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儿缓步走到前店,并没有立刻出去,而是轻挑起隔着前后的帘子,透过一条缝向外看。

    外间门边坐着几个挑夫力巴,正眼巴巴地看着店中唯一的客人——他们都是常年在这条街上走,只为有客人买了大宗大件,他们好赚个辛苦钱。

    而伙计口中的客人,看背影身形该不足三十岁,着月白色直裰,转到一个檀木制成的博古架前,有伙计给他介绍那博古架的奥妙,从木料选择到小巧机关。

    “这是当年我们大东家的设计,这些机关还可以按着客人的心意修改。”

    那人听得很仔细,时不时颔首,似乎很满意。

    但那伙计的表情却不好,他知道这个客人必然有钱,对此物有兴趣,可不像会买的样子。

    可真奇怪,此博古架以及其相应的陈设,因其机关巧妙私隐,可算机巧阁镇店之宝了,许多同行想仿制都不得呢。

    文人墨客的,该喜欢这种东西才是啊。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穿缎佩玉,一见便可知其主必然出身富贵。

    秦乐端着个小巧的西施壶跟着出来,对着壶嘴抿了口茶,凑在李娇儿身边向外看,低声问:

    “认识?”

    李娇儿只能看见背影,认不真切,但刚才有一瞬的侧脸,确让她感到眼熟。

    “应该是认识的吧。”

    她低声道,理了裙装,笼了头发,这方掀开帘子走了出去,轻咳一声,口中道:

    “这位客人显然不喜张扬,如今摆着的这套檀木的,太过富贵。”

    外面的伙计机灵,忙顺着道:“是我糊涂了,客人若喜欢这样式,做成铁力木,鸡翅木,榉木,皆可的。”

    二人一说一应之间,那位客人已经回头,看向李娇儿。

    李娇儿刚好和他打了照面。

    男子气质安静儒雅,俊眉星目,唇角带笑,只是看人的目光深沉,让人看不出深浅。

    “表叔?”李娇儿立刻认出了他是谁,内心意外,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惊喜,忙对着他蹲身施礼道,“怎么会是表叔?竟是侄妇没认出来,表叔安。”

    他叫杜昼,是薛镇祖母娘家的侄子,也就是薛镇的表叔,是个很有来历的人。

    杜家世居东海,为书香大族,后在前朝覆灭后的乱世中,有避世隐居的,也有投身于枭雄之下的,但均未成大业,屡经波折,于离乱中渐渐没落。

    而薛镇祖母家的这个杜,不过东海杜氏的一个旁支,人丁不旺,无有名士,但其辗转入了大昭后,靠着杜氏之名,还是得了当时刚刚称帝的高宗安抚,并成功与当时的安阳侯结成了儿女亲家。

    只是杜氏不显,当年的薛家也很一般。

    薛家的爵位是因其祖追随大昭太祖共同兴兵,曾几次舍命救太祖而得,可到了高宗称帝,天下鼎足之时,薛家不但人丁不旺,后辈也再没出过将星。

    尤其是薛镇的祖父,现在那位修道的安阳侯论文论武,都不出挑。

    亏了高宗要面子,念旧情,只当养着个闲人罢了。

    大争之世,要不谋可定天下,武可夺江山,按说依着安阳侯那样的性子,待到他没了,这个角色怕也到头了。

    好在,他生了个好儿子,又有了好孙子。

    但是薛镇的祖母并没有等到自己儿子展露头角的那一天,在其独子五岁那年,她便没了。

    倒是她的娘家,靠着薛家,渐渐稳定下来,吸收了不少离乱族人来投。

    杜昼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支,但却是入大昭的杜家人中,名声最大的那个——他十九岁那年,在当今建隆帝复科举的第一次考试中,便高中进士第五名,也是前五名中,年纪最小的人。

    凭借着杜家之名,建隆帝大喜,认定这是文脉归昭,立刻点他入翰林。

    按说杜昼可凭此青云直上,岂料他中进士的次年,其妻忽然病亡了。

    杜昼伤心至极,竟选择挂官而去,要隐居山林,不再娶,不为官。

    建隆帝对此很是不满,可时人偏多推崇此等举动,因此当今也只能赐了金银由他,不再去提他了。

    杜昼在大昭的庙堂之上就像是一道流星,瞬息璀璨,便落尘埃,再无记得了。

    反而在士林中,杜昼颇有名望,其经历也引了不少名士入昭,算是让建隆帝开心了一些。

    李娇儿在侯府的时候,只见过杜昼两次,第一次是初嫁时,她戴着盖头,听见了薛镇唤他表叔,第二次是去年郡主的四十生辰,杜昼来给郡主贺寿。

    而她对他的那些印象,就是在这两次见面之后,听孝惠郡主说的。

    孝惠郡主爱恨分明,因此极欣赏杜昼为人,但令李娇儿意外的是,薛镇也很喜欢杜昼的为人行事。

    那时候,因不得薛镇喜欢而郁郁寡欢的李娇儿想不通,而今日看透了薛镇薄情寡义的李娇儿,依旧想不通。

    薛镇怎么会欣赏杜昼的为人?她觉得薛镇是那种如果有乱兵来,会把她踢下车去的人。

    和史书里写的汉高祖似的。

    但身为女子,李娇儿是真心敬佩杜昼,也羡慕他的亡妻,得了丈夫全心全意的爱。

    *

    李娇儿的万般念头,不过一闪而过。

    而杜昼看见是李娇儿,一愣之后忙笑着颔首回礼道:“看来我没记错,此处果然是侄媳娘家的产业。只是这个时候,侄媳怎会在此?”

    秦乐和伙计们听了二人的称呼,立刻明白了——原来这位是世子家的亲戚啊,那怕也是钟鸣鼎食之后、书香门第之家。

    秦乐立刻招呼伙计给杜昼倒茶,又让人招呼杜昼的两个小厮歇脚、吃茶,还对李娇儿道:

    “小东家与这位客人,往雅间坐吧,站着说话多累啊。”

    对外人的时候,秦乐对李娇儿的称呼都变了。

    杜昼忙谢了秦乐的热心,道:“不必如此,我如今要搬到京郊居住,因此才想到京中的铺子里转转,订做几样家具。既然这儿是侄媳的买卖,那想来东西不会错,便在此选定吧。”

    李娇儿更觉意外了,问道:“表叔要搬到京郊住?是哪里?可去府中见了郡主?”

    她虽然好奇,但语气很平常,带着恭敬,很好地拿捏了与不太熟的长辈说话的态度,

    毕竟她和杜昼不熟,只与他的故事熟悉。

    不过李娇儿长得漂亮喜庆,又爱笑,只要不是对她怀有偏见的人,和她说不过几句话便会觉得亲近。

    杜昼这等隐居之人,也是如此。

    因此他看着李娇儿,年轻的脸上,笑意都慈和了起来。

    “我刚入京,还未及到侯府。”他摇摇头,从袖中将个图纸取了出来,“我留京居住之事连好友都未告知,而若郡主知道了,张罗起来,只怕满京都知道了,再等一等吧。这是我那陋室的内外布局,要整理添置的可不少。”

    伙计忙接过图来,递给李娇儿。

    李娇儿打开粗略一看,心中便有数了。

    可真是陋室了,瞧着这位表叔入京来,除了些黄白之物和少量古董陈设,最多的便是书了。

    李娇儿又将图给了秦乐,笑道:“我晓得了,重要的还是表叔带来的那些书,这可得现场丈量了,方能做得细致,不知表叔住在京郊何处?”

    “在青庄向东的二里之外,”杜昼解释道,“那里离着盘山最近,有一处泉眼,还有一棵梧桐树,我很喜欢。”

    店里众人却一起怔住。

    怎么是青庄?那儿不但地方小,土地不丰,还是朝廷羁押犯官之后的地方,且乐户、优伶、娼家等不许在京中住的人,也都选在那儿居住。

    端得不是什么好去处。

    偏杜昼说起来的时候那样自然,才让众人一时不知该怎么评论。

    李娇儿一怔之后,倒更欣赏杜昼的为人了。

    外物不侵,随心使然。

    她点头咱道:“表叔果然是隐士之心,侄媳晓得了,此事就在小店身上。”

    “多谢侄媳了。”杜昼一拱手,态度更是彬彬有礼。

    秦乐在旁看着,心中更生感慨:此人竟然真是薛镇的表叔?

    看着比薛镇有礼多了,待李娇儿也好。

    她心思纯正,又向来护短,总是谁对她的人好,她就对谁好,所以瞧杜昼特顺眼,只是她受不了他们文绉绉地说话,忙插嘴道:

    “好了好了,买卖的事情,这位表叔如此客气做什么?小店可没说不收钱的啊。”

    一句话,说得杜昼哑然,转而笑了。

    李娇儿更没忍住,掩嘴笑出了声,嗔怪道:“师姐。”

    杜昼听见,忙对着秦乐也是一礼:“原来是侄媳的师姐,有礼了。”

    “差着辈分呢,可不敢当,我是这家的四掌柜,都是夫人抬举,再唤我一声师姐,”秦乐忙不迭回礼,将手中的西施壶递给旁边的伙计,将那图纸袖起:“也不用别的师傅了,就我带人去吧,今儿下晌就去,瞧着客人也不是个急性子,既然要雅致、舒服,总得一个月的时间,保管让客人满意。”

    杜昼颔首,态度依旧谦逊和气:“如此,就有劳秦姑娘了,工钱料钱只与贵店中平时一样即可,姑娘也说了,买卖的事情,不能客气。”

    “客人果然是明理的人。”秦乐道。

    只是他们这边商量买卖商量得快乐,外面却有人看得不爽了。

    “阿姐,瞧她,果然是工匠之辈,酸气。”一个穿粉的小姑娘,对着另一个少女,如是道。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请夫君献上和离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青旗沽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八章 杜昼,请夫君献上和离书,笔趣阁并收藏请夫君献上和离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