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空中正下着雨,高大的烟囱里的烟显得有些“沉”,以至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黄橙橙的、叫人窒闷的烟气。∽↗在钢铁厂从各个厂房那半圆形的、肮脏的大窗洞里,可以看见无数的滑车和传送带在旋转,生铁的车床在移动,在把钢和铜钻孔、刨平和磨光。模压机的垂直的圆盘,不停地转着。起重机的轴架在半空里疾驰,往黑暗中飞过去。
炼铁平炉里发出红殷殷、白皑皑的光芒,数十吨的钢水被倒入模具,待冷凝固、冷却之后,又被运至少锻造车间,在车间内一具巨大的蒸气锤捶打着,叫地面都给震动了,这是一台八十吨蒸汽锤,这部引进自法国施奈德公司的蒸汽锤,于蒸汽锤中亦算是一台庞然大物了,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各样的钢锭以及钢板。
伴随着蒸气锤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块火红的钢锭正被锻造成型,不过只是一块钢板——厚达360厘米的钢板,经过汽锤的锻造其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类似的长达数米的特厚钢板,在另一个车间内,已经生产了十块,与钢铁厂的其它车间不同,这个车间并没有太多的复杂的设备,只有一个钢铁制成的大型方盒以及几辆行车吊,但实际上这个车间里的绝大多数设施都是由唐浩然亲自己设计的。
这是仁川钢铁厂的渗碳车间,尽管最初唐浩然曾寄希望于渗碳钢,将这种战列舰时代的钢板作为打开国际冶金市场的敲门砖,当然所出售的将只是渗碳钢专利。通过每吨5英镑的专利费在未来的二十几年间获取数百万英镑的暴利。但“装备”却制约了渗碳钢的发明。他不得不设计渗碳炉、淬火炉等一系的设备,以满足生产渗碳钢的需要。
就在按部就班的研究着所需的设备时,一个月前一篇金属渗碳处理的论文,却让打消了他再往欧洲卖专利的想法,现在只能去争取自己不用交“专利费”。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时代欧洲各国对专利制度的重视,
在后世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说什么美国是山寨大国、德国是山寨大国,但是却忽视了一点,他们山寨的只是产品。如美国山寨并改进了英国的纺织机,德国假冒的谢菲尔德剪刀和刀具。似乎正因如此,他们就觉得这个时代欧洲各国根本就不重视专利技术,甚至认为不存在专利。
而却无视了在中学历史书上都有记载的19世纪末,德图政府积极鼓励“技术接受”。从1886年到1890年,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
这种技术专利才是专利的核心,亦是这个时代各国最为重视的,任何机械产品都存在着被复制的问题。但有些东西却是无法复制的,至少在破解技术之前。欧洲各国对专利的保护。是基于对本国工业的保护,许多国际公约是需要以相互遵守才能得到维护,如果他们肆无忌惮的侵犯他国专利,本国的专利同样会被其它国家侵犯。
就拿渗碳钢而言,甚至直到一战结束后,美国以及法国的多家钢铁公司仍然向克虏伯支付了巨额的专利费。而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对德国最大的榨取,甚至不是巨额的赔款,而是多达上万种专利的无偿转让。
欧美各国对专利的重视,不是后世国人所能理解的,恰也正是这种无法理解,使得很多人不明白,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的关键所在。
作为冶金工程师的唐浩然自然深知专利的重要性,就像交给伍宇明带到英国去的上百种专利一般,那些专利授权足以确保公司的许多产品享有一定的“垄断性”。
至于钢材渗碳专利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相比于钢材的渗碳处理,唐浩然更为看重的却是自己于机器局钢铁车间内“研制”几十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就像标号从一至十二的十二种造船钢一般,它将是仁川钢铁厂打开船舶用钢的基础。甚至就是即将用于渗碳试验的360毫米钢板亦是其中的一个钢号。
“根据试验室的测试,十二号装甲钢的基材硬度为250-280hb,基材抗拉强度为850-90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50-600mpa,如果经过渗碳处理的话,那么表面硬度可高达670-720hb……”
在通红的均质装甲钢板被吊至渗碳炉时,唐浩然向身边的十几名学院工学系冶金专业的学生解释着,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个月的冶金知识,现在一面于学院学习一面于工厂实习,参与工厂的建设时,亦作为唐浩然的助手,协助他进行试验,毕竟很多试验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对于这种低合金钢板,唐浩然自然深知其性能,他远比历史上最为著名的kc装甲的基材更为优秀,甚至不逊于二战德国时使用的wh装甲,而且其使用合金较少,价格自然相对低廉,现在唯一的疑问就在于它的渗碳效果,尤其是递减渗碳深度,毕竟在百年后用于民用的渗碳钢递减渗碳深度远不及军舰装甲的零头。
“渗碳的过程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充分进行试验,充分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后世于大学中读过的资料来,以在850摄氏度下渗碳时为例,第一个小时中渗碳层厚度增加了4毫米。第二个小时中增加了13毫米,的三个小时中增加了1毫米;此后增加速度虽有个别跳动现象,但大体上是逐渐减小的;而到了8小时以后基本上稳定在05毫米/小时的水平了。而900摄氏度下的渗碳速度,同样,第一个小时之内渗碳层厚度增加了53毫米,第二个小时增加了23毫米,第三个小时增加了18毫米,第四个小时增加了13毫米;10小时之后平均速度基本恒定在07毫米/小时的水平。由此可见,即使采用气体渗碳、时间长达2周也就是336小时、渗碳温度按照1000摄氏度估算,则渗碳层厚度也就是60毫米的水平。而按照50%的渗碳层厚度,完成整个渗碳过程甚至需要一两个月,唐浩然自然没有时间终日守在这里,而眼前的这些学生,无疑将是进行试验的唯一人选。
“……变成气体方式之方法是将碳化气体如c4h10,c3h8,ch4等和空气相混合后送入变成炉,在炉内1000~1100c之高温下,使碳化氢和空气反应而生成所谓变成气体,由变成炉所生成的气体有各种称呼,这里方便上叫做变成气体……”
在大人解释着着渗碳工艺时,赵裕则将其记在笔记本上,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厂房门口的警察,根据保密条例,他们不能从厂房内带走一张纸片,所有的笔记本都需要装进厂房内工作室的保险柜内,不过,对于赵裕而言,他并不需要笔记本,他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完全可以记下这一切。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违反保密制度,尤其是绝不会在外国老师的面前谈论工厂内进行的种种试验,这些试验是工厂赖以生存的根本,自然容不得一丝外泄,更何况这种钢将来还将用于海军的军舰上,从而一改洋人坚船利炮的局面。
当赵裕浮想联翩的时候,渗碳炉封闭了,随着变成气体进入渗碳炉,炉内的均质装甲钢开始了漫长的渗碳过程,而唐浩然则继续向学生们讲解着钢材的渗碳处理工艺,偶尔的他会帮助他们解释一些于课堂上碰到的学习问题。
两三个小时后,直到为那些学生上了两堂冶金课之后,唐浩然方才离开厂房,在走出厂房的时候,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臭鸡蛋味,他的眉头禁不住微微轻扬,等到这个试验结束之后,建造军舰所需要的基础基本上也就打下来了,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自己至少在这里为中国的工业打下了一个基础,尽管这个基础还不算稳固,但至少是一个开始,再有几年的时间,待到特区的工业门类齐全,初步吸收了同时代欧美技术的时候,特区便可以成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的根基,有了这个基础作为支持,等到全国光复之时,就能够展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到那时,中国的命运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想到未来的改变,一直抑于唐浩然心底的忧虑再一次浮现出脑海之中,北京那边的那些人,还会给自己多长的时间?又一次,李光泽、宋玉新两人的建议再次于心头闪动着——捅一个娄子,捅一个他人无法收拾的娄子,难道真的要推行那两步,把原本有序推进,尽可能减少阻力的两步棋变成一着烂棋,最终靠着铁腕维持朝鲜的局势吗?
想到这,唐浩然的眉头再一次皱紧了,凝视着那发黑发黄的烟雾,不禁在唇边喃喃着。
“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求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炼铁平炉里发出红殷殷、白皑皑的光芒,数十吨的钢水被倒入模具,待冷凝固、冷却之后,又被运至少锻造车间,在车间内一具巨大的蒸气锤捶打着,叫地面都给震动了,这是一台八十吨蒸汽锤,这部引进自法国施奈德公司的蒸汽锤,于蒸汽锤中亦算是一台庞然大物了,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各样的钢锭以及钢板。
伴随着蒸气锤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块火红的钢锭正被锻造成型,不过只是一块钢板——厚达360厘米的钢板,经过汽锤的锻造其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类似的长达数米的特厚钢板,在另一个车间内,已经生产了十块,与钢铁厂的其它车间不同,这个车间并没有太多的复杂的设备,只有一个钢铁制成的大型方盒以及几辆行车吊,但实际上这个车间里的绝大多数设施都是由唐浩然亲自己设计的。
这是仁川钢铁厂的渗碳车间,尽管最初唐浩然曾寄希望于渗碳钢,将这种战列舰时代的钢板作为打开国际冶金市场的敲门砖,当然所出售的将只是渗碳钢专利。通过每吨5英镑的专利费在未来的二十几年间获取数百万英镑的暴利。但“装备”却制约了渗碳钢的发明。他不得不设计渗碳炉、淬火炉等一系的设备,以满足生产渗碳钢的需要。
就在按部就班的研究着所需的设备时,一个月前一篇金属渗碳处理的论文,却让打消了他再往欧洲卖专利的想法,现在只能去争取自己不用交“专利费”。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时代欧洲各国对专利制度的重视,
在后世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说什么美国是山寨大国、德国是山寨大国,但是却忽视了一点,他们山寨的只是产品。如美国山寨并改进了英国的纺织机,德国假冒的谢菲尔德剪刀和刀具。似乎正因如此,他们就觉得这个时代欧洲各国根本就不重视专利技术,甚至认为不存在专利。
而却无视了在中学历史书上都有记载的19世纪末,德图政府积极鼓励“技术接受”。从1886年到1890年,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市场上合成工业的垄断权。
这种技术专利才是专利的核心,亦是这个时代各国最为重视的,任何机械产品都存在着被复制的问题。但有些东西却是无法复制的,至少在破解技术之前。欧洲各国对专利的保护。是基于对本国工业的保护,许多国际公约是需要以相互遵守才能得到维护,如果他们肆无忌惮的侵犯他国专利,本国的专利同样会被其它国家侵犯。
就拿渗碳钢而言,甚至直到一战结束后,美国以及法国的多家钢铁公司仍然向克虏伯支付了巨额的专利费。而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对德国最大的榨取,甚至不是巨额的赔款,而是多达上万种专利的无偿转让。
欧美各国对专利的重视,不是后世国人所能理解的,恰也正是这种无法理解,使得很多人不明白,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的关键所在。
作为冶金工程师的唐浩然自然深知专利的重要性,就像交给伍宇明带到英国去的上百种专利一般,那些专利授权足以确保公司的许多产品享有一定的“垄断性”。
至于钢材渗碳专利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相比于钢材的渗碳处理,唐浩然更为看重的却是自己于机器局钢铁车间内“研制”几十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就像标号从一至十二的十二种造船钢一般,它将是仁川钢铁厂打开船舶用钢的基础。甚至就是即将用于渗碳试验的360毫米钢板亦是其中的一个钢号。
“根据试验室的测试,十二号装甲钢的基材硬度为250-280hb,基材抗拉强度为850-900mpa,基材屈服强度为550-600mpa,如果经过渗碳处理的话,那么表面硬度可高达670-720hb……”
在通红的均质装甲钢板被吊至渗碳炉时,唐浩然向身边的十几名学院工学系冶金专业的学生解释着,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个月的冶金知识,现在一面于学院学习一面于工厂实习,参与工厂的建设时,亦作为唐浩然的助手,协助他进行试验,毕竟很多试验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对于这种低合金钢板,唐浩然自然深知其性能,他远比历史上最为著名的kc装甲的基材更为优秀,甚至不逊于二战德国时使用的wh装甲,而且其使用合金较少,价格自然相对低廉,现在唯一的疑问就在于它的渗碳效果,尤其是递减渗碳深度,毕竟在百年后用于民用的渗碳钢递减渗碳深度远不及军舰装甲的零头。
“渗碳的过程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充分进行试验,充分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后世于大学中读过的资料来,以在850摄氏度下渗碳时为例,第一个小时中渗碳层厚度增加了4毫米。第二个小时中增加了13毫米,的三个小时中增加了1毫米;此后增加速度虽有个别跳动现象,但大体上是逐渐减小的;而到了8小时以后基本上稳定在05毫米/小时的水平了。而900摄氏度下的渗碳速度,同样,第一个小时之内渗碳层厚度增加了53毫米,第二个小时增加了23毫米,第三个小时增加了18毫米,第四个小时增加了13毫米;10小时之后平均速度基本恒定在07毫米/小时的水平。由此可见,即使采用气体渗碳、时间长达2周也就是336小时、渗碳温度按照1000摄氏度估算,则渗碳层厚度也就是60毫米的水平。而按照50%的渗碳层厚度,完成整个渗碳过程甚至需要一两个月,唐浩然自然没有时间终日守在这里,而眼前的这些学生,无疑将是进行试验的唯一人选。
“……变成气体方式之方法是将碳化气体如c4h10,c3h8,ch4等和空气相混合后送入变成炉,在炉内1000~1100c之高温下,使碳化氢和空气反应而生成所谓变成气体,由变成炉所生成的气体有各种称呼,这里方便上叫做变成气体……”
在大人解释着着渗碳工艺时,赵裕则将其记在笔记本上,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厂房门口的警察,根据保密条例,他们不能从厂房内带走一张纸片,所有的笔记本都需要装进厂房内工作室的保险柜内,不过,对于赵裕而言,他并不需要笔记本,他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完全可以记下这一切。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违反保密制度,尤其是绝不会在外国老师的面前谈论工厂内进行的种种试验,这些试验是工厂赖以生存的根本,自然容不得一丝外泄,更何况这种钢将来还将用于海军的军舰上,从而一改洋人坚船利炮的局面。
当赵裕浮想联翩的时候,渗碳炉封闭了,随着变成气体进入渗碳炉,炉内的均质装甲钢开始了漫长的渗碳过程,而唐浩然则继续向学生们讲解着钢材的渗碳处理工艺,偶尔的他会帮助他们解释一些于课堂上碰到的学习问题。
两三个小时后,直到为那些学生上了两堂冶金课之后,唐浩然方才离开厂房,在走出厂房的时候,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臭鸡蛋味,他的眉头禁不住微微轻扬,等到这个试验结束之后,建造军舰所需要的基础基本上也就打下来了,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自己至少在这里为中国的工业打下了一个基础,尽管这个基础还不算稳固,但至少是一个开始,再有几年的时间,待到特区的工业门类齐全,初步吸收了同时代欧美技术的时候,特区便可以成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的根基,有了这个基础作为支持,等到全国光复之时,就能够展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到那时,中国的命运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想到未来的改变,一直抑于唐浩然心底的忧虑再一次浮现出脑海之中,北京那边的那些人,还会给自己多长的时间?又一次,李光泽、宋玉新两人的建议再次于心头闪动着——捅一个娄子,捅一个他人无法收拾的娄子,难道真的要推行那两步,把原本有序推进,尽可能减少阻力的两步棋变成一着烂棋,最终靠着铁腕维持朝鲜的局势吗?
想到这,唐浩然的眉头再一次皱紧了,凝视着那发黑发黄的烟雾,不禁在唇边喃喃着。
“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求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