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对日本地缘均势的五条策略
姜星火甫一听到“日本”这两个字。
再结合朱高煦有些闪烁的眼神。
已经知道了朱高煦真实身份的他,便晓得之前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的事情,恐怕已经传到了大明帝国高层的耳朵里。
或许,如果朱棣比较有执行力的话,此时已经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查看了。
等等等等
使者?
过往的记忆开始在姜星火的脑海里浮现。
李景隆这小子,不会骗我说去琉球,实际上去的是日本吧?
这么一想,很多过去未曾在意的细节,瞬间连在了一起。
想到出发前李景隆如丧考妣的样子,姜星火不由地尴尬的双手交叉,搓了搓手指。
如果自己不提日本金山银山这茬,按照历史线的原有发展,李景隆应该是没有出使外国这回事的,所以大概率是真的去日本了。
不过还好,此时是老狐狸足利义满当政,因为觊觎勘合贸易的缘故,对大明的态度很友好,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
不过此时的日本,好像确实也很适合拿来举例。
毕竟地缘政治这种东西,总得举点学生能有认知的国家做例子,否则的话,自己拿带英举例子人家也听不懂不是?
虽然姜星火选修的日本史学的不是很好,但也依稀记得,日本的战国时代开启,是从著名的东西军应仁之乱开始的。
而应仁之乱,距离眼下的时间,也就是六十多年后的样子。
换句话说,刚刚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日本,其实早就为东西军之乱埋下了动乱的祸根。
那么如果自己按照地缘均势学说,是否可以提前点燃日本动乱的导火索,把日本这个各阶层矛盾深刻,只是被强势的足利义满暂时压制下去的火药桶,重新点燃呢?
姜星火刹那思索,便觉得,有可能!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让日本提前六十多年进入战国时代,姜星火就感觉,自己好像功德无量了。
毕竟,如果按照单极管的推导,猴子不结束日本的战国时代就不可能入侵李氏朝鲜,没有这档子事万历就不会抗倭援朝,不抗倭援朝大明的辽东边军就不会元气大伤,辽东边军不元气大伤野猪皮就不能趁势而起,那也就
总之,哪怕不来这套单极管理论,能挑动日本内战,也委实是给华夏减少了不少麻烦。
就在朱高煦颇有些忐忑不安的时候,姜星火终于开口了。
“日本嘛,是个不错的举例对象。”
“你们对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有了解吗?”
郑和虽然也见过间谍从日本传回来的情报,但是此时他的角色是盗匪,自然不好说自己有那般见识,于是看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全然不知,不过问题是他提的,也只好赶鸭子上架。
“略有耳闻,略有。”
姜星火笑道:“嗯,无妨,简单说说。”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地缘均势学说,一条一条地往日本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适合当下的日本。”
“第一条,分而治之。”
“首先来说此时的日本,本就有分而治之的基础,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日本刚刚结束了他们的南北朝时代,跟我们华夏的隋朝统一有些类似,便是地方上依旧有着根深蒂固的各种势力矛盾。”
说到这里,朱高煦倒是略微明白了过来。
郑和亦是接话道:“那便是说,就像是北周灭了北齐,而继承自北周的隋朝灭了南陈一般,虽然国灭,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导致看起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可内部分裂的种子早就种下了,或者说从来都没有弥合过。”
朱高煦捻须道:“俺听说书先生的平话,隋末英雄的故事,便是关陇门阀得了势,大力打压原本北齐、南陈的贵族,历代在河北江南当宰相的世家,到了隋朝的时候连当个小官都做不得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更是耗尽了北齐、南陈故地的民力物力,所以土崩瓦解之势早已有之。”
“正是如此。”
姜星火继续道:“而且,不光是之前南朝与北朝的势力有矛盾,如果把日本三岛(北海道尚未开发)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西部与东部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矛盾也非常深刻,就比如他们对大明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这是为何?”
“因为东部跟西部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西部靠近大明和朝鲜、琉球,他们更希望能做生意,西部的大名,譬如松浦氏、大友氏、大内氏、河野氏等等,如果用分而治之的办法,那么他们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大明的强大与海洋贸易的巨额利润。”
“至于日本东部,上杉氏、小笠原氏、北条氏、武田氏,他们对大明知之甚少,或者说他们更乐于剥削土地上的日本农民,而不是开展海洋贸易,而且他们的自治性比较强。”
“或者换言之,日本的东西部适合分而治之,中间的地区,则适合作为他们绞杀的战场。”
——————
“记下来!”
朱棣沉声吩咐道。
目前,日本使团里分属不同间谍系统的间谍,已经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明宁波港到日本松浦氏所辖平户港之间的船只来传递消息。
松浦氏这种靠着海盗行当维持财富收入的大名,此时有了正当贸易做,反而摇身一变成了打击海盗最积极的。
没人跟钱过不去,尤其是松浦氏深知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那么利益就轮不到自己头上。
当大明的狗,实在是太荣幸了!
故此,朱棣对日本的了解,也开始逐渐增多。
“姜先生说的没错,而且从人口体量上看,大明想要一次性征服日本,几乎没有可能,分而治之如果有可能实现的话,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里便是要说,日本此时的人口超过了一千万,而经过了四年靖难之役战乱的大明,人口是六千六百万,当然,这里面是有很多逃户和隐户的,或许真实的人口数字,能达到八千万左右。
可日本的国土面积,能跟大明比吗?
所以日本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了大明,而且这上千万人.别说上千万人,就是上千万头猪,也杀不过来啊!
一旦群起反抗,朱棣就得掂量掂量,他手下的几十万军队够不够用了。
而且征伐日本这件事,朱棣又不可能派太多的军队,不然国内也会不稳定。
何况,此时的日本无论是种族、文化、习俗、语言等等,皆与大明不同,想要短时间内同化,更无可能。
所以说,分而治之,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东西分而治之,李尚书,这件事就教给你准备,礼部拿个方略出来,相关的情报会送到你那里。”
李至刚神情一振,人品归人品、能力归能力,李至刚做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这种能极大露脸,极大增加手中权柄的事情。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谁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多呢?
“是,陛下!”
李至刚目光灼热地看向了墙壁。
这趟莫名其妙的诏狱之旅真是来对了。
墙对面这个名叫“姜星火”的囚徒,真的是他仕途的大救星啊!
念及至此,李至刚竟是对姜星火心生了几分感激。
——————
姜星火不晓得一墙之隔的对面,大明礼部尚书对自己感念了起来。
姜星火继续讲道:“第二条,操刀割肉。”
“这里的割肉,自然不是佛祖割肉喂鹰那般割自己的肉,而是割别人的肉!”
手头自然是没有肉的,但不妨碍姜星火捡了几根树枝,拢了拢放在了地上。
“譬如伱们是两方势力,而这中间,就是一个注定待宰的势力,也就是你们案板上的鱼肉,那么若是没有外部干预,任你们去争、去抢,结果会如何?”
朱高煦老实答道:“谁抢到就是谁的,或者说谁抢到多少,就算多少。”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对于敌国内部的势力,亦或是说不同的敌国之间,自然是如此的,有了一块肥肉,大家都垂涎欲滴,那么便各凭本事.但对于地缘均势,则非是如此。”
“那该怎样?”郑和感觉自己好像要开窍了。
“当然是作这个地位崇高的分肉人。”
姜星火从容道:“作分肉人,有个前提,那便是手里有一把锋利的割肉刀。”
“这把割肉刀,就是军事力量。”
“也就是说,我不要这块肉,不会直接损害你们的利益,但是这不意味着你们能随意争抢这块我不要的肉。割肉刀在我的手里,你们必须按照我的意思来分配这块肉,必须争相讨好、巴结我,否则我不高兴了,就给你少分点肉,你若是不服气,那便要知道,我手里的这块割肉刀,不仅能割案板上的肉,同样也能割你的肉。”
这番通俗易懂的解释下来,就连朱高煦也听明白了。
“俺懂了!”
朱高煦眉飞色舞道:“姜先生的意思就是说,若是日本国内有哪些势力衰弱,而又要被群起攻之,那么大明可以不参与拿肉,但这块肉怎么分,得大明说了算!”
姜星火亦是笑问:“那你觉得,日本最大的一块肉是谁?”
朱高煦呆了呆,刹那醒悟。
“是幕府!”
姜星火只是抚掌不语。
“我们只是纸上谈兵,但也不妨畅想一下。”
姜星火目光悠远:“如果日本真的按照东西分而治之了,甚至东西之间也分成了无数小国,然后幕府这块大肉,也被大明操刀分配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郑和沉吟片刻,说道:“这些日本东西部的小国,恐怕会互相之间征战不休,就如同我们华夏的战国时代一般。”
“你说的很对。”
姜星火说:“所以第三条就派上用场了,军备平衡。”
“什么是军备平衡?”
“军备平衡,其实也是地缘均势外交策略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国家权力来自于军事力量,想要维持地缘国家的权力均势,那就必须维持他们的军事力量均势。”
“所以,第三条的真正含义就是,由大明提供给日本诸国武器装备,以维持他们军事力量的平衡。”
“而这种提供,不应当是无偿提供,相反,应该是限量,而且高价!”
“同时,应该把武器装备作为一种昂贵的政治资源来售卖,没钱不要紧,可以用各种权力来抵押,譬如未来的部分税收、大明商品的关税减免、大明船只的自由通航、日本各国无权处置大明人员等等。”
嗯,以上种种,是否有点眼熟的感觉。
列强竟是我自己!
没想到吧。
话头一开,姜星火便一口气说了下去,不再停歇。
“既然按照我们的推演,此时已经让日本东西分治,而且幕府还被拆了,大明还为日本诸国提供带有附加政治条件的武器装备,那么接下来怎么做?”
“接下来便是第四条,合纵连横。”
“也就是说,大明要怂恿日本的诸国互相之间结盟争斗,而在结盟的同时,又通过讹诈、恐吓、支持、交换等等手段,来不断地拆散维持时间过长的结盟,如此一来,不信任的种子自然就在日本诸国的心头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背叛导致的血仇将会越来越深,只至不可调和。”
“毕竟,背叛的盟友可比敌人让人痛恨多了。”
听闻此言,朱高煦不由地暗暗咂舌,以前总觉得姜先生是个文弱书生的模样,可是现在委实没有想到,玩起外交政治来,竟是这般狠辣!
不过一想到之前石见银山那节课,姜先生对日本的痛恨态度,以及那个关于南京的可怕预言,朱高煦倒也释然了。
姜先生既然是谪仙人临世,自然是开了天眼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都是寻常本事,看到未来的事情,让其觉得咬牙切齿痛恨不已,也不是不能理解。
作为姜星火的首席大弟子,朱高煦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了姜星火的想法。
“回头一定要把这些制衡日本的计策,写出来献给父皇,来圆了姜先生的梦想,免得那两个小吏记不清楚误事。”朱高煦心头默默想道。
“第五条,则是支持弱者。”
“也就是说,地缘均势外交的核心就在于此——维持均势!”
姜星火问道:“任何在日本诸国中混战的弱者如果支撑不住,大明都可以出手干预,派出军队确保大名不会身死国灭,你们猜猜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朱高煦与郑和思量片刻,朱高煦说道:“维持均势?”
“非止如此。”
郑和想到了更深地一层:“渗透!”
“对。”
姜星火说道:“更准确地说,叫做蚕食。”
没法手搓机枪的冷兵器时代,想靠十几万军队把一千万土著屠戮殆尽,从技术角度上讲实现不了,那么就只能用蚕食。
嗯,在日本搞点“人员自愿海外务工”的相关贸易也不是不可以,替大名们减轻点人地矛盾嘛。
“对于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国家来说,大明想要一口气鲸吞下去,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只会把自己的肚子给撑破。”
“但鲸吞不行,不代表蚕食不行。”
“只需要不断地支持弱者,不断地派驻大明的军队到日本诸国的国土上,慢慢地,诸国的上层贵族就会亲明,而底层也会逐渐亲明。”
“或许十年不够、二十年不够,但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几代人的时间过后,就会完成文化换种,当地的百姓从小学汉字说汉语,崇拜华夏文化,渴望成为明人。”
“而这种蚕食进行的多了,慢慢地,倾向大明的力量越来越强,其他诸国哪怕意识到了,做到了摒弃之前合纵连横导致盟友背叛的血海深仇,联起手来抵抗大明,恐怕也已经为时晚矣。”
“这就仿佛是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里,青蛙马上就会跳开;而放进温水里,底下烧上柴火,不知不觉间,青蛙就会被煮熟。”
看着遥远的东方,姜星火的目光里,仿佛出现了一只青蛙。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姜星火甫一听到“日本”这两个字。
再结合朱高煦有些闪烁的眼神。
已经知道了朱高煦真实身份的他,便晓得之前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的事情,恐怕已经传到了大明帝国高层的耳朵里。
或许,如果朱棣比较有执行力的话,此时已经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查看了。
等等等等
使者?
过往的记忆开始在姜星火的脑海里浮现。
李景隆这小子,不会骗我说去琉球,实际上去的是日本吧?
这么一想,很多过去未曾在意的细节,瞬间连在了一起。
想到出发前李景隆如丧考妣的样子,姜星火不由地尴尬的双手交叉,搓了搓手指。
如果自己不提日本金山银山这茬,按照历史线的原有发展,李景隆应该是没有出使外国这回事的,所以大概率是真的去日本了。
不过还好,此时是老狐狸足利义满当政,因为觊觎勘合贸易的缘故,对大明的态度很友好,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
不过此时的日本,好像确实也很适合拿来举例。
毕竟地缘政治这种东西,总得举点学生能有认知的国家做例子,否则的话,自己拿带英举例子人家也听不懂不是?
虽然姜星火选修的日本史学的不是很好,但也依稀记得,日本的战国时代开启,是从著名的东西军应仁之乱开始的。
而应仁之乱,距离眼下的时间,也就是六十多年后的样子。
换句话说,刚刚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日本,其实早就为东西军之乱埋下了动乱的祸根。
那么如果自己按照地缘均势学说,是否可以提前点燃日本动乱的导火索,把日本这个各阶层矛盾深刻,只是被强势的足利义满暂时压制下去的火药桶,重新点燃呢?
姜星火刹那思索,便觉得,有可能!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让日本提前六十多年进入战国时代,姜星火就感觉,自己好像功德无量了。
毕竟,如果按照单极管的推导,猴子不结束日本的战国时代就不可能入侵李氏朝鲜,没有这档子事万历就不会抗倭援朝,不抗倭援朝大明的辽东边军就不会元气大伤,辽东边军不元气大伤野猪皮就不能趁势而起,那也就
总之,哪怕不来这套单极管理论,能挑动日本内战,也委实是给华夏减少了不少麻烦。
就在朱高煦颇有些忐忑不安的时候,姜星火终于开口了。
“日本嘛,是个不错的举例对象。”
“你们对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有了解吗?”
郑和虽然也见过间谍从日本传回来的情报,但是此时他的角色是盗匪,自然不好说自己有那般见识,于是看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全然不知,不过问题是他提的,也只好赶鸭子上架。
“略有耳闻,略有。”
姜星火笑道:“嗯,无妨,简单说说。”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地缘均势学说,一条一条地往日本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适合当下的日本。”
“第一条,分而治之。”
“首先来说此时的日本,本就有分而治之的基础,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日本刚刚结束了他们的南北朝时代,跟我们华夏的隋朝统一有些类似,便是地方上依旧有着根深蒂固的各种势力矛盾。”
说到这里,朱高煦倒是略微明白了过来。
郑和亦是接话道:“那便是说,就像是北周灭了北齐,而继承自北周的隋朝灭了南陈一般,虽然国灭,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导致看起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可内部分裂的种子早就种下了,或者说从来都没有弥合过。”
朱高煦捻须道:“俺听说书先生的平话,隋末英雄的故事,便是关陇门阀得了势,大力打压原本北齐、南陈的贵族,历代在河北江南当宰相的世家,到了隋朝的时候连当个小官都做不得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更是耗尽了北齐、南陈故地的民力物力,所以土崩瓦解之势早已有之。”
“正是如此。”
姜星火继续道:“而且,不光是之前南朝与北朝的势力有矛盾,如果把日本三岛(北海道尚未开发)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西部与东部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矛盾也非常深刻,就比如他们对大明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这是为何?”
“因为东部跟西部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西部靠近大明和朝鲜、琉球,他们更希望能做生意,西部的大名,譬如松浦氏、大友氏、大内氏、河野氏等等,如果用分而治之的办法,那么他们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大明的强大与海洋贸易的巨额利润。”
“至于日本东部,上杉氏、小笠原氏、北条氏、武田氏,他们对大明知之甚少,或者说他们更乐于剥削土地上的日本农民,而不是开展海洋贸易,而且他们的自治性比较强。”
“或者换言之,日本的东西部适合分而治之,中间的地区,则适合作为他们绞杀的战场。”
——————
“记下来!”
朱棣沉声吩咐道。
目前,日本使团里分属不同间谍系统的间谍,已经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明宁波港到日本松浦氏所辖平户港之间的船只来传递消息。
松浦氏这种靠着海盗行当维持财富收入的大名,此时有了正当贸易做,反而摇身一变成了打击海盗最积极的。
没人跟钱过不去,尤其是松浦氏深知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那么利益就轮不到自己头上。
当大明的狗,实在是太荣幸了!
故此,朱棣对日本的了解,也开始逐渐增多。
“姜先生说的没错,而且从人口体量上看,大明想要一次性征服日本,几乎没有可能,分而治之如果有可能实现的话,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里便是要说,日本此时的人口超过了一千万,而经过了四年靖难之役战乱的大明,人口是六千六百万,当然,这里面是有很多逃户和隐户的,或许真实的人口数字,能达到八千万左右。
可日本的国土面积,能跟大明比吗?
所以日本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了大明,而且这上千万人.别说上千万人,就是上千万头猪,也杀不过来啊!
一旦群起反抗,朱棣就得掂量掂量,他手下的几十万军队够不够用了。
而且征伐日本这件事,朱棣又不可能派太多的军队,不然国内也会不稳定。
何况,此时的日本无论是种族、文化、习俗、语言等等,皆与大明不同,想要短时间内同化,更无可能。
所以说,分而治之,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东西分而治之,李尚书,这件事就教给你准备,礼部拿个方略出来,相关的情报会送到你那里。”
李至刚神情一振,人品归人品、能力归能力,李至刚做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这种能极大露脸,极大增加手中权柄的事情。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谁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多呢?
“是,陛下!”
李至刚目光灼热地看向了墙壁。
这趟莫名其妙的诏狱之旅真是来对了。
墙对面这个名叫“姜星火”的囚徒,真的是他仕途的大救星啊!
念及至此,李至刚竟是对姜星火心生了几分感激。
——————
姜星火不晓得一墙之隔的对面,大明礼部尚书对自己感念了起来。
姜星火继续讲道:“第二条,操刀割肉。”
“这里的割肉,自然不是佛祖割肉喂鹰那般割自己的肉,而是割别人的肉!”
手头自然是没有肉的,但不妨碍姜星火捡了几根树枝,拢了拢放在了地上。
“譬如伱们是两方势力,而这中间,就是一个注定待宰的势力,也就是你们案板上的鱼肉,那么若是没有外部干预,任你们去争、去抢,结果会如何?”
朱高煦老实答道:“谁抢到就是谁的,或者说谁抢到多少,就算多少。”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对于敌国内部的势力,亦或是说不同的敌国之间,自然是如此的,有了一块肥肉,大家都垂涎欲滴,那么便各凭本事.但对于地缘均势,则非是如此。”
“那该怎样?”郑和感觉自己好像要开窍了。
“当然是作这个地位崇高的分肉人。”
姜星火从容道:“作分肉人,有个前提,那便是手里有一把锋利的割肉刀。”
“这把割肉刀,就是军事力量。”
“也就是说,我不要这块肉,不会直接损害你们的利益,但是这不意味着你们能随意争抢这块我不要的肉。割肉刀在我的手里,你们必须按照我的意思来分配这块肉,必须争相讨好、巴结我,否则我不高兴了,就给你少分点肉,你若是不服气,那便要知道,我手里的这块割肉刀,不仅能割案板上的肉,同样也能割你的肉。”
这番通俗易懂的解释下来,就连朱高煦也听明白了。
“俺懂了!”
朱高煦眉飞色舞道:“姜先生的意思就是说,若是日本国内有哪些势力衰弱,而又要被群起攻之,那么大明可以不参与拿肉,但这块肉怎么分,得大明说了算!”
姜星火亦是笑问:“那你觉得,日本最大的一块肉是谁?”
朱高煦呆了呆,刹那醒悟。
“是幕府!”
姜星火只是抚掌不语。
“我们只是纸上谈兵,但也不妨畅想一下。”
姜星火目光悠远:“如果日本真的按照东西分而治之了,甚至东西之间也分成了无数小国,然后幕府这块大肉,也被大明操刀分配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郑和沉吟片刻,说道:“这些日本东西部的小国,恐怕会互相之间征战不休,就如同我们华夏的战国时代一般。”
“你说的很对。”
姜星火说:“所以第三条就派上用场了,军备平衡。”
“什么是军备平衡?”
“军备平衡,其实也是地缘均势外交策略最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国家权力来自于军事力量,想要维持地缘国家的权力均势,那就必须维持他们的军事力量均势。”
“所以,第三条的真正含义就是,由大明提供给日本诸国武器装备,以维持他们军事力量的平衡。”
“而这种提供,不应当是无偿提供,相反,应该是限量,而且高价!”
“同时,应该把武器装备作为一种昂贵的政治资源来售卖,没钱不要紧,可以用各种权力来抵押,譬如未来的部分税收、大明商品的关税减免、大明船只的自由通航、日本各国无权处置大明人员等等。”
嗯,以上种种,是否有点眼熟的感觉。
列强竟是我自己!
没想到吧。
话头一开,姜星火便一口气说了下去,不再停歇。
“既然按照我们的推演,此时已经让日本东西分治,而且幕府还被拆了,大明还为日本诸国提供带有附加政治条件的武器装备,那么接下来怎么做?”
“接下来便是第四条,合纵连横。”
“也就是说,大明要怂恿日本的诸国互相之间结盟争斗,而在结盟的同时,又通过讹诈、恐吓、支持、交换等等手段,来不断地拆散维持时间过长的结盟,如此一来,不信任的种子自然就在日本诸国的心头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背叛导致的血仇将会越来越深,只至不可调和。”
“毕竟,背叛的盟友可比敌人让人痛恨多了。”
听闻此言,朱高煦不由地暗暗咂舌,以前总觉得姜先生是个文弱书生的模样,可是现在委实没有想到,玩起外交政治来,竟是这般狠辣!
不过一想到之前石见银山那节课,姜先生对日本的痛恨态度,以及那个关于南京的可怕预言,朱高煦倒也释然了。
姜先生既然是谪仙人临世,自然是开了天眼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都是寻常本事,看到未来的事情,让其觉得咬牙切齿痛恨不已,也不是不能理解。
作为姜星火的首席大弟子,朱高煦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了姜星火的想法。
“回头一定要把这些制衡日本的计策,写出来献给父皇,来圆了姜先生的梦想,免得那两个小吏记不清楚误事。”朱高煦心头默默想道。
“第五条,则是支持弱者。”
“也就是说,地缘均势外交的核心就在于此——维持均势!”
姜星火问道:“任何在日本诸国中混战的弱者如果支撑不住,大明都可以出手干预,派出军队确保大名不会身死国灭,你们猜猜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朱高煦与郑和思量片刻,朱高煦说道:“维持均势?”
“非止如此。”
郑和想到了更深地一层:“渗透!”
“对。”
姜星火说道:“更准确地说,叫做蚕食。”
没法手搓机枪的冷兵器时代,想靠十几万军队把一千万土著屠戮殆尽,从技术角度上讲实现不了,那么就只能用蚕食。
嗯,在日本搞点“人员自愿海外务工”的相关贸易也不是不可以,替大名们减轻点人地矛盾嘛。
“对于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国家来说,大明想要一口气鲸吞下去,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只会把自己的肚子给撑破。”
“但鲸吞不行,不代表蚕食不行。”
“只需要不断地支持弱者,不断地派驻大明的军队到日本诸国的国土上,慢慢地,诸国的上层贵族就会亲明,而底层也会逐渐亲明。”
“或许十年不够、二十年不够,但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几代人的时间过后,就会完成文化换种,当地的百姓从小学汉字说汉语,崇拜华夏文化,渴望成为明人。”
“而这种蚕食进行的多了,慢慢地,倾向大明的力量越来越强,其他诸国哪怕意识到了,做到了摒弃之前合纵连横导致盟友背叛的血海深仇,联起手来抵抗大明,恐怕也已经为时晚矣。”
“这就仿佛是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里,青蛙马上就会跳开;而放进温水里,底下烧上柴火,不知不觉间,青蛙就会被煮熟。”
看着遥远的东方,姜星火的目光里,仿佛出现了一只青蛙。
请收藏本站:http://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