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剧烈颤抖,卢长清咬着牙,拼尽全力撑起身体。



    「九十八!」点数的兵士语调中带着钦佩。



    话音刚落,卢长清双臂脱力,失去支撑的身体带着头脸,狠狠拍在地面。



    「你没事吧?」兵士有些担心,但由于测验规则,没有上前帮扶。



    卢长清挣扎着,艰难挪动才把头一偏,使口鼻不再贴着地面,然后大口喘息起来。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脸上涂满了汗水和尘土混成的泥浆,也无法完全遮盖那一处处的瘀痕和擦伤。



    至于头上身上,也是裹满了泥污,整个人看起来像个陶俑一般,一向被他珍惜的澜衫,眼下似乎连乞丐服都不如。



    兵士见他还能呼吸,稍微放心了一些,「兄弟,这次你多休息一会吧,不用急,就差两个了……」



    这时,赵孟启陪着吴潜马光祖在营中走了一圈,正要送他们出营,刚好经过此处。



    还真是个轴书生啊。



    看到这一幕,赵孟启又感意外,倒是有些欣赏起卢长清来。



    「吴公,马相,请稍等片刻,我过去看看。」



    他独自走上前,蹲下身将卢长清扶正坐起,才发现,卢长清身下地面都被汗水浸润。



    随即,赵孟启单手扶着卢长清,一屁股坐在地上,「行啊兄弟,有股子心气!」



    卢长清浑浑噩噩的,这时才意识到扶自己起来,和自己并肩坐在泥地里的是燕王,「殿…殿下,学生惭……惭愧……」



    「别说话,深呼吸,鼻吸口呼,放缓节奏,吸满吐尽,对,就是这样。」



    帮卢长清调整好呼吸,赵孟启扭头喊道,「耿直,给我水壶里加盐,然后拿过来。」



    接过银水壶后,用力摇了摇,再用手擦了擦瓶口,递给卢长清,「给,喝点盐水会好点,放心,我没病……」



    卢长清先是一愣,然后哆哆嗦嗦抬起手来接。



    赵孟启一看,这连水带壶可有三斤重呢,他这状态哪里拿得住,便干脆道,「把嘴张开,我喂你。」



    凉水涓涓入喉,明明是咸的,卢长清却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甘甜,心中更是涨满了莫名的感动。



    喂了一会,赵孟启才察觉,这情景多少有点「基」味,不由面皮一麻,拿开水壶,放进卢长清怀里。



    「一次不能喝太多,你慢慢喝,这水壶送给你了,当是见面礼。」



    然后,赵孟启拍拍他肩膀,「加油,小同志,很看好你哦。」



    不远处的吴潜和马光祖不由相视一笑,眼中俱是赞赏。



    「微小举动,却恩义深结,殿下这御下之道亦是炉火纯青,信手拈来了。」



    「识人之术也很不错啊,这学子性格执拗,却擅聚人心,用得不好,便是大患,用得好,便是大助。」



    赵孟启留下一句鼓励的话,便起身离开,继续将两个老臣送往营门。



    在门口临上车驾,赵孟启想到一事,便说道,「马相,小王让人新研制了几种军器,您若是有兴趣,明日不妨一起去看看。」



    建康府不但屯驻着大军,还是此时的军器生产基地之一,督造武备也是马光祖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



    于是他颇感兴趣,「殿下这新军器恐怕很不一般吧,那老臣肯定是要见识一番的。」



    约定好后,两个老臣才乘坐牛车离开,赵孟启继续回营中「忙碌」。



    其实一切都有安排,曲墨轩等军将各尽其责,东卫的军士训练有素,将征兵之事进行得很顺利,基本没什么需要赵孟启过问的。



    一天下来后,招到四千多新兵,营外还有许多人翘首以盼,只能明



    日再来。



    这一次,赵孟启打算招足三万人,加上最早的五千多人,还有后面陆陆续续招的一千多,算是足够编成三个师,练成后,东卫就可以成军了。



    多亏手中有了几千万贯可以自由动用的钱粮,才给了他招这么多人的底气。



    军队,真是一头吞金兽,还是一个无底洞。



    粗略一算,光是三万多人的军饷,一年就要三四百万贯,衣食杂用每年不少于一百万贯,也就是一年近五百万贯的日常支出。



    置办军械武备的开支更吓人,一身步人甲南渡初要三十八贯,此时七十贯左右,加上各种武器,平均每名士兵身上的装备就价值一百贯以上,这还只是步兵。



    后世漂亮国的一名陆军单兵装备,大约要十几万软币,从花费上来说,宋军也是差相仿佛了。



    简单来说,赵孟启在一年之内就要为这支军队花出一千万贯左右,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



    而且,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要指望朝廷会为这支军队买单,实质上来说,东卫就是燕王的私军。



    于是乎,除了练兵外,赚钱依然是赵孟启目前的头等大事。



    ……



    次日清晨,赵孟启在盘门外等到了吴潜和马光祖,接上船后,驶向太湖,中午才到达了目的地。



    横山岛,位于洞庭西山岛之北一里多处,面积不大,大约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一里多一点。



    岛上基本是山地,原本岛东沿湖住着十几户人家,已经被迁走。



    如今这座岛成为了赵孟启的军器研究所,有三百多名工匠,以及一个营的东卫士兵。



    离着还远的时候,就能看到小岛上空浓烟滚滚,还听到了数声雷响,令吴潜和马光祖越发好奇起来。



    官船靠上码头,发现这里守备森严,沿着湖边,隔上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瞭望台,到处可见巡逻的兵士。



    下了船,早已等候在此的守军官兵迎了上来。



    领头军官握拳重重一锤胸甲,「属下东卫暂十三营营长石呈,拜见殿下,大宋万胜!」



    石呈是东卫第一期,不过能成为营长,肯定是最为精英的人才,毕竟东卫如今最大编制才是营,总共不到二十个营。



    赵孟启平掌向下,齐胸一碰,以示回礼,「石营长,辛苦了,华夏永昌。」



    这就是东卫的新军礼,吴潜和马光祖在营中都见过,此时再看,依然感觉有些复杂。



    吴潜摇摇头,「虽不合礼制,但放在军中倒也算合适,刚健干脆,简捷利落。」



    马光祖笑笑,没出声,他现在更关心的是,燕王要带他去看什么大宝贝。



    石呈询问道,「殿下,食堂已经准备好饭菜了,您看?」



    「不用了,我们在船上吃过了。」赵孟启摆摆手,「刚才听到的声音,可是在试炮?」



    「回殿下,是陈大工在试炮,都忙活一上午了,说是确保在殿下面前不出漏子。」石呈直言回禀。



    赵孟启直奔主题,「那就带我们直接过去吧。」



    随即,石呈开路,带着众人往岛中央走,进到一条山坳中。



    一路上,除了巡逻队,还看到不少岗哨,或许,还有藏起来的暗哨,这一切表明,燕王对岛上正研制的军器十分看重。



    正走着,马光祖才察觉到脚下的道路有些不对劲,不由停下脚步,用脚跟跺了跺路面。



    「奇怪,这路面为何如此平整,坚硬如石却毫无拼砌痕迹?」



    赵孟启回头,「哦,为了便于运输新军器,所以这路是用水泥铺的。」



    「水泥?又是什么?」马光祖一脸懵逼,跟上队伍。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粉状材料,使用上按比列混上砂石,浇水拌匀……」



    赵孟启边走边解释,「最好是以钢铁为筋骨,不过在眼下来说,太奢侈了,所以用竹条代替,勉强能用吧。」



    水浸之后变硬?



    以钢铁为筋骨?



    马光祖有些晕,一时还想不透这里面的道理,但明锐的发现了水泥的重要用途。



    「若以此物修筑堡垒,岂不是旬日可成,且坚若磐石?」



    赵孟启点点头,「这水泥用途很多,比如用来粘合砖石的话,不比糯米差多少,主要是这玩意便宜,用泥土矿渣就能烧制而成。」



    具体怎么生产的,赵孟启肯定不会说得太细。



    马光祖激动道,「有此神奇之物,那我大宋城池便是固若金汤了。」



    「没那么夸张,即便城池修得再坚固,守城者不得力一样要被攻破,何况,这世上,有了坚固的盾,就会有更锋利的矛。」



    说着话,众人就来到两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



    赵孟启指着一群人忙碌的地方,「接下来,咱们就能看到,新打造的矛,够不够锋利了。」



    片刻后,摆在众人面前的有两把矛,准确的说,是两门青铜炮。



    其中一门粗壮短小,模样和一座石臼相似,架在一个食槽一样的硬木底座上。



    当然,这个底座所用的木材比食槽厚实坚固得多了,许多部位还用铁件加强。



    赵孟启在炮身摸了摸,「陈大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所谓的陈大工,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工匠,名叫陈金山,大工是天工院的职称,以前在钱监干过,后来去了工部,负责铸造过铜鼎铜钟之类的大型礼器。



    他憨笑着,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走到炮前,「这是一门臼炮,重三百一十七斤,长一尺六寸,内径五寸,用火药五斤,可将二十斤石弹,射至一百五十丈距离,就是,就是没啥准头。」



    赵孟启虽然对这个数据不满意,但起步也就只能这样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射一发看看。」



    陈金山立刻叫上几个助手,开始做发射工作。



    见到他们将一个圆柱状布包塞入斜仰着的炮口中,马光祖又忍不住好奇,「那是丝缎?里面包着什么?火药?」



    「是的,用以发射,如此更加便捷,而且定量,火药也更加紧密,生丝燃烧后残留少,便于清膛。」



    在赵孟启回答之时,陈金山用推杆将火药包就位后,让助手填入打磨光滑的球状石弹。



    随后,用细竹钎捅入炮尾处一个孔洞中,再装好火绳。



    一切准备停当后,陈金山过来招呼,「殿下,咱们到墙后观察。」



    赵孟启点点头,这还是出自他自己的规定,就是防止炸膛造成人员损伤。



    所有人都转移到厚厚的水泥墙后,利用墙上的观察孔看着臼炮所在。



    一名工匠站在炮座旁,听到陈金山大喊「点火」后,用一根粗大的香火点燃火绳,然后撒腿就跑。



    火绳够长,好一会后,火星才爬进点火孔中。



    接着,便是雷声震天,众人看到一个影子从炮口飞出,斜斜升到空中,再以弧线下落,砸在不到一里处的土坡上,溅起一片烟尘。



    在赵孟启看来,这炮弹速度实在太慢了,但吴潜和马光祖已经惊得合不拢嘴。



    「这,这比石砲……」

章节目录

不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妖精吃俺一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289.大宝贝,不宋,笔趣阁并收藏不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