余知远连忙制止到“老师你在这坐着不用动手,我来吧。”
说完进厨房用一直在烧着的炉子做了最简单的挂面,两人就着简单的挂面吸溜着吃完解决午饭。
在王老师的催促下,余知远准备离开就直接去见饶林。
对于给自己和张老师的礼品,王老师表示心意领了,东西让余知远带回去,在余知远反复劝说后才收下。
临告别前,余知远让两位老师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和事情,需要自己这个学生帮忙处理解决的可以随时联系他,自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
在学校门大门外,慢慢离开的余知远不时回头给将自己送到校门口,站在校门口注视自己远去,那苍老身躯的王老师挥手道别,热泪忍不住在眼睛流淌。
余知远总结自己的求学之路是小学和初中时是懵懂无知,没心没肺,贪图玩乐的儿童、少年,而老师们也是将所教学生简单的当孩子看待,只有到了高中后余知远才快速成熟,懂得和珍视师生情谊。
对于经常帮助大家的王老师和张老师,余知远毕业后便再未见到过两位老师,甚至什么时候去世的都没有听说和知道过。
这次来看他们,虽说了了自己原来的一些缺憾,但看王老师满头的白发和苍老憔悴的身体,想来也应该见不了几次面了,这让余知远有了种悲伤感。
走到拐弯处看不到王老师后,余知远停下脚步静静收拾心情,准备等下去和饶林见面。
这时候的县城非常的小,一条主干道便就将机关单位、商业百货场所、工厂和民居全部串联了起来,各建筑规模小而且都是老旧房屋。
余知远在县城读书三年,有空闲后会到县城来逛逛,可以说对这块小小的区域很是熟悉。
一路走到县里政府大院的余知远向门卫通报了一声,没多久便有饶林的秘书出来将他带到了小的会议室。
这次向余知远咨询和听取建议的人比上次少了很多,只有饶林和另一位副书记,以及正副县长共四人。
“余知远同志,你这次做出来的成绩真的很出色啊,远超我们大家的预期”
“现在地区和县里已经确定了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这项产业,也对你说的服装产业进行了讨论”
“服装产业我们初步的讨论是随你们自己发展,我们不做大范围的鼓励,但也不打击和批评”
“今天我们几个请你来,是想向你咨询和讨论一下种植产业的具体完善,听听你更多的建议,我在这里代表各部门对你表示感谢”
饶林对坐下来的余知远开门见山的表示到。
“我的想法和建议能被各位领导重视和采纳我表示很荣幸,也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将尽我所能完善我的建议和想法。”
余知远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叠写满字的手稿,准备回答与会几人的咨询。
“看小余你这满满的手稿,应该准备的很充分”
“我看让小余同志先直接说出他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听取和记录,等下再咨询怎样?”饶林对三个同事商量到。
见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余知远说到“那好的,我来把我这手稿内容先给各位领导做个汇报”
“原来提交的建议资料里面有的我就不再说重复了,我这里是一些资料里面没有说的”
余知远开始给四人讲这段时间以来,他想到和回忆起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