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集
“白毛女”苦尽甜来返人间。
第二百零七集
491、儿子不认亲生母,觅个山洞度余生
1960年夏天,历尽艰辛的张胜球回到了故乡寨前墟。
她虽然受尽了折磨,但是她依然美丽,只是额头上有了深深的皱纹。
她虽然脚已走得流出了鲜血,身心已十分疲惫,但她的心情是欢乐的。她终于逃出了虎口,而且,那幢水边木屋里,有她挚爱的、憨厚的哑巴丈夫,还有一个渐渐长大的儿子。“啊,儿子,我回来了!你的亲娘回来了!”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喊。
但是,当她回到家中的时候,她才知道丈夫已含恨病逝。
年仅5岁的儿子已被邻居收养,竟不认她做母亲。儿子在邻居的教唆下,把她轰出家门,叫她:“伪太太!”“臭婊子!”“我不认识你!”“我不要你!”
她的心在流血!
昔日和睦的乡邻们一个个都躲着她,不敢接近她这个有“历史问题”的“反革命”女人。他们好象怕沾到了她身上的霉气似的。
天啊!张妹子如遭雷打,如遭蛇啮。她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孤苦伶仃的她深夜爬上哑巴丈夫的坟头,向着另一个冥冥世界哭诉……
第二天,她便神经失常了。
人们看见,昔日的一朵鲜花已凋零了。
她披头散发地走在大街上。有人见她一来就绕道而行;有人向她吐口水;也有好心的老人悄悄送她一只鸡蛋、一碗冷饭。
自此以后,她不再归家,竟在林间找了一个山洞住下,一住就是30年。
她成了新社会的“白毛女”。
在当地,有孩子病了,就会有人想到她,找她做条“红绳子”(一种迷信,说此能避灾驱邪);有的家里杀了猪,也不忘给她送去一碗猪血或碎肉;有的将自家的旧衣服捐给她。40年来,她就是靠乡邻接济或挖野菜过日的……
492、 “工作队”奔忙造新屋,“白毛女”苦尽返人间
山洞里的“白毛女”,未想到有一天还能回到人间。
去年夏天,桂东县工作队进驻该乡后,负责人邓建忠了解到山洞里有个“白毛女”的情况,十分震惊!他把这一情况向记者说了。
我迅速地写出了一篇消息,在当地的党报《郴州日报》上发表。随着《郴州日报》公开发表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孤寡白毛老人的处境牵动万人同情的心。
县工作队员们将帮助老人走出困境视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们四处奔走,上下呼叫,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
很快,乡政府为她落实了户口;
县民政局把她定为“五保户”;
县里解决了她的粮食供应问题,拨出专款300元给她;
水湾村塘湾组村民无偿地让出基地,给她建屋用;
县农校义务为她打砖1000块;
乡林业站捐赠木材22根;
工作队员们和乡团委、派出所为她集物投劳……
由于各方面齐心协力,仅用3个月,桂东县就专门为她盖起了一幢新瓦房。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湖南省桂东县寨前乡这位流浪30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孤寡老人张胜球,终于搬进了县工作队和乡政府等单位为她建成的新居。这天,这位69岁的历尽人世沧桑的“白毛女”终于露出了多年都没有的笑容。
当我再次来到水湾里的时候,正是阳光灿烂的春天。我看见阳光下,“白毛女”张胜球正在新屋的屋檐下晾衣服。同我来的乡长给她带来了慰问品。不少干部远道赶来向她表示慰问。她连忙从屋子里拿出许多东西来,有瓜果,有香烟,也有饼干,给我们吃。我们不吃。她拿起那些东西,就打起了飞脚,追了我们好远好远……
“白毛女”苦尽甜来返人间。
第二百零七集
491、儿子不认亲生母,觅个山洞度余生
1960年夏天,历尽艰辛的张胜球回到了故乡寨前墟。
她虽然受尽了折磨,但是她依然美丽,只是额头上有了深深的皱纹。
她虽然脚已走得流出了鲜血,身心已十分疲惫,但她的心情是欢乐的。她终于逃出了虎口,而且,那幢水边木屋里,有她挚爱的、憨厚的哑巴丈夫,还有一个渐渐长大的儿子。“啊,儿子,我回来了!你的亲娘回来了!”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喊。
但是,当她回到家中的时候,她才知道丈夫已含恨病逝。
年仅5岁的儿子已被邻居收养,竟不认她做母亲。儿子在邻居的教唆下,把她轰出家门,叫她:“伪太太!”“臭婊子!”“我不认识你!”“我不要你!”
她的心在流血!
昔日和睦的乡邻们一个个都躲着她,不敢接近她这个有“历史问题”的“反革命”女人。他们好象怕沾到了她身上的霉气似的。
天啊!张妹子如遭雷打,如遭蛇啮。她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孤苦伶仃的她深夜爬上哑巴丈夫的坟头,向着另一个冥冥世界哭诉……
第二天,她便神经失常了。
人们看见,昔日的一朵鲜花已凋零了。
她披头散发地走在大街上。有人见她一来就绕道而行;有人向她吐口水;也有好心的老人悄悄送她一只鸡蛋、一碗冷饭。
自此以后,她不再归家,竟在林间找了一个山洞住下,一住就是30年。
她成了新社会的“白毛女”。
在当地,有孩子病了,就会有人想到她,找她做条“红绳子”(一种迷信,说此能避灾驱邪);有的家里杀了猪,也不忘给她送去一碗猪血或碎肉;有的将自家的旧衣服捐给她。40年来,她就是靠乡邻接济或挖野菜过日的……
492、 “工作队”奔忙造新屋,“白毛女”苦尽返人间
山洞里的“白毛女”,未想到有一天还能回到人间。
去年夏天,桂东县工作队进驻该乡后,负责人邓建忠了解到山洞里有个“白毛女”的情况,十分震惊!他把这一情况向记者说了。
我迅速地写出了一篇消息,在当地的党报《郴州日报》上发表。随着《郴州日报》公开发表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孤寡白毛老人的处境牵动万人同情的心。
县工作队员们将帮助老人走出困境视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们四处奔走,上下呼叫,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
很快,乡政府为她落实了户口;
县民政局把她定为“五保户”;
县里解决了她的粮食供应问题,拨出专款300元给她;
水湾村塘湾组村民无偿地让出基地,给她建屋用;
县农校义务为她打砖1000块;
乡林业站捐赠木材22根;
工作队员们和乡团委、派出所为她集物投劳……
由于各方面齐心协力,仅用3个月,桂东县就专门为她盖起了一幢新瓦房。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湖南省桂东县寨前乡这位流浪30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孤寡老人张胜球,终于搬进了县工作队和乡政府等单位为她建成的新居。这天,这位69岁的历尽人世沧桑的“白毛女”终于露出了多年都没有的笑容。
当我再次来到水湾里的时候,正是阳光灿烂的春天。我看见阳光下,“白毛女”张胜球正在新屋的屋檐下晾衣服。同我来的乡长给她带来了慰问品。不少干部远道赶来向她表示慰问。她连忙从屋子里拿出许多东西来,有瓜果,有香烟,也有饼干,给我们吃。我们不吃。她拿起那些东西,就打起了飞脚,追了我们好远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