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长平与纪先生见贺敏之有了想法,不由围到了书案前的贺敏之身边坐定。
“其实也只是一点浅见,你们只当我是抛砖引玉。”贺敏之见二人毫不掩饰的好奇,不免谦虚了几句。“敏之哥哥尽管说来。”长平有点不耐烦文人的假谦虚,忙催促贺敏之快讲。
“我朝如今仍是沿用前朝的选材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国考、试策。大多为州郡岁贡三人,参加礼部的岁考,只以时事政治为主,分科取士。好处是各州府人才多少有晋升拜官的机会,但州郡举荐的人才如何录取,以及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官职则是没有定数。且岁贡人数较少,难成规模。故而我朝至今并未在此通路中获得何等能人。第二就是勋贵世家举荐。这一路的利弊想必二位已是明了,我也就不再赘述。如今我们可以改变的就是那第一条路,扩宽路径,明确要求,并经州郡、再经礼部,最后由圣人殿试,多层选拔,才能召到真正有才之人,为我朝招揽人才。”
“此法自是好的,但是难免被勋贵世家反感,若此通路招揽人才过多,必然夺了世家的晋级之路,怕是难以成事。”纪先生对此有些没有信心。
“倒也无妨,国考已经历几朝,世人都已慢慢接受,不论是百姓还是勋贵世家,都知道此路必然会进行下去,我们只需扩大规模,定出详尽的规矩就好,一年选不到就两年,此事就如同敏之哥哥早先说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怕是要经历几朝才能完善。我等也不必着急,慢慢改就好。”长平知道此事虽是她一时兴起,但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虽不能立时见效,但日积月累,总能成为永徽朝以能力取材的利器。
“如此,我们便说说第一步要办的事。”贺敏之笑着接话道:“我永徽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实际能有机会及能力读书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只因百姓无钱读书。虽在各州郡及帝都都设有国学,但如入院,普通百姓花费不小,一般人真的学不起,百姓也未把读书成才当成改换门庭的一跳好路,说白了就是苦读十年,倾家荡产也未必能有出路。而帝都国学,学子大多为勋贵世家子弟,普通百姓即便才学能力极佳,也无入门之路。故而降低读书的门槛,并将读书即可改换门庭的想法必须深入人心,方能增加学子数量。解决这点,我想可将各县国学,除开现有的务策、经义、诗赋、文章外,或可增加几门实务,即算学、历法、墨义等,使得那些在州县里,即便无法考得功名的学子,也能学的一技之长,可借此谋生。”
“扩充国学,增加学员是第一步。而后便是增加州郡考生来源通路。可经州县学馆考评,后再至尚书省受试;若成绩实在优秀,也可经州县考试及第后送尚书省免试录取。当然未免勋贵世家反对,也可开名仕举荐的通路,或向公卿投券;或直接向礼部投券。如真有才,也可经礼部拔擢录取。如此也能让没有封荫世家贵族子弟也有条路走。”长平此时也来了思路,一步一步在贺敏之的建议之上完善。纪先生听到细处也是欣喜,或许真的能成呢?
长平说道此处,心电一闪,又想到一处:“既有了文试,那是不是也可以有武试?”说完与贺敏之相视一笑:“既然可用此方法选取文官,当然也可选武将,但是所考内容必然侧重不同。敏之哥哥觉得如何?”
贺敏之看着长平发亮的眼睛,心中一震。未免长平疑心,只得低头咳了一声,接话道:“公主此想法自是好的,民间人才辈出,定会找到不少能为我永徽朝冲锋陷阵之人。”
长平也未察觉什么,听到贺敏之同意自己的想法,高兴地拍了拍桌案:“既如此,我们便研究下细则,写个折子让父皇也看看,无论如何,不管有多少坎坷,我们也要将此事办成。”长平这边正慷慨陈词,就见秋仲从门外走入,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便笑着催促长平:“公主大事将成,自是应该高兴,但是不是该先祭拜一下五脏庙?不然怕是一会儿没力气写字了。”
“促狭丫头,竟开始数落起主子了。”长平被自家侍女调侃,也不生气,抬头看了看书房一角的漏刻:“原来已近酉时了,那便传膳吧。我与敏之哥哥和纪先生就在这里用了。”
“如此多谢公主。”贺敏之也没客气,躬身应下了。
长平看着摇摇晃晃走出去的秋仲也是心累,实在不知道龙卫是怎么养出秋仲这样的,不是都应该如露华那样的才对嘛。抬头看见贺敏之坐在身旁含笑看着自己,知道敏之哥哥是笑话她,心虚的解释道:“我也就是六岁那年,实在是不愿写字,就跟父皇撒娇,说肚子饿没力气写字。长大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贺敏之看着长平极力解释的模样不由失笑:“我知道,圣人将此事当成笑话说给义父听时,我也在。”
“啊?贺公也知晓这段了?我的一世英名啊,父皇怎么什么都说给贺公听啊。”长平不由捂脸,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道父皇将此事当笑话说给别人听,她真是没脸见人了。
纪先生坐在一边,看着长平与贺敏之说笑,心中也有些纳闷,如此端方君子,当初皇上怎的没挑他做驸马?若是贺敏之做了公主的驸马,那公主真不知要少操多少心,如今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实在是可惜。
“敏之哥哥,吃罢饭你便回去吧,晚上我们都各自想想,还有什么忽略的地方,明日再一起商议。也不急在这一时。”长平想到此时的时间,也不好留人留的太晚,只能发话明日再议,免得敏之哥哥府中记挂。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