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局面,朱厚熜也有一个难处:若只是他自己开口反驳,那就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不得人心。
皇帝虽自称孤家寡人,要使权力延伸出去,哪里能真的做个孤家寡人?不得有人听你的话,按你的意思办事?
若是事事自己冲在前面,威严何在?神秘感何在?
朱厚熜此时并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袁宗皋是不可能辩过这些人的。
这件事,本就不是纯粹讲道理,而是争话语权。
他知道局面已经演变到此刻后这些人灵活的底线,于是他不会令这件事陷入杨廷和的节奏里,开口就说道:“不用这样问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你们和我。你们,是太后、文武百官,包括我母妃,我王府的属官们;我,只是我。杨阁老,您该问的是我,我愿不愿意。现在也只有两种结果:我登基,继统不继嗣;我不登基,回家。”
杨廷和顿时僵在了那里,手指有些微微发抖。
他没想到这个嗣君态度强硬到这种程度,竟能够无视百官的态度。
这是真正的无视:你不赞同,我不在乎。要是让我登基,就听我的。
何等唯我独尊?
不料朱厚熜随后却说道:“我不会因为此刻反对我的人是多还是少就改变主意,这既是因为我本心不愿继嗣,也因为,我不希望登基之后因为这个问题的支持和反对,朝臣们就此分成两派。”
杨廷和悲愤地说道:“殿下既然有此等顾虑,何必明知只继统不继嗣必定议论纷纷,仍然执意如此?”
“很简单,生我养我者,父母也。当然了,这是大位,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我知道会有争论。但这次本来就是特例,这件事情争论起来原本就会各有各的道理。争执不休,于国何益?”
“既然如此,殿下更该以大局为重……”杨廷和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眼里泛着泪光阐述只继统不继嗣会有多少危害。
朱厚熜皱起了眉。
一开始还对杨廷和等人的强势有所感慨,但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们态度虽然明明不赞同却仍旧就能采取苦口相劝的方式。
朱厚熜对这么多朝代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皇权威严有了新的体悟。
“……殿下,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新君纵以多年储君继大位,尚需大赦天下以收民心、论功行赏以安臣下,何况当此殊例?继嗣再继统,实乃正途。奈何殿下解遗诏、上谢笺,另辟蹊径,在臣看来,便是舍近谋远!”
杨廷和说到这里之后期待地看向了他,朱厚熜却笑了起来,这多少算是讲利弊的成人模式。
说白了,继嗣又继统是消除隐患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对国家稳定作用明显。至于弊端,无非他朱厚熜一个人扛着:只认大位不认亲生父母的名声,初出茅庐就被重重顾虑束缚着保守而为的基调,承认内阁重臣所提方略更加高明形成的惯例……
他好奇地开口:“好,就当做是我在故意曲解遗诏!就当做是我制造了这个问题!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你们拿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我退让?没错,对国家来说,这是最轻松的,逸而有终嘛,问题迎刃而解。但是,问题真出在我无事生非上?责任都甩给我了?”
杨廷和脸色一变。
朱厚熜没等他开口又继续说:“皇伯驾崩前没有让我继嗣,皇兄大行前没有让我继嗣。我先是世子,然后是亲王,有哪一时哪一刻,我的身份是孝庙嗣子?”
“你们选立我之前没问我的意见,没有继嗣旨意直接就拟了一道让我登基的遗诏,遗诏里又把我兴献王长子的身份写得清清楚楚!到了这里我把问题提出来了,你们又只希望我改变想法,装作上面这些流程上的、表述上的问题通通不存在!”
“昨天、今天,你们说了这么多。有哪一个,哪一次,诚心诚意地说这件事没办好,办错了?!只顾着劝谏我,可有一人低头,认错?”朱厚熜看了毛澄,看了梁储,更看了杨廷和,“我大明如此多的难处,如此多的隐患,君心常忧!但朝臣们就一直想着以最省心、最没风险的方式勉强涂抹,装作若无其事、天下太平吗?”
这话一问出口,杨廷和脸色陡变。
崔元一直默默旁观。
以徐光祚和张鹤龄的水平,也许只能一直尽力跟着,思考嗣君与杨廷和言辞所表达的意思。
但崔元深知,两人的这第一次见面将会决定接下来数年甚至新君这一朝的基调。
杨廷和的苦口婆心还有嗣君已经到达城门之外的事实,都证明了一点:嗣君不可废,登基是必然的。
因为他是君,所以杨廷和只能劝。
杨廷和想拿百官态度来劝,嗣君根本不接招:这件事,你们不支持也得办。
他在要话语权。
低头,是真正的臣服。
认错,哪里还有说话的资格?
哪怕继嗣再继统确实对国家来说是更稳妥的办法,但裱糊匠的指责可太诛心了。
这句话之后的杀机之重,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崔元觉得话并没有说透,说透了太可怕。
这件事,问题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真是嗣君的曲意解读吗?
不,是继嗣流程的缺失、遗诏的表述、从奉迎到入宫礼仪的制定。
孝庙驾崩之时,嗣君尚未出生;正德皇帝驾崩之时,嗣君仍是宗室有册的亲王世子;遗诏到时,他是袭了兴献王爵的亲王;到了良乡看到入宫仪注前,他是嗣君。
但突然多了一个皇太子的身份,没有经过继嗣的手续,没有册封!
为什么之前没有多少人觉得不对?
知道消息的只有内阁大臣、奉迎团诸人;为保过渡平安,颁行天下的只有一道遗诏。
百官、百姓,哪里知道嗣君是不是已经在礼部、宗人府那边走完了程序,哪里知道他是不是皇太子的身份?
此时此刻,这番重大的争论不是一直被控制着,只有少数人知道吗?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是嗣君问话:明明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视而不见?为什么没人认错?为什么只拿得出让嗣君屈从的解决办法?
诛心一点:这到底只是内阁因为事发突然无心犯下的一个错,还是从头到尾都刻意而为?
就算拟遗诏时仓促没想周全,奉迎团一路前去安陆又回到了京城的三十多天里,还是没有人想到流程上有不妥吗?
再尖锐一点:此刻面对嗣君问话,内阁不承认错误的后果可太严重了。浅一点,是无能失职错上加错,坐实了裱糊匠的名声;深一点,那是处心积虑、图谋不轨。
顺带着,杨廷和那番说辞都没用了。
君是君,臣是臣。君心有忧,臣下不能解,要臣何用?
因为继统不继嗣可能会造成的那些危害和隐患,不正是内阁犯下这么多错误之后应该弥补解决的吗?责任怎么能推给嗣君?
就在崔元想着这些的时候,杨廷和已经再次带头跪了下来,声音颤抖着说道:“臣老迈昏聩,愧对大行皇帝遗谕重托。臣等虽未先请懿旨,然入宫先居于文华殿,正是为了完成继嗣之仪……”
朱厚熜却打断了他:“晚了。我既已到了这里,自该以嗣君身份堂堂正正入宫登基。杨阁老问诸人谁赞成,我却不用问谁反对。我只问一句:皇兄遗谕,太后与阁臣审处大事。如今阁臣都在,我以兴献王长子身份入京继位,你们拟的遗诏,你们还认不认?”
四个内阁大臣都跪在地上,杨廷和抬头满眼是泪:“殿下,继统不继嗣,祸患无穷啊!殿下何故一意孤行?臣等纵有过错,殿下想要如何责罚都行,但百姓何辜?殿下当真要眼看大明祸起萧墙,国力大损生灵涂炭,置大明社稷江山于不顾吗?”
皇帝虽自称孤家寡人,要使权力延伸出去,哪里能真的做个孤家寡人?不得有人听你的话,按你的意思办事?
若是事事自己冲在前面,威严何在?神秘感何在?
朱厚熜此时并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袁宗皋是不可能辩过这些人的。
这件事,本就不是纯粹讲道理,而是争话语权。
他知道局面已经演变到此刻后这些人灵活的底线,于是他不会令这件事陷入杨廷和的节奏里,开口就说道:“不用这样问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你们和我。你们,是太后、文武百官,包括我母妃,我王府的属官们;我,只是我。杨阁老,您该问的是我,我愿不愿意。现在也只有两种结果:我登基,继统不继嗣;我不登基,回家。”
杨廷和顿时僵在了那里,手指有些微微发抖。
他没想到这个嗣君态度强硬到这种程度,竟能够无视百官的态度。
这是真正的无视:你不赞同,我不在乎。要是让我登基,就听我的。
何等唯我独尊?
不料朱厚熜随后却说道:“我不会因为此刻反对我的人是多还是少就改变主意,这既是因为我本心不愿继嗣,也因为,我不希望登基之后因为这个问题的支持和反对,朝臣们就此分成两派。”
杨廷和悲愤地说道:“殿下既然有此等顾虑,何必明知只继统不继嗣必定议论纷纷,仍然执意如此?”
“很简单,生我养我者,父母也。当然了,这是大位,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我知道会有争论。但这次本来就是特例,这件事情争论起来原本就会各有各的道理。争执不休,于国何益?”
“既然如此,殿下更该以大局为重……”杨廷和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眼里泛着泪光阐述只继统不继嗣会有多少危害。
朱厚熜皱起了眉。
一开始还对杨廷和等人的强势有所感慨,但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们态度虽然明明不赞同却仍旧就能采取苦口相劝的方式。
朱厚熜对这么多朝代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皇权威严有了新的体悟。
“……殿下,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新君纵以多年储君继大位,尚需大赦天下以收民心、论功行赏以安臣下,何况当此殊例?继嗣再继统,实乃正途。奈何殿下解遗诏、上谢笺,另辟蹊径,在臣看来,便是舍近谋远!”
杨廷和说到这里之后期待地看向了他,朱厚熜却笑了起来,这多少算是讲利弊的成人模式。
说白了,继嗣又继统是消除隐患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对国家稳定作用明显。至于弊端,无非他朱厚熜一个人扛着:只认大位不认亲生父母的名声,初出茅庐就被重重顾虑束缚着保守而为的基调,承认内阁重臣所提方略更加高明形成的惯例……
他好奇地开口:“好,就当做是我在故意曲解遗诏!就当做是我制造了这个问题!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你们拿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我退让?没错,对国家来说,这是最轻松的,逸而有终嘛,问题迎刃而解。但是,问题真出在我无事生非上?责任都甩给我了?”
杨廷和脸色一变。
朱厚熜没等他开口又继续说:“皇伯驾崩前没有让我继嗣,皇兄大行前没有让我继嗣。我先是世子,然后是亲王,有哪一时哪一刻,我的身份是孝庙嗣子?”
“你们选立我之前没问我的意见,没有继嗣旨意直接就拟了一道让我登基的遗诏,遗诏里又把我兴献王长子的身份写得清清楚楚!到了这里我把问题提出来了,你们又只希望我改变想法,装作上面这些流程上的、表述上的问题通通不存在!”
“昨天、今天,你们说了这么多。有哪一个,哪一次,诚心诚意地说这件事没办好,办错了?!只顾着劝谏我,可有一人低头,认错?”朱厚熜看了毛澄,看了梁储,更看了杨廷和,“我大明如此多的难处,如此多的隐患,君心常忧!但朝臣们就一直想着以最省心、最没风险的方式勉强涂抹,装作若无其事、天下太平吗?”
这话一问出口,杨廷和脸色陡变。
崔元一直默默旁观。
以徐光祚和张鹤龄的水平,也许只能一直尽力跟着,思考嗣君与杨廷和言辞所表达的意思。
但崔元深知,两人的这第一次见面将会决定接下来数年甚至新君这一朝的基调。
杨廷和的苦口婆心还有嗣君已经到达城门之外的事实,都证明了一点:嗣君不可废,登基是必然的。
因为他是君,所以杨廷和只能劝。
杨廷和想拿百官态度来劝,嗣君根本不接招:这件事,你们不支持也得办。
他在要话语权。
低头,是真正的臣服。
认错,哪里还有说话的资格?
哪怕继嗣再继统确实对国家来说是更稳妥的办法,但裱糊匠的指责可太诛心了。
这句话之后的杀机之重,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崔元觉得话并没有说透,说透了太可怕。
这件事,问题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真是嗣君的曲意解读吗?
不,是继嗣流程的缺失、遗诏的表述、从奉迎到入宫礼仪的制定。
孝庙驾崩之时,嗣君尚未出生;正德皇帝驾崩之时,嗣君仍是宗室有册的亲王世子;遗诏到时,他是袭了兴献王爵的亲王;到了良乡看到入宫仪注前,他是嗣君。
但突然多了一个皇太子的身份,没有经过继嗣的手续,没有册封!
为什么之前没有多少人觉得不对?
知道消息的只有内阁大臣、奉迎团诸人;为保过渡平安,颁行天下的只有一道遗诏。
百官、百姓,哪里知道嗣君是不是已经在礼部、宗人府那边走完了程序,哪里知道他是不是皇太子的身份?
此时此刻,这番重大的争论不是一直被控制着,只有少数人知道吗?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是嗣君问话:明明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视而不见?为什么没人认错?为什么只拿得出让嗣君屈从的解决办法?
诛心一点:这到底只是内阁因为事发突然无心犯下的一个错,还是从头到尾都刻意而为?
就算拟遗诏时仓促没想周全,奉迎团一路前去安陆又回到了京城的三十多天里,还是没有人想到流程上有不妥吗?
再尖锐一点:此刻面对嗣君问话,内阁不承认错误的后果可太严重了。浅一点,是无能失职错上加错,坐实了裱糊匠的名声;深一点,那是处心积虑、图谋不轨。
顺带着,杨廷和那番说辞都没用了。
君是君,臣是臣。君心有忧,臣下不能解,要臣何用?
因为继统不继嗣可能会造成的那些危害和隐患,不正是内阁犯下这么多错误之后应该弥补解决的吗?责任怎么能推给嗣君?
就在崔元想着这些的时候,杨廷和已经再次带头跪了下来,声音颤抖着说道:“臣老迈昏聩,愧对大行皇帝遗谕重托。臣等虽未先请懿旨,然入宫先居于文华殿,正是为了完成继嗣之仪……”
朱厚熜却打断了他:“晚了。我既已到了这里,自该以嗣君身份堂堂正正入宫登基。杨阁老问诸人谁赞成,我却不用问谁反对。我只问一句:皇兄遗谕,太后与阁臣审处大事。如今阁臣都在,我以兴献王长子身份入京继位,你们拟的遗诏,你们还认不认?”
四个内阁大臣都跪在地上,杨廷和抬头满眼是泪:“殿下,继统不继嗣,祸患无穷啊!殿下何故一意孤行?臣等纵有过错,殿下想要如何责罚都行,但百姓何辜?殿下当真要眼看大明祸起萧墙,国力大损生灵涂炭,置大明社稷江山于不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