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日光正盛,懒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舒服得只想找个地方睡觉。
那边两个人在研究探讨武道,这边飞红巾则是在与杨云聪描述昨晚的情况。
当杨云聪听到纳兰秀吉没死的时候,眉头不由一紧。
“此人乃是回疆各族的心腹大患,我本以为你已经杀了他。”
飞红巾一脸无奈地说道:“我也没有想到明明一剑穿心,可他还没死。”
杨云聪眸光一闪:“还有机会吗?”
飞红巾知道他的意思,摇了摇头:
“经此一役,他必定更加小心,且多铎带着那么多大宗师到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个人联手都很难劫杀纳兰秀吉。”
杨云聪知道飞红巾的判断没错,他叹了口气:“可惜了,若是能将纳兰秀吉斩杀,各族起码能缓口气。”
飞红巾面色凝重地看着杨云聪:“说起来,此番多铎到底为何而来?”
“你也不知道?”
杨云聪吃惊了一下,他原以为飞红巾知道多铎此行的目标。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一路上也没听她提过。
“我怎么会知道?我只是追着楚昭南来的,你不也是为了清理门户。”
面对杨云聪的疑问,飞红巾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别猜了,我知道。”
突然一道浑厚的男声传来。
两个人扭头一看,苏烈二人正在款款走来,身侧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的洪文定。
说话的人正是卓一航。
待他们走到近前,杨云聪恭敬地问道:“卓叔叔,你知道多铎此行目的?”
“你们可知道鞑子禁卫军副统领张承斌?”
卓一航没有回答,反倒是先问了一个不相关的人。
“没有耳闻。”
“不认识。”
飞红巾两人的态度出奇一致。
二人自从出师以后都在回疆徘徊,对于中原人物的认知,若非特别有名的一概不知道。
恰好张承斌便是没什么名气的那种。
卓一航幽幽一叹:“此人乃是我武当门人,早些年在鞑子入关后,他便投靠了鞑子效力。”
杨云聪说道:“卓叔叔,若我没记错的话,武当一直是反清的吧。”
“不错,可惜出了个叛徒,现任掌门冯道德又因为一些事不得不对他网开一面,所以他才能活着。”
“卓叔叔你说知道多铎此行目的,可是从他口中得知?”
卓一航摇头道:
“是也不是,昨天我来轮台本来是想买一些干粮,准备在上天山路上吃,结果凑巧看见多铎带着一群人出去迎接另一群人。
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那是吴三桂的人马。
我怕他们有什么图谋。这才有昨晚夜探之事。”
顿了顿,卓一航继续说道:
“昨夜我夜探的时候,恰巧让我看到了张承斌,便一路尾随着他。
他近日似乎受了重伤,一身的药味,我跟着他到了房内,听到他与另一人对话,才知道多铎此行身边带了这么多人是为了什么。”
“什么?”飞红巾急忙问道。
卓一航目光灼灼地说道:“优昙花!”
苏烈突然插嘴道:“就是那个号称能让人返老还童的优昙花?”
卓一航点了点头:“不错,据张承斌与另外一人交谈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多铎此行是为了鞑子皇帝续命而来。”
“我想起来了,两个月前,南少林被攻破就是因为鞑子皇帝想要以少林五形拳传人续命。”
苏烈这句话震惊了不知就里的几人。
卓一航赶紧追问是怎么回事。
须知两个月前南少林莫名被灭,北少林被攻破,这简直是近年来最震动江湖的大事。
一个传承千年的势力脸面被清廷踩在脚下反复摩擦。
少林的遭遇让那些江湖大派最近一段时间都有些蠢蠢欲动。
很多原本坚定反清的门派现在内部都有了想要投向清廷的声音,便是因为被南少林之事吓到了。
今天一听苏烈的话,几个人哪能按耐得住心里的好奇心。
其中最急的当属卓一航。
他虽少在武当山,可终究是武当宿老,自然心系门派。
少林武当同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齐名江湖多年。
今天少林能被清廷踩在脚下摩擦,那武当自然也能。
为了保证这种事不发生,自然是要问个清楚明白。
苏烈见卓一航那有些急躁的神色也不打哑迷,直接将之前的遭遇说了出来。
他身为亲历者自然对来龙去脉知道得很清楚。
对于清廷为什么突然向南少林下手。
这件事一直是江湖上的未解之谜。
有人说南少林被灭那是因为得罪了皇帝,有人说是因为藏着宝藏,也有人说是因为神功秘籍。
总之各有说法。
但因为知道内情的几方都没有出来说清原委,以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直都是个迷。
可就算如此,这几人哪里能想到南少林千年传承居然只是因为衍空的一句话就付之一炬。
“好个欺师灭祖之徒!”
卓一航听完苏烈的话都忍不住喝骂起来。
飞红巾与杨云聪也是这种情绪。
“没想到南少林千年传承,居然毁在这种小人手里。”
“哼,鞑子皇帝疯了,生老病死乃是天数,居然还想逆天改命,延长寿数。”
卓一航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哈玛雅,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哪个皇帝不想活的更长久,历朝历代都有人这样做,从秦始皇到现在,也不知道多少皇帝为了长生二字绞尽脑汁。”
苏烈感叹道:“反正我是理解不了这种想拿人炼丹的做法,再说练出来的玩意难道不是天魔嘛,他怎么敢吃。”
卓一航挂着一脸你太年轻的表情说道:
“这个简单,天魔之所以异于我等,便是因为它只有意识进入我们的世界,所谓炼丹便是要将它炼成一个无知无识的存在。”
“这种事真能做到?”苏烈听完瞠目结舌。
“我们肯定不行,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追逐长生,他们未必做不到。
你想想刘伯温能斩龙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历朝历代对于这个天地认知的积累,否则大明初立,哪来的底蕴能完成这等千古大事。”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