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衙门审案,同样可以旁听,甚至会专门招呼百姓过来,允许百姓在公堂之外围观。

    围观,意味着监督。

    同时,也有震慑之意。

    这样做既是为了体现公正严明,同时也是给百姓科普朝廷律法,但是最重要一点,乃是借审案之际震慑人心。

    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告诉百姓们,别犯法,犯法必被抓,律法森严,容不得侥幸。

    而民间百姓对于看热闹这种事,无论古今中外全都一个尿性,人之天生好奇,越是热闹越想凑……

    所以每当衙门审案之时,根本不用派人出去招呼,百姓们自己就会蜂拥前来,热闹非凡的拥簇在衙门口。

    尤其是今天,据说有大案子要审,乃是新任捕头带着全体衙役,一夜之间破掉城外孙家庄之案。

    额滴个老天神啊,光是杀人凶犯就抓了四个回来呢。

    等会县令老爷升堂,审问之时必然很热闹,说不定还会大刑伺候,水火棍揍得犯人哭爹喊娘……

    如果能看到这样场景,半个月都有话题和人吹。

    百姓们翘首以盼,心里竟然有些小激动。

    ……

    仅仅是孙家庄的杀人案,已经让百姓们心里激动。

    然而今天也许是运气好,县衙很可能会连续审问两个案子。据说是大清早有人前来,敲响了衙门之前的鸣冤鼓。

    击鼓鸣冤,不一定是冤情。

    比如乡里之间发生争执,又或者两个村子争水引发械斗,几百号人干仗之后却发现,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

    这时候若是两村的宗族长者谈不拢,就会一起到县衙这里敲响衙前鼓。

    衙前鼓,不一定是鸣冤,民间百姓需要主持公道时,律法同样允许百姓敲鼓向县衙求助……

    但这是往常情况,今天却不太一样,据说是一个娘们在大清早过来,哭哭啼啼的敲响了衙前鼓。

    至于为啥敲鼓?

    言称是要报案!

    然而具体报的是什么案子,由于暂未升堂故而不知,也正因为暂时还不知是啥案子,所以百姓们越发好奇的难受。

    人之天性,皆有好奇,犹如猴儿抓耳挠腮,又似蚂蚁在热锅上乱滚,那种迫切的感觉,堪称是煎熬一般。

    幸好,百姓们没有煎熬太久。

    ……

    县令大人,终于到了!

    并且身后还跟着数人。

    全是县衙的重要人物。

    首先是县丞……

    其次是县尉……

    再后面则是一个面皮发白的中年文士,百姓们都认识他乃沂城的教喻。

    好家伙,场面够大的。

    县衙四大巨头全都到场,果然今天的案子非同小可。

    然而又有眼尖的百姓,发出四大巨头后面还跟着一个人,顿时相互窃窃私语,询问这人的身份。

    很快便相互得知,原来这人就是新任捕头,昨夜正是他率领衙役们出城,一夜之间破掉了孙家庄的案子。

    厉害!

    这样的捕头肯定厉害!

    然而厉害归厉害,有一点让百姓们很纳闷。

    原因是捕头职位虽然也算县衙前列,但是捕头并不算个真正的官,而是属于半官半吏的性质,没有资格陪着四大巨头升堂。

    偏偏看眼前这情况,完全超出了百姓们认知,只见这位新任捕头不但跟着进了公堂,而且还有衙役急急忙忙给他搬来一把椅子……

    甚至看那椅子的位置,赫然竟摆放在县尉的一侧。

    县尉,那可是县里的第三把交椅啊。

    他旁边一侧的座位,按说应该属于教喻才对吧?然而看眼前这情况,教喻的位置竟然往下面移了。

    岂不是说,这个新任捕头的级别竟然比教喻还高?

    原本县衙四大巨头,现在变成了五大巨头,并且教喻的排名贬低,成为了敬陪末座的老幺……

    更离奇的是,县尉大人看到捕头坐到身边时,竟然主动起身行礼,口中喊了一声大叔!

    并且语气带着尊敬,十分郑重问道:“张叔,要不咱俩换换位子?您坐我这椅子,小侄去坐您的……”

    甚至就连第二巨头的县丞,此时也笑呵呵的开口,满脸亲切的道:“张兄若是感觉县尉的椅子不合适,那么我这老二的椅子也可以。”

    好家伙,这什么情况?

    百姓们看的啧啧称奇,都感觉今日来看热闹真是来对了。

    便在这时,猛听一声清脆的声响,却是县令大人一拍惊堂木,目光凶悍的看着百姓们。

    “肃静,尔等勿要喧哗。”

    刚开口还是文雅得体的官话,后一句直接飙脏话骂骂咧咧。

    “马勒个巴子的,再敢吵吵全都滚蛋。”

    “老子好不容易升堂一次,我看哪个鳖孙在门口咋咋呼呼?”

    明明是个县令,脏话如此娴熟!

    然而沂城百姓早已习惯,反而嘻嘻哈哈围在门口反击,纷纷道:“县令老爷,您今天的架势像个土匪啊!”

    有的百姓更大胆,直接打趣道:“要不您别当官了,带着俺们去拦到抢劫吧。只要您往路上一站,匪话都不用说上几句,保证过路之人吓的屁滚尿流,哆哆嗦嗦就把过路钱给交了……”

    而面对的百姓反击,县令顿时眼珠子一瞪,破口骂道:“入你们媳妇的,又让老子去当土匪。本官乃是堂堂县令,出身乃是云国皇族。我便是再怎么没有出息,也不至于做个拦道抢劫的匪。”

    他骂的很凶,脸上的横肉也凶,然而百姓们越发嘻嘻哈哈,纷纷逗他道:“不想当拦路劫道的匪,那您想当个什么样的匪?”

    这是在顺话赶话,故意惹县令上当。

    偏偏县令这个莽货不疑有他,反而咧开嘴哈哈一声大笑,颇为傲然的道:“老子若是去当匪,最起码要当个巨匪,落草为寇,占据山头,当大寨主,耀武扬威……”

    说着看了一眼百姓,哼哼两声又道:“但若是让老子拦路抢劫,干那种没品没级的腌臜事,入你们媳妇的,这分明是看不起我。”

    百姓们哈哈大笑,越发逗他道:“想入我们媳妇?县令大人您行吗?别看您相貌很是威猛,可惜是个十七岁少年哇?”

    “敢说老子不会?”

    县令勃然大怒。

    公堂门口一片嘘声。

    这种奇葩场景,简直匪夷所思。

    堂堂县令和百姓吵架,口中污言秽语毫无官体,若是被朝廷的巡按们知晓,怕是立马就要参劾一笔。

    但是张静虚冷眼旁观,却隐隐感觉县令背后有高人。

    对官员下属展现官威。

    于百姓相交打成一片。

    自古以来当官的若能做到这一步,代表民心的万民伞肯定是唾手可得。

    由此可见,县令这举动颇为高深。

    如果他背后没有高人指点,年级轻轻怕是难以捉摸这种手段。尤其这厮还是个莽货,几乎没有任何的城府。

    所以,这个背后指点的高人是谁呢?

    张静虚下意识之间,想起了县衙后宅的老管家。

    然而正当他心中揣测之际,却听坐在旁边的县尉苦笑,压低声音道:“张叔您无需深猜,我这堂兄就是这样。他背后没啥高人指点,他这举动也谈不上高深,他纯粹就是……天生如此。”

    嗯哼?

    张静虚微微一愣。

    天生如此?

    那岂不是滚刀肉?

    他心里有些不相信……

    ……

    ……【作者】:今天除夕,两章一起发布,后面紧跟着第二更,开启新的悬疑剧情。

章节目录

误入仙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5章 【莽货县令,逗一逗他】,误入仙山,笔趣阁并收藏误入仙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