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集决不放松,名师严厉教诲
第246集
决不放松,名师严厉教诲。(小说文学网)
第二百四十六集
530、决不放松,名师严厉教诲
很难形容当时吴壮贵的激动心情。
在饭桌上,他很自豪地拿着这位仰慕已久歌唱大师的名片,看了又看。坐在他旁边的一位通俗歌手,发现他有何老师名片,很惊奇地问他:“你怎么有何老师名片?”
吴壮贵告诉他:“何老师刚给我的的。”
他也就走到何老师那里去,想得到一张名人的名片。
遗憾的是何老师竟然说:“我没有名片。”
朋友介绍了何纪光已经取得的成就,并对吴壮贵说道:
“你想拜何老师为师,就得先了解他的为人和秉性,以及他当年是怎样刻苦学艺的。”
接着,朋友介绍了何老师,他说何纪光14岁就进了歌舞团,为了学习高音歌唱,他全国遍寻民歌老师,经常翻山越岭,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什么样的民歌,只要他听过两遍,他就学会了。为了攻克高音难关,他悉心研究世界高音王子“帕瓦罗蒂”的歌唱艺术,帕瓦罗蒂连续九次喷射高音“c3”,轰动世界!何纪光硬是练出了比他还要高4度,达到f3,并从a到f3,几近三个8度!他为祖国的高音歌唱争了光!
得知这些情况,吴壮贵感到深深地羞愧了!他觉得在何老师面前,自己根本就还是一个未入门的小学生,还是一只未下水的旱鸭子,根本就还没有走上歌坛之路!
他仔细地回忆起和名师的头两次见面的情景:第一次是1992年在湖南省双星杯歌手大赛决赛的评委席上,吴壮贵看到和蔼可新的何纪光先生,这就是他第一次认识他本人。
其实,在这之前,在吴壮贵的童年里,他就经常去听他那独特的歌声。
就是这种优美的声音,激起他对艺术强烈追求的信心。
第二次是同年11月份,由湖南迅达集团独家赞助的湖南“迅达杯”声控自动伴奏机演唱大赛在湘谭市举行,吴壮贵又看到了何纪光老师。正如前文所说的,何老师给他迎头一棒,击醒了傲气十足的他,从此以后,他们结下了不解的师生缘。
吴壮贵能结识这么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师,他说他真是三生有幸啊!
此后,吴壮贵专程来到长沙找过何老师上课。
何纪光很热情,很耐心地帮他上课,提示他演唱上的种种毛病,并告诉他怎样去克服这些毛病。他教导有方,使得吴壮贵很快有了进步。
很多艺术界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听了吴壮贵的歌都说:“这小子,嗓门真好!如果方法再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起初吴壮贵听了不以为然。他想高音都唱得上去,低音能低得下来,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方法呢?
但是,他觉得他们话里有话,他跑到何纪光老师那去问:“老师,是不是还有什么技巧没有学到?”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现在年轻,嗓子又好,唱起来当然方便,如果你年纪大了,身体、心理都发生变化,你不用方法就唱不动了……。”
于是,他老人家一句一字地教壮贵唱。
有的时候,壮贵的唱功让何老师感觉极差,但何老师并没有对他失望,总是一字一句地耐心引导他,从来没有大声的训过他。
吴壮贵当时最喜欢唱的歌主要有两首,一首是《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一首是《再见了,大别山》。老师听了,严肃地说:
“壮贵,不要老是去炒人家的现饭!你应该有自己的歌。一个成熟的歌唱家,靠的是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呵!”
何老师帮他上课的时候,他感觉到老师不仅是个歌唱家,更是一个画家,一首歌通过他这么描绘,竟成了画了!
比如何老师教壮贵唱《洞庭鱼米乡》,老师让他看到的,竟是一幅幅鲜艳生动的画面!
多么神奇!
老师那眉目传情的神态,扎实的艺术功底,更能体现这位老艺术家在舞台上积累的艺术才华,那是多么深厚。他帮吴壮贵上课时,他那粗黑的眉毛一竖起来,好象他唱什么就看到什么了。他根本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歌里在画里。
上课时,只要听到壮贵的声音有什么不对,他立即就会严厉指出壮贵的不足之处,使壮贵避免走许多的弯路,也不敢有半点骄傲的感觉。
1994年,吴壮贵在长沙的声乐赛场上逐步成长起来。
他获得了省级竞赛亚军的荣誉称号。1995年在长沙市最佳歌手大赛当中,吴壮贵一举夺魁,成为冠军。
他开始成为湖南新闻媒体的焦点人物。
湖南省歌舞团艺术室副主任(后任团长)王琪听了吴壮贵的歌后,对他说:“想不想到团里来?”
吴壮贵说:“我没有想过。”
王说:“我看,你蛮合适。”
又说:“到团里来,有房住,一个月有几百块钱工资,还可以发展自己。”
吴壮贵一听,觉得甚好,便答应下来。
他一试唱,很快通过了。
于是,他被聘为省歌的独唱演员。
他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
何纪光知道后立即严厉地提醒他,不可以骄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你离登上全国歌唱家的舞台,还相差很远!你必须夹起尾巴,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苦练基本功夫,没有苦寒,哪来梅花香!
为此,何纪光老师盯住他不放松,对他歌唱业务上教育几近苛刻。
有一次上课时,他对壮贵严厉地强调说:“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靠自己的真本事。
不要打着老师的牌子,去唬弄观众。”壮贵深深地点头,他记住了老师这句终身难忘的话。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何纪光真可谓是“终身为师,终身为父”。
他不仅在艺术上对弟子进行传帮带,在人品上严格要求,而且在生活上也是悉心关怀弟子。
壮贵紧挨着何纪光老师的后面一栋楼房住着,与何老师仅几步之遥。
吴壮贵在后栋练声,何老师在前栋听得清清楚楚。每次他在楼下碰见吴壮贵,就说出他对吴壮贵声音的看法,让他沿着正确的声乐轨道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何纪光对吴壮贵的艺术品格成长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在得知吴壮贵常去歌舞厅跑场子时,他告诉壮贵,有几次,一位千万大富翁要重金买他去歌舞厅唱歌,他坚决地拒绝了;又有一次,一个大老板说要以几十万的价格请他为他的个体企业做广告,他坚决拒绝了。
尽管他当时还不富裕,想出个光盘也没有钱,但是,他觉得,作为一个终身要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就要知道什么该拒绝,什么该珍惜。一席话说得他脸都红了。
有一次,壮贵在比赛时看到报上一篇文章,该文说《洞庭鱼米乡》的原唱是另有其人,不是何纪光。为此壮贵感到很气愤!
他放下比赛,拿着报纸就去找何老师。众所周知,《洞庭鱼米乡》的原唱就是何纪光。
他的这首歌,几乎总是和他的名字连接在一起的。那是他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何纪光以惊人的高度和音域,一举轰动世界歌坛的一首主唱歌曲。这首歌曲在优美的中声区缓缓升起,高吭,悠远,明快,透亮,行腔之畅,如行云流水,伴着一串串奇巧的装饰音和长时值的波音,歌在上下十九度的宽广音域中自由地驰骋,一时间风靡全国。
而现在,竟然有人说这是别人的原唱!
吴壮贵想为老师讨回一个公道。他气冲冲地找到何老师,说明情况,并说要和那位不负责任的文章作者打官司。何老师看了报纸,只是淡淡一笑,说:
“壮贵啊,不要去计较这些名利。到底是谁唱的,观众自有评说。”
听完此话,壮贵觉得,大师就是大师,歌唱艺术修养和个人品德修养都非常人可比呀!
何老师的成名压住了一些人。
自然有人说他的怪话。
何老师对此不屑一顾。
他告诉壮贵,说:“我们追求的是艺术。别人要说,就让他去说吧!”
平常,一起下乡演出,壮贵给他提衣服,他教给壮贵唱歌,他们两人形同父子。
何老师总是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地教壮贵怎么做人,经常提醒壮贵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壮贵啊,你现在不是一般的身份,在外面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影响!不管是演唱,还是干什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何老师对他的生活更像慈祥的父亲一样体贴入微。他知道吴壮贵刚来上班,在团里工资不高,生活比较拮据,何老师把他平价液化气让给吴壮贵用。
有一次,送气员把液化汽送到他的三楼家门口去了,结果他老人家硬是自己背着液化汽罐,送到吴壮贵另一栋五楼的住处。这一上一下,一共8层楼,让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背着这么重的液化汽罐,气喘喘地爬到他的门前时,吴壮贵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何老师比他的父亲还要亲啊!此时此刻,在吴壮贵的心里,他觉得何老师就是他的父亲。
何老师确实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关心他像关心着自己的儿子一样。
那时候,吴壮贵没有冰箱,他把他家里的冰箱送给了吴壮贵。
何老师还经常性地提一些乡里特产,比如乡里腊肉香菇什么的,送给吴壮贵吃。何老师帮他上课,从来未收过他学费。
何老师总是说:“你从农村里来,你困难,你不容易啊!”
他理解学生,更能体谅学生,从来没有摆过老师的架子。
隔几天不见,何老师一见到他就说:“嘿,壮贵,你吃胖了!在舞台上形象就会好一些。可是你也不要太胖了,老婆把你养得太肥了,对你身体不利。”
有一次,吴壮贵家里来了客人,没有床铺睡觉,何老师就把他的钢丝床给吴壮贵,叫他搭个临时床铺……
吴壮贵被深深地感动着。
知恩图报,吴壮贵稍懂一点电器维修知识。何老师的电器坏了,他不会弄,吴壮贵就帮他修修。何老师还生怕累了吴壮贵,要搞点什么东西给壮贵吃,他才心安。
何老师从没有想过,他给吴壮贵的是一辈子也学用不尽的财富呵……。
吴壮贵知道何老师喜欢吃牛腩,他就专门去买一些,送到老师家里,可何老师总是要给他钱,从不花他一分钱。他还叫吴壮贵不要乱花一分钱。说以后他还要结婚呀,还要买房子呀等等。要勤俭节约。
吴壮贵心里十分明白,何老师要的不是的他感恩戴德式的回报,他要的是壮贵成才!
最好的回报,就是自己刻苦学习歌唱艺术,把歌唱好,争取早日登上全国乃至世界歌坛,去为祖国争光,去争夺第一,去把何老师在湖南树起的独特的高腔唱歌技法的歌唱大旗高高地举起来,世世代代传下去。
第246集
决不放松,名师严厉教诲。(小说文学网)
第二百四十六集
530、决不放松,名师严厉教诲
很难形容当时吴壮贵的激动心情。
在饭桌上,他很自豪地拿着这位仰慕已久歌唱大师的名片,看了又看。坐在他旁边的一位通俗歌手,发现他有何老师名片,很惊奇地问他:“你怎么有何老师名片?”
吴壮贵告诉他:“何老师刚给我的的。”
他也就走到何老师那里去,想得到一张名人的名片。
遗憾的是何老师竟然说:“我没有名片。”
朋友介绍了何纪光已经取得的成就,并对吴壮贵说道:
“你想拜何老师为师,就得先了解他的为人和秉性,以及他当年是怎样刻苦学艺的。”
接着,朋友介绍了何老师,他说何纪光14岁就进了歌舞团,为了学习高音歌唱,他全国遍寻民歌老师,经常翻山越岭,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什么样的民歌,只要他听过两遍,他就学会了。为了攻克高音难关,他悉心研究世界高音王子“帕瓦罗蒂”的歌唱艺术,帕瓦罗蒂连续九次喷射高音“c3”,轰动世界!何纪光硬是练出了比他还要高4度,达到f3,并从a到f3,几近三个8度!他为祖国的高音歌唱争了光!
得知这些情况,吴壮贵感到深深地羞愧了!他觉得在何老师面前,自己根本就还是一个未入门的小学生,还是一只未下水的旱鸭子,根本就还没有走上歌坛之路!
他仔细地回忆起和名师的头两次见面的情景:第一次是1992年在湖南省双星杯歌手大赛决赛的评委席上,吴壮贵看到和蔼可新的何纪光先生,这就是他第一次认识他本人。
其实,在这之前,在吴壮贵的童年里,他就经常去听他那独特的歌声。
就是这种优美的声音,激起他对艺术强烈追求的信心。
第二次是同年11月份,由湖南迅达集团独家赞助的湖南“迅达杯”声控自动伴奏机演唱大赛在湘谭市举行,吴壮贵又看到了何纪光老师。正如前文所说的,何老师给他迎头一棒,击醒了傲气十足的他,从此以后,他们结下了不解的师生缘。
吴壮贵能结识这么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师,他说他真是三生有幸啊!
此后,吴壮贵专程来到长沙找过何老师上课。
何纪光很热情,很耐心地帮他上课,提示他演唱上的种种毛病,并告诉他怎样去克服这些毛病。他教导有方,使得吴壮贵很快有了进步。
很多艺术界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听了吴壮贵的歌都说:“这小子,嗓门真好!如果方法再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起初吴壮贵听了不以为然。他想高音都唱得上去,低音能低得下来,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方法呢?
但是,他觉得他们话里有话,他跑到何纪光老师那去问:“老师,是不是还有什么技巧没有学到?”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现在年轻,嗓子又好,唱起来当然方便,如果你年纪大了,身体、心理都发生变化,你不用方法就唱不动了……。”
于是,他老人家一句一字地教壮贵唱。
有的时候,壮贵的唱功让何老师感觉极差,但何老师并没有对他失望,总是一字一句地耐心引导他,从来没有大声的训过他。
吴壮贵当时最喜欢唱的歌主要有两首,一首是《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一首是《再见了,大别山》。老师听了,严肃地说:
“壮贵,不要老是去炒人家的现饭!你应该有自己的歌。一个成熟的歌唱家,靠的是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呵!”
何老师帮他上课的时候,他感觉到老师不仅是个歌唱家,更是一个画家,一首歌通过他这么描绘,竟成了画了!
比如何老师教壮贵唱《洞庭鱼米乡》,老师让他看到的,竟是一幅幅鲜艳生动的画面!
多么神奇!
老师那眉目传情的神态,扎实的艺术功底,更能体现这位老艺术家在舞台上积累的艺术才华,那是多么深厚。他帮吴壮贵上课时,他那粗黑的眉毛一竖起来,好象他唱什么就看到什么了。他根本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歌里在画里。
上课时,只要听到壮贵的声音有什么不对,他立即就会严厉指出壮贵的不足之处,使壮贵避免走许多的弯路,也不敢有半点骄傲的感觉。
1994年,吴壮贵在长沙的声乐赛场上逐步成长起来。
他获得了省级竞赛亚军的荣誉称号。1995年在长沙市最佳歌手大赛当中,吴壮贵一举夺魁,成为冠军。
他开始成为湖南新闻媒体的焦点人物。
湖南省歌舞团艺术室副主任(后任团长)王琪听了吴壮贵的歌后,对他说:“想不想到团里来?”
吴壮贵说:“我没有想过。”
王说:“我看,你蛮合适。”
又说:“到团里来,有房住,一个月有几百块钱工资,还可以发展自己。”
吴壮贵一听,觉得甚好,便答应下来。
他一试唱,很快通过了。
于是,他被聘为省歌的独唱演员。
他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
何纪光知道后立即严厉地提醒他,不可以骄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你离登上全国歌唱家的舞台,还相差很远!你必须夹起尾巴,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苦练基本功夫,没有苦寒,哪来梅花香!
为此,何纪光老师盯住他不放松,对他歌唱业务上教育几近苛刻。
有一次上课时,他对壮贵严厉地强调说:“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靠自己的真本事。
不要打着老师的牌子,去唬弄观众。”壮贵深深地点头,他记住了老师这句终身难忘的话。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何纪光真可谓是“终身为师,终身为父”。
他不仅在艺术上对弟子进行传帮带,在人品上严格要求,而且在生活上也是悉心关怀弟子。
壮贵紧挨着何纪光老师的后面一栋楼房住着,与何老师仅几步之遥。
吴壮贵在后栋练声,何老师在前栋听得清清楚楚。每次他在楼下碰见吴壮贵,就说出他对吴壮贵声音的看法,让他沿着正确的声乐轨道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何纪光对吴壮贵的艺术品格成长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在得知吴壮贵常去歌舞厅跑场子时,他告诉壮贵,有几次,一位千万大富翁要重金买他去歌舞厅唱歌,他坚决地拒绝了;又有一次,一个大老板说要以几十万的价格请他为他的个体企业做广告,他坚决拒绝了。
尽管他当时还不富裕,想出个光盘也没有钱,但是,他觉得,作为一个终身要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就要知道什么该拒绝,什么该珍惜。一席话说得他脸都红了。
有一次,壮贵在比赛时看到报上一篇文章,该文说《洞庭鱼米乡》的原唱是另有其人,不是何纪光。为此壮贵感到很气愤!
他放下比赛,拿着报纸就去找何老师。众所周知,《洞庭鱼米乡》的原唱就是何纪光。
他的这首歌,几乎总是和他的名字连接在一起的。那是他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何纪光以惊人的高度和音域,一举轰动世界歌坛的一首主唱歌曲。这首歌曲在优美的中声区缓缓升起,高吭,悠远,明快,透亮,行腔之畅,如行云流水,伴着一串串奇巧的装饰音和长时值的波音,歌在上下十九度的宽广音域中自由地驰骋,一时间风靡全国。
而现在,竟然有人说这是别人的原唱!
吴壮贵想为老师讨回一个公道。他气冲冲地找到何老师,说明情况,并说要和那位不负责任的文章作者打官司。何老师看了报纸,只是淡淡一笑,说:
“壮贵啊,不要去计较这些名利。到底是谁唱的,观众自有评说。”
听完此话,壮贵觉得,大师就是大师,歌唱艺术修养和个人品德修养都非常人可比呀!
何老师的成名压住了一些人。
自然有人说他的怪话。
何老师对此不屑一顾。
他告诉壮贵,说:“我们追求的是艺术。别人要说,就让他去说吧!”
平常,一起下乡演出,壮贵给他提衣服,他教给壮贵唱歌,他们两人形同父子。
何老师总是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地教壮贵怎么做人,经常提醒壮贵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壮贵啊,你现在不是一般的身份,在外面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影响!不管是演唱,还是干什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何老师对他的生活更像慈祥的父亲一样体贴入微。他知道吴壮贵刚来上班,在团里工资不高,生活比较拮据,何老师把他平价液化气让给吴壮贵用。
有一次,送气员把液化汽送到他的三楼家门口去了,结果他老人家硬是自己背着液化汽罐,送到吴壮贵另一栋五楼的住处。这一上一下,一共8层楼,让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背着这么重的液化汽罐,气喘喘地爬到他的门前时,吴壮贵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何老师比他的父亲还要亲啊!此时此刻,在吴壮贵的心里,他觉得何老师就是他的父亲。
何老师确实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关心他像关心着自己的儿子一样。
那时候,吴壮贵没有冰箱,他把他家里的冰箱送给了吴壮贵。
何老师还经常性地提一些乡里特产,比如乡里腊肉香菇什么的,送给吴壮贵吃。何老师帮他上课,从来未收过他学费。
何老师总是说:“你从农村里来,你困难,你不容易啊!”
他理解学生,更能体谅学生,从来没有摆过老师的架子。
隔几天不见,何老师一见到他就说:“嘿,壮贵,你吃胖了!在舞台上形象就会好一些。可是你也不要太胖了,老婆把你养得太肥了,对你身体不利。”
有一次,吴壮贵家里来了客人,没有床铺睡觉,何老师就把他的钢丝床给吴壮贵,叫他搭个临时床铺……
吴壮贵被深深地感动着。
知恩图报,吴壮贵稍懂一点电器维修知识。何老师的电器坏了,他不会弄,吴壮贵就帮他修修。何老师还生怕累了吴壮贵,要搞点什么东西给壮贵吃,他才心安。
何老师从没有想过,他给吴壮贵的是一辈子也学用不尽的财富呵……。
吴壮贵知道何老师喜欢吃牛腩,他就专门去买一些,送到老师家里,可何老师总是要给他钱,从不花他一分钱。他还叫吴壮贵不要乱花一分钱。说以后他还要结婚呀,还要买房子呀等等。要勤俭节约。
吴壮贵心里十分明白,何老师要的不是的他感恩戴德式的回报,他要的是壮贵成才!
最好的回报,就是自己刻苦学习歌唱艺术,把歌唱好,争取早日登上全国乃至世界歌坛,去为祖国争光,去争夺第一,去把何老师在湖南树起的独特的高腔唱歌技法的歌唱大旗高高地举起来,世世代代传下去。