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的倒下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党羽或投靠新主,或贬职外放,或是被人起底出一堆罪状,三两下就进了昭狱。
此时此刻,痛打落水狗是众人一致的选择。于是朝堂迎来了一波小范围的洗牌。
骤然获知绝密消息的大皇子和三皇子,用最快的速度瓜分了二皇子的势力,危机感极强的他们就算有心也无力找“帮助皇帝养私生子”的魏国公府的麻烦,只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壮大自身,才能获得安全感。
二皇子殷鉴不远,两人意识到皇帝从来没有考虑过将皇位传给他们,正常登基的未来已不再考虑,反而不知何时就会被皇帝铲除,让他的私生子得意上位。如此一来,他们顾不得考虑太过长远的发展,所作所为都朝着急功近利的方向狂奔。大肆敛财、收揽朝臣、暗中收买军中将领,不择手段在宫中宿卫中发展人手……
财色名利,活在这世上的俗人,所好的无非就是这四样。贪财者就用重金去砸,好色者直接请出最好的花魁,好名好权者许以从龙之功的诱惑,这些都不上钩的,直接拿捏住对方的弱点,私藏的外室、宝贝的独生子、见不得光的罪证——这一点,还要感谢上京秘闻的曝光,让他们顺藤摸瓜时一抓弱点一个准。总之,两位皇子威逼利诱齐上阵,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自身积累多年的底蕴一并耗空,疯狂壮大着他们的势力。
这本是愚蠢的做法,即便将来他们顺利当上皇帝,也会有诸多隐患,尤其是他们许出去的那许多利益,迟早成为他们的掣肘。其愚蠢之处不亚于某些疯狂割让利益于世家,受其帮助登基后皇权旁落的昏君。
但没办法,不这么做,别说登上皇位,就连安享富足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未来可能的隐患——首先,他们得有未来才对。而现在,没到手的一切许出去也不心疼。
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确实起到了效果,至少确实让他们拥有的支持者骤然暴增。
对许多人来说,现今的皇帝在位,他们拥有的权势利益可能是一,但帮助皇子上位,获得的或许就是一百了。皇子许下的前景太诱人,即便以前的皇帝忠臣都动摇了——没办法,皇子给的太多了啊。
惠明帝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他还以为朝堂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无论皇子还是大臣,都在他那一手玩弄平衡的帝王之术之下任由他摆布。
而两位皇子似乎是看到二皇子的遭遇,都变得安分了许多,最近更是日日前往宫中问安,他们身后的党羽也不再那么跳了,朝堂上难得平静,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干实事,而不是成天打嘴仗、玩党争,扯头花。
这一切看在惠明帝眼中,颇觉满意。
虽说是他故意放任三位皇子斗争,但看着那些朝臣早早站队,替三位皇子谋划储君之位,依旧会让他本能地感到不爽。
——朕还没死呢,这些大臣就帮着几个小兔崽子惦记起朕屁股底下的位置了吗?
现在皇子和百官都变得安分守己,就让他舒服多了:他愿意给的,他们才能拿!
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中,《上京秘闻》销售如火如荼,二皇子作为新的灵异故事的主角,出现在说书先生们的口中,成为了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新谈资。皇帝看着上京秘闻就开怀,饭都不知觉多吃了半碗。反正沦为笑柄的是与他无关的庶人。不得不说作者的水平着实高,故事娓娓道来,幽默又辛辣,让人无法自拔。虽说只是话本故事,但作者文笔之精妙,立意之高绝,给人以鸿篇巨制的味道。
这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三流话本写手。
惠明帝本人没有那么高的文笔,但欣赏水平还是有的,他忍不住赞叹:“……看来民间亦有奇人啊!那些个文人士子,自诩才高,一向看不上写话本。他们腹中的墨水,却不见得比这人多。这样的人才若参加今科会试,定然也能榜上有名。”
皇帝的话,无疑是钦定。一旦传出去,无论对方水平如何,科举是必中的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被皇帝如此赏识,都不吝于天降馅饼,可惜这个人是楚济舟。
听到这感叹的内侍脸色顿时变得微妙,心中暗暗庆幸皇帝不曾问过对方的身份,否则也太尴尬了,到时候倒霉的是他们。
这念头刚刚闪过,下一秒,惠明帝就随口问出了声:“这作者姓甚名谁,可有功名在身,竟然会被魏国公世子招至麾下写话本,倒也是个不拘小节的奇人。”
魏国公世子在皇帝面前正当红,有关他的大事小事,宫里的内侍们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就是为了方便皇帝随时问起。
但现在,他们巴不得自己没打听那么详细,否则也不用回答这个要命的问题了。
“回禀陛下,此人名为楚济舟,是一介白身……”内侍觑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开口,“永亨十年,因卷入科举舞弊大案,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气氛顿时陷入一片死寂的沉默。
皇帝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难看起来,终于隐约品出这名字有几分熟悉,熟悉在哪里却不记得了,但他的话风已经转变:“原来是科举舞弊案的案犯,这样的人,无德无品,便是才华再高,也只配去写话本。”
说话的同时,一个早已被他抛之脑后的苍老人影在皇帝的心中浮现出来。
那是先帝在时最为倚重的曹相,也是他登基之初凭一己之力撑起朝堂的三朝元老,不惜一切将权力握在自己手中推行变法,以至于皇帝想做什么都受到限制的权臣。
若不是这个人早早病逝,惠明帝只怕至今还在他的阴影之下做个垂拱而治的“明君”,过继三位叛王之子当皇子这种事也没那么容易,朝堂上的党争更不至于这样激烈,都会被这位老人一手镇压。
但现实却是,对方去世不久,被打压的旧党便在皇帝的扶持之下崛起,他最得意的三位门生没过几年就卷入了轰动朝野的科举舞弊大案,以舞弊案为切入口,新党一派被顺藤摸瓜穷追猛打,到如今在朝堂上都见不到几人了,变法之事,就此作罢。
但那位老人之所以给皇帝留下如此深刻的阴影,让他时至今日想起心仍是愤怒不平,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对方大权独揽,而是当初皇帝还是东宫太子之时,先帝对继承人选犹豫不决,那么多大臣都遵照嫡长子继承制毫无缘由地支持太子殿下,只有曹相耿直地劝谏先帝:“太子量小而无度,因私而废公,不可以君天下。”
虽说这是君臣二人私下谈话,但惠明帝登基之后,便有内侍把这话告诉了他。
从那以后,他就将那位老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多年后,当对方的门生卷入科举舞弊大案,皇帝所表现出来的偏向,便让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做出了相应的抉择。
提起科举舞弊案,原本还对楚济舟很是欣赏的惠明帝立刻就翻了脸,连欣赏话本的兴趣都没了。
他将手里的话本一扔:“旁门左道之书,尽是灵异神鬼之事,岂能出现在宫中?”
……
与此同时,墨斋。
看着被送过来的林七郎,楚济舟熟练地安排新人,根据其特长进行岗前培训。
一问对方身份,他便恍然大悟:“如今这个故事素材便来源于林兄?二皇子已贬为庶人,以后林兄便安心在此做事罢。”
见他眼中并未流露出其他文人对自己的鄙视,下定决心来此的林七郎松了一口气。
“我还以为楚兄会看不起我,如今看来,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楚济舟笑了:“同为天涯沦落人,在下还是破庙里混饭吃的,比林兄更不如呢。”
这样说着,他带着林七郎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墨斋生意好,做事的人也多。有文人模样奋笔疾书的,有身着短褐奋力搬运书籍的,有热火朝天搞印刷的,还有里里外外跑来跑去不知做什么的小孩子……
楚济舟边走边说:“我们这里,最多的就是被人看不起的角色。有游侠,有乞儿,有像我这样落魄得饭都吃不饱的无用书生,有孤寡老人、寡妇幼女……反正每日都有人来,我都不知世子从哪里找来这些人。”
他说的其实不准确。所谓的无用书生,其实都是楚济舟拉过来的,都和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人是当年科举舞弊案倒了楣的曹相门人,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才到苏赢这里赌一把,而说服他们的楚济舟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至于游侠,也是楚济舟出面联系,明面上负责书肆这里一堆老弱妇孺的安全。还有没有其他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他们的话本子拉了不少人的仇恨值,有些冲动的直接派人来进行物理消灭。
他说不知世子从哪里找来的人,主要指的是那些孤寡老人,妇女幼童,还有小乞儿。不过这些人倒也不是白吃白喝,干活都很尽心。乞儿幼童做些跑腿的活,在街头巷尾收集民间八卦秘闻;浆洗,印刷,不重的体力活,那些老人寡妇更是一个个抢着干。
林七郎隐隐猜出了他们的来历。
——多半是和他自己一样的人吧?
鬼灵并非无亲无故,他们死去之后,活在世上的家人并非每一个都像他这般有养活自己的能力。那位世子既然连鬼灵都愿意收容,又岂会不安置好他们的家人?
“世子真是宅心仁厚啊。”他忍不住感叹。
刚刚跨进书肆大门的苏赢:“???”
第一次听人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苏赢不习惯了足足三秒,才重重点头:没错,自己可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没想到直到现在,才有人一眼看穿了自己的闪光点啊!
他顿时露出格外灿烂的笑容,捬掌赞叹道:“七郎你果然善于识人啊!”
林七郎满脸笑容,语气不乏骄傲:“世子谬赞了,谬赞了。这也算是我这些年来东奔西走,锻炼出来的眼力罢。”
在旁边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的楚济舟:“……”不是,你们是认真的吗?
他无语地听着这两人互相吹捧了五分钟,然后才听苏赢说出了正事:“差点忘了,我来是为了下一期的上京秘闻。”
“又发生了什么?”楚济舟立刻来了兴趣。
“这一回是《假世子身世揭穿后》的最终篇章,是全新的可能哦。”
苏赢笑吟吟开口。
“——我们的主角会被天下最有权势的亲爹一手扶持,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呢。”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