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镛被“长矛”抓去,到刘镛为他们搞了2万斤大米,短短的一天多时间,南浔镇上也不见“长矛”再烧房子了,商店也陆陆续续开门了,街上的行人也逐渐多起来了,人们见到“长矛”,也不用担惊受怕躲躲闪闪了。南浔死气沉沉的面貌开始恢复了生机。
刘镛来到辑里村,找到了宋洪生和王宝和。
刘镛问宋洪生:仓库里现成的生丝还有多少?
宋洪生说:大概还有二百多包。
刘镛说:那得要两条船。
宋洪生惊讶地说:难道东家还想把丝运往上海,现在到处都是“长矛”,那么不太平,这样不危险吗?
刘镛说:南浔到震泽应该问题不大,就震泽到平望这一段路,有将近一个时辰的水路,有点麻烦。好在这一带河面宽,过了平望就安全了。
宋洪生又说:那怎么出南浔呢?
刘镛说:出南浔问题不大,在南浔的太平军首领黄宝金我和他见过面,昨天还帮他们解决了2万斤大米。
宋洪生哦的一声,又说:那能不能干脆叫他派几个弟兄护送过平望呢。
刘镛说:哎,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试试看。那这样,宝和你去准备船只,洪生准备货物,争取明天装货。
……
刘镛来到太平军驻地,门口站了四个卫兵。刘镛对卫兵说:在下刘镛求见你们大王,有要事相告。
卫兵通报进去,然后把刘镛带进厅堂。
黄文金坐在太师椅上,见刘镛进来,让座。然后说:刘老板找本王,有何要事?
刘镛坐下以后说:贵军将士初到南浔,在下见贵军将士物品匮乏,实在于心不忍,良民想到上海给贵军搞点日用品过来。
这句话把黄文金说得乐陶陶的。
刘镛又说:到上海在下顺便把那些同乡规劝回来。只有那些老板都发了,贵军才有税收,才能生存。
黄文金一听大喜。说:刘老板说话在理,说话在理。
刘镛心中有数,接着说:在大王面前实不相瞒,这次去购物品需要不少银子,加上昨天2万斤大米的钱还没有付。在下无计,只能把还剩下的库存生丝运往上海销售,否则,巧媳妇做不出无米之炊。
黄文金一听,想都没有想,连声说:好!好!就这样办。
刘镛接着为难地说:在下,这是,这是有点担心。
黄文金一拍胸脯,说:有本王在,你还有什么担心之事?
刘镛暗自高兴,假装为难地说:现在到处是驻军,说不清属于那部,而且,沿途还有设卡,恐怕难于过关;再者沿途时有匪徒出现,一旦物资被抢,弄不好人财两空。
黄文金说:那好办,在南浔到平望的路上,在每条船上,我给你们各派四名士兵护送你们过夹浦关。回来的路上,我给你们写个路条,本王的物资,谁敢扣留?
黄文金此话正中刘镛心意,暗暗大喜。
第二天上午,满满的两船生丝,宋洪生、王宝和押船,刘镛自己也随船,以防万一,船头船尾,各站着两个拿着大刀、红缨枪的卫兵,从南浔出发。
船过了震泽,刚进入白洋淀,突然,芦苇荡里窜出来几条小船,每条船上都有五六个人,手里拿着大刀和红缨枪,从四面向丝船渐渐靠拢。
坐在船舱里的宋洪生、王宝和已经吓得浑身发抖。刘镛还算镇定,他静观着事态的变化。
这时,只听得站在船头的一位卫士说:请问贵方是哪一旗的,本士是黄文金部下,是在为我王例行公事。
对方船上听说在为黄文金例行公事,话都没有说,船立马掉头,钻进了芦苇荡。
虚惊一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到了夹浦关,8个卫兵跳上岸,船顺利进入黄浦江。
第二天船在达达码头靠岸,唐漾荷和阿荣已经等在码头。由于,兵荒马乱,丝行已经断货。丝就在码头上过磅交易,刘镛又卖了一个好价。
交易完毕后续工作刘镛就交给了宋洪生、王宝和、阿荣几个,自己回到了飞霞路。
见刘镛回来毓惠身怀六甲,临盆在即,挺着一个大肚子和洪英带着冬梅、秋梅出来。
毓惠对刘镛说:你一个人到老家真的有点让人不放心。
洪英也关切地说:你啊,明知山有虎你还偏向虎山行,那是作死!世道那么不太平,你一个人来来去去,万一有个不测,如何是好。
刘镛两手一摊,笑着说:你们看,我这不是好好的,身上没有少了什么吧。他又说:家里全住了“长矛”,还好,家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毁了。
听说家里住了“长矛”,把毓惠、洪英吓得一身冷汗。
刘镛笑着说:没事没事,没有那么可怕,否则,我怎能好好回来?又问毓惠:你身体怎样?儿子怎么样?
毓惠翘着嘴说:儿子怎么样,你自己去看。
刘镛三步并做二步跑进屋内,从摇篮里抱起儿子,亲了一口,放下。又对洪英说:家里辛苦你了,都要你照顾。我还要到顾公公那里去一下。
刘镛就出了门。
顾福昌家。
听说刘镛从南浔回来了,张颂贤也过来打听消息大家都为南浔的丝行担忧。
刘镛向顾福昌介绍了这次回南浔和太平军在南浔的情况。
顾福昌感叹地说:朝廷也好,太平军也罢,有哪个朝代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都在这里等着,坐吃山空。大家一起回去,遇到问题,也好有个商量。
张颂贤道:我也想回家呀,可我心里慌得很!听说长毛是要吃人的!
刘镛笑道:这种鬼话你也信?长毛虽然厉害,但是造反之前也是良民,和你我一样,有的经商,有的种田,有的跑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揭竿而起。我见过赌王,也没有多可怕,他就是想逼我们丝业同行早日回南浔恢复营业而已。
开始大家还有些顾忌,后经刘镛一说,大家放心了许多,决定回南浔看看。
第二天,顾福昌还有庞云曾、张颂贤等随刘镛货船一起回南浔。
船行至夹浦关,太平军见满满两船物品,岂不乐乎?命靠岸。
刘镛上岸,不慌不忙掏出一张由黄文金亲手签发的路条。太平军一看原是黄文金货物,只得长叹,放行。
到了南浔,刘镛带着顾福昌、庞云曾、张松贤等直奔太平军驻地。
太平军驻地,刘镛向黄文金介绍了顾福昌、张松贤、庞云曾等人,并告诉黄文金两船日用品命人卸货。
黄文金喜出望外,指着刘镛说:刘老板果然是一诺千金。敬佩,敬佩。命大家坐下。
刘镛说:以信誉为重,乃是做人的准则。他又看了一下在座的顾福昌、庞云曾等人。接着说:在下也是向各位学的。
黄文金微微地点点头。
刘镛又说:在座的几位在南浔都是都是大家,又是事业的开拓者。尤其顾公公德高望重,大王有意繁荣南浔,可与他们共商良策。
顾福昌也插话说:大王有所不知,也许百姓对贵军有所误解,在贵军到来之前,不少家族已迁徒他乡,现在南浔的资产不到贵军到来之前的十分之三,很多房屋也被毁。要南浔的繁荣必须把所有人规劝回来,重振旗鼓。有益于地方繁荣,也有益于贵军税收,市场繁荣、供应充足,也有益于稳定贵方军心。
黄文金难得的笑着说:您老句句在理。
顾福昌又说:现在百姓连门都不敢出,何谈安居乐业?生意人货运不出去,也进不来,何谈市场繁荣?
黄文金若有所思。说:此话是有道理。这样,我部设立‘均安局’,以保证各位生意往来船只之安全,每次各位船只出行,派兵护送出卡,凭路条进卡。
顾福昌、庞云曾、刘镛等人,都纷纷表示:如果这样,再好不过了。
刘镛来到辑里村,找到了宋洪生和王宝和。
刘镛问宋洪生:仓库里现成的生丝还有多少?
宋洪生说:大概还有二百多包。
刘镛说:那得要两条船。
宋洪生惊讶地说:难道东家还想把丝运往上海,现在到处都是“长矛”,那么不太平,这样不危险吗?
刘镛说:南浔到震泽应该问题不大,就震泽到平望这一段路,有将近一个时辰的水路,有点麻烦。好在这一带河面宽,过了平望就安全了。
宋洪生又说:那怎么出南浔呢?
刘镛说:出南浔问题不大,在南浔的太平军首领黄宝金我和他见过面,昨天还帮他们解决了2万斤大米。
宋洪生哦的一声,又说:那能不能干脆叫他派几个弟兄护送过平望呢。
刘镛说:哎,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试试看。那这样,宝和你去准备船只,洪生准备货物,争取明天装货。
……
刘镛来到太平军驻地,门口站了四个卫兵。刘镛对卫兵说:在下刘镛求见你们大王,有要事相告。
卫兵通报进去,然后把刘镛带进厅堂。
黄文金坐在太师椅上,见刘镛进来,让座。然后说:刘老板找本王,有何要事?
刘镛坐下以后说:贵军将士初到南浔,在下见贵军将士物品匮乏,实在于心不忍,良民想到上海给贵军搞点日用品过来。
这句话把黄文金说得乐陶陶的。
刘镛又说:到上海在下顺便把那些同乡规劝回来。只有那些老板都发了,贵军才有税收,才能生存。
黄文金一听大喜。说:刘老板说话在理,说话在理。
刘镛心中有数,接着说:在大王面前实不相瞒,这次去购物品需要不少银子,加上昨天2万斤大米的钱还没有付。在下无计,只能把还剩下的库存生丝运往上海销售,否则,巧媳妇做不出无米之炊。
黄文金一听,想都没有想,连声说:好!好!就这样办。
刘镛接着为难地说:在下,这是,这是有点担心。
黄文金一拍胸脯,说:有本王在,你还有什么担心之事?
刘镛暗自高兴,假装为难地说:现在到处是驻军,说不清属于那部,而且,沿途还有设卡,恐怕难于过关;再者沿途时有匪徒出现,一旦物资被抢,弄不好人财两空。
黄文金说:那好办,在南浔到平望的路上,在每条船上,我给你们各派四名士兵护送你们过夹浦关。回来的路上,我给你们写个路条,本王的物资,谁敢扣留?
黄文金此话正中刘镛心意,暗暗大喜。
第二天上午,满满的两船生丝,宋洪生、王宝和押船,刘镛自己也随船,以防万一,船头船尾,各站着两个拿着大刀、红缨枪的卫兵,从南浔出发。
船过了震泽,刚进入白洋淀,突然,芦苇荡里窜出来几条小船,每条船上都有五六个人,手里拿着大刀和红缨枪,从四面向丝船渐渐靠拢。
坐在船舱里的宋洪生、王宝和已经吓得浑身发抖。刘镛还算镇定,他静观着事态的变化。
这时,只听得站在船头的一位卫士说:请问贵方是哪一旗的,本士是黄文金部下,是在为我王例行公事。
对方船上听说在为黄文金例行公事,话都没有说,船立马掉头,钻进了芦苇荡。
虚惊一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到了夹浦关,8个卫兵跳上岸,船顺利进入黄浦江。
第二天船在达达码头靠岸,唐漾荷和阿荣已经等在码头。由于,兵荒马乱,丝行已经断货。丝就在码头上过磅交易,刘镛又卖了一个好价。
交易完毕后续工作刘镛就交给了宋洪生、王宝和、阿荣几个,自己回到了飞霞路。
见刘镛回来毓惠身怀六甲,临盆在即,挺着一个大肚子和洪英带着冬梅、秋梅出来。
毓惠对刘镛说:你一个人到老家真的有点让人不放心。
洪英也关切地说:你啊,明知山有虎你还偏向虎山行,那是作死!世道那么不太平,你一个人来来去去,万一有个不测,如何是好。
刘镛两手一摊,笑着说:你们看,我这不是好好的,身上没有少了什么吧。他又说:家里全住了“长矛”,还好,家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毁了。
听说家里住了“长矛”,把毓惠、洪英吓得一身冷汗。
刘镛笑着说:没事没事,没有那么可怕,否则,我怎能好好回来?又问毓惠:你身体怎样?儿子怎么样?
毓惠翘着嘴说:儿子怎么样,你自己去看。
刘镛三步并做二步跑进屋内,从摇篮里抱起儿子,亲了一口,放下。又对洪英说:家里辛苦你了,都要你照顾。我还要到顾公公那里去一下。
刘镛就出了门。
顾福昌家。
听说刘镛从南浔回来了,张颂贤也过来打听消息大家都为南浔的丝行担忧。
刘镛向顾福昌介绍了这次回南浔和太平军在南浔的情况。
顾福昌感叹地说:朝廷也好,太平军也罢,有哪个朝代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都在这里等着,坐吃山空。大家一起回去,遇到问题,也好有个商量。
张颂贤道:我也想回家呀,可我心里慌得很!听说长毛是要吃人的!
刘镛笑道:这种鬼话你也信?长毛虽然厉害,但是造反之前也是良民,和你我一样,有的经商,有的种田,有的跑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揭竿而起。我见过赌王,也没有多可怕,他就是想逼我们丝业同行早日回南浔恢复营业而已。
开始大家还有些顾忌,后经刘镛一说,大家放心了许多,决定回南浔看看。
第二天,顾福昌还有庞云曾、张颂贤等随刘镛货船一起回南浔。
船行至夹浦关,太平军见满满两船物品,岂不乐乎?命靠岸。
刘镛上岸,不慌不忙掏出一张由黄文金亲手签发的路条。太平军一看原是黄文金货物,只得长叹,放行。
到了南浔,刘镛带着顾福昌、庞云曾、张松贤等直奔太平军驻地。
太平军驻地,刘镛向黄文金介绍了顾福昌、张松贤、庞云曾等人,并告诉黄文金两船日用品命人卸货。
黄文金喜出望外,指着刘镛说:刘老板果然是一诺千金。敬佩,敬佩。命大家坐下。
刘镛说:以信誉为重,乃是做人的准则。他又看了一下在座的顾福昌、庞云曾等人。接着说:在下也是向各位学的。
黄文金微微地点点头。
刘镛又说:在座的几位在南浔都是都是大家,又是事业的开拓者。尤其顾公公德高望重,大王有意繁荣南浔,可与他们共商良策。
顾福昌也插话说:大王有所不知,也许百姓对贵军有所误解,在贵军到来之前,不少家族已迁徒他乡,现在南浔的资产不到贵军到来之前的十分之三,很多房屋也被毁。要南浔的繁荣必须把所有人规劝回来,重振旗鼓。有益于地方繁荣,也有益于贵军税收,市场繁荣、供应充足,也有益于稳定贵方军心。
黄文金难得的笑着说:您老句句在理。
顾福昌又说:现在百姓连门都不敢出,何谈安居乐业?生意人货运不出去,也进不来,何谈市场繁荣?
黄文金若有所思。说:此话是有道理。这样,我部设立‘均安局’,以保证各位生意往来船只之安全,每次各位船只出行,派兵护送出卡,凭路条进卡。
顾福昌、庞云曾、刘镛等人,都纷纷表示:如果这样,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