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看着拓跋忠、拓跋义兄弟心中满是疑惑。
自二人归附一来,一向是安分守己,恪守律法,平日里除了与军中的将领打交道以外,并不主动与其他人结识,无论是什么人都是一样。哪怕是他这位主公,也是甚少有交流。
而今天,这两人竟然主动请求与他单独一谈,实在是奇怪得很。
“提罗、牧野,现在过去也差不多一年时间了,感觉如何?”公孙度心中虽然疑惑,但也没有立即问起原因,反倒是说起了其他。
拓跋忠颇是激动的说道:“感觉很好,族人们也渐渐融入了这样的生活,觉得比以前的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好太多太多了。感谢主公给了属下以及族人们一个机会!属下相信要不了多久,便会彻底的成为汉人的一份子!”
“是啊,没有主公,这个时候族人不知道在这次南下中会死掉多少人,也不知道又迁徙到了什么地方,是否有合适的草地生存。”拓跋义更加的直接。
但是兄弟二人都是一个意思,觉得成为汉人很好,生活上过的得比以前好。
“好,能习惯就好,正如你们是所说,迟早有一天能完全融入进来的。而且,某想来,这一天不会太远!”公孙度面现笑意。对于这些他早已知晓,但拓跋忠兄弟二人真心实意的感谢,让他更觉满意,又多了两名忠心的手下。
随后公孙度见二人没有提起来意的意思,只能说道:“说吧,你们有什么事情?如果是融入大汉有什么问题的话,早说早解决,避免以后产生矛盾。”
拓跋义没有说话,而是将转头看向拓跋忠,这让公孙度明白拓跋义只是个添头,真正的主角是拓跋忠,于是将目光全都放到了拓跋忠身上,想要看出个所以然来。
拓跋忠原本就心有惴惴,要不然也不会拉上自家弟弟一起,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家弟弟直接就把他给卖了,面皮一抽,心道:早知道这样,就不带你了!
拓跋忠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了,但见公孙度皱了皱眉头,心头一跳,忙道:“主公,其实这事儿是这样的……”
说起来,这事儿和公孙度还有一定的关系,要不是他打败了宇文助,令宇文部的实力和地位大大降低的话,也不会被格日多罗逼迫。进而即便是后来檀石槐让他不用担心,还是令其心中惶惶,心生他念。
这种情况下,宇文部内部分成了几种看法,其一,干脆归附到檀石槐的部落之中,这说明檀石槐的声望确实高;其二,则是远走漠北之北,再也不回来;其三,其实这只是宇文助的想法,他希望能归附到公孙度手下,换句话讲,之前那一战公孙度已经把他给打服了,他觉得公孙度有檀石槐之像,迟早能成为中原的单于。眼光倒是不错,只是赞同的很少,不到三成。
不过,因为有拓跋部的“前车之鉴”,所以即便有一部分人仍旧舍不得部落,但还是同意了宇文助的提议。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首先与拓跋忠、拓跋义兄弟取得了联系,表示了想要效仿的意思。
效仿什么?
自然是投入公孙度麾下!
对此,兄弟二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拓跋义觉得,拒绝更好,因为只有他们这一部鲜卑加入公孙度手下的话,肯定更为受重视。
拓跋忠觉得,都是受到檀石槐的打压,不得不做出此种选择,理应相互帮助,况且,公孙度手下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不是汉人,虽然没有受到十分明显的排挤,但这一年多以来,与其他人的交流甚少,有交情的仅仅寥寥三五人,若是宇文助也来了,也能多一份力量。
拓跋义向来以自家哥哥的主意为准,即便是现在也是一样,所以虽然另有看法,但还是一同求见了公孙度。
“嗯,某知道了,你们先下去休息休息,待明天会议过后,再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听完拓跋忠的话,公孙度没有当即应下,而是如此说道。
拓跋义张嘴欲言,但被拓跋忠拦下了:“是,多谢主公!”
拓跋义也只好跟着说道:“是,多谢主公。”
“嗯。”公孙度点了点头。
兄弟二人随即退了出去。
刚走出没有多远,拓跋义就不乐意的说道:“二哥,你干嘛不让我说?难道你不想主公答应下来吗?”
不乐意中还带着丝丝疑惑。
“我的傻弟弟啊!”
拓跋忠摇摇头,解释道:“牧野,你要知道现在主公是主,我们是臣属,主公既然说了会考虑,那就是会考虑,岂能多言?无论最后主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只需要遵从就行了。”
“可……”拓跋义仍是不乐意。
拓跋忠见此却没有在多说什么。
当这一番对话,传到公孙度耳中的时候,令其对拓跋忠又多了几分刮目相看。只不过,是否接纳宇文部,依旧让他头疼。
宇文部和拓跋部有着十分巨大的区别:
宇文部是东部鲜卑大部之一,在檀石槐统一鲜卑以前,他们在玄菟、辽东、昌黎等边郡多有劫掠,算是有着数代的仇恨;加之去年宇文助更是亲自领兵攻伐候城,虽然这是檀石槐的命令,但是依旧无法改变宇文助对汉人的伤害。
拓跋部就不同了,他们乃是北部鲜卑的一部,虽然也是大部,但是多是与同族的其余各部,以及北面的丁零等族作战,南下的时候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在雁门郡。
所以公孙度能接受拓跋部,但是对于宇文部却担心接纳之后会影响民心,以及稳定。尤其是眼下即将攻伐东沓等城的时候,稳定尤为重要。
要是能等到攻伐完成之后的话,倒是还好,但是显然这不可能,毕竟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宇文部需要的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其实,如果是换做朝廷的人来选择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同意。
这从大汉能接纳西羌、匈奴、乌桓,以高句丽一部来看,就能明显看出汉人有着容纳万民百族之心。
最关键的是,以大汉广阔的宜居领土,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有着容纳万民百族之能。
因此,当公孙度思索良久,仍是难以下定决心,将魏攸招来之时,得到的便是应允。
“为什么?你就不怕因此影响了玄菟、辽东的安定吗?还是说觉得我们与鲜卑之前的仇恨就因某的一道命令就消除了?”公孙度十分不解。
魏攸诧异道:“主公怎么会这么想?”
公孙度闻言便将自己想到了宇文部拓跋部的不同说了出来。
“哈哈哈!”
哪知魏攸听完就大笑了起来,直到看到公孙度面色一黑的时候,才赶紧了停了下来,说道:“咳咳,主公,不管他原来是北部鲜卑,还是东部鲜卑,宇文部和拓跋部都是鲜卑,在百姓眼中没有任何不同。”
公孙度恍然大悟,是了,管他张三还是李四,他都是人,在猛兽眼中就是一道美味……额,错了,无论是东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或者是少有与大汉打交道的北部鲜卑,他都是鲜卑,没有任何的不同。
百姓们能接受拓跋部,也就能接受宇文部!
自二人归附一来,一向是安分守己,恪守律法,平日里除了与军中的将领打交道以外,并不主动与其他人结识,无论是什么人都是一样。哪怕是他这位主公,也是甚少有交流。
而今天,这两人竟然主动请求与他单独一谈,实在是奇怪得很。
“提罗、牧野,现在过去也差不多一年时间了,感觉如何?”公孙度心中虽然疑惑,但也没有立即问起原因,反倒是说起了其他。
拓跋忠颇是激动的说道:“感觉很好,族人们也渐渐融入了这样的生活,觉得比以前的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好太多太多了。感谢主公给了属下以及族人们一个机会!属下相信要不了多久,便会彻底的成为汉人的一份子!”
“是啊,没有主公,这个时候族人不知道在这次南下中会死掉多少人,也不知道又迁徙到了什么地方,是否有合适的草地生存。”拓跋义更加的直接。
但是兄弟二人都是一个意思,觉得成为汉人很好,生活上过的得比以前好。
“好,能习惯就好,正如你们是所说,迟早有一天能完全融入进来的。而且,某想来,这一天不会太远!”公孙度面现笑意。对于这些他早已知晓,但拓跋忠兄弟二人真心实意的感谢,让他更觉满意,又多了两名忠心的手下。
随后公孙度见二人没有提起来意的意思,只能说道:“说吧,你们有什么事情?如果是融入大汉有什么问题的话,早说早解决,避免以后产生矛盾。”
拓跋义没有说话,而是将转头看向拓跋忠,这让公孙度明白拓跋义只是个添头,真正的主角是拓跋忠,于是将目光全都放到了拓跋忠身上,想要看出个所以然来。
拓跋忠原本就心有惴惴,要不然也不会拉上自家弟弟一起,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家弟弟直接就把他给卖了,面皮一抽,心道:早知道这样,就不带你了!
拓跋忠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了,但见公孙度皱了皱眉头,心头一跳,忙道:“主公,其实这事儿是这样的……”
说起来,这事儿和公孙度还有一定的关系,要不是他打败了宇文助,令宇文部的实力和地位大大降低的话,也不会被格日多罗逼迫。进而即便是后来檀石槐让他不用担心,还是令其心中惶惶,心生他念。
这种情况下,宇文部内部分成了几种看法,其一,干脆归附到檀石槐的部落之中,这说明檀石槐的声望确实高;其二,则是远走漠北之北,再也不回来;其三,其实这只是宇文助的想法,他希望能归附到公孙度手下,换句话讲,之前那一战公孙度已经把他给打服了,他觉得公孙度有檀石槐之像,迟早能成为中原的单于。眼光倒是不错,只是赞同的很少,不到三成。
不过,因为有拓跋部的“前车之鉴”,所以即便有一部分人仍旧舍不得部落,但还是同意了宇文助的提议。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首先与拓跋忠、拓跋义兄弟取得了联系,表示了想要效仿的意思。
效仿什么?
自然是投入公孙度麾下!
对此,兄弟二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拓跋义觉得,拒绝更好,因为只有他们这一部鲜卑加入公孙度手下的话,肯定更为受重视。
拓跋忠觉得,都是受到檀石槐的打压,不得不做出此种选择,理应相互帮助,况且,公孙度手下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不是汉人,虽然没有受到十分明显的排挤,但这一年多以来,与其他人的交流甚少,有交情的仅仅寥寥三五人,若是宇文助也来了,也能多一份力量。
拓跋义向来以自家哥哥的主意为准,即便是现在也是一样,所以虽然另有看法,但还是一同求见了公孙度。
“嗯,某知道了,你们先下去休息休息,待明天会议过后,再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听完拓跋忠的话,公孙度没有当即应下,而是如此说道。
拓跋义张嘴欲言,但被拓跋忠拦下了:“是,多谢主公!”
拓跋义也只好跟着说道:“是,多谢主公。”
“嗯。”公孙度点了点头。
兄弟二人随即退了出去。
刚走出没有多远,拓跋义就不乐意的说道:“二哥,你干嘛不让我说?难道你不想主公答应下来吗?”
不乐意中还带着丝丝疑惑。
“我的傻弟弟啊!”
拓跋忠摇摇头,解释道:“牧野,你要知道现在主公是主,我们是臣属,主公既然说了会考虑,那就是会考虑,岂能多言?无论最后主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只需要遵从就行了。”
“可……”拓跋义仍是不乐意。
拓跋忠见此却没有在多说什么。
当这一番对话,传到公孙度耳中的时候,令其对拓跋忠又多了几分刮目相看。只不过,是否接纳宇文部,依旧让他头疼。
宇文部和拓跋部有着十分巨大的区别:
宇文部是东部鲜卑大部之一,在檀石槐统一鲜卑以前,他们在玄菟、辽东、昌黎等边郡多有劫掠,算是有着数代的仇恨;加之去年宇文助更是亲自领兵攻伐候城,虽然这是檀石槐的命令,但是依旧无法改变宇文助对汉人的伤害。
拓跋部就不同了,他们乃是北部鲜卑的一部,虽然也是大部,但是多是与同族的其余各部,以及北面的丁零等族作战,南下的时候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在雁门郡。
所以公孙度能接受拓跋部,但是对于宇文部却担心接纳之后会影响民心,以及稳定。尤其是眼下即将攻伐东沓等城的时候,稳定尤为重要。
要是能等到攻伐完成之后的话,倒是还好,但是显然这不可能,毕竟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宇文部需要的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其实,如果是换做朝廷的人来选择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同意。
这从大汉能接纳西羌、匈奴、乌桓,以高句丽一部来看,就能明显看出汉人有着容纳万民百族之心。
最关键的是,以大汉广阔的宜居领土,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有着容纳万民百族之能。
因此,当公孙度思索良久,仍是难以下定决心,将魏攸招来之时,得到的便是应允。
“为什么?你就不怕因此影响了玄菟、辽东的安定吗?还是说觉得我们与鲜卑之前的仇恨就因某的一道命令就消除了?”公孙度十分不解。
魏攸诧异道:“主公怎么会这么想?”
公孙度闻言便将自己想到了宇文部拓跋部的不同说了出来。
“哈哈哈!”
哪知魏攸听完就大笑了起来,直到看到公孙度面色一黑的时候,才赶紧了停了下来,说道:“咳咳,主公,不管他原来是北部鲜卑,还是东部鲜卑,宇文部和拓跋部都是鲜卑,在百姓眼中没有任何不同。”
公孙度恍然大悟,是了,管他张三还是李四,他都是人,在猛兽眼中就是一道美味……额,错了,无论是东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或者是少有与大汉打交道的北部鲜卑,他都是鲜卑,没有任何的不同。
百姓们能接受拓跋部,也就能接受宇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