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
昔日巍峨宽敞肃穆的宫殿,换了匾额之后,便没了往日的荣光。随着俞太后病重不起,日复一日的黯淡下来。
昌平公主住进了福临宫,每日守在俞太后床榻边。昌平公主坚持亲自给俞太后喂药喂粥,不肯假手旁人。
几个儿媳争不过昌平公主,也无人和昌平公主相争。
俞太后求生意志颇为强烈,在昌平公主细心周到的伺候开解下,这两日勉强能进些羹汤了。
照此下去,或许能熬过这一关也未可知。
昌平公主皱了多日的眉头,终于略略舒展开来,憔悴的脸孔上也有了些许笑意。将手中的热粥吹温,送到俞太后口边:“母后张口。”
俞太后听话地张口,将温热的粥喝入口中。
昌平公主目中笑意深了些,一勺一勺,耐心地喂了半碗热粥。
俞太后终于吃不下了,略略摇头。
昌平公主拿起温热的毛巾,仔细地为俞太后擦拭嘴角。
母女两个虽有心结隔阂,到了生死关头,一切恩怨都被放下。这些时日的朝夕相伴,倒是有了几分往日母女情深的模样。
“母后,女儿让周太医过来,替母后诊脉。”昌平公主轻声说道。
俞太后不再信任赵院使,这些时日,俱是令周太医诊脉开方。
俞太后嗯了一声,目光一扫,不见赵院使身影,目光倏忽一沉:“赵院使人在何处?”
昌平公主这才惊觉,似有半日未见赵院使人影了。神色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道:“这个赵院使,自正午便不见了踪影。”
“身为院使,这般疏忽职守,定要严惩不贷!”
“母后先让周太医看诊吧!这等小事,女儿出面便是。”
俞太后皱起眉头,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身在后宫多年,对危险来临的警觉,几乎已成了俞太后的本能。此时,俞太后只觉心神不宁,似有大祸将至……
“母后!”昌平公主见俞太后面色倏变,心里有些着急:“母后在病中,一定要宁神静心养病,万万不可多思多虑了。”
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
自俞太后病了之后,整个福临宫都沉寂下来。这些时日,出入福临宫之人虽然多,个个轻手轻脚,从无人敢大声喧哗。
这些脚步声,粗略听去,至少也有十数人。
昌平公主又惊又怒,猛地起身:“是谁在门外喧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皇姐勿惊,是我。”
是盛鸿!
昌平公主忍着怒火,走上前相迎。
率先出现在门口的,果然是一身龙袍的天子。
盛鸿年少时曾穿过女装,相貌俊美绮丽,更胜女子。如今年岁渐长,那份男女莫辨的美丽化为男子的英俊。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龙袍,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
此时盛鸿身着龙袍,神色沉凝,举手投足间俱是天子气度。
便是看惯了盛鸿的昌平公主,心里也有些凛然。不过,在看到盛鸿身后的众人脸孔后,被压抑的怒火顿时又涌了上来。
皇室宗亲里,有亲王爵位的淮南王河间王临江王都已死了,只余辈分最高的两个年迈亲王。其余七八个郡王,俱正值盛年。以汾阳郡王为首,皆是宗室里的佼佼者。
可以说,这些人便足以代表皇室宗亲。
“皇上前来探望母后也就罢了,为何还带了一众亲王郡王前来?”昌平公主身为俞太后嫡女,自要挺身相护亲娘。
盛鸿没有出声,汾阳郡王上前一步,冷然道:“我今日前来,是有要事问责太后。昌平,你站到一旁!”
天家也是家族。身份最高的是天子,掌管宗人府的却是盛家的家主。
汾阳郡主一张口,昌平公主不能不让。
昌平公主再迟钝,也惊觉事情不妙了,下意识地看了床榻上的俞太后一眼。
病重的俞太后,在宫女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坐了起来,有气无力地靠在绵软的被褥上。刚吃了半碗粥,倒还有些力气说话:“昌平,你让开。哀家倒要看看,他们这是要做什么?莫非是要仗着人多,来欺凌哀家不成!”
“先帝在天之灵看着,你们谁敢!”
汾阳郡王冷哼一声:“亏得太后还有脸提起先帝!我今日和一众亲王郡王们进宫,便是来问一问太后,先帝到底有何处对不住太后。为何太后心狠手辣,谋害先帝性命?”
……
最后一句话,如惊雷炸响。
俞太后脑海中轰隆一声。呼吸一窒,脸孔刷的白了。
深藏在心底无人知晓的隐秘,忽然曝露在众人眼前。
这等震惊和慌乱,几乎无法以言喻来描述。全身的血液汩汩流动,迅速冲往脑海。喉头阵阵腥甜。
俞太后身子晃了一晃。
昌平公主全身一震,不假思索地怒喊起来:“这绝无可能!汾阳郡王,你这是血口喷人!”又急急看向床榻上颤抖不已摇摇欲坠的俞太后:“母后,他们这是故意合谋来气你。你一定要撑住!”
汾阳郡王冷笑一声:“若无真凭实据,我等岂敢来惊扰太后!”
“昌平,你是个孝顺女儿,太后再怎么对不住你,你依然孝顺亲娘。可若你知道,你的亲娘曾对你亲爹做过什么,只怕你第一个就要反目相向。”
“这是赵院使的证词,你不妨拿去看看。真相自然明了!”
汾阳郡王自袖中拿出折叠好的证词,迈步走到昌平公主面前,将证词递了过去。
薄薄的纸张,在此时竟重如千钧!
昌平公主用力地攥着证词,一双眼死死地盯着汾阳郡王。
汾阳郡王面不改色,冷冷道:“这张证词,皇上已经看过了。所有的亲王郡王也都一一过目。”
“你还犹豫什么?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昌平公主全身僵硬,抬手的动作格外迟缓。
当着众人的面,昌平公主打开证词,目光落在写满字迹的纸上。眼前似有千星万点。
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为何汇聚到一起,就变得晦涩难懂?
昔日巍峨宽敞肃穆的宫殿,换了匾额之后,便没了往日的荣光。随着俞太后病重不起,日复一日的黯淡下来。
昌平公主住进了福临宫,每日守在俞太后床榻边。昌平公主坚持亲自给俞太后喂药喂粥,不肯假手旁人。
几个儿媳争不过昌平公主,也无人和昌平公主相争。
俞太后求生意志颇为强烈,在昌平公主细心周到的伺候开解下,这两日勉强能进些羹汤了。
照此下去,或许能熬过这一关也未可知。
昌平公主皱了多日的眉头,终于略略舒展开来,憔悴的脸孔上也有了些许笑意。将手中的热粥吹温,送到俞太后口边:“母后张口。”
俞太后听话地张口,将温热的粥喝入口中。
昌平公主目中笑意深了些,一勺一勺,耐心地喂了半碗热粥。
俞太后终于吃不下了,略略摇头。
昌平公主拿起温热的毛巾,仔细地为俞太后擦拭嘴角。
母女两个虽有心结隔阂,到了生死关头,一切恩怨都被放下。这些时日的朝夕相伴,倒是有了几分往日母女情深的模样。
“母后,女儿让周太医过来,替母后诊脉。”昌平公主轻声说道。
俞太后不再信任赵院使,这些时日,俱是令周太医诊脉开方。
俞太后嗯了一声,目光一扫,不见赵院使身影,目光倏忽一沉:“赵院使人在何处?”
昌平公主这才惊觉,似有半日未见赵院使人影了。神色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道:“这个赵院使,自正午便不见了踪影。”
“身为院使,这般疏忽职守,定要严惩不贷!”
“母后先让周太医看诊吧!这等小事,女儿出面便是。”
俞太后皱起眉头,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身在后宫多年,对危险来临的警觉,几乎已成了俞太后的本能。此时,俞太后只觉心神不宁,似有大祸将至……
“母后!”昌平公主见俞太后面色倏变,心里有些着急:“母后在病中,一定要宁神静心养病,万万不可多思多虑了。”
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
自俞太后病了之后,整个福临宫都沉寂下来。这些时日,出入福临宫之人虽然多,个个轻手轻脚,从无人敢大声喧哗。
这些脚步声,粗略听去,至少也有十数人。
昌平公主又惊又怒,猛地起身:“是谁在门外喧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皇姐勿惊,是我。”
是盛鸿!
昌平公主忍着怒火,走上前相迎。
率先出现在门口的,果然是一身龙袍的天子。
盛鸿年少时曾穿过女装,相貌俊美绮丽,更胜女子。如今年岁渐长,那份男女莫辨的美丽化为男子的英俊。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龙袍,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
此时盛鸿身着龙袍,神色沉凝,举手投足间俱是天子气度。
便是看惯了盛鸿的昌平公主,心里也有些凛然。不过,在看到盛鸿身后的众人脸孔后,被压抑的怒火顿时又涌了上来。
皇室宗亲里,有亲王爵位的淮南王河间王临江王都已死了,只余辈分最高的两个年迈亲王。其余七八个郡王,俱正值盛年。以汾阳郡王为首,皆是宗室里的佼佼者。
可以说,这些人便足以代表皇室宗亲。
“皇上前来探望母后也就罢了,为何还带了一众亲王郡王前来?”昌平公主身为俞太后嫡女,自要挺身相护亲娘。
盛鸿没有出声,汾阳郡王上前一步,冷然道:“我今日前来,是有要事问责太后。昌平,你站到一旁!”
天家也是家族。身份最高的是天子,掌管宗人府的却是盛家的家主。
汾阳郡主一张口,昌平公主不能不让。
昌平公主再迟钝,也惊觉事情不妙了,下意识地看了床榻上的俞太后一眼。
病重的俞太后,在宫女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坐了起来,有气无力地靠在绵软的被褥上。刚吃了半碗粥,倒还有些力气说话:“昌平,你让开。哀家倒要看看,他们这是要做什么?莫非是要仗着人多,来欺凌哀家不成!”
“先帝在天之灵看着,你们谁敢!”
汾阳郡王冷哼一声:“亏得太后还有脸提起先帝!我今日和一众亲王郡王们进宫,便是来问一问太后,先帝到底有何处对不住太后。为何太后心狠手辣,谋害先帝性命?”
……
最后一句话,如惊雷炸响。
俞太后脑海中轰隆一声。呼吸一窒,脸孔刷的白了。
深藏在心底无人知晓的隐秘,忽然曝露在众人眼前。
这等震惊和慌乱,几乎无法以言喻来描述。全身的血液汩汩流动,迅速冲往脑海。喉头阵阵腥甜。
俞太后身子晃了一晃。
昌平公主全身一震,不假思索地怒喊起来:“这绝无可能!汾阳郡王,你这是血口喷人!”又急急看向床榻上颤抖不已摇摇欲坠的俞太后:“母后,他们这是故意合谋来气你。你一定要撑住!”
汾阳郡王冷笑一声:“若无真凭实据,我等岂敢来惊扰太后!”
“昌平,你是个孝顺女儿,太后再怎么对不住你,你依然孝顺亲娘。可若你知道,你的亲娘曾对你亲爹做过什么,只怕你第一个就要反目相向。”
“这是赵院使的证词,你不妨拿去看看。真相自然明了!”
汾阳郡王自袖中拿出折叠好的证词,迈步走到昌平公主面前,将证词递了过去。
薄薄的纸张,在此时竟重如千钧!
昌平公主用力地攥着证词,一双眼死死地盯着汾阳郡王。
汾阳郡王面不改色,冷冷道:“这张证词,皇上已经看过了。所有的亲王郡王也都一一过目。”
“你还犹豫什么?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昌平公主全身僵硬,抬手的动作格外迟缓。
当着众人的面,昌平公主打开证词,目光落在写满字迹的纸上。眼前似有千星万点。
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为何汇聚到一起,就变得晦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